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香.初见】一个吉祥物,一幅旧照片(散文)
一个吉祥物,一幅旧照片
文‖龙先林
那一次,与同学黄仕业同行,去上海参加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九十华诞聚会。上飞机前,他悄悄的往我手里塞来一个东西,轻言细语、且有点神秘的对我说,“你拿住这个东西吧。”
我一看,是一个纸折三角型。心照不宣,我知道,那是一个“如意附身符”。随即,我将它装进衣兜里。
他说是夫人特地去为我们请的。拿住它,会一路平安。我知道,她是担心我们乘坐飞机会有什么意外。
由这事,我想起父母在的时候,每年春节回家,父亲在年初二杀鸡祭酒祈福时,总是暗暗地为我说一长串的好话,希望在外的我,新的一年里平安,体健,吉祥,进步,万事如意。
人生中,如果是什么人会对你那么诚挚体贴,心系你的安危、福瑞、康乐,那必定是亲人,不是亲人,便是掏心之交、血盟挚友了。
年轻时,人生充满期望和理想,都喜欢获得别人的提携,助益,为一己事业进步出力。但有谁愿意帮助你呢?也只有你的知音、至交,才能做到。
这里,又令我记起好多年前的一桩事。
那次,北京来了一位钦州籍居京的名人黄伊。文友沈祖连即电话邀上我一起去见他。在白鸽粥店小坐之后,两人一左一右与他在商业大厦门前拍了一幅照片。这幅照片至今我和沈君都还保留着。
黄伊,是时在北京青年出版社工作,沈祖连早年与他相识。他曾编辑过《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等名著。尤其是《林海雪原》,从组稿到指导修改到出版,花了大量的心血。《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还不怎么成熟,文字、构架都略显粗糙,黄伊好几次跑到东北去找曲波,具体指导作品修改。小说得以出版,成就了一部名著和一位作家,黄编起了重要作用,也因此名声大振,成了出版界众多名编之一。
与他结识,或许他能帮助我们什么呢?那时,我们都喜欢写作,沈祖连在文化局文学创作室,我在宣传部主管新闻出版工作。我们对文学都有倾心之好。因此结成了常来常往的好友。所以,有什么好事的便利,沈祖连都没有把我忘记。
多年来,在文学天地里闯荡,他以自己出色的文才,在小小说领域上洞开了一片天地,可谓享誉四方,名满大半个天下。可我文名还在沉睡不醒。但他也没有忘记拉我一把,提我一手。点点滴滴的写作经验,不忘与我传授,如何编辑出版自己著作的体会,也不忘与我交流分享。最近,他将我的一篇拙作传给了一家省级大刊,也巧,文稿喜获留刊之告。
……
人帮人,成超人;僧推僧,成高僧。人生,有好友是幸运的,有好事没有忘记与你共享的剔颈之交,即是大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