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痕】磨不坏的……(征文·散文)

精品 【流年·痕】磨不坏的……(征文·散文)


作者:风逝 探花,18360.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596发表时间:2022-01-25 16:54:05

【流年·痕】磨不坏的……(征文·散文) 母亲的肩膀,两边不一样高,右肩耸起,左肩比右肩低很多,走起路来,身体变得不均衡起来,仿佛两条腿也不一般长了。
   母亲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又嫁给同一个村子的我父亲。村子当年也就是五六十户人家,人口多的时候顶多有二百人吧。地处交通不发达的山区,许多年前,所有的活计基本需要肩膀挑。
   家里有六个孩子要养活,还有常年哮喘的婆婆,母亲和父亲肩膀上的担子很重。男劳力最能干的可以挣十分,母亲这样的女劳力,干一天只给六分。散工时,往集体场院挑麦子、玉米或者花生等,一百斤给二分,为了多挣几个工分,每次散工,总是尽力多挑些。夏季麦收,扁担两边的麦捆捆得很高,挑着担子,在前后根本看不到人,只看见一双脚在快速迈着。秋收时,挑玉米,母亲总是把两边的篓子装得满满的,连篓子的提系都挤满了玉米,仅仅勉强可以把担杖勾插进去。
   但是那时,劳动力价值极低,一个劳动日十个工分仅仅值八分钱。一年拼死拼活干,到大雪纷纷的寒冬腊月还在整地,父亲和母亲挣的工分,等年底生产队决算下来,还不够我们家领的口粮钱。我家到年底还欠生产队一百多元钱。油盐酱醋,点灯用的煤油,全靠鸡屁股里抠,孩子上学,学杂费靠勤工俭学刨药材来解决,但是书本钱、生活费也没有着落,还有,奶奶喘得严重了,要打吊瓶,也需要钱。
   母亲用柔弱的肩膀,帮着父亲支撑着这个家。她在秋季农忙过后,去山里摘酸枣,或者买人家几篓柿子,回到家,烧上热水,把大缸搬到东炕上,用温水揽柿子,给柿子去掉涩味,然后约了伴,一起去赶集卖。臧家庄的集市,要向北翻山越岭,爬坡下塂,挑着一担柿子,几十斤的重量,要挑着一直走。路,都是些羊肠小道,路边的杂草丛生,甚至覆盖了道路,赶上有露水,一路下来,裤子都是湿漉漉的,腿上被荆棘划伤处便红肿发炎。没钱买药,又得整天上山干活,不等着愈合,又一次次被露打湿,就会流脓疼痒。但是,并不能停止母亲和同伴们挑着担子去赶集的脚步。因为一大家子等着她们赶集卖了钱,好买家里急需的物资。
   去臧家庄经过范吉旺口子,一路累得唇干舌燥的母亲,和伙伴们奔着赶到范吉旺山底下的黄泥脸,泥崖下有一个泉眼,水很旺,趴在泉眼喝足了水,就有了劲头继续赶路。在臧家庄集市把两大菜篓子的柿子卖掉,可以给家里买点小咸鱼或者割几角钱的肉,回家给老人孩子们改善一下生活。不敢多买的,家里有一千个窟窿等着这些分分毛毛的钱去填补呢。
   清早出发,在家里糊弄着啃了点凉地瓜,路上带块玉米饼子或者一块地瓜,留着赶完集好吃,因为回到家早就过了饭顿。尽管入了秋,但秋老虎毒辣着呢,正午的阳光炎炎照着,一路上饥渴交加,再次奔到泉眼那儿灌上一肚子凉水,脚下又有了奔走的力量。
   有一次,头天晚上下了大雨,已经揽好的柿子不能等,再放几天就会酸掉。因为柿子是赊来的,还等着卖了钱还给人家本钱呢,更有孩子们的书本钱还没有出处。于是,六七个妇女还有典成二伯出发了。山路泥泞不堪,他们一步一滑,到了去臧家庄必经之路的大河边。
   河岸边堆集着一群来赶集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大家都被浩荡汹涌的大河给镇住了。怎么办?已经走了十几里山路,好容易到了大栾家的大河边,担回去,累且不说,本钱也就飞了。望着十几米宽波涛汹涌的大河,典成二伯咬着牙,说:“过吧。”他先下水,一个肩膀挑着一担,河水不时没过大腿,他扶稳两只肩膀上的担子,踉踉跄跄过了河。放下担子,又回来一一接应村子一起来的妇女,帮着她们把一担担柿子挑过了河。河南岸的泊地人都十分惊讶,啧啧称奇:“山场人真是猛,要钱不要命。”
   那一天,母亲她们身上的衣服,一直滴滴答答地淌着水,直到卖完柿子,还是湿漉漉的。
   有一次,去赶高疃集,走时天就阴沉着脸,到了半路的哨子村,开始下起了毛毛雨,挑着六七十斤重的担子,大家顾不得累,健步如飞,疾奔往到下一个村子,等挑着担子到了董家沟村口,大雨如瓢泼一般,大家急忙寻得一座没有装上门窗的空空筒的房子避雨。雨越下越大,实在无法挑着担子去赶集。大雨一直下到了中午,等雨停了,集市也该散了,没有法子去赶集了,大家只好挑上担子,去中桥周围的村里沿街吆喝着卖。村子里有的人家没有钱,可以拿着东西换,一颗鸡蛋换两只柿子,或者换一碗山枣,一直等到担子两边的篓子空了,才往回返。沿村叫卖,多走了很多路,返回时饥饿交加,等到了哨子村外山上的泉眼,大家再次喝足了水,才有力气拖着步子往家回。
   赶集,不管到臧家庄还是去高疃,都是二三十里的山路,翻山越岭,还得挑着担子走,有时候饿了,就吃只柿子。后来,母亲看见柿子深恶痛绝,不管是软软的柿子红,还是不涩的硬柿子,抑或甜甜的柿子饼,她都不沾着。可见当年卖柿子的日子在她心中留下了多少辛酸。
   母亲还被生产队安排挑过大粪,和村里另一个中年妇女一起,到各个家挖出大粪,挑到果园队的大粪池。大粪池在果园队场院上面的山坡的一块苹果地里,母亲担着两只大桶,装满了人粪尿,一步步上坡,经过果园队的场院,再继续挑着爬坡,一路需要用手托着肩膀前的担子,防止粪桶底部碰到渐渐高起来的山路,把粪水扬了。当然更怕摔碎了桶,那时还没有胶皮桶,粪桶都是泥土烧制的罐子,陡起的山路,更要小心翼翼,不要让罐子碰到羊肠小路边的地堡堰石头上。一担,连同两只沉甸甸的泥罐子,也不止六七十斤,恶臭味一直在身边萦绕。上坡担着,担杖前高后低,必须得手劲帮助担子平衡,肩膀也分外累。挑得时间长了,右肩膀老是耸起,抗击着重压,吃不消,需要换肩膀,母亲便把担子从脖子后换到左肩。左肩大概练得少了,不太会担,于是,不久,沉重的担子又回到了右肩上。
   但是庄稼人都是吃苦耐劳的命,每天,母亲清早上起来还要上菜园,去浇菜,去时挑上一担院坑里的浑水,回来时把两只空桶挂到一面,另一面的菜篓子里装满了各种蔬菜。后面的两只桶变轻了,前边的菜篓子很沉,母亲就得尽力往担杖前面靠,一只手托着肩前的担杖走。秋季下来地瓜,分了挑回家。不管分多少,九口家的地瓜几乎是母亲一担担挑回来的。因为父亲在生产队分地瓜时掌称,分到我家的,他只能把自己担的大筐装满,等着分完所有的,才可以往家挑,其余的都得母亲挑回家的。因孩子们都读书,在学校住宿。白天在集体刨地瓜,夜晚分,母亲累了一天,黑灯瞎火的,还得从很远的山里一趟趟往家挑地瓜,该有多辛苦。半夜挑完了,还要把被三齿镢伤了的地瓜捡出来切片,天不亮再挑着湿地瓜干去山里找石硼晾晒。
   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母亲和父亲更是用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把粪土挑到地里,把粮食搬运回家。干旱时,还得挑水浇灌。终于,把一个个孩子养大,送出山村,让孩子可以望到更远一些的世界。但是,母亲却付出了青春的岁月,付出了无数的汗水,付出了健康的身体。长期的过度劳累,身高只有一米五三四的母亲,尾椎韧带严重脱落,而今她的腰身早日不再挺拔,身形变得佝偻,肩膀也一高一低,走起路来,其背影已经失衡。
   在土里刨食的贫困日子,母亲用柔弱的肩膀,挑起来了孩子们未来的整个世界。母亲曾说,人啊,是最抗磨的,别的东西都能磨坏了,就人是磨不坏的。我想,人也会磨坏,所谓的不坏,是母亲那颗为儿为女操劳的心,是母亲对儿女无尽的爱啊。不管岁月如何变迁,日子多么艰难,这,永远是磨不坏的。

