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去看画展(散文)

精品 【东篱】去看画展(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0268.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92发表时间:2022-03-20 07:05:25
摘要:孟春时节,小贺再邀我去赤山看看春意萌动的样子。她说,春光明媚,最好先看晴日碧空下的一幅画。多么诗意的邀请和诱惑,那我就走进画的展厅,一读为快吧。

【东篱】去看画展(散文)
   有一处风景发出请帖,邀请我去看画展。
   这幅画,是巨画,长和宽各三十里,可以一下子铺展在眼前。这幅画,不在展室,而在胶东半岛的赤山脚下,在湛蓝的石岛湾畔。
   登上赤山南峰下的“读碑石”,我有点抱怨地说,小贺导游,这里我来过无数次。我马上意识到我说错了。不要说自己有多么懂,面对学问,还有风景,就要像孩子一样,永远兴奋。她笑着说,向西而望,可读碑;向北而观,古木掩映的法华院如在怀抱;向东,向东南,向东北,那就是一幅风景画。我说,你是给这个画展朗诵序言?她灵感又来了,说,游人早就给这面巨岩一个雅名了,叫“观景台”,云在脚下绕,景在眼前开。她疑惑,就是不理解赤山人还给了一个名字叫“钓鱼台”……
   哪须鱼竿几许长?相距石岛湾三五里,抛竿甩线,那可是须借助神力啊!我说,姜子牙垂钓,在钓,不在鱼。原来这个钓鱼台,是钓一海一湾一湖和一岛无限风光,还要钓上桃花项链半个圈,所有的钓获全在一幅画里。这样说,钓者也是画中景,我一下子体验到了王摩诘的画在景中走,“人在画中游”的意境了,可我比王维更自在,端坐岑岩上,游目巨画中,少了劳足赶路的辛苦,多的是怡然自得的惬意和闲适。导游小贺说,我相信你的眼光,一定是这幅巨作最好的鉴赏家。
  
   二
   海雾还是轻缓地洗濯着赤山脚下的岩礁,还有那片海,受潮气的影响,海雾学会了抱团擦拭着沿岸、水面、湾里的船舶,当太阳终于跳出了晨曦的挽留,海雾就像完成了例行任务,刹那便没了踪影。赤山的云是嫌海雾太湿,还是痴恋着湛蓝的海面?云受到了谁的指使或驱遣,迅捷地扑向海湾,莫非是试着擦拭被海雾弄湿的脸蛋?原来是为聚集在海港码头的千舟万帆,铺平一段蓝色的征途,并牵引着渔船奔向深海。在非休渔期,总有轮船,将海面划开一道道水的口子,让我有了淋漓酣畅的快感,或结伴而行,或首尾相接,这里勾画的永远是一幅“远航”的画,这种动态,选择任何一个画种,都显得无能为力。印在脑海里吧,低垂的云,蓝色的海,出海的船,汇成了一种打破宁静的旋律。
   蔚蓝的海,仿佛就是一张涛笺。可我知,薛涛笺只是一种笺纸,长和宽都不足以形容海之壮阔,但此时的海,涛不惊,浪不骇,沉静得宛若一张笺纸,微微风卷,柔得就像一袭轻绸,款款延伸,不,应该是刻了暗纹的画纸,我真想操笔在其上把我的心情画上去。一纸涛笺载快乐,蔚蓝满纸不要愁。
   三十里外的镆铘岛,就像故意将手臂伸进大海,要掬一抔水,为淬炼一把宝剑?古传有宝剑曰“干将”、“镆铘”,我们不必追究那把干将剑丢在了哪里,或是在哪座墓穴里沉睡,镆铘永远在赤山的对面,刺向深海,显示着它的硬朗与凌厉,海水,是镆铘宝剑磨砺时滴落的“剑气”?站在这里,自然会因岛之形而想起那个传说。中国古代地理风水的要义是坐山绕水面屏,这些要素,齐聚于此,真的是令人惊叹,天工之巧,岂是一张绘画可以表现出来的境界啊。“挥袂抚长剑,仰观浮云征”。我感觉古人的诗句写得太局促了,剑之长,莫如镆铘宝剑直刺海。一处观景台,仿佛比得上一张书桌,调动出这般诗意,可又有些许的失意,我不能持剑归,也好,但吟《佩剑行》。那把剑,化作了我的笔墨,心中有剑,“等于悬挂了一个思想”(英国画家雷诺兹语),这是这幅巨画的境界,让我有了超越物象之外的收获和启发。
  
