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看点】虎年话虎(随笔)

编辑推荐 【看点】虎年话虎(随笔)


作者:明月松间照 秀才,1532.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10发表时间:2022-02-09 07:39:20

【看点】虎年话虎(随笔)
   从商、西周、春秋、战国、到秦朝、汉朝的石雕石刻以及青铜器、铁器、金银器、玉器、瓷器中,以虎为原型的艺术品的造型、纹饰更加丰富。商周时期的饕餮青铜文饰,多以虎头为图案;先秦钟鼓支架很多饰有虎纹;中国古代武器铠甲常以虎头、虎纹装饰。还把处理军机事物的地方叫做“白虎堂”,把将帅的营帐称为虎帐,勇猛彪悍的部队被称为“虎狼之师”等。“柳林春试马,虎帐夜谈兵”成为古代军营生活的写照,唐朝王建《寄汴州令狐相公》一诗中也有:“三军江口拥双旌,虎帐长开自教兵。”的句子。虎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自古以来就被用于象征军人的勇敢和坚强,多用虎将、虎臣、虎士、虎贲、虎师、虎威、虎步、鹰扬虎视、燕颔虎须等词语,读上去就有一种不凡的气势。《诗经•鲁颂•泮水》中称勇武之臣为“娇娇虎臣”,《尚书•牧誓》称武王有“虎贲三百”,《汉书•王莽传》中记载:“莽拜将军九人皆以虎为号,号曰‘九虎’,将北军精兵数万而东。”后来虎将也就成了勇将的通称。从周朝开始,军队中设立有虎贲,主要作为皇室的卫队,军官中也有虎贲中郎将、虎牙将军等职,据说“武王戎车三百两(辆),虎贲三千人,擒纣于牧野。”可见虎贲为武王灭纣立下了汗马功劳。虎贲的意思是犹如猛虎之奔走,形容其一往无前。三国时,蜀国的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被封为“五虎上将”。魏国的许楮也因为骁勇善战,膂力过人,号称“虎痴”,当马超与其交战时,更其为“虎侯”,不敢掉以轻心。沧州博物馆武术厅中展出的武术器械中就有一些虎头装饰,很多武术招式中也能看到虎的影子,比如八极拳中就有一式名为“猛虎硬爬山”。神医华佗创建的“五禽戏”中有虎戏,南北朝时陶弘景在其《养性延命录》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载:“虎戏者,四肢距地,前三掷,却二掷,长引腰,侧脚仰天,即返距行,前、却各七过也。”
   古代军事史上能够调兵遣将的兵符上是老虎的形象,称为虎符;战国时调兵遣将以虎符为凭信;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采用铜制的虎形作为中央发给地方官或驻军首领的调兵凭证。虎符的背面刻有铭文,分为两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并且都是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调兵遣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真,才能生效。虎是一种极具阳刚之气的动物,勇敢、威严;虎也被称为山大王,相传它能驱除一切邪恶。当它们死后,其灵魂将渗透地下变为琥珀,“琥珀”一词就是这样来的,意思为“虎之魂”。后来逐渐引申象征高尚威望。