共 292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着风逝这篇原浆散文,我眼前数度模糊,仿佛我母亲当年的样子出现在眼前。曾经的一幕幕心酸泪,早已随风而去,哪防,随着一个个字符的跳动,那一幕幕掩埋在记忆深处的东西硬生生被北风裹挟而来,撞击着我。脸朝黄土背朝天,农村妇女担挑肩。她们挑着全家人的吃喝,担起一家人的烟火,挑着儿女成长的生命线。难,难,难,再难,也迎风冒雨踏霜走向前。文中的母亲,肩膀上的担子随着岁月的变迁,从不曾放下,直到被日子榨干。母亲肩上托着孩子未来的一片天,磨塌了肩,压垮了躯体,压不垮母亲的意志。感人的画面,落泪的倾诉,真切素朴的文字,伟大的母爱藏在字里行间。佳作,倾情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01270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2-01-27 23:22:03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11 楼        文友:风逝        2022-01-28 22:22:13
  祝福雪社,新春快乐,万事顺意!
12 楼        文友:石语        2022-01-28 10:51:46
  我挑过水。一口深井,乡亲们帮助打一桶水上来,分成两个半桶。踉踉跄跄,走十来步歇一下。两百米的距离,歇上十几回。
   读文,心疼。阿姨受苦了。
回复12 楼        文友:风逝        2022-01-28 22:21:27
  花丫头的留言,又提醒了俺,挑水吃,也经常是母亲的活,挑着水,还要需要一级级上石阶。真是为母则刚。
   谢谢你的,花!祝福你!
13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2-01-28 21:20:58
  母亲的肩头,挑的是艰辛,是责任,是儿女的期盼。回忆母爱,更懂感恩。
已是人间不系舟,此心元自不惊鸥,卧看骇浪与天浮。
回复13 楼        文友:风逝        2022-01-28 22:23:38
  轻舟老师好!您说的极是。
   祝福您和家人,万事如意,新春大吉!
14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22-01-29 15:35:00
  磨不坏的亲情里,藏着父母的苦难,不由想起母亲说起过的,身怀六甲时,带着大姐去挑水,我问,为啥带着大姐,她说,都是冰雪,万一滑到井里,你大姐就可以去叫人救我。当时怀的就是我。抱抱风姐姐,祝福有爱的一家人!
回复14 楼        文友:风逝        2022-01-30 12:03:04
  真真妹妹说得极是。但小时候我们并不懂得母亲的艰辛。
   祝福你和家人新春快乐,万事顺意!
15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2-01-29 22:56:36
  风姐说的对,“所谓的不坏,是母亲那颗为儿为女操劳的心,是母亲对儿女无尽的爱”。读姐姐的文,也仿佛在回看我母亲走过的路,真的是女本柔弱,为母则刚。祝福风姐姐的母亲,祝福所有的母亲。
   风姐姐散文取材精准,角度新颖,感人至深。
闲云落雪
回复15 楼        文友:风逝        2022-01-30 12:04:39
  谢谢落雪妹妹的鼓励!为母则刚,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
   祝福妹妹,开心每天!好好保重身体!
   新年快乐!
16 楼        文友:风逝        2022-01-30 12:00:11
  远在西班牙的老同学张振荣很让我感动。今天清晨看到她把我的拙文发了朋友圈,她写到:
   “读着老同学写的文章,似乎在写几百年前的故事,谁想竟是我小时候在身边发生的事情!几十年的时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看现在的光景,实在难以相信几十年前竟是这样!祝愿我们的国家日渐昌盛!百姓个个安康!”
  
