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看点】一夜花开(小说)

精品 【看点】一夜花开(小说)


作者:守备师令 秀才,1776.8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999发表时间:2022-02-28 22:51:27

【看点】一夜花开(小说)
   何得民读的书不多,信中有些字不认识,读起信来结巴,有时一句话要琢磨一会,上下文比较才基本弄清大意。这时胖婆子从木椅上移过来,将半边屁股落在床沿,老南瓜一样的头凑过去看信,像自己突然有了学问,能将信上的文字认出来。花白的头发触到了何得民的脸。
   到现在何得民也弄不明白,当他的心突突跳的时候哪里来的勇气,竟然一把将胖婆子拖到了床上,整个过程他记不清楚了,只知道胖婆子没有太剧烈的反抗,轻描淡写地推搡了一阵也就从了。事后胖婆子谈价钱,要十块钱,没有钱也行,给一袋谷或者一刀腊肉。
  
   四
   胖婆子在门口一张扬,何得民吓得两腿打颤,连忙赶上去蒙住她的嘴。轻声求道,我的先人,你不喊了好不好?我给你背一袋谷过去好不好?你放心地回屋去。
   安抚好了胖婆子,转身做婆娘的思想工作。这一袋谷非给她胖婆子不可,不给的话她一张扬七组人都晓得了,齐矮子不喊鲁书记来?我们的口粮谷还运得出去?算了算了,折财免灾,就给她一袋谷。
   何得民背上一袋谷出去,消失在夜色里,引大的脸色黑沉沉的,牙骨紧咬,心如刀绞一般,却终究没有阻拦。何得民回来后,迅速关紧了大门,拉息了电灯。此时引大怒火正旺,提起木椅猛然向何得民砸了过去,吼了一声我日你的祖宗呀,你个抢犯挨刀杀的呀。这一木椅不偏不倚正好砸在何得民头上,何得民伸手一摸,有满把的血水在流淌,一时怒不可遏,循声扑了过去,将引大扑倒在谷袋上,扬起手掌一顿好打。引大身躯瘦弱,哎呀的叫声却分外的响亮。何得民急忙伸开手掌贴在她的嘴上,蒙得滴水不漏。开始引大胡乱踢打了一阵,渐渐地像中刀后的年猪安静下来,何得民才松开手,靠着谷袋瘫软在地。累呀,实在是累。在世上做人真他妈的不容易,不如一头猪呢。屋后的猪喝了酒,正在舒舒服服地睡吧,什么都不需要想,也没有任何烦忧。他时常自言自语,下辈子脱生时绝对不做人了,就做一头猪,被人饲养着舒服一生,只不过到头来吃一刀而已,一辈子一了百了,而做一个人,一生一世该会吃多少遍刀子?若是这次不当机立断搬夜家,被催收提留大军逼进家里,眼睁睁看着他们搬走口粮牵走了年猪,一家人还活不活?
   四周漆黑一团,野外秋虫的低呤像即将熄灭的灶火,老鼠在屋顶的瓦隙里追逐。隔壁的胖婆子已经睡了吧?没有了电视机的嘈杂之声。胖婆子喜欢看电视,尤其是电视里的古装剧,往往看到半夜,何得民躺在渔棚子里听得分明。
   世界如此沉寂,沉寂中酝酿着未知的恐惧。胖婆子说,清收提留的大军已经到了一组,明天就要到七组了。想到提留款,怎么就交不清了呢?亩田提留交三百八,确实高得有些离谱,婆娘引大有个侄女在上岗村当民办教师,每年工资只有两千元,他何家水旱田加渔池共十二亩地,要交四千五百六十元提留,相当于两个民办教师的工资。村里年初给农户发过提留通知单,叫“一年早知道”,发了两次。首次亩田三百八,再次亩田一百五。齐矮子在组会上传达了村委精神,一百五是蒙人的,应付上级检查,上级查得严,不弄虚作假不行,省里一位主要领导下基层,正在本县四处走访寻查,下决心要将农民负担减下来,划了一条红杠杠,最多亩田不得超过一百五。大家想想一百五洗得开锅?上界到镇里的提留没少分文,村组干部民办教师抽水管水人员和林厂管理员的工资要发,水利建设要搞,道路要建设要维修,花钱的地方千条万条。