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暗香文墨 >> 短篇 >> 传奇小说 >> 【暗香】出征(小说)

编辑推荐 【暗香】出征(小说)


作者:杨建雄 布衣,494.6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470发表时间:2022-02-28 14:28:19


   黄土地上漫卷的烟火气里,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人世间的冷暖自知,还有一种出征的滋味。见到杭军开赴到了陕北帮扶,他满脸的忧愁,不知道如何开展这项工作:蹲点帮扶。
   杭军是80后的陕西愣娃的壮汉形象,胡子拉擦地,眼睛里饱含着对土地的深情,就这样被我开着车送到了西安火车站,到了定边县城乘班车,再辗转到了镇子上,这个镇子叫星火镇,杭军去帮扶的村子是大留村。我当时笑着说,大留村在地图上能找见不?杭军说,一定能找见的。
   杭军是深秋里出发的,夜晚的西安还是有点凉意,杭军穿了一套笔挺的西服,行李包里是厚厚的军大衣,还有皮帽子,听说那里风大,天冷。
   我抽着烟,又给了杭军一支。杭军点燃了,又掐灭了烟卷。杭军说,车里就不抽了,免得上了火车又想抽,烟瘾上来了很难控制,还是不抽为好。我猛吸了几口,弹掉了烟灰,车子就启动了。
   想想杭军这一去就是一年时间,我说,我们一定要保持联系,有什么困难,我都可以帮你带个话。
   杭军不放心家里的老人,还有爱人,正在上中学的女儿。
   我从杭军的言谈中能够感觉到,这一刻,杭军是背负着单位领导的期望出发了,也是出征了,就杭军一个人帮扶一个村。杭军是驻村队长,按照上级要求,给杭军派了两名组员,这两名组员还没有到岗,杭军先行到村子开展工作。
   任务非常明确,根据上级的要求,对村子里的现状和未来开发展的情况要深入调研,做出一个项目计划,然后落地生根,让老百姓真正地富裕起来。
   火车是夜里十点开往定边县城,我早早地送到了火车站,到了车站,我又给杭军买了点干粮,就是方便面和挂面之类的,一大包,加上杭军爱人给杭军准备的馒头一大袋子,杭军两只手都拎得满满当当。
   我与杭军是很要好的同事,也是朋友,我在市文联工作,专门搞艺术的,长了一张艺术的脸,杭军有时开玩笑说我,就是天生的艺术家,不会吹拉弹唱都是罪过。我引以为豪,为艺术而生,在文学依然圣神的时代而光荣。我是搞戏曲的,杭军是搞绘画的。艺术就是孪生兄弟,我经常看杭军画画,杭军也听我唱戏。所以说,就这么惺惺相惜在了一起。杭军爱人在高校教书育人,我爱人也在高校教书育人,所以说,相类似的人生经历和轨迹就愈发地走在了一起。
   本来杭军的单位要送杭军,被杭军婉言谢绝了,说自己乘公交去火车站。在出征前,单位给杭军搞了一个简约的送行仪式。市文联王福山主席说,杭军是最合适的人选,可以去了陕北写生,一箭双雕。我当时听杭军说这话,就想笑。王福山怎么不去帮扶,而帮扶驻村的非要是杭军;杭军服从了市文联的安排,也在他的大袋子里也藏了画纸和画笔,杭军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匆忙出征了。
   到了临别的时分,杭军还是很感伤,送行里就我一个人为他壮行。杭军到了站台,朝我挥了挥手,我也回礼了,说多保重。转了身,就走了;但是我走时,心里还是接受不了杭军真的要出征到了村里,将会发生什么,而杭军能应对了吗?
