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摆渡】星海湾看海(散文)
一
那日,阳光温煦,天蓝云浅,从窗扇望去,不远处两幢高高的大厦之间,可见一截幽蓝的海。便萌生了去看海的念头。在大连看海,自然要去星海湾。
我的住处离星海湾不远,但因海湾呈月牙形,就需要绕行。不过,也不超过半个小时的路程。这种绕行,倒是很有情趣,行过一个大大的弯,如同山路绕着大山盘旋,心里思着弯弯的海,就有了一种美感。
如果说,笔直给人们带来的是畅达的感受,那么,弯曲则生发一种惬意,那是一种别致的美妙。在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中,“弯”是一个久远的文学意象。纳兰性德就有《临江仙·寒柳》词云:“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弯弯的山,弯弯的水,弯弯的树,弯弯的草,弯弯的月,弯弯的柳枝,弯弯的涟漪,弯弯的小桥,弯弯的小径,还有女人弯弯的眼,弯弯的眉,弯弯的腰肢,弯弯的身影,倘若再加上些文学的想象力,又可以演绎出弯弯的风,弯弯的阳光,女人弯弯的笑,弯弯的长裙,弯弯的心情等等。一个“弯”字,弯出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所以,虽然看不见海,却绕海而行,就让这段路程“弯”出了美妙和欢愉。
二
海风迎面吹来,微微有些凉意。
我本以为,甫入初春,这海一定还是寒凉袭人的,浪花会溅出冬季剩余的凛冽,让人不敢靠近。但我错了。一进星海公园,海岸上、沙滩上已有了不少人影,散步的、练柔道的、弈棋打牌的、带着孩子玩沙的,在海边弄浪的,随处可见。
星海湾真是一个弯。
我站在海滩之上石砌的长廊上,俯瞰大海,约二百米长的海岸线弯成一个大大的弧形,让你的视线不由自主沿着那道弯滑向远方,滑过城市的楼群,滑进蓝蓝的天际。
脚下的海滩宽阔而有层次,长廊下是一片浅灰色的沙子,沙子干燥细腻,由此可以判断出,昨晚的海潮并没有冲刷到这里;下面是一片海藻类的冲积物,也随着海湾形成弧形,可想而知,晚潮的波浪是怎样执着地一次次地把这些东西推到海滩上的;再下面,碎石与细沙掺和在一起,沙子潮湿暗黄,留着海潮昨夜经过的痕迹;这段沙滩下面,便是一排排涌向岸边的海浪,白色的浪潮有节奏地拍击沙滩和一些突兀的礁石,“哗哗”发出不停歇的水声,像大海澎湃的呼吸。
举目远眺,辽阔的海面一望无际,远处与天连缀,浑然一体,近处如翡翠浮沉涌向海湾,不远不近处,卧着几块巨大的岩石,深褐色的岩体在海面上格外醒目,仿佛几只巨龟的脊背。由是,此处也叫“黑石礁”。
阳光照耀着海面,波光熠熠,几艘快艇在不远处的海面上漂浮,乳白色的艇身与黑石礁遥相呼应,一动一静,相映成趣。海风吹来海鸟的叫声,无数只白体黑翅的海鸥凫在海边,随波浪起伏,随波光粼粼。鸥群不时会飞起,翅膀拍打水面,然后在海滩低空飞翔盘旋,众多的翅羽和尾翼舒展如扇,在阳光中变得薄而透彻,让海滩瞬间迷幻而灵动。
不难想象,倘若在夜晚,群星跌落大海,幽静的海湾顷刻神异起来,仿佛神祗伸展臂弯拥着无数的星辰梦眠。而且,你会发现,夜空中的群星是沉寂的,只言说宇宙的深邃和静谧。而跌落大海里的星辰却是灵动的。海的起伏中,每颗星星都摇曳起来,荡漾起来,像无数游弋的鱼,无数泛波的舟。夜色连缀海天,偌大的宇宙仿佛不过是一处缥缈的港湾,万点渔灯闪烁,波光璀璨。月亮也应该在海面飘着,扭着弯弯的身影,像招呼靠岸归家小船的渔女。
这时,也只有在这时,你才会倏然领悟,神是存在的。祂隐身在暮霭之中,默默造就了弯弯的海,弯弯的一切。
三
一串笑声,把我从对海湾的遐想中唤了回来,也把我的视线从空廓的海天之间拽回来,划了一个弧线,落在海岸。
那是儿童的笑声,像浪花摔在岩石上,清脆悦耳。
一个大约三岁的小孩子,一边尖叫着,一边横越沙滩跑向大海。他的一只手臂高高举起,小小的拳头紧紧攥着,跑了不远,便一个趔趄坐在沙滩上。即便如此,那小小的胳膊还是高高举着。一个年轻女人跑过去抱起孩子,又从那只小拳头里挖出些什么,然后抛向海边的天空。立刻,无数只翅膀翩翩而来,盘旋在女人和孩子的身旁、头顶,那情景,仿佛维纳斯神从海水中诞生时鸽子飞翔的油画。
孩子毕竟是孩子,做一件事情,总是要用尽全力。那孩子想把手心里的鸥食抛给海边的鸥群,才那样忘情地奔跑起来。虽然他没有做到,但还是在母亲的怀抱中仰望天空,睁大惊奇的眼睛。
我这才发现,离海边近的,大都是几岁的小孩子和他们的母亲。每个孩子的手里,都有一捧鸥食,由母亲抛向空中,引来大批划着弧线盘旋的鸥群。手里还有些剩余的,孩子就洒向海边,然后拍拍手,不浪费一粒。鸥群敛起翅膀纷纷降落,在弯弯的潮水中一啄一啄地觅食。
我的正前方有四五个年轻女人和四五个小孩子,我脚下的理石台阶上,卧放着几辆五颜六色的双轮、三轮儿童自行车。母亲们好像互不认识,却聚成一个弧形,像海湾,围着孩子们说笑。孩子们更是一见面就熟稔得如同老朋友,拎着黄黄绿绿的小锹小铲小盆小桶,撅着屁股挖沙攒沙,你叫我嚷,忙得如同海边啄食的鸥群。
那些如我一样散步的男人,或者那些孩子的父亲,大都远离浪花,从远处观望大海。儿童自行车旁边的石阶上,就坐着两个年轻的父亲,他们甚至没抬头看大海,眼眸中是一块没有沙滩和浪花的显示屏。
这令我诧异和疑惑,思忖片刻,只能从生命的角度去寻觅答案。
生命离水最近,与水最亲,孩子离水更近,也更亲。水,是他们最原始也最稚嫩的记忆。他们从母亲的海湾中游出,登上生命的沙滩不久,身上还挂着水珠,散发着沙子的气息。他们更爱水,更怀念在海湾里漂浮徜徉的惬意。所以,一发现沙滩,一发现海,他们就尖叫着扑向浪花,扑向生命的初始。
或许,这并不是最严谨的解释,似乎离真理还有些距离。可是,当你把这个答案的指向略微弯一弯,也许,就能抵达真理。“曲径通幽处”是一个美妙的隐喻。人类思想之所以那样美丽,常常在于思维从不会直接抵达彼岸,而是会划一条弧线,或绕一个弯,然后才碰触到熠熠生辉的真谛。
四
迎着阳光和海风,我站在高高的海岸上,很久。
接着,我开始拍照,手机镜头的中心是那些母亲和孩子,景深自然是划着弧线的鸥群、弯弯的海湾。
出了星海湾公园,我依旧沿着原路返回,用脚步勾勒出一个环海的弯。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