个个村如此,天下乌鸦一般黑,都不会按一百五收。会上只有吴癞子顶撞了两句,一百五就一百五,他肯定不按三百八交,干部逼他交三百八他就去告状,去找省领导反映。齐矮子说你敢?你年年交不清提留还告状?省领导走了我同你算总帐,新帐老帐一起算。吴癞子嬉笑一阵哑了嘴。入秋时湖西村着过一次急,镇领导通知鲁支书,省领导要到湖西村来调研,交待认真接待千万不要出纰漏。湖西村偏僻,进村的主路有两条,一条往上通沙口子街道,一条往下沿湖走通国道,七组沿湖,村干部安排了牢靠的村民在路口把手,若是遇到进村的省领导要即刻给村干部汇报。何得民老实本份,是村干部放得心的人,被安排在湖口守候。齐矮子先天通知了他,他有疑问,省领导他不认识,守在湖口不等于白守?齐矮子说你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在地上爬?省领导是大干部,到农村来肯定是前呼后拥小车一大仗,小车不是一般的小车,高级得很。他又不懂高级车是什么样子,湖口公路上天天有小车进村,如何分得出来?齐矮子说你简直是个猪脑壳,大干部下乡的阵势不一样,气势也不一样,反正很容易分辨的。这些不要你管,明天我要去,你骑上你的破自行车,听我指挥,我发现情况后你就骑车拼命往村里跑,报告给鲁书记。那天他们在湖口喝着冷北风,从早守到晚也没见到大干部的影子,据说大干部去了外乡镇。村干部们虚惊了一场,他们给沿村公路的村民做过思想工作,统一了口径,湖西村农业提留亩田一百五,老百姓很满意,为了印证所言属实,可以拿出村委下发的亩田一百五的提留通知单给大干部看,至于亩田三百八的提留通知单由村组干部临时收回去了。如今清收大军按照亩田三百八逼交提留,何得民猛然觉得村民们真的低贱,天生的低贱,包括他自己。干部们号召村民们说假村民们竟然满口答应积极响应喜笑颜开,似乎在为自己做好事谋福利。
   他一直认为,老百姓就是吴癞子收在板车上的荒货。在心底说了无数遍,从来不说出口。
   鸭们呷呷地叫了一阵,又安静下来。夜深了吧?侄儿何安兴快来了吧?家里没有钟表不知时辰。平时看时间看电视,今夜收拾口粮谷电视没开。婆娘引大也是喜欢看电视的,看电视里的湖南花鼓戏,与隔壁胖婆子不同,不爱电视机的高声喧哗,声音只要能听明白就行。何得民搬出去睡之后,她将家里的老式黑白电视机搬到独自的房间,每晚敬过菩萨,洗澡上床躺在床上看电视,时常睡着了电视仍在放。
   突然想起婆娘引大,记起刚才打过她一顿,还伸出手掌蒙住了她的嘴,由于心急,该没有连她出气的鼻孔同时蒙住吧?他连忙一阵摸索,摸着了引大从谷袋上落下的两条腿,又顺着腿摸过去,至鼻孔处,见仍然有气在出,终于放下心来,没有使之窒息身亡。拉亮电灯,见引大死猪一样瘫软在一排并着的谷袋上。引大闭着眼说:
   你就再使把劲吧,将老娘蒙死了去球。反正老娘不想活了。
   轻飘飘的声音有如来自地窖的风,带着寒气,令何得民两腿发颤。何得民只得提前告诉她,我们要搬家,搬到台山去住,给哥他们都说好了,住爷的老房子,何安兴可能快到了。你还闹什么呢?生怕人家不知道?到了台山,我们好生过日子好不好?
   引大一骨碌爬起身,愣怔地望着他,那房子、渔池、果园呢?屋里杂七杂八的东西呢?
   那倒是没考虑。何得民如实说,屋里的东西不值钱,要何安兴多拖一趟就行,房子、渔池、果园以后再说。
   何得民暗想,自从有了搬夜家的打算,问题想的不周到呀。原准备全家三口连夜去台山,离开这个是非之地,看来只有安秋一人压车先走,他们两夫妻要留下来断后。明天清收提留大军来了就让他们来吧,反正口粮没有了年猪没有了,屋里他们看得上的东西只管拿。
  
