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忘】继父(散文)
一、
高继平出生在“磐石村”,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磐石村位于太行山脚下,地理位置偏僻,七沟八梁十分贫瘠落后。如此这般,遇到风调雨顺时也有饭吃,饿不死人……
高继平人送绰号“平娃子”;他命运多舛,十四岁时父亲得了心梗来不及抢救就去世了!从此以后,家里的顶梁柱只有自己的母亲刘莲香来承担,她没有读过书,是个没有文化的农妇。不可置否,她就成了家里的天。她生育了四个孩子,大儿子高继平,二儿子高继文,三儿子高继福,还有一个小垫窝是个闺女,名叫高翠花。
母亲性格强势,而且固执,也不打算改嫁,就自己来承担家庭的重任,十分辛苦地拉扯着四个孩子和年迈的婆婆,每天起早贪黑辛勤劳作着……
日头起起落落,俗话说日子就是这个样子,谁家的苦日子不都是这样熬过来的吗?
眼瞅着娃娃们一天天长大,仿佛一眨眼的功夫,大儿子高继平就二十七八岁了。其他的孩子也相继到了该成家立业的地步,这可愁煞了刘莲香和婆婆。
由于高继平有些文化,性格忠厚老实,深得村民的信任,当上了村子里的会计。这份差事在当时来说,也算是有头有脸令人羡慕的。但是,至于要去找一个女子谈情说爱和结婚来说,条件还相差甚远。
高继平有时候也很苦闷,尤其是夜深人静时,体内的荷尔蒙催人急躁而惶惶不可终日!他心急火燎,心里面十分清楚,一辈子呆在这个鬼地方,恐怕这辈子要打光棍了!
俗话说得好,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他得到了一个好消息,长治市郊区某煤矿最近要招人!他先跟村支书提及了此事,村支书思虑半天,说:“平娃子啊,依老叔的意见呢,虽然目前你在这里吃喝不愁,但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个道理你应该懂得吧?别的先不说,去了大地方,拿上了国家的俸禄,吃上了皇粮,那就是国家的人啦,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高继平闻听后觉得有些道理,便去与母亲商量此事。
母亲紧盯着大儿子,却控制不住泪流满面:“额可怜的娃呀,看来这个是好事,出去打工肯定比在这个山沟沟有出息、有前途。再说你们几兄弟憋屈在这里不走出去,老娘额也确实没有办法和本事去给你们提亲说媳妇么……”母亲说着说着又伤心落泪。
高继平劝慰母亲说:“妈妈别哭啦,我觉得这是一个天赐良机,待我在那里站稳了脚跟之后,再把两个弟弟也介绍过去。我们三兄弟齐心协力挣了钱都给你,妈妈还有什么可害怕的呢,是不是?”
一席话把母亲逗乐了,她破涕为笑:“死平娃子,就你会说话,逗老娘开心。只是觉得下矿那个活路危险,一旦去了可要当心点喔,额可舍不得额的心头肉呢。”母亲说罢,动情地伸出手抚摸着高继平的脸颊,随之又哭天抹泪……
二、
高继平下定决心之后,就打起行囊去了长治市郊区某煤矿,很顺利地当上了一个煤矿工人。后来获悉一个消息,煤矿前段时间出了瓦斯爆炸事件,死了不少人,所以才到各地去招工。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机缘巧合,高继平才来到了此地。
他先被分配到了运输队,每天推矿车,后来领导见他老实憨厚能干,又把他调到了采煤队去当放炮员。对于放炮采煤这个工作来说,虽然危险多了几分,但工资要高出几倍呢!
不难想象,身处危险区域,哪有不出事的,高继平是个普通人,并不是个神仙,前后受了几次轻伤,还好没有大碍。
待他手里积蓄了一笔钱,就兴冲冲地请假回了一趟家,当母亲接过厚厚一沓子钱时,顿时泪流满面……
紧接着好事接撞而至,经人介绍,高继平又认识了一个寡妇,就是我的母亲,多年前死了丈夫,独自一个人拉扯着两个闺女艰难度日,实属不易!
