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重读《人生》(散文)

编辑推荐 【家园】重读《人生》(散文)


作者:人生拾贝 白丁,6.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58发表时间:2022-06-03 05:54:32
摘要:二十年后,重读名篇《人生》,相同的文字和故事,不同的视角和思考,发现配角人物身上的善良与坚守,在不经意间散发人性的美好。

【家园】重读《人生》(散文) 大概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人生》这部小说,更说不上有多少人曾读过。这部出自著名作家路遥之手的小说后来被搬上了大荧幕,这部电影上映时我还小,当时也没看过。热爱电影且有些年纪的人或许对这部由吴天明导演,吴玉芳和周里京主演的同名电影《人生》有一定的印象。
   我二十来岁时有一阵子特别喜欢文学,看了一些当代知名作家的小说,当然包括我的陕北老乡路遥的作品,他的代表作家喻户晓的是《平凡的世界》。早先已经读过了平凡的世界,于是找来了人生这部小说,记得读完心绪难平。
   或许因为我正是青春恋爱的年纪,对于巧珍在感情上的遭遇气愤不已,愤恨高加林的无情和黄亚萍的从中作梗;感情的天平完全倾向于巧珍。当我最后读到巧珍的姐姐巧英等在村口预备骂一顿失去工作灰溜溜回村的加林时,我钦佩巧英的正义凌然,甚至我想替她添几句难听的话送给卖了良心的高加林。当我读到巧珍跑来阻止姐姐,甚至不惜跪下央求姐姐放过加林,她说:“我爱加林哥,心疼他,他已经够难受了,这样骂他给他难看,他以后还怎么活人呢!”我真的替巧珍感到不值得,替她悲哀难过,恨铁不成钢。
   二十年前,我读《人生》,读到是爱情的背叛;巧珍的爱是那么卑微而热烈,更显示出加林的势利和无情;记得当时读完对黄亚萍的美丽和优越也充满厌恶;为可怜的张克南被亚萍无端抛弃充满同情。与此同时,小说里的其他人物和细节描写都忽略了,没有探究和思考。
   时光不经用,快二十年的时间就在恋爱、结婚、生子和劳碌奔忙中过去了。
   今年有了充裕的休息时间,我又重读了这部小说,且找到了当年的老电影《人生》认真看了一遍。这一读一看勾起了多少往昔心绪,文字还是那些文字,电影还是那个故事,而我却看到了二十年前不曾看到的东西。那是经历过残酷现实,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后的一种释然。我理解了加林的痛苦和不幸,理解了巧珍的勇敢和面对现实的坚韧,理解了不曾理解的人性,也看到了不曾看到的细节。那些不曾特别注意的人物在这一次的阅读中也鲜活和丰满起来。
   我想先说说我对马栓的重新认识,第一次读《人生》时,我只看到马栓是趁火打劫的人,巧珍嫁给他是她在被加林深深伤害后的自我毁灭式的选择,是痛不欲生后的孤注一掷,对于马栓,我甚至没有在内心赋予他作为一个独立人物的任何人格色彩。
   在经历了许多人情世故后重读人生,却渐渐懂得了马栓的好。
   马栓是个质朴的农村青年,但他不同于大多数农村人,他有自己的思想和坚持,虽然没有文化,但他不守旧不愚昧,对追求自己喜欢的人积极的做出行动。他一次次的来到巧珍家,虽然巧珍躲着不见他,可他并不气馁也不颓废和抱怨,只是第一次被加林说道马栓追求的可是拔了头筹的“盖满川”时,也只是无奈又自嘲的说道:“果子是个好果子,就不知道是不是能吃到咱嘴里呢!”即使加林已经不在教师岗位,马栓还是会尊称加林为高老师,他对有文化的人有种天然而朴素的尊重;在被高加林当面告知巧珍已经心有所属时,他默默离开,没有做出什么极端的事情或者说什么难听的话,他只是不再来巧珍家自讨没趣,这一点上马栓是个识时务的精明人。他不同于其他在土里刨食的农村人,心思活络跟得上社会的进步和政策的脚步,自信自己能过好庄稼人的日子,务实且在可能的范围内努力争取好的生活。他早先三番五次的来巧珍家提亲,足以说明他有信心被巧珍的父亲,这个有点精明活套的小生意人刘立本所认可。
