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摆渡】远逝的童年(散文)
童年是一首歌,童年是一幅画,童年是五彩缤纷的梦,许多作家和诗人都曾歌颂过、赞美过、抒写过,我也曾深以为然。
我是山里的孩子,童年自然是在山村度过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乃至全国都普遍贫穷,豫西山区更是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物质生活匮乏至极,但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到我的童年,直至现在想起,还觉得童年是那么丰富多彩,让人回味无穷呢!
山里的孩子跟大自然怕是最亲近的。
早晨,随着村前屋后响起“喔——喔”的公鸡啼鸣把我们吵醒,我和弟弟就从被窝里爬出来,揉一下惺忪的睡眼,再伸一个懒腰,抓起衣服穿起来。大人们早就出工到生产队干活了,我们小孩子自然无法帮上忙。走出屋外,鲜红的太阳已升起老高。初春时节,门外的山上已经浮现出轻轻浅浅的绿了,但还没有完全遮盖住裸露的山的肌肤。微风吹来,还有些清凉,我们忍不住打了个喷嚏,使劲裹了下身上的夹袄。我们走门串户,几个要好的小伙伴又聚到一起,拿出前一天在小河边找到的小鹅卵石,一起弹石子玩。玩够了就换一个花样,找出父亲给我们手工削制的陀螺,拿起小鞭子抽着玩,看谁的陀螺转的时间长,空旷的山村里,不时回荡着我们欢快的笑声。
春风吹拂,天气渐渐暖和起来,麦苗返青,村前小河边的柳树已经发芽了,没几天工夫,柳枝便由鹅黄转为浅绿,由浅绿转为深碧,丝丝垂柳宛如姑娘们的长发随风起舞。大人们忙得无暇顾及于此,而我们这些孩子们可天天盯着呢!柳条发软发青的时节正是做柳笛的好时候,于是村前屋后,河边田畔,只要有孩子的地方,便能听到此起彼伏的柳笛声,或吱吱而鸣,或呜呜作响,或低细,或高亢,或沉闷,或清亮,到处吹奏着春的序曲,仿佛在报告着春的消息。
草长莺飞的季节,春和景明,麦田里,白色的蝴蝶在大片绿色的“海洋”中上下翻飞,追逐嬉戏,逗弄得我们心里直痒痒,忍不住跑到麦田里去捉。大人们见了总要呵斥我们几句:“快点出来,别把麦苗踩坏了,这帮熊孩子!”而这时节,麦田里的野菜也很多,什么荠菜、面条菜,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一团团,一簇簇,可多了。我们沿着田垄一路采去,用不了多久就能摘满一竹篮。只有这时大人们才不会斥责我们,反而会夸我们能干,因为我们帮麦苗除了草,而且家里多了下锅的菜,真是帮了他们不小的忙呢!
当然,春天的山野也是格外漂亮的,各种各样的野花先后开放了。最先是那迎春花,缀满黄花的枝条纷披着,随风摇曳着,紧跟着各种各样叫不上名字的野花赶趟儿似的次第开放,争奇斗艳。山坡上顿时姹紫嫣红,惹得蜂儿蝶儿也忙碌起来。随后桃杏花也开了,粉的白的,一树一树的,让人心情不由得热烈起来。我们总会折一枝送给妈妈或姐姐,或者插在水瓶里装点简陋的屋子,整个房间都仿佛亮了不少。我们在田野里玩累了,就随便躺在绿色的草坡上,打几个滚儿,或者干脆躺下,叼一根草棵儿,双手交叉在脑后,如痴如醉地望向天空。春天的天真蓝,云脚也低,白云随风不停地变幻着各种造型,像小马小狗儿,像朵朵棉花,有时真希望像孙悟空一样飞上高空,躺在云朵上美美睡一觉,一定很暖和,很舒服。
夏天的时候,太阳一大早就仿佛下了火,烤得我们浑身难受,而树上的知了可劲儿地聒噪个不停,吵得人心烦。这时,唯独门前的小河,成了我们消暑的唯一乐园。小河边有高高的杨树林,河面不宽,水流平缓,清且浅,就连水底的鹅卵石都清晰可辨。中午时分,我们便趁大人午休时,偷偷相约来到河边,一个个脱个精光,在水里捉小虾小鱼儿,还会翻开石头找下边的小螃蟹。玩得出汗了就随性往水里一躺,任河水轻抚我们的每一寸肌肤,顿觉一阵清爽。有时,我们干脆分成两组打起水仗来,两大阵营之间顿时铺天盖地,形成一片水幕,水珠飞溅处,弄得人根本无法睁眼,直到一方告饶才停。玩累了就一个个到树荫下的沙地上躺下休息,半眯着眼,看正午的阳光从碧绿的树叶间筛下点点光影,听偶尔吹过的风声和水流的叮咚声,闻着麦田里传来的阵阵清香,渐渐的,眼睛模糊了,风声远了,水声也远了……有时,在似睡非睡之间,总会被蚂蚁扰醒,他们会爬到我们的身上,感觉痒痒的,开始忍着,忍不住了就起身拍掉,并用小棍驱赶,直到把它们赶到树上去才肯罢休。
