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食物的内在生命(散文)
一
早上去小吃一条街的“杭州小笼包”买早餐,要一份小笼包,一份馄饨。
我每次都是付现金,老板照旧忙着包包子,便喊一旁的老太太收钱。
小笼包七元,馄饨六元,我给了一张二十。老太太算得缓慢,口中念叨:六块,加上七块,十三,找七块。
在装零钱的盒子里面找钱的时候,她又口算一遍,最后再问一遍老板:是不是找七块?
老板笑着点头,态度很温和,很有耐心,一点不见急躁。
我笑着问:阿姨,您多大年纪了?
阿姨看着我,没说话,感觉老人家听力已经不是很好。
头发很短、干活利索的男老板,一边包着手中的包子,一边笑着回答我:六十七岁,还是六十八了?他一边说,一边看着老太太,似乎在确认。
在这个过程中,老板包包子的动作流畅自然,一点都没有停顿。就像一个跟呼吸一样不需要任何思考的反应,不论手的主人在说话也好,思考也好,包子都在五指快速的动作之下,几秒钟一个包出来,再准确丢进小小的蒸笼里,一笼七个,不到两分钟,完成。
食客络绎不绝,包子售出的速度和老板包的速度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像有一汪泉水在店铺里流动,清澈明亮,源源不绝。
二
这家店铺生意很好,据说开了十几年,在这方圆几里的地方,小有名气。
主要售卖包子和馄饨两样,都是现场制作。从制作到蒸煮,到售卖,最后到食客口腹中,整个过程没有停顿。
时间在这家店铺的食物身上没有停滞,所以呈现出来的口感也跟它制作的过程一样,让人感到舒适,一气呵成,然后莫名喜欢。
味道是食物的语言,食物通过味道和口感,把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传递给食客。
新鲜和好吃,就是食物最本真最纯粹的语言。
就像写作,当你的内容足够真实,表达越是简单,越是直抵读者内心最深处,完全不需要太过华丽的修辞去点缀,就能深深打动人心。
我想,这是这家店生意好的重要原因。
三
我还观察过包馄饨女子的工作过程,在等待馄饨的几分钟时间里。
她端坐在玻璃窗后的操作间,正对着等待取餐的顾客,右手握一根木筷,快速刮出一点肉馅,左手同时取出馄饨皮,迅速包在一起,再丢进抹了面粉的盘子。整个过程动作迅速流畅,一气呵成。
馄饨下锅后,取碗、舀汤、加佐料,大约一分钟完成。
她会问每一个顾客,要不要葱和香菜。询问的声音不大,细细的,甚至有些温柔。
但是即便是在很多人的忙碌食客,那声音也很清晰,似乎有某种内在的力量,不需要太高的音量,等待的食客们就能听清,然后给予回应。
她总是两份馄饨一起下锅,一份是十五个。出锅的时候,她先舀三次,每次五个,剩下的馄饨一次性舀出,倒进第二个碗里。
肉馅、馄饨皮和汤水,在短短几分钟时间里,变成一碗飘着葱花、香菜和虾皮的美味早餐。冒着热气的馄饨被放置在玻璃窗口的台面上,等待食客取食。
这个制作过程,这一串动作,非常得心应手,熟练到我几乎可以看见,蕴藏在动作里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时间和岁月。
四
有一次,有位食客取馄饨时给女子付款,是现金。她没有直接接过钱,而是先从座位右边的台面上,拿了一个早就准备好的白色塑料袋,隔着塑料袋收钱、找钱,之后再把塑料袋丢进身旁的垃圾桶,再继续包馄饨的工作。
整个过程自然得跟她包馄饨的动作融为一体,她甚至没有看站在窗前等待馄饨的我一眼,当然没发现我在观察她,完全是下意识完成。
我想起曾经有一次,去吃麻辣烫的不愉快经历。那个店铺也在这条街,在去店铺堂食之前,我曾经在饿了么叫过几次他家的外卖。外卖给我感觉还不错,那天下班路过,想吃点宵夜,就选择了这家店铺。
因为是晚上,一天营业快要结束,保鲜柜里的菜不多,很多都是剩下几个。我在挑选娃娃菜的时候,发现叶子不新鲜,有点腐烂的样子,便问:还有没有新鲜的娃娃菜?