   还有一点让我对马栓这个人有了更深的思考,在得知巧珍和高加林好上以后,他不再出现在巧珍的家里,但是在得知巧珍被加林抛下后,他又来到了巧珍的面前。当他诚恳地对巧珍说道:“虽然我没文化,但是我脑子不笨,咱农村人能享的福我都叫你享上!”巧珍说自己在前后川道上名声不好了,马栓的回答更是让人感受到他的善良和体贴,他说:“年轻人,谁还没个三曲两折的,你不要放在心上…”这一句简单的回答,给可怜的巧珍在脸面上一个顺顺的台阶下,给这个心灵破碎的姑娘吃了颗定心丸,有了马栓这样的一个态度,巧珍在嫁给他往后的日子里,她和高加林的这一段感情将不再是她的屈辱和不堪,巧珍也勿需再给自己背负上思想的枷锁而自轻自贱,别人嘴里的“名声不好”变成了马栓嘴里的一个“三曲两折”而已,且是年轻人都会遇到的,都会经历的,再也正常不过的。由此可见,马栓对巧珍的爱是那么质朴而强烈,与巧珍对加林的感情相比,马栓对巧珍的感情一点儿不差。他诚恳而坚定,又懂得实时的退让和伺机而动的争取,懂得给心爱的人台阶下,努力呵护着巧珍的脸面和自尊心;他是真的用全身心去爱巧珍的。
   还有一件事,就是小说的最后,巧珍听说中心小学要增加一位教师,她立刻求她的姐姐巧英去了,她想帮助再次回到农村的高加林重新回到教师岗位上,巧珍对姐姐说道:“马栓是校管委会的,他昨晚上说马店村里有他哩,说他一定代表马店村去给公社说,咱村里你公公拿事儿,我想让你一块儿去求求明楼叔,让加林再去教书。”这一段描写不难看出,马栓不是个心胸狭隘的人,虽然他梦寐以求的人已经是他窑里的人了,他依然尊重和在意巧珍的想法和意愿,也愿意出一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认识的高老师。
   也许在巧珍的心里,如果要嫁的这个人不是她心爱的加林哥,那就嫁给谁都一样,虽然她是或多或少带着心痛和赌气嫁给马栓的,但不见得就不会有幸福。与充满才情心气很高的加林相比,马栓或许是更合适的生活伴侣。人生的路是多么的遥远漫长,生活的动荡和感情的变故也是常有的,谁能保证加林在面对更大诱惑时不会再一次选择丢弃巧珍,虽然他的良心可能会让他遭受道德上的煎熬,但是他骨子里是有一种狠劲儿,他容易一意孤行。加林太可望成功,他是长了华丽羽毛的鸟儿,鸟笼是关不住他的,山野也不是他渴望的归宿,他需要一片森林去展示他五彩的羽毛,他的梦想太丰满,这样的性格很难说他会做出什么样的事儿。
   人生常是如此,渴望的总是得不到,得到的又不懂得去珍惜,失去了又追悔莫及痛心疾首,细细想来,其实我们人人都可能是刘巧珍,又人人都可能是高加林。但不是谁都能做到马栓。

共 243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人生》是作家路遥二十年前创作的小说,本文作者二十年前就读过并有很深的印象,二十年后重读,相同的文字和故事,不同的视角和思考,有许多深刻的领悟,特别是发现配角人物身上的善良与坚守,在不经意间散发人性的美好。内涵厚重的赏读文章,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2-06-03 05:57:28
  内涵厚重的赏读文章,二十年后重读路遥的小说《人生》,有许多深刻的领悟。感谢赐稿,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