   在古代战争中,虎的作用并非仅限于称谓,而且还有作为战争工具直接参战的记录。西汉末期的公元23年,篡政的王莽不断招兵买马,建立了一支庞大的军队,其中还有一个以虎、豹、象、犀牛等野兽组成的部队。但是,这支奇特的部队并没有使他的政权得以巩固。当王莽与汉室亲族刘秀在昆阳城外决战时,刘秀率领的3000名敢死队将王葬的军队杀得大败。等王莽放出野兽部队时,却又遇到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出笼的猛兽不仅无法发挥作用,还把自己的阵脚弄得大乱,最后全军覆没。用“虎贲”称谓精锐武士和军队的英武强势,西周以降便肇始通用。《孟子•尽心下》:“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历朝各代,凡军中翘楚者,无不被冠以“虎贲”二字。西汉经学家孔安国解析道:“虎贲,勇士称也。若虎贲兽,言其猛也。”从此,虎贲军成了精锐军队的代名词。史书上记载,北匈奴王曾率15万大军进攻西汉,汉武帝派三千虎贲军夜袭匈奴,不但打败了匈奴,而且打到了匈奴老家,灭掉了北匈奴王。解放战争中,一纵、四纵和六纵,被称为“华野三只虎”,陈毅、粟裕逢战必用,一用必胜。六纵司令员王必成被称为“王老虎”,六纵在他的训练下英勇善战,苏中战役歼灭了蒋介石的王牌军,之后又与有“虎贲军”之称的五大主力之一整编第74师从涟水战到孟良崮。最终,人民解放军的猛虎之师歼灭了蒋介石的“虎贲军”。“虎胆”是一种内在的力量,一种不惧强敌的勇敢,常与英雄联在一起。“虎胆”不是逞一时之勇的鲁莽胆大。宋代黄庭坚的“伍生有胆无智略,谓河可冯虎可搏”(《题莲花寺》),道出了要义:一个人如果仅有胆量而无智略,只是一介莽夫,有勇无谋,乃是对“虎胆”的曲解。《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说:“此非有十二分才智,十二分胆识,安能如此。”可见,胆量与见识是连在一起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认准了的大胆。既敢于斗争又善于斗争,有胆有识,方为真正的“虎胆英雄”。当年,蔺相如敢于以身犯险完璧归赵,认准的是秦赵有和好的可能;韩信敢于“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认准的是兵士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奋战潜能;关云长敢于单刀赴会,底气来自镇守荆州对东吴的强势威慑。
   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商乃黎国,周为黎侯国,是2008年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命名的千年古县。“黎侯虎”是由商王朝黎国国君所持的玉石虎符演变而来的一种具有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承载着中华古老而又文明的文化精髓。1998年,黎城谷驼村村民高秋英缝制的一只布老虎,经过激烈角逐,终于脱颖而出,被邮电部选为1998年的虎生肖邮票图案的依托样本。黎侯虎作为北方民间手工艺品的代表之一,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显著特征:一是造型独特,虎虎生威,突显了一种团块美、简约美和质朴美,符合民间玩具共有的造型法则。二是虎体简洁,色彩和谐,条纹流畅,表现出特有的亲和力。“黎侯虎”的虎体纹饰简洁大方,不繁缛,虎体前后两朵旋风状花纹,遵循了动物皮毛生成的规律;在色彩上,外边用黄色棉布作底色,奠定了老虎的基本色调,腹颌配以红布增添了吉祥喜庆之感,尤其是虎蹄足端处饰以篆体“心”字形纹,是一种象征性的标识,体现了“黎侯虎”富有亲和力的特征。三是雌雄配对,阴阳相合,主要却别在于虎脊的纹饰,由整块布料剪成一阴一阳,阴阳相合的波纹状,分别贴于雌雄两虎的脊背上,从而区别雌雄。雌雄配对、阴阳相合,也彰显了我国古老的生生不息的生殖繁育观念。四是重神似而不重形似,用抽象的表现手法,反映其本质的精神状态。“黎侯虎”五官造型独特,眼睛以桃形为基形,选黑、白、红三色次第装饰,眼珠以金丝配以群青绸缎绪边花瓣眉,显得活泼有精神。鼻子选用绿色绸子包填而成,形似一枚树叶。嘴巴微张,红口白牙。虎须本是刚劲如针的,但却剪一枝美丽的兰花,偎贴在老虎的嘴角,使本来呲牙咧嘴的凶猛之态,一反为喜善之像。有明艳绚丽的表现力,又有淳朴的乡土气息,它代表了我国北方、黄河流域一带悠久的虎文化,集观赏、收藏、馈赠于一体,并蕴藏着赐福、镇宅、生财等民俗文化内涵。三千年来,虎文化在黎城这块土地上,已经由一枚玉石虎,一件兵符,一种图腾,繁衍出了一只集工艺、女红、美学、功用等多元文化为一体的“黎侯虎”。
