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官痴(小说)
一
王顺不姓孙,长得也并不像猴子,更不是耍猴的,和孙猴子没有任何干系,可偏偏有人就喊他“孙猴子”。
孙猴子在山谷县政府的一个部门里任职。这几年,他在仕途上特顺,五年就拿下了正科级职务。这使得他趾高气扬、目空一切,竟认为自己天生是做官的料。于是,就常常思谋着升职。可他做官的动机与常人不同,他不为发财,也不为上到某个级别,而是贪图一种怪异的精神享受,就像是染上了毒瘾。这总让人有些捉摸不透,可事实就是这样,你不信也得信。
王顺上班的头天就撞上开职工大会。按说,这是与同事见面的最好时机,可让他没想到的事发生了,他求官的隐私竟在会场当众曝光了,而且把隐私暴露得一塌糊涂,尽管有发神经之嫌,却遮掩不了强烈的官欲表现,与会的同事一想便知。
这天上午,职工大会如期举行,领导们得意洋洋地迈着八字步走上主席台就座。主持人宣布开会后,领导们便依次讲话,他们的语调抑扬顿挫,语气铿锵有力,句句彰显着居高临下、目空一切的威风。这对王顺产生了强烈的诱惑,竟由此生发出了崇拜感,还有了向往做官的冲动。他听着听着就进入了臆想的空间,迷迷糊糊地成了主席台上的领导,并讲起了话,他的语调也是抑扬顿挫,脑壳随着语调缓慢旋转,眼光就像机枪一样,扫向会场四周的与会职工,脸上漾出得意的神情。不知怎的,王顺的腮帮子突然抖了起来,时快时慢,极不协调,嘴里突然就迸出了三个字:爽,真爽!这让同事们都大惊失色,担心起王顺搅乱会场秩序,做下更大错事来。情急之下,大家就用小声话、打手势和挤眉弄眼的方式去提醒。可王顺却飘飘欲仙,深陷幻境之中,不仅没有停止,反而加大了音量,像喊叫一样重复了那三个字。这下,大家全都明白了,王顺的大脑有问题,是发神经了。
事实上,王顺并没有什么神经病。他是个很有理智的人,早把人生目标选在了做官上,并固守着这一选择。他曾说过,我对人生的选择是认真的,困难再大、问题再多,我这个决定也雷打不动。而这次职工大会,领导们气宇轩昂地轮流登台,抑扬顿挫地进行演讲,深深地刺激了王顺的大脑。时间一长,就有点抵挡不住了,这才执拗地喊出了那句心里话。从表面上看,这酷似一种精神失常的反应。其实不然,王顺的头脑很清醒,这都是会场环境的刺激所致,发神经不会表达那样清晰。可不管怎样,王顺喊出的那三个字,明确暴露了其做官的强烈动机。
二
王顺仰慕做官,且急于求成,便想着法子去实现。既然暴露了自己的隐私,就再没有什么可顾忌了,他干脆很露骨地抛出了自己的做官措施。他认为事物的发展各有规律,只要耐心寻找,就能挖掘出内在的因果联系,进而在认识上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实现改造事物的最终目的。做官也不例外,既然做官有术,就一定能找到这种技巧,并加以掌控利用。王顺决定从领导的行为举止上撕开一条口子,通过抽丝剥茧,找到自己迫切需要的升官秘诀。
王顺一上班就盯上了领导的行为举止。他觉得做官就要先了解官,还自作聪明地说出自己的感慨:其实,官就那么回事,和庙里摆放的泥胎也差不多,有威风,受人尊重,却没有什么本事。之所以能扮演这种被跪拜的角色,关键是有神的模样。做官也是如此,必须要有个官的样子。因此,模仿是官术之精华,是做官的首选。但调查是模仿的前奏,只有积极去调查,才能为模仿夯实基础,才有以后在官场上的繁花似锦。
一开始,王顺模仿领导的走路姿势。常隐于树木、构筑物、路人等背后偷窥,并寻求姿势特征,品味动作的奥妙。在短短的一个星期里,他就记下了近万字的偷窥笔记,内容细致而条理,极具模仿实用性。随后,他就像东施效颦一样模仿起来,并反复比对效果。他对走路姿势的要求精益求精,时常纠正一些错误的、不到位的动作姿势,吃了不少的苦头。
一个月后,他把注意力转移到领导的另一种行为举止上,关注起领导在各种场合下的讲话口气和动作手势。他时常研究领导讲话的各种口气,观察领导有特点的动作和手势,还总结出了一些所谓的动作要领。然后就按图索骥,有选择地进行演练,模仿得如痴如醉。
又过一个月后,他开始搜寻领导讲话的常用语词,查找并研究有鼓动性又官气十足的敏感词语,还留意起领导与下属交流的话题,试图透过这些细微末节,挖掘到有含金量的升官捷径。期间,他还观察了领导汇报工作的态度、发号施令时的面部表情,并以侧击旁敲的方式,打听到领导在各种情况下的许多应对之法。他的操作很用心,不仅细致、精准,还举一反三地体味和修正。