   杭军到了定边县城就给我打电话说到了,杭军也感受了小县城火车站的小巧而大全的样子。杭军显然是很兴奋眼前的这样的黄土情怀,漫天黄土飞扬,大漠出朝霞。
   我上了班,坐在办公室正要陶醉一折子戏时,杭军发短信说到了大留村。接待杭军的村里的主任胡洋,杭军说胡洋还是与他同龄人,天下无巧不成书。
   杭军住进了村队的服务中心,胡洋安排杭军到了大窑洞里,杭军就拿起了扫把开始把服务中心的院子扫干净。胡洋把大留村的情况口头开始介绍了,一边扫地一边就说开了。这些都是杭军后来给我讲第一天到了大留村的情况,我当时就随手画在了日历上。
   第一顿饭是胡洋安排在村服务中心,就是胡洋给做的一碗面,这可是陕北的羊肉面。杭军一听是羊肉面,想想肯定是面多肉少。但是呢,胡洋从县城买到了好羊肉,是横山羊肉,这是陕北最为有名气的羊肉。胡洋搞成小块块,面是面片子,用手一块块地揪的面片子,所以说,胡洋的面片子揪得很不错,出乎了杭军的想象。
   杭军的这碗羊肉面,肉比面多,汤比面好喝,而面成了这碗面的配料,让杭军吃得满身大汗。
   胡洋说完了大留村的情况,就很感激杭军能到大留村来工作,握手告别时,说就拜托杭军了。说第二天一早见乡亲们,让杭军先休息一天。杭军握手有点轻,胡洋也能感觉到城市里人到了乡村里就有了一点点不一样。这样的不是很满意的握手,让胡洋感觉杭军有点不愿意来大留村帮扶,我也能感觉到杭军是被迫外派的。
   杭军到大留村的短信,我一直没有回复。
   苦难的人生正在历练着杭军,我为什么没有回复短信,我不知道说什么。杭军曾经也开玩笑说让我去大留村帮扶,我说这要看领导爱派谁了。王福山给杭军说,这次去了大留村,回来后就可以提拔杭军,杭军在将信将疑中就出发了。
   我一直没有回复杭军的短信内容都编好了,就是没有发送,成为我对杭军短信里的草稿:此刻正是修行时。
   杭军第二天一大早,胡洋就召集了全村的父老乡亲们齐聚在了大留村的服务中心大院里。杭军前一天,就把院子扫得干干净净。
   胡洋给大家介绍说,市里来了画家帮扶我们村,杭军。杭军笑了笑,说不是什么画家,就是帮扶大家走上富裕路的人。杭军再没有渲染自己,就说要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大家的经济情况,看有什么可以帮大家的,话不是很多,理都在。
   老百姓一看是精神小伙来了村里,眼睛里充满了期待,也有人说来谁都没法啊!靠天吃饭的土地,能长出什么好庄稼。
   短暂的见面会后,胡洋就介绍了村里的情况,说这里是黄土地,农民收入的确是少了点,现在农民要腰包鼓起来,就得搞副业,搞经济。杭军对搞经济是门外汉,看着黄土地,杭军一筹莫展。
   其实,杭军来了土窑洞,就失眠,根本睡不着,他不知道从哪下手去帮扶。上级的要求是尽快熟悉村里的现状,拿出方案;而他面对满怀期待的目光就傻眼了,这黄土厚厚地压得他根本没有心思吃饭睡觉。
   接下来,县里的各样的报表就来,要求也跟进了。每天要走访,每天要干具体的事情,都是填报表格。杭军在见面会后,就和胡洋攀谈了起来,胡洋也给了些建议。杭军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先了解大家的需求,再根据需求再分轻重缓急来做,这些都是尝试性的。
   我是在杭军到了大留村第三天,把短信发了出去。杭军收到短信后给我回了一条短信:“活命要紧,修行往后搁。”我知道了杭军面对的情况不乐观。
   在随后,杭军每天走村串巷,其实根本就没有巷子,都是绕了几道道梁才能见一户户人家,住得很散落。杭军的皮鞋磨得脚起了水泡,白天跑村里人家,晚上就热水泡脚,而后是夜空的寂寞打发着时光的折磨。
   偌大的村部服务中心就住着杭军一个人,后面来的两名队员还没有到位,杭军也不好意思问王福山。