收银台也是个女子,不知道是老板娘还是店员,她抬起头,说:那里不是还有……
我说:这个叶子不新鲜了,还有没有新鲜的?
她的回答让我大跌眼镜:不新鲜了也要卖完,难道丢掉浪费?
我看了她一眼,愣了几秒,然后转身走出了这家店,并且在心里决定,从此以后,我再也不会叫这家店的外卖,更加不会进这家店。
对于明显变质的蔬菜都如此漫不经心继续售卖的态度,可想而知,我们看不见的卫生,那些冰冻的肉类品质,一定更加没有保障。
一个细节看出一个人做事情的原则,店铺人对待食物的态度,决定呈现出来什么样的食物。
食物味道可以随着技术的熟练,而逐渐变好和改进,但是卫生和食品安全这个原则性的问题,如果经营者漫不经心,就绝无好的可能。
我后来想想之前曾吃过这家店的外卖,都觉得有点恶心。
现在这家麻辣烫店铺已经倒闭了,我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倒闭的,不过在那次不愉快的经历过后我已经知道,倒闭,一定是它必然的结局。
五
现在回到今天早晨,这家包子店。
堂食的、打包的顾客,一直站在店铺门口蒸笼旁包包子的老板,缓慢穿梭在食客中间,忙于收拾盘子和擦桌子的老太太,还有在店铺最里面的窗口后面制作馄饨的女人(我不确定她是否是老板娘)……这些可能熟悉,也可能陌生的人,在这个十几平的店铺里,组成一个小小的烟火人间。
我不知道那位老太太和老板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家人,也有可能是雇佣。
不过我每次来都观察到,老太太做事情动作缓慢,记性不大好,这家店生意又很好,但是每次来,都感觉没有压力,节奏有条不紊,一点也不紧张,给人舒服的感受。
今天,通过这位老板在忙碌工作中,对老太太耐心和善的态度,我明白了这种舒服的感受来自何处。
一个人最真实的内在质地,永远来自于生活中最细微的部分。不经意间对身边日日相处的人的细节,是生活和关系里最真实的部分。
在日复一日枯燥忙碌的工作间隙,能够做到不急不躁,对待每个人都平和耐心,这需要很强大的内在定力。
生活虽然看起来平静如水,但是那些日复一日的工作和日常,会通过消耗你的体力和时间,变成一种感觉,进入我们的身体。
内心不够强大的人,如果没有新鲜事物的刺激,会感到枯燥、无聊、劳累,活着没有意义。
而唯有让自己内在稳定强大,才可以抵御琐碎日常对情绪的消磨。才能拥有把不好的情绪过滤掉的能力,才能像夜晚平静的海面一样,深邃,清凉,任何生活的石子掉进去,都很快沉底,重新回归平静。
其实生活本身,就是它最大的意义。
当我们的眼睛和心,都百分百投入到当下这一刻,不论我们是在做此刻的工作,看一场电影,还是品一杯茶,读一本书,都能体会到真实活着的感觉,就是丰富真实的人生体验。
而这个当下的永恒和纯粹,会通过你制作的东西,你看的这场电影,你手中的这杯茶,你阅读的这本书,注入你的身体,让你的生命产生新鲜的,无穷的生命活力。
对于这个包子店来说,制作的人内在的稳定和平静,赋予了食物灵魂和生命。拥有灵魂和生命的东西,就算是食物,也能召唤源源不断喜欢的人。
而店铺工作的老板也好,包馄饨的女子也好,动作缓慢的老人也好,也在店铺经营的日复一日里,早已和店铺融为一体,传递给食客美好的生命感受。
人在吃东西的时候,寻求的是一种回到生命原始的感受,拥有内在生命力的食物来到喜欢它的主人面前,便是生命长河中,最美好的一个瞬间。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