   三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将风景一裁为二的大格局,大手笔。石岛湾的北部原本是沼泽浅浦,斥山是以“海滨广斥而称名”,可见“大东胜景”,并非自古有之的繁华,原来是荒漠滩涂盐碱洼地,而今是沧桑巨变,催促着巨变的是赤山人。一条青龙连接了赤山与甲子山脉,把石岛湾围成了一个盆,激荡的海水,似溢非溢,给我的感觉是太奢华。裁剪下来的滩浦被圈成了一个湖,湖水闲淡中和,湖的形状,若凤凰,且形神兼备,定睛以观,是凤凰晾翅,欲飞欲落;凤髻凰冠,若仰首而鸣,又似半琼霞披。大美之象,往往令人心旷意驰,看着看着,真的想一个跃身,与那待舞的凤凰一同翱翔起来。其实,我看到的是“凤凰涅槃”的深意,昔日的荒滩野地,经过赤山人的手,真的是修饰成“大东胜境”了。碧波轻泛,不惊不乱,纳祥云于湖中,似把玩一串白玉;周遭楼舍,对着湖镜,日夜不息地梳洗着装束,把凤凰留住,再也不担心凤凰是否乘风而去,祥瑞常驻,有湖为证。《庄子·秋水》云:“南方有鸟……非梧桐不止……”湖的四周绿意葱郁,树影入湖,洗面弄姿,我不知那树是否是梧桐树,不必计较,心中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前来栖。湖心一亭,远观可见彤色映天,锦黄色的琉璃瓦,闪着暖融融的光,一番盛世之貌,浓缩于此。凤凰湖无需弄一面巨石刻上名字,而在凤凰湖的边上,一具钢雕的红色凤凰,以其象形,诠释着湖的芳名。
   站在观景台,可以指点江山,激昂文字,而我是在视野里找到一个坐标,从画卷上寻找一个历史的看点,确切地说,是在寻找历史上的某个点被岁月重新组合的样子,或者是看到岁月遗留下来的生动痕迹。这里,曾经也发生过战争、饥荒、瘟疫、水患等,她背负着太多的苦难,如今,那些令人畏惧的词,都被屏蔽了。我想,这也是这幅凤凰湖画作背后的东西。我的二姨家曾就住在东寨村,是凤凰湖岸边的村落,从小走亲,二姨也未告诉我这片海是什么名字,就说门前是“港杈”,那时,也不配“凤凰”之名吧。只有这个时代,我们才有资格眺望,从眺望中追思既往,哪怕是什么也不想,只是肤浅地看看景观,我觉得意义都是非凡的,因为欣赏的欲望和现实没有了距离,一切变得皆有可能了。最近我听说,在湖的南边的那条截湖路的海岸,要填上白沙,打造一条长若2.8公里的湖滨浴场,夏为游人消热解暑,冬接天鹅远归休憩。那些对赶海还留恋的人,抓住了最后的机会,趁着上海潮的机会来滩涂赶小海,黑色的空滩上,泛着浅水的亮光,点缀着密匝的赶海人的身影,星星点点,为我们所观的画涂上了乡俗的色彩。我在想,持笔绘画的人,怎样才能把这个场面给表现出来呢?那只能是写意了,蘸墨狂点,不求逼真,但得意象吧。
   也许是凤凰栖息于此,这里成了最适合人居的地方,环湖开来,楼宇密植,一马平川上被点缀得星罗棋布,笔直的街道,将这些建筑整齐地切割了,一方方,如豆腐块;又像棋盘,只是“楚河汉界”换作了一面湖,好想用手拈起一子,找一个人和我对弈一番。这个观景台,就是一个坐标,或者是最好的位置吧,一侧的法华院传来袅袅梵音,款款佛声,我突然想抬手伸指,有了操琴的冲动。哦,是山下这片宜居之地的楼宇给了我冲动和灵感。楼舍随形分布,高低错落,鳞次栉比,那些白色的楼体,格外刺眼,好像插上的碧空翎箭,又像玉制的琴键,弹一曲,就弹《怎料世事沧桑》那一首,说什么“酒醉凄凉绝唱,醒来孤苦彷徨”,我想创作一个崭新的版本,弹出沧桑巨变的黄钟大吕之声,一片滩涂圆了多数人的安居梦,每一个窗户,闪着怎样的眼睛。一个画家可以把这样浩大壮阔的湾畔安居图画出来?我想,就是张择端在世,也不好拿捏住这样的宏伟气势,用笔之纤,未必可绘其大。