第一次看到继父高继平时,见他面目和善,只会憨憨地傻笑。不几日,母亲便和他结婚了,婚礼现场人很多,菜肴也算丰盛,矿工们都前来祝贺,举杯换盏,好不热闹……
过了些时日,经过继父和母亲的商量,决定把我们一家三口人迁移到继父的老家“磐石村”。
继父家里有套四合院,里面盖了大小四间房。堂屋由两个叔叔和小姑居住,西头一间侧房由继父的母亲居住。大家看见我们一家人搬迁过来,就让我们居住在东边两间房。
安顿好了之后,继父特意做了几桌酒席,把村子里的村支书干部们和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请了过来,还有很多关系比较好的邻居。整整摆了四大桌,院落里都快挤不下了……
就这样,我们一家人就在此地定居下来,慢慢地和继父家里的人熟悉了。奶奶是个小脚,走路不稳,她经常唤我搀扶着她到大街上和田野里去转悠,有时候也掏腰包给我买点小吃食和玩具.......
三、
当时我已经十二岁了,就近在本村读完小学之后,又以优异的成绩升到了初中,在附近的“平阳镇中学”读中学。刚上初中的时候,我年龄小胆量也小,又是外来人,不敢和同学们一起玩耍。一个人时常闷闷不乐傻呆着,眼瞅着同学们玩得尽兴,只能静静观望着羡慕嫉妒。久而久之,就慢慢认识了几个同学,她们和我的脾气性格相投,逐渐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读初三那一年,眼看就要毕业了。直到有一天,教我们的英语课崔老师调走了,调来了一个陌生的王老师,由他来教我们班的英语课。那时英语是必修科目,我们的英语水平本来就不太好,再加上更换了新老师,男同学们不知何故都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冲动和烦躁不安!于是,就有人带头闹事,煽风点火,挑起事端,煽动同学们集体罢课,要求原来的崔老师回来继续讲课。
我当时是学习委员兼英语课代表,无形中被推到了风头浪尖上,居然不知不觉中成了一个带头闹事的小头目。我该何去何从呢?我才担任不久的课代表,不能对不起新来的王老师啊!再说他又没有惹我,无冤无仇何苦为难他呢!但也没办法推辞同学的热情举荐。
其实我也不傻,同学们把我推上去无非就是让我自己去做挡箭牌,去当替罪羊唱黑脸!于是我多了一个心眼,悄悄去找了王老师,说明了目前的情况,无形之中就顺其自然地当了“内鬼”,并且把同学们的思想动态报告给了班主任郭老师。由于我耍得这一个小聪明,让我们的罢课事件就此被扼杀在了摇篮里,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后来仔细想想,在此次事件中,我究竟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啊?到底起到了一个什么作用呢?我时常对着镜子憎恨自己:你呀你呀,你真不是个东西啊!平时表面上嘻嘻哈哈,其实就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心怀叵测,无形之中把同学们都出卖了!
在他们计划行动的前一天,几个代课老师和班主任分别找到同学们去谈话,采取逐个击破的战术,晓之于理,动之以情,苦口婆心地劝阻他们不要做傻事!老师告诉他们:无论哪个老师任课,归根结底到了明年中考时,能够考上高中、中专才是硬道理!老师们语重心长的话语,终于使同学们放弃了当初的想法。
第二天早上,在上学的路上偷偷观察了同学们,他们都低头不语,看起来心事重重似的。也许是在思考着以后怎么样好好复习功课,一切不都是为了来年的中考吗?
与此同时,在我内心深处,我希望看到一个团结友爱的班集体。这一次虽然我做了对不起同学们的事,但做为一个学习委员来说,努力学习才是重中之重啊!
四
我大妹妹特别不喜欢读书,一天到晚想方设法逃课跑出去疯玩。继父眼瞅着她那一幅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真拿她如狗拿刺猬,无处下口。休闲时,妹妹就帮母亲做做家务,家里种着几亩责任田,她隔三差五就到田间去劳作。当时妈妈刚生了小妹妹,身体不太好,不能干庄稼活。大妹妹却兴高采烈、乐此不疲,索性干脆辍学回家务农了。
她对我母亲说:“妈妈,实在对不起,要知道我确实不是一块读书的材料,每天傻呆呆地憋屈在教室里,听着老师的天书,啥都搞不懂,还经常被老师羞辱,被同学们笑话,还不如到田间地头去干活舒心呢。哪怕将来让我到大田里拉犁子拉笆,再也不去受那个洋罪了……”
母亲盯着她直摇头,看来啥人啥命,只能随她去了。
随着十三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时兴起煤矿工人家属户口农转非的政策,我们家也无例外享受到了这个待遇,全家人都农转非成了城市户口,吃着供应粮,村里的田地也被征收了。虽然不像农民那样下田经受风吹日晒,但也是人多粮少,定量有限,依旧过着清贫日子。
在这段时期,奶奶患上了子宫肌瘤,因没钱做手术,大出血去世了!
