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海良(随笔)
前段时间回老家给亲戚过寿,中午难免觥筹交错,热闹异常。饮酒间我忽然想起了村里的海良,以往这样的场面肯定是少不了他的身影的,就问身边的村长海良怎么样了,今天怎么没有过来凑热闹。
村长了呷一口酒,漫不经心地说,“海良啊,死了好多年了。”
我吃了一惊,忽然有几分伤感涌上心头,也无心继续饮酒了。
我小的时候,全家还在乡村,海良曾是我家邻居,准确地说,是对门。我家大门朝西,他家大门朝东。
海良比我大十几岁,打我记事的时候起,他就经常在我眼前晃荡。他患有唐氏综合症,脖子粗短,眼宽耳小,长得很像周舟,据说全世界得这病的人都是一个模样。
海良的母亲很要好,身上虽然穿着粗布衣裳,却是干干净净,头发也梳得整整齐齐。他父亲是个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的老实人,经常愁眉苦脸地蹲在自家门口,“吧嗒吧嗒”地抽旱烟。
听说在海良三四岁的时候,还基本不会说话,有好心人提醒海良的母亲,最好去给孩子检查一下,别有什么毛病。海良母亲却不以为意,反而奚落别人:“你懂什么?贵人语迟,我家海良将来是要吃官饭的。”
然后海良慢慢长大了,成了村里一个标志性的人物,不少外村的也知道我村有个傻子叫海良。
村里的人无论大小,都喜欢跟海良开玩笑。生产队时期,每天敲钟下地干活的时候,海良也像模像样地扛着铁锨一起去,那时他十六七岁,身形矮胖,眯成缝的小眼睛上糊着眼屎。锄地之类的活干不来,可有力气,队长经常安排他用地排车拉粪,海良干的是兴高采烈的。
干活累了,村民聚集到地头休息。有人便撺掇海良,让他表演开拖拉机。海良便甩动胳膊,模仿摇把启动的动作,启动后又好像一手握方向盘,一手在前后左右换挡。然后身体上下颠簸,好像坐在拖拉机的驾驶座位上。
“好!”大家不由得鼓起掌来。
“再来一个驴打滚。”有人起哄着。
海良便跑到人群中间,忽然躺下,左倒右倒,大家哄堂大笑。
队长看见了,一边把众人撵开,一边把海良拉起来,告诉他以后不能这样,这样不好。
海良好像听明白了,恼怒地去找让他打滚的人,捡起土坷垃去扔,那人便跑开了,海良气的在后面追,一面嘴里还不清晰地叫嚷着。
海良给村子里带来了很多欢乐的空气,即便是小孩,也喜欢去逗海良,只是有点儿恶作剧。
我那时刚六七岁,调皮顽劣,也经常和其他小伙伴一起,想办法去捉弄海良。
一次小伙伴红星想出个主意,他找到一张糖纸,里面包了土块,假装是糖块递给海良,海良剥开就填进嘴里,结果弄了一嘴土。恰好让海良的母亲看到了,她不依不饶,追着到了红星家里,看着红星被他父亲狠狠揍了一顿,才消气走开。
虽然没吃上官饭,海良在他母亲眼中,仍然是宝贝疙瘩。每当太阳一落山,夕阳的余晖洒满他家庭院的时候,海良如果还没回家,他母亲便跑到各个村口,一声声地呼唤海良。
然后母子两人便映着西边的晚霞,如剪影一般从村口回来了。
后来我们举家搬往县城,回老家的次数就比较少了。
每次跟父亲回家,家中总会先后过来好多人,扯东道西的。海良也会过来凑热闹。有段时间没见到我们,刚开始还有几分羞涩。
村长便逗海良,说你新学的武术呢?海良便兴奋地起身,起身耍了几下,外摆莲接打虎式,一板一眼,还真像那么回事。
大家哈哈大笑,村长奖励海良一支烟,海良接过别在小耳朵上,又伸手去要烟,村长便笑骂道,“你这个海良啊,说你傻,心眼还真不少。”
我上初中那会儿,再回家时没有见到海良,问叔叔海良怎么样了?叔叔叹了一口气,说前两年他父母先后去世了,海良跟着他哥哥,可他嫂子是个厉害人,嫌弃海良,经常打他,有的时候还不给饭吃。有段时间因为海良经常在村子里乱跑,他们觉得丢人,就用铁链子拴住海良,关在了牛屋里,早晚给顿剩饭吃。
我听了很生气,问叔叔这样的事难道没人管吗?叔叔说现在都土地承包了,谁管谁啊。村长倒是去过海良哥家,被海良嫂子轰了出来。现在海良也被赶出来,今天在这家明天跑那家,成了吃百家饭的了。
自那时候起,我回家时,便很少见到海良。
他究竟是在哪一年死去的,也就不得而知了。
(编者注:百度检索为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