凤凰湖居住区,也有小桥流水的婉约,更有动魄非凡的豪迈。锦绣的赤山,浩渺的港湾,整饬的人居之区,一幅多么和谐唯美的画面,所有人都身处画中,成为一个角色,这些角色的数量远超《清明上河图》的可数人物。是谁绘制了这样一幅巨制宏图?也许,他很普通,此时就走在这幅画的街巷上,融入在五彩的画中。此时,他或许就站在赤山脚下的某个位置,举目在看他的杰作,或许还有某个章节还没有写好,他在构思,创作,修改,润色,这个作品,一定凝聚了他的毕生心血,我宁愿看成是他的代表作,是他献给一方故土的深情,呈给这个时代的最重最美的礼物。
   但他似乎不会如我这样,悠闲而自在地站在这里,去欣赏,去品评,去陶醉。踏遍青山人未老,他一定要用年华的颜色再涂一遍赤山,捧着自己的作品,再审视,再精雕细刻,如此说来,赤山这部作品,永远处于正创作中,没有尾声,只有余音袅袅。
   有时候我自诩很有诗意,却并不理解一个用心用情打造家乡者的情怀和诗意。以严谨的创作精神去关照和自己朝夕相处的热土,人生也就有了不可失落的诗意,不必刻意,不必从字里行间寻觅,每一处风景,都写着曲折的故事,涂着斑斓的色彩,吟着平仄的诗,在荒芜和原始的地方,绣一幅美图,画一幅油画,打造一处充满灵性的风景,这是多么高尚的事业境界!风景的意义在于为了我们的视觉审美和愉悦身心而存在,从这个角度说,那些锻造风景的人,怀揣的是让“风景这边独好”的创作理念,一个想着怎样留下风景的人,比那些想着在历史进程中留下痕迹的人更应该骄傲。
  
   四
   打开了一幅画,我真不想掩卷,如花的风景徐徐展开,那些细微处我还没有来得及品味,只能刻进脑海了。画展的尾声写在赤山脚下的村落,南北西赤脚河三村,是挂在赤山崖坡上的宝石,那些红瓦房就像泼了丹青,与赤石对映;那些半山腰的亭阁就像是挂在屋檐上的鸟笼,随风而动;那些灰色的海草房就像是一个个沧桑老人在诉说着什么,它们并非为了对比而存在,我想,应该是以一种羡慕的眼光看着世道的蝶变。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这是江南的诗,此时的赤山,是春山淡冶如微笑,所有的植物都在孕育着生机,就是矜持着,不肯露头角,但赤山半坡的桃树,已经孕育出一种暗红的花苞,似绽未绽,人说,赏花半开的好,喝酒微醺的妙,不过,我倒是担心那些画手了,怎样去表现这样一种初萌状态的桃色呢?不过,我的内心早就有了“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花意了,是桃花倾半山的景象,但我不喜欢“风动落花红蔌蔌”的场景,唯恐春光被桃花带走得太快。撩春的桃花,灼灼袅娜,给眼前这幅巨画镶上了一道精美的花边,好美!
   我还是不想马上离开这道风景,折叠起这幅画卷。我想起四句诗来:“蛮逐日中市,牛耕屋上田。回看路家堡,山势小如拳。”(清吕肇龄《石岛》)不见田地,但有牛耕,田架屋顶,耕牛会不会不慎而跌将下来?真的是可以惊坏了我们的眼球啊。昔日的生活状态,如今成了风景一绝,不知诗人穿越而来会作何感慨?炊烟从山腰袅袅升起,饭香飘忽款款而来,我想去“山人乐”住一晚,不想匆忙离开,长做一次“画中人”吧。看风景是可以上瘾的,我可能属于这类人。
   导游小贺说,今天不虚此行。我问何来此说?她道,游山的人大多忽略了观景台欣赏一幅画的美,如画的美景还在景区之外。凡买了赤山门票的,我们都有额外相赠,是“买一赠一”,货真价实的。当年苏轼看庐山,写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句,我想,应该是缱绻于庐山不肯去,才不断寻找着最佳角度去观赏而有了这般诗意,苦了苏轼啊!我独立观景台,无需横看侧视,将一幅巨画尽收眼底,是何等惬意!