此时此刻,除了悲伤,我就莫名其妙地萌生了将来当医生的念头,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偷偷地写了个长治市卫生学校。
后来,我考上了县里最好的县一中,继父却作难了,因为我母亲嫁过来之后又生了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两间房子里住着六口人,弟弟妹妹尚小,刚上小学。两个叔叔和小姑跟我又没有血缘关系,他们都强烈反对我继续读高中,说一个闺女家读那么多书又有何用呢!
继父闻听此言,脸都青了,诺诺道:“我们家里历来都没有出过一个有知识的人物,俺闺女好不容易考上了高中,就是砸锅卖铁也应该让她去读书啊!算了算了,按理说你们没有任何理由来阻挡这件事情,又不让你们出钱,碍你们屁事!要搞清楚她是我的孩子,虽然不是我亲生的,但在我的心里就和亲生闺女一模一样,你们都少说话,一切由我来负责!”
真的没有想到,老实憨厚了一辈子的继父今天居然能够为我勇敢的站出来慷慨陈词,直接让弟弟妹妹们满面羞愧,无言以对!
从此,我就兴高采烈地做好了读高中的准备。老天爷有时候也会捉弄人,等到招生快要结束的时候,突然接到了一个通知书,说我的分数达到了市卫生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我被卫校录取了!这就意味着我将来毕业以后就是一名医生了。
全家人闻讯后都沸腾了!此消息对于对叔叔和小姑来说,相当于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他们又来找父亲理论,态度强硬、坚决阻止我继续求学。我傻呆呆地不知所措,更不敢在他们面前吱声,默默无语地站在妈妈身后,盯着怒气冲天的亲戚们,看着他们唾沫飞溅,叽叽喳喳。
继父铁青着脸沉默了好久,并没有直接回应他们,看着他们都气急败坏,像疯狗一样胡吼乱叫,也不好打断他们,让他们发泄出来也好。
五
良久,我继父终于开口了,说出了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话:“虽然我家里的子女多,拖累大,我一个人赚钱养家比较辛苦,我也明白大女儿“香香”不是我亲生的,可是大伙都不瞎吧,她从小就聪明伶俐,喜欢读书,学习用功,通过一番努力才考上了卫校,很不容易是吧?再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一旦错过了这次机会,请问你们,你们有谁敢站出来承担这个责任?实话告诉你们,这辈子、从现在起我就把她当成自己的亲闺女养又怎么了!求求你们行不行啊!没有妨碍你们什么事情吧?我一定要供她上学,学费由我自己来出!哪怕就是去卖血,也不让你们担惊受怕,出一分钱的!谁也不要再废话了,否则我可就不客气了!”
叔叔和小姑见此情景,情知哥哥已经铁了心要供我上学读书,似乎已经没有商量的余地,便垂头丧气地各自散了。
他们走后,屋子里只剩下我们一家人,弟弟妹妹都围绕着我欢呼雀跃,祝贺我考上了卫校,我也为自己能够飞出穷山沟而感到欣慰与自豪!就这样,我的求学之路从此踏上了新的征程……
开学那天,继父并没有送给我多少物品,只把一口木箱子绑到了自行车的后架子上,叫上叔叔骑着另一个自行车驼着我。一路上边走边打听着,气喘吁吁地赶到了位于长治市东关桃源村附近的市卫生学校。继父把我送到学校大门口,门卫室让登记一下,我看着他很随意地写下了我们的名字,不经常写字的他,字体依然潇洒自如,一挥而就,这无非是他当初担任会计多年练就的功夫。他让叔叔在外面看着自行车,便急忙扛着木箱子到了宿舍里。
宿舍是一排有过道的平房,青砖建造,很整洁亮堂,十几个大姑娘分了里外间居住着。从来没有见过大世面的我兴奋极了,继父看着我也没有多说什么,只简单地叮咛了几句,给我放下了二十块钱的生活费,说:“闺女啊,往后你自己要照顾好自己啊,我们在家等着你,等着你的好成绩呢!”
继父和叔叔饭也没吃,就饿着肚子骑着自行车回去了。剩下我自己呆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心里面不免一阵阵酸楚。
同宿舍的同学们都是外地的,互不认识。有一个女孩睡在我的上铺,我依稀知道她是襄垣县财政局长的千金,想着跟我们的身份悬殊太大,也没必要拿着热脸去贴她的凉屁股,去讨好巴结她。
我沉默无语地坐在床铺上,愣愣地打量着周围忙碌的同学们,想想今后的四年里要独自一人生活在此地,面对一切时,又有一股酸味涌上心头。无论将来自己的命运如何,目前来说也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