   五
   秋儿还没落屋。
   何得民对引大说,我去找秋儿,你收拾一下洗澡,累了就先睡。这明显是说些多余的话,安兴的拖拉机在路上,在风急火急地往湖西村七组赶,车到了之后要将口粮谷和年猪往车上抬,引大岂能安然睡觉?引大撅撅嘴没理他,勾着头去厨房烧开水,侄儿来了总要酙杯热茶他喝,鸡窝里有鸡窝,做一碗荷包蛋他吃也是应该的。引大对何得民娘家的人有好感,就是对他何得民有仇。是个什么东西哟!她引大信佛吃斋,肉鱼不沾,何得民竟然在她吃的素菜里悄悄放猪油,在豆酱里放鱼虾。今天堵她的嘴连同鼻子同时堵住了,差点让她丢了性命。
   引大将锅洗净,舀了两瓢水,刚刚引燃灶火,听到吱呀的推门声,从后门口探出头来,见是丈夫何得明,正奇怪着,未必路上遇着回家的秋儿?门外有人影,一会儿跟着进来的却是马治保。
   马治保睨视着堂屋里的稻谷,说老何这是么意思呢?
   马治保当过兵,身材高大敦实,站在屋里像立着一面墙,他话音里带着厚重的后鼻音,更加给人以威严之感。
   何得民连忙搬过来一把椅子,用衣袖抹去上面的灰尘,抹了好几遍,自觉干净了才怯怯地请马治保坐。马治保响亮地咳嗽几声,提起椅子在地上蹬了一下,坐下来,两眼盯着何得民说,老何呀,搬夜家是吧?何得民搓着手,油黑的脸上胀着紫色,嗫嚅着。他想说句谎话一时编撰不出来。
   搬夜家?我晓得是搬夜家。
   马治保从上衣口袋拈出一只香烟,含在嘴上,身子后仰右脚前伸,从裤袋里掏打火机。何得民心中焦躁忘了给马治保敬烟,便掏出一只奉过去,马治保摆了两下肥硕的头颅,自个儿叭哒一声点燃了火,猛吸了一口,吐完一条长长的烟雾,说,搬夜家就搬夜家吧,啊,这地方确实不好,水窝子,要搞农田改造。何得民站在一旁唯唯喏喏的,只有马治保在说。马治保说到七组的农田改造,鲁支书在支部会上说过几次,上报到县里了,哪天批的下来呢?难说。
   见何得民仍惊慌失措地站着,马治保突然温柔地一笑,说你坐呀,坐下来我们两兄弟唠叨唠叨。
   准备搬到哪里去?
   台山。
   何得民低声说。事情已经摆在这,侄儿何安兴开拖拉机快到了,瞒是瞒不住了。
   台山好。马治保问,兄弟们都住台山吧?兄弟们在一起可以相互帮助。台山那地方我去过两次,山青水秀,满山的柑橘树,结的柑橘就是比我们这长的好吃。
   马治保东拉西址地说了一通,何得民的心渐渐平静下来,无非是欠几个钱的事,马治保黑夜赶来肯定是为了钱,但他语气温软,话还没有还钱上说,还不如他何得民先说为好。
   马主任那钱,你放心,我上台山之后会千方百计想办法凑齐,连本带利还给你的。今年不行明年,明年一定还,说话算话。
   马治保又在掏烟,何得民连忙奉上一根,这次马治保畅快地接了,插在嘴上,借何得民弓身凑近的火机叭了的两口,烟头便如萤火虫一般闪着光。马治保说,这是什么话哟?我还怕你不还钱?这些年,我找你老何讨过钱没有?你说。我老马不是这样的人。
   那是那是,我经常说马主任是大好人咧。
   何得民咧嘴应和。
   马治保向大门努了努嘴,轻声道,关好门我有话要说。
   何得民瞄了一眼门外的自行车,将陈旧的木门合上。自行车是马治保骑来的,飞鸽派,骑了有些年头。马治保这人是很俭朴的,村干部们相继买了摩托,威气八面地跑,他却一直是这副老行头,上镇里开会也好下地种田也好都是骑着自行车跑,没有干部的架子。
   马治保关切地问,还欠村里多少提留?
   何得民说,三千五百六。
   这么多呀?老何呀,我告诉你,这次收提留是来真的,你听说了吧?明天就到七组了。
   哦哦。
   可是你将稻谷运走了,收提留的人半点东西都捞不着了,你说他们会怎么样?
   何得民摇着头,心想管他怎么样呢?人走了什么也管不了。便说,就剩这屋了,还有一个小鱼池几棵果树。
   马治保又叭了几口香烟,沉闷了一会,说干然啰,你人走了,抓把也没有了,村里肯定要拿这些财产抵提留。哎你想想,与其抵给公家,还不如抵给我呢,抵给了我,公家的提留就赖掉了。你到了台山,公家还跑到台山去找你?欠我一点钱,免得你天天挂在心里。是不是这个道理呀老何?
   何得民思索一番,觉得有理,于是木然同意了。马治保掏出当初打的欠条,二千块的本金,近四年的利息,息滚息一算总计四千二佰八十七元一角八分,就算四千二可以吧?实际上本息马治保早就计算清楚,眷写在一张条纹信笺上,只消何得民复核后签字。双方开始依财产论价,基本上没啥争执,三间平房二千元,鱼池加果树二千元,抵消四千元之后还欠两百元,马治宝手一挥说算了吧,不要了,两清了。按市价这些财产作价不低,何得民同意了,两方在拟好的合约上签字画押按手印,一应财产算是平稳过度。想起在湖西水乡打拼十余年,至今落得两手空空,何得民一时心酸难奈,有泪水在眼眶里转来转去。引大直接在屋后的厨房里哭开了,骂何得民有什么卵用呀,一家人成了叫花子呀……何得民揉着泛红的眼睛,吼道,嚎丧啵?不想走了?让全世界都晓得是不是?
   马治保安慰了几句,将写好的合约折好装入贴身的口袋,骑着他的飞鸽,走了。
  