   西班牙与我们有七个小时的时差,就是说,她是深夜发的。后来我发现,在我们的时间九点多也就是她那儿凌晨两点时,她微信截图给我,告知她的朋友有读拙文并点赞留评。谢谢你,老同学!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祝福你和家人!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17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22-01-31 23:22:41
  多少辛酸苦辣的贫困日子,肩背身扛,哺养出了一个个成才的儿女。
   伯母辛苦了。姐姐的文,细节描写丝丝入扣,令人泪目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回复17 楼        文友:风逝        2022-02-07 22:06:13
  谢谢雁子妹妹来读拙文并真诚留评,新春快乐,阖家幸福!
18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22-02-02 21:45:59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母亲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本不伟岸的身躯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这一切都源于伟大的母爱。这是千千万万个母亲的缩影,从中也看到了我母亲的身影。文章描写细致,情真意切,直抵人心。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回复18 楼        文友:风逝        2022-02-07 22:10:07
  姐姐所言极是。我想象不出瘦弱的母亲挑着担子走几十里荆棘丛生的山路所遭遇的艰辛。当今天提起往事,妈妈说,她赶集去卖东西能换来点钱给家里改善生活,她很开心。她忘记了那些苦难。
   祝福姐姐,快乐幸福每一天!
19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2-02-05 07:13:21
  女人一生是很辛苦的,要做家务,还要担负起一部分家里的重担,这也是母亲伟大之处。母亲对儿女的恩情,说也说不完。文章饱含真情,引人共鸣。
五十玫瑰
回复19 楼        文友:风逝        2022-02-07 22:14:32
  玫瑰姐姐好!谢谢您来读拙文。
   母亲付出的远远大于我的想象,白天一样去生产队出工,早上去菜园挑水浇菜,晚上还要忙家务,打算一家人的吃喝用度,劳动日价值又低,贫穷与超负荷的劳累,压弯了母亲的腰。
   祝福姐姐,新春快乐!
20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2-02-05 07:14:41
  祝福令人敬仰的老妈妈新年愉快,健康长寿!
五十玫瑰
回复20 楼        文友:风逝        2022-02-07 22:16:41
  谢谢姐姐!老妈去哥哥家过年了,在哥哥新建的玻璃暖房小院里享受亲情的温馨。
   祝福玫瑰姐姐虎年吉祥,万事顺意!
共 20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