   我带走了,一幅用情感的水墨绘就的巨画。
  
   2022年3月20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430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怀才老师的生活妥妥地精彩,赏花、登山、望月、观海、游湖……亲近大自然,拥抱山水,眼收美景,胸纳诗意。活在诗画境界里,不亦乐乎?此刻,就让我们跟随老师的脚步一起去看“画展”吧,“画展”陈列的作品,再厉害的丹青高手都无法绘制,只有大自然用鬼斧神工方可成就。这幅“巨画”,长和宽各三十里,不在展室,而是胶东半岛的赤山脚下,在湛蓝的石岛湾畔。画中有赤山、有法华院、有“读碑石”、有石岛湾、有凤凰湖……古有姜子牙垂钓,意不在鱼,而“我”比姜太公还逍遥,只需稳坐岸边,即可钓来石岛湾风光,钓来满目画卷。那蔚蓝的海在“我”的眼中成了涛笺,好想挥笔画上“我”温柔的心思。镆铘岛,与传说中的“干将”“莫邪”剑有关联,故事中的惨烈情景早已随时光遁形,留下的漫天剑气依然可刺穿那片蔚蓝,亮瞎人的眼球。“我”虽不能持剑行,但可吟《佩剑行》。那面凤凰湖,让“我”看到凤凰涅槃的深意,昔日的荒滩野地,经赤山人打造后,真的被修饰成了“大东胜境”。湖更呈现生态美,“我”的内心充满喜悦与自豪。凤凰湖画作的背后,也曾有过战争、饥饿、瘟疫、水患,这里背负过太多苦难,如今旧貌换新颜,新时代绘制新画卷,即将打造的海滨浴场将是怎样的惊艳出镜,尽可遐想入画。这里特别适合人居,在诗情画意的背景下,“我”热血沸腾,有想与人对弈的冲动,有想抚琴弹唱的渴望,和着法华院传来的梵音空灵,佛声袅袅,还想遇见绘制这幅“巨画”的人,看看他有着怎样神奇的妙笔,知晓他对家乡有着多么浓烈的深情。阳春三月,桃花如霞,灼灼其华,人在画中游,“我”已醉在观景台,醉在“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画境中。此篇游记,打破了常态格局,创意特别,行文优雅,诗情满怀,画意缤纷,作者将浪漫主义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眼神所至饱含深情,笔墨流淌皆是美意。在作者的笔下,草木含情,土石能言,湖水会歌,雾云善舞。这是因为作者在看“画展”,鸿篇巨制的“画作”,太浩瀚辽阔,太深邃美丽,太动人心魄!作者联想自然,想象纵横汪洋,用词温婉柔情,摇曳生姿。各段落之间过渡巧妙,浑然天成,情景交融,将对家乡绵绵不绝的深爱化作铿锵的音符,奏起深情婉转的绝响,敲击着读者的心扉,让人身临其境,让人遐思翩翩,觉得那幅巨画可触摸,可凝视,可品读,可鉴赏,而作者无疑是最好的鉴赏家,阅尽千帆,将最精彩的画卷推送至读者眼前,让我们叹为观止,震撼不已。此“画”色彩斑斓,祥云缭绕,动静结合,虚实相映,既有远古传说的点缀,又有现实繁华的写照;既有诗词佳句的引用,又有各种修辞的铺排,读来唇齿留香,回味无穷。作者在赞美“巨画”,更在讴歌制作“巨画”的赤山人,深切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对赤山人的崇敬之情。绝美之作,强力荐读,盛赞才思,感佩情怀,问候怀才老师创作愉快,谨祝春祺,安康幸福!【东篱编辑:罗莲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0321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韦昊旸        2022-03-27 18:41:13
  希望您写篇悼文 怀念一下 韦思祎
回复1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3-27 19:57:33
  怕写不好,引起悲伤。
共 11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