   六
   手扶拖拉机的轰鸣声由远及近,前灯雪白的光亮转了两个弯就到了何得民的大门口。侄儿何安兴每年都来过,熟悉道路,熄了车灯和机器,何得民早已敞开了大门,随着昏黄的电灯光涌了出来,引大树桩一样杵在大门口。安兴高声地问,秋弟呢?何得民说,你不讲这畜牲,在外面野还没回来。
   起先何得民打算去找他,现在打消了这个念头,让他去野吧,回来不回来都无所谓了,运走了粮食和年猪,家里早已空空如也,房子没了,鱼池没了,果园没了,剩下屋里的旧桌椅、旧家俱和并不鲜艳的床铺之类什么也没有了,这些杂物送人都没人要呢。

共 17500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中国社会一直奉行着以农养工的政治体系,正是数以亿计的老农民的辛苦付出才成就了祖国现在的繁荣强大。回想起当年农民交公粮的情形,真是百感交集,痛心疾首。最初时老农民都是主动上交,可是后来提留款逐年增多,已到了农民们承受不起的地步,于是开始逼交。乡干部带领着催粮大军挨门逐户,正如小说中所写,牵羊逮猪,抬家具绑人,把老农民逼得无路可走。小说再现了当年农民被逼交公粮时的无奈情形,读之令人感同身受。文中的何得民一家年年辛苦劳作,到头来依然债台高筑,别说给三个儿子娶媳妇的钱没有指望,就连一家人的衣食住行钱都不用。为了躲避沉重的乡村提六款,不得不背井离乡。苛政猛于虎也!古人的这句话一点不假。好在这一切都成为了过去,现在的农民不但不用再交提留款,国家还给与种粮补贴,农村终于迎来了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小说倒叙穿插叙述清晰,细节具体形象,人物刻画非常生动,上点年纪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更是感同身受。佳作,推荐赏读。【编辑:天生我才】【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0312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天生我才        2022-02-28 22:54:19
  感谢老师赐稿看点,望继续投来更多佳作。握手。
回复1 楼        文友:守备师令        2022-03-01 20:28:18
  辛苦编辑,新春快乐!
2 楼        文友:若海若蓝        2022-03-12 00:24:30
  一夜花开,看点迎春,一篇美文,看点灿烂。问好作者,春安万福!
只码字,不管事,不问事,不惹事。
回复2 楼        文友:守备师令        2022-03-20 09:11:10
  谢谢老师鼓励,春祈!
3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2-03-14 15:10:35
  恭喜佳作获精,祝贺守备师令老师!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3 楼        文友:守备师令        2022-03-20 09:09:35
  问好武戈老师!
4 楼        文友:不信邪尹思        2022-03-21 16:18:40
  写得很真实,有身临其境之感。作者敢于说真话,值得点赞好支持!
回复4 楼        文友:守备师令        2022-03-26 22:10:22
  谢老师鼓励。我在农村生活了近四十年,对农村生活比较了解。本世纪初的农村是个至暗时期,农田提留居高不下,一年四季农民辛苦付出却入不敷出,干群关系紧张。这几年农村的真实状况很少有文学作品触及,而我却笔力欠佳,文字不能打动人心,但故事情节应该是真实的,我总觉得不应该扭曲它。春好!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