   我开始并不对杭军去大留村抱有什么大的希望,就知道杭军也干不了什么大事情。我也不怎么喜欢让他去,他这一去,我连一个观众都没有了。平时,我唱戏,他听。他画画,我赞几许。日子,平静地过去了。好日子就这么稀松了来了去了,谁也不曾为日光的流逝而唏嘘和感叹。杭军一去大留村,我回了单位,看着王福山,总感觉有点不舒服。不舒服归不舒服,王福山给我还不错,经常说我,年轻人要进步。我其实知道他话里有话,我沉默。王福山就说杭军去了大留村,单位里还有两个名额,是杭军的队员,你怎么考虑。我说,我就算了吧。我一个唱戏的,再说秦腔,到了陕北,那地方唱花儿,我这也帮不了什么。
   王福山说,单位里人手紧,就你了。还有一名队员,我已经想好了,赵小明,你们都去大留村帮扶,这是命令。
   我没有再说话。
   王福山说,最近你们就出发。杭军来电话说了,大留村的工作开展的进度还很缓慢,你们去了,就可以有大动作。
   赵小明是王福山的心腹,王福山派赵小明去,这分明是安装了监控器,我和杭军怎么开展工作。我们怎么分工协作。这些都是我的想法,没有办法,我是逼上梁山了。
   面对出征,我和赵小明见了一面,赵小明开着大奔来了单位,比我阔气,抽着华子。我接过了烟,在鼻孔闻了一下,叹气一声,好烟啊!点燃抽了一口,就等烟灰变成白花花地,有轻轻地抖落,再猛吸了一口。
   赵小明说,领导派我们支援杭军,最近就出发。我说,是啊,有了你去,我就放心了。不然,我都不知道陕北怎么走。我问赵小明是开大奔去,还是坐火车。赵小明说,坐火车方便。我没有再说话。
   杭军在大留村满月了,我从王福山嘴里得知杭军是一个大草包,去了一个月,县里来了几波人检查工作,杭军都不知道说什么,话都说不直。王福山说,赵小明任命为大留村的驻村队长,我是副队长,杭军成了组员。其实,话说回来,任命下了后,我们并没有很快去大留村。任命是给上级看的,杭军还继续在大留村驻守。
   眼看十一月的陕北大雪来了,封山的消息也很快传来了。王福山看了看天气,说等了过年,让我和赵小明再去,眼下是让杭军把阵地看好。
   杭军知道自己的情况,每天给我发短信说寂寞,说自己快受不了。盼着我们到大留村。我说,王福山不急,你急有什么用。杭军把大留的情况有时也给我说,我说我知道没有用,得给赵小明说,看赵小明有什么办法。帮扶的事情,我们是一个队,看队长怎么办。我没有去大留,我不好说大留的情况,杭军去了二个月了,工作思路还是浆糊状。
   十二月初,王福山带着我和赵小明到了大留村。
   胡洋和杭军为我们接风洗尘,胡洋还是拿出了看家本领,羊肉面。我吃了两碗,王福山说羊肉膻味大,吃了一小碗。赵小明比我们年轻,吃了三碗。我当时笑了,说年轻真好,吃羊肉面都比我们得劲。
   杭军在给王福山说,大留的情况很不好办。王福山说,你就是没头脑。赵小明听了后,就把自己的思路说了,我也感叹赵小明就是有思路。
   赵小明90后的高才生,是学法律的,在法律事务所干过几年行政,为领导开车端茶倒水扫地,后来通过各种关系进了市文联。
   赵小明作为队长是王福山选派的,赵小明就把捐骨髓的思想都用上了。赵小明说,农民要富裕就要搞经济,当地的情况就是阳光充足,可以搞大棚菜,这里风大,可以搞风能发电。当然了,赵小明还说了很多的方案。我听了后,猛力地鼓掌。杭军瞪了我一眼,我知道,有点过火了。
   王福山就点名让我说几句。我说初来乍到,我对大留还不是很了解,尽心尽力配合赵小明开展好工作,和杭军一起把工作搞好,把工作干漂亮。我现在还没有思路和方案,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这样一说,赵小明心里其实不高兴。不高兴是因为我说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刚到的第一天,把大留村的角角落落都没有走一遍,就抄作业,说搞这搞那,万一什么都搞不成,赵小明就什么搞不了啦!
