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恶妇(随笔)
村中有一恶妇,用罄竹难书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我家和她有点隔阂,这种情况很普遍,村里几乎所有人和她都有过节。
前几年我回老家时,恰好在她家门口碰到村里的熟人,我们停下来随便聊几句。正说话时门开了,外号“马蜂窝”的恶妇开门出来,看到我们,她故意把门口倚着的大扫帚弄倒,差点儿砸在我脚上。然后她气冲冲地拾起扫帚,冲着我和熟人的方向就扫起来,尘土扬起老高。我们赶紧躲在一旁,想要发作,又相视苦笑一下,各自走开。
“马蜂窝”在村里是出了名的猖狂,无人敢惹,动不动就说,“你也不打听打听,在这个村里我怕过谁?”
她与村里人争吵无数次,无非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可每次都闹得天翻地覆四邻不宁。
她的婆婆,十几年前死于肺癌,村里人都说是被“马蜂窝”活活气死的。
“马蜂窝”与公公婆婆很早就分家了,本也相安无事。事情的起因,是她公公收养的一个残疾孩子。
她公公姓刘,多年前去赶集,骑自行车回来的路上,在某村村口看到一个被遗弃的孩子,三四岁左右,腿有残疾。老刘看到不忍心,就把孩子带回家来。
过段时间,老刘经常用小车推着孩子到村口转转。
“马蜂窝”听说后,先是和丈夫小刘大闹,说老刘又找了个儿子,将来遗产你是拿不到一分了。小刘被逼无奈,找父亲老刘去谈,要父亲把孩子从哪里捡来的,再送回哪里去。
老刘气坏了,拿起拐杖把小刘赶出来。
“马蜂窝”恼了,亲自出马,堵着公婆的门口大骂,话说得要多难听有多难听。
她婆婆是个老实人,出来劝解,被“马蜂窝”一口唾沫吐在脸上,恶言连篇骂了回去。
老刘实在忍无可忍,拿个小铲到自家茅厕,铲了一些大便,怒气冲冲地出门,“马蜂窝”正唾沫四溅,老刘快步上前,一手扯住“马蜂窝”的头发,一手用小铲抹了“马蜂窝”一嘴屎。
“马蜂窝”猝不及防,弄得狼狈不堪,只能先回家清理清理。
“马蜂窝”是属“滚刀肉”的,怎能吃这个亏?她欺软怕硬,不敢攻击老刘了,把目标转向自己的婆婆。
只要婆婆一出门,“马蜂窝”就紧紧跟上,张牙舞爪,像唐僧一样喋喋不休,恶言恶语如排山倒海一般倾泻而出。
她婆婆是个实在的人,一辈子没有和别人红过脸,哪里经得起这个。没多久,就病倒了。
老刘带老伴去检查,居然是得了肺癌,不到半年就撒手人寰。
老伴去世后,老刘明显苍老很多。
他还是经常用小车推着残疾儿出来转转,给孩子起名叫小龙。
村里人看到了,也和老刘聊上几句,小龙在旁边“咿呀咿呀”的,说着别人听不懂的话。
说起小龙,老刘的兴致就来了,说这孩子虽然不怎么会说话,可心里啥都明白,聪明着呢。
慢慢的小龙长到十一二岁,还是要坐在小车里,吃喝拉撒都由老刘照顾。
老刘那时也七十多了,开始担心自己离世之后,小龙怎么办?
指望他的儿子小刘,有“马蜂窝”在,是万万不可能的。“马蜂窝”不止一次地放狠话,要找机会弄死小龙。
越担心的事情,反而越容易发生。
某天夜里,老刘突然腹痛不已,打电话给儿子小刘,小刘赶过来一看情形不好,赶紧呼叫救护车。
老刘被抬上救护车的时候,扭头看了一眼睡在床上的小龙,泪流不止。
没几天,老刘出院了,他只是急性肠炎发作。
回家后他赶紧去找小龙,可家中没有人,问村里的人,都说不知道。
小龙从那时起,就永远消失了。
老刘曾堵住“马蜂窝”,问她把小龙藏到哪里,是不是谋害了性命,“马蜂窝”当然矢口否认。
没有了相依为命的小龙,老刘失去了精神支柱,身体很快就垮了。
没多久他就不能行走,只能坐在一个轮椅上,偶尔自己转着轮椅出来,在外面晒晒太阳,在一个地方一停就是半天,坐在轮椅上像木偶一样。
这时候的老刘身边已离不开人,可小刘被“马蜂窝”管着,轻易不敢过来看他。老刘吃喝拉撒全靠自己,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没过一两年,老刘就驾鹤西去。
老刘出殡之时,“马蜂窝”哭的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如丧考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