秋天的田野是最美的。瓦蓝的天空显得高而远,庄稼也熟了,各种瓜果也上架了,到处一片丰收的喜悦景象。我们会挎个竹篮满山遍野地采野山枣,或爬到树上采摘那鲜红欲滴的柿子,可真是甘甜可口,沁人心脾。有时也会钻进玉米地里,寻找鲜嫩的玉米穗,顺便把玉米须拔掉,挂在鼻子下当胡子。然后找一个空地,寻些柴禾堆起来,把玉米穗连皮放在火上烤着吃,有时往往掌握不好火候,总烤得黢黑黢黑的,一个个吃得满手满脸都是黑的,互相指着对方的小脸笑作一团;有时也跑到红薯地,专门刨那种甜心红薯,在衣服上擦掉泥直接生吃,脆甜脆甜的,回味无穷。总之,在那个充满饥饿的年景,我们总能在秋天混个肚儿圆,所以秋天我们最喜欢的季节。
经历了秋收冬藏,田野里便光秃秃了,到处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呼呼的北风开始刮起,如刀割一般,我们的小手都冻得如发面馍一般,红肿红肿的,就连小麻雀也冻得瑟缩在屋檐下无力地叫。这时候,大人们总想把我们圈在屋内,不让出去。可小孩子心性怎耐得住寂寞,偷空就跑出去了。我们会比赛推铁环,看谁推的久且不倒。乡道上只见一排孩子们推着铁环撒欢地跑,一路叮叮当当,一路嬉闹欢唱,回荡在故乡寂寥的山野间。
等天更冷了,水面结厚冰了,我们就会转移到河面上学滑冰。开始总难免摔个屁股蹲,或磕个青眼窝,但吃一堑长一智,一个个都学会了在冰面上速滑,体验到了飞一般的感觉,便更多了兴致,常常琢磨不同的姿势动作,或旋转或推火车,不一而足。
当然最高兴的便是下雪了,一夜醒来,推开门,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仿佛一下子进入了童话王国。小孩子们便呼朋唤友,到那辽阔的天地里玩雪,或滚雪球,或堆雪人,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或人,全凭自己的喜好,最后还要评出最形象逼真的那个。玩够了便开始打雪仗,只见双方雪球乱飞,战作一团,直到一方告饶为止。
嬉笑着,玩闹着,新年临近了,那是我们最盼望的节日了。因为在那时候,过年不仅能吃到平时很少吃到的白面馒头和香喷喷的红烧肉,还有崭新的花衣服穿,而且还可以放鞭炮,挣压岁钱,想着心里都美滋滋的。
童年远逝,不复再来。唯有把期待的目光放在下一代孩子身上,由他们来赓续我们的快乐。然而,如今时代发展了,物质生活也极大丰富了,可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童年却几乎消失了。农村的孩子随着打工的父母来到陌生的城市,而父母忙于工作无暇照顾他们,让他们感到孤单。城市里的孩子们三四岁就被父母送到了幼儿园,并给孩子们报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和兴趣班,回家后就封闭在家里看电视或玩游戏,伤了眼睛和身体。入了小学更是被家长逼着学各种各样的东西,小小年纪承受着不该承受的压力,何曾会感到真的幸福?离开了大自然的孩子们,好像少了那种简单的、无忧无虑的快乐。
应该鼓励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探索自然,从而使孩子们整个身心彻底放松下来,获得本该属于他们的天真快乐,享受他们美好的童年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