   王福山说,帮扶不是一天,罗马并非一日建成。希望我们团结带领大留村全面共同富裕,我听了后,感觉后脑勺红了,我自己半斤八量还知道点,我就一个唱戏的,我对农民农村农业根本就不是行家。杭军也我一样,就没有走出城市的喧嚣,都来大留镀金了。杭军以为镀金后就可以升迁,我是没有想法,没有办法就跟着赵小明来了。既来之,则安之。我就一个唱戏的,几年前走穴赚了点钱,开了辆豪华车,住了终南山的别墅。好多人心里不舒服,包括王福山。不过,我也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出征了。好在我半斤八量有自知之明,还能搅拌这一池水。
   常言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我、赵小明和杭军,我们三个男人的大戏就开始了,而杭军画画的事情就随着进了大留村就大有了进步。
   杭军来大留后,早上转一圈,中午很早就做饭吃,下午就坐在山卯上画画了。一画就一个下午,应该说很充实。到了晚上,杭军大窑洞里就寂寞着寂寞,没有人陪他到天亮。
   我们一来,大窑洞暂时住了下来。把灶房搬到了外面窑沿边上。王福山给我们配了电暖气,电脑和打印机,还通了网络,安装了大电视。为了解决我们洗澡的问题,在村服务中心建了一间浴室。很快,又建成了一间办公室,是平房,简易的工棚。在窑洞沿上,放置了大喇叭。村服务中心竖起来了一个旗杆,每周一,我们定期地进行升旗仪式。胡洋主持这庄严的时刻,给老百姓讲两句。
  
   二
   陕北的一场大雪送走了王福山回了市里,我们迎来了陕北大地的第二场雪。我们在大窑洞里召开了工作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如何落实上级指示,把当下工作向前推进。赵小明组长主持会议。杭军汇报了驻村两个多月以来的工作情况。杭军说,工作重点是摸清了大留村的家底,工作头绪繁杂,事务性工作缠身,还有没完没了的家长里短,村民的矛盾调解等等。农村农业农民的安居乐业绝非一件轻松事情,有些事情也没有清晰的工作界限划分和界定。老百姓有困难了,你就得联系,搭建桥梁,起到纽带的作用。你若什么都管不了,做不成,老百姓三天就不理采你了。这两个多月,各种检查都来了,一个人真有些应接不暇。好在领导英明,派了队员,把我从队长的岗位请了下来,让年轻人干,我服从上级安排。赵小明让我讲两句,说张杰林,你说几句。我说我张杰林来这儿是领导指派的,有点被动领工作任务,主动性不够,希望我们站好这班岗。赵小明说,前期工作开展力度明显不够,省市领导不满意。帮扶两个月了,还没理出个头绪,加强了力量,两个星期内拿出新方案。具体的分工是杭军负责村服务中心日常管理工作,接待信访工作和调解工作,负责驻队人员一日三餐和采购工作,对外联络工作。我分派的是驻村调研和撰写出方案上报工作,赵小明负责各种数据上报和对接省市的工作。

共 13365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小说描写了挂点干部带领村民脱贫攻坚的故事。市文联的蹲点帮扶是大留村,离西安很远。杭军是第一个派去的蹲点干部,工作很辛苦,生活很寂寞。他是个画家,采风画画成了他工作之余的安慰。后来我和队长也来到这里,工作开始有较快尽展。但队长由于工作不安心,被免职回去了,我成了队长。帮扶不能只是“输血”,而是要让村子“造血”。本地的农特产销售,是一个办法。制定计划,计划落实,工作开始有声有色,并且得到文联和县政府的肯定与表扬……经过不写努力,“新富农”项目成功了。小说中的几个人物,有的没有坚持下去,有的坚持下去,直至改变乡村面貌。小说主题明确,有点故事性。感谢投稿暗香,祝创作愉快!【编辑:风中求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中求静        2022-02-28 14:29:19
  感谢投稿暗香社团,祝创作愉快!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