   传说楚霸王项羽是七仙女私自下凡嫁给姓项的青年所生。生完小孩不满百天,仙女被王母娘娘发现找回天宫,从此项羽只能和父亲相依为命,转眼十几年过去了,项羽身体很弱,经常被同村的小朋友打得鼻青脸肿,项羽只有回家和父亲诉苦,这件事情被灶台后的灶王爷知道了,过年灶王爷上天,就把这件事告诉了七仙女,七仙女听了非常伤心,想了一个办法,就托梦给项羽的父亲,让他用面捏九头牛、两只虎,用锅蒸熟了给项羽吃。项羽吃第一头牛,就感到浑身发热,四肢有力,吃完第二头牛,就觉得脚底发轻,运步如飞,越吃越香,转眼吃光了九头牛、两只虎,项羽立马身高丈二,虎背熊腰,单手能举起门前的石狮子,已经拥有了九牛二虎之力。从此谁也打不过项羽,年轻人纷纷归顺项羽,后来项羽揭竿起义,从此成就千古英名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太昊陵之所以广泛流传布老虎且经久不衰,源于一个美妙的传说。相传,在上古时代,由于“天塌地陷”,人间只剩下伏羲、女娲兄妹二人。为繁衍人类,二人就各自去寻找配偶。因遍寻无人,便以滚磨为媒。女娲羞于见兄,遂扮成老虎,以草帽遮面,与其兄成婚,使华夏民族延续下来。所以,布老虎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装饰品、吉祥物和玩具,它反映了华夏子孙对人祖伏羲、女娲的怀念与敬仰,是早期人类繁衍崇拜的物化和象征。后来,女子结婚时头上要顶红盖头,就是由此演变而来。
   陕西华县一带流行“挂老虎馍”的婚俗。新媳妇被接到婆家后,婆家人要把一对蒸好的老虎形状的馍馍,用红绳拴在一起,挂在新媳妇的脖子上。进入洞房后,新媳妇要把馍馍拿下来,和新郎官一起分食,表示两人在约会。这一对馍馍还有公母之分,公老虎馍馍的头上有一个“王”字,表示男子要当家为王;母老虎馍馍的额中有一对飞鸟,表示妻随夫飞;每个老虎脖子前还有一只小老虎,表示祝愿新人早生贵子。陕西省西府等地流行送布老虎的育儿风俗。小儿做满月时,舅家要送去黄布做的老虎一只,进大门时,则将老虎尾巴折断一节,丢在门外。送布老虎是祝愿小孩子长大后像老虎那样剽悍;折断尾巴,则是希望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免灾免难。
   山西等地则流行送老虎枕头的育儿风俗。妇女怀孕,枕旁放小布老虎,希望母腹中的孩子像老虎一样健壮可爱。孩子一出生,外婆家要送来虎馍、戴虎项圈、盖虎被,桌上摆放布老虎,门窗贴老虎剪纸。让虎守卫在小儿的周围。孩儿周岁,舅舅要送一只或一对布虎枕,当枕头又当玩具,表示祝福。孩儿会走路时,要戴虎帽、穿虎鞋、围虎兜,把孩儿打扮成一只镇邪的小老虎。做虎头鞋也是有讲究的,鞋底通常为两层,代表着好事成双;鞋底的针脚是四根线连在一起,寓意着四平八稳,期待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虎头鞋的虎须要缝五针,意味着五行合一,还有五福临门的寓意。五彩线寓意五路财神保平安,也代表着金木水火土。两个铃铛不一样,代表着与众不同,金色耳朵是祈福招财的,眼睛上的三针寓意三生万物,反过来看鞋底,纳鞋底的针脚都是“九”针一簇,因为“九”是中国古代最大的阳数,“九”又代表长久和长寿。虎头鞋款式和纹样充分表达了长辈们对子女的期望和爱,是上一代对下一代的美好期盼。在北京,人们讲究孩子穿的第一双鞋,要有鼻子有眼,夜间出去不迷路,白天走路不碰人。不光做虎头鞋有讲究,穿虎头鞋也有讲究,穿虎头鞋要遵照“头双蓝,二双红,三双紫”的穿着规则。有几句歌诀在形容虎头鞋颜色的同时,也都是具有祈福长寿的意思,比如:红嘴白牙黑眼珠,黄胡子来了病祸除。红到八十绿到老,驱灾辟邪平安到。
   在河北武强传统年画中,有一类“神虎镇宅”的年画。画中或绘一只下山虎,或画一只坐山虎,旁配一只小虎,并拓有“辟邪神虎”的方印。大虎、小虎寓意“虎子”,谐音“护子”,有保护孩子平安的寓意。当地百姓认为老虎威猛,可保家宅平安。在福建漳州、泉州有一类传统年画,画中是五只老虎守卫着聚宝盆。虎、福谐音,此画名为《五福图》。春节期间,当地人习惯把《五福图》贴在水缸上或钱柜上。上海崇明岛一带流行新娘着虎头鞋的婚俗。女子出嫁时,一定要穿一双“虎头鞋”,表示凭借虎的威势,过门后要制服丈夫;汉族有洗虎骨水的习俗。即指新生儿用虎骨水洗浴的活动,据说可以保证婴儿从小到老不生病;
   土家族自称是“白虎之后”,他们以白虎为祖神和图腾,至今大多数白族人的家庭里,神龛上常年供奉一只木雕白虎,祈虎赐祥降瑞,以虎形铸造器物,以作镇妖祛邪之用。土家人日常生活和民俗文化中,也随处可见白虎的印迹;结婚时,男方正堂大方桌上要铺虎毯,象征祭拜虎祖;土家人民间舞蹈“撒尔嗬”中,有“抱虎头”“猛虎下山”等舞姿,以虎驱恶镇邪,希冀平安幸福。土家族民谚就有:“三梦白虎当堂坐,当堂坐的是家神”“白虎当堂坐,无灾又无祸”。
   白族视虎为祖,认为自己是“虎儿虎女”,白族人家里要挂虎图,修房造屋、婚嫁等家庭的重要事件,也都要选择虎日以为吉祥。主要生活在四川大凉山和云南的彝族,他们认为自己是虎的后代,所以死后灵魂还原为虎,“人死一只虎,虎死一枝花”。彝族每年要过“老虎节”,从农历正月初八日落开始,到正月十五太阳升起结束。彝族老虎节中的活动很多,人们不仅要祭虎神,还要化妆成老虎,跳虎舞。最后,虎神老人到各家各户拜年,口念吉祥,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虎是神的化身,而且赋予它人性的美德与智慧,在人们心中,它既是神兽,也是义兽。自古就流传着许多人与虎的动人故事。春秋时,楚国的令尹子文出生时被抛弃,后被老虎哺乳养大,成为优秀的政治家。一说,一千只老虎中会出现一只墨黑的老虎。黑虎是灾难的象征。它们被来往虎穴山的人称做黑色恶魔。但是,恶魔并不可怕,正义的人照样能降伏它,为我所用。“财神爷”赵公明即驯养了一只曾经骚扰平原百姓的黑色老虎,成为他的坐骑,人们视为奇迹。赵公明生得黑面孔黑胡须,又穿皂袍,戴铁冠,执铁鞭,骑黑虎,因此民间又称他为“赵玄坛”或“玄坛黑虎”。传说赵公明因为得了黑虎,“如虎添翼”,所以才法力无边,不惟能招财进宝,“求财如意”不必说了,还能“驱雷役电,除瘟禳灾,主持公道”。武财神赵公明坐骑就是他在途中降伏的黑虎。

共 21493 字 5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
转到
【编者按】一篇《虎年话虎》道尽了虎的历史与未来。作者以渊博的虎识将虎的前世今生,虎的民风民俗如数家珍,让我们对虎有了更深的了解。文章论据充分,旁征博引,令人大开眼界!也就是作者善于搜集这类时令月节性文化资料,搁到我们任何一个作者恐难做到这一点。这不仅需要作者对时令月节文化有着广泛的兴趣,也要掌握有第一手资料。推荐与广大读者朋友赏阅。【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2-02-09 07:40:25
  一篇标点符号最为混乱的随笔,欣赏了,问候明月松间照先生!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2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2-02-09 07:41:43
  对照文章底稿检查你的标点符号究竟错在哪里,这样才有助于你的改进,不能总是这样一直地错下去吧?!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