王顺对官术的研究和模仿很痴迷,为实现准确使用之目的,他甚至不惜一切代价。一次,王顺被一位领导讲话的手势所打动,竟在众目睽睽之下,模仿起这位领导的手势来,逗得大家都掩嘴偷笑,会场秩序一度出现了混乱。他因此也挨了批评,还被一位领导喊作神经病、棒槌。可他一点也不在乎这些,觉得自己是理智之举,这只是在目标追求中遇到的一个小挫折,不必在意。他还得意洋洋地宣称说:燕雀岂知鸿鹄之志?挨个批评,算得了什么?即便是记了大过,也值了!会后,他又跑到一个僻静处模仿这个手势,并照着镜子比对效果,纠正了不达意的动作。他说,这位领导的姿势太有魅力了,是提升效果上的一个“飞跃”,必须在“精”字上下足工夫,为以后的运用夯实技术基础。
经过一段时间的模仿学习和动作研究,王顺熟练地掌握了领导行为举止的各种特征和动作要领,还总结出一套自认最经典的姿势:即开讲后,先间歇拉长语调三次,然后每讲一句,脑壳就缓慢地旋转一次。他觉得这样不仅提升了讲话效率,而且还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就像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孙猴子驾云出行,手搭凉棚、缓慢转动身躯,既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又强化了演讲者的得意感。若在主观意识上配以《西游记》主题曲,就有一种意想不到的综合艺术效果。不过,他觉得这种操作,在效果上仍有提升的空间,有待进一步改进。几天后,王顺通过苦思冥想,又在此基础上,刻意加了个“用手指点两次”的动作,使讲话的效力和美感得到了加持,成了他心目中最经典的演讲动作。他认为这个改进具有“破天荒意义”,是演讲艺术上亮丽的里程碑。他为自己的这次创新手舞足蹈,高兴得好几天都睡不着觉。从此,他便把这种姿势及动作奉为经典,并运用于各种场合下的讲话。从此,王顺的“孙猴子”绰号就传遍整个山谷县的政府机关中,他本人也成了山谷县的官场新星和土著名人。
王顺用一年时间把领导讲话的语气、手势和动作特点,摸了个八九不离十;把领导处理工作事务的做法、汇报艺术等所谓官术,也弄了个清清楚楚,还都做到了完美模仿。他在兴奋之余不忘显摆,故意拉长语调说,有句话叫“照葫芦画瓢”,这句话虽有些俗,却蕴涵着成功的大道理,是对官术精华最形象的描述。我认为,想做官的,就应弘扬这种“照葫芦画瓢”精神。王顺就是这样,幸福地徜徉于模仿的快乐之中,并在不久的一天大功告成。在走路时,他已能轻松自如地迈出八字步;在讲话时,他已做到了官腔十足,大有做官的风度;在处理上下级工作关系时,他习惯了用马首是瞻和居高临下的方法去分别对待;工作安排时,他学会了用档案材料说话和多种印证留痕相结合的完美操作法;在与下属交谈时,他做到了长期保持居高临下的藐视一切的应对姿态。从此,他便以深谙做官套路自居,似乎感觉自己是一个官场上的完人了。
三
王顺既然感觉摸清了做官的套路,就想着法儿去尝试,以纵横官场、一鸣惊人,他觉得这样才叫过瘾。
这天,单位领导吩咐王顺安排职工的政治学习任务,并限定两天内交差。王顺心里当即就是一阵激动,这不是给我尝试官术的机会么!这不正是我展示演讲才华的大好时机么!想到此,他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并决定先准备材料,第二天再通过职工大会落实。
王顺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有场合的工作环境,也是第一次使用官术,心里就有点发毛。可他一想到要在主席台上发号施令,心里就是一阵狂喜,胆怯心理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他暗下决心,要通过这个机会,打造出最完美的演讲实例。想到这里,他兴奋得不知如何是好,疯狂地做起了演讲前的准备。
晚上,王顺回到家里,对会场讲话却有点不放心,便逐字逐句地看起了讲话稿。在反复阅读了几次后,又苦思冥想出一堆有点赞可能、又有鼓动性的敏感语词和段子,还针对这次安排制作了专用词令,比如:政治占位、思想责任、工作定力、必选动作等等,以备在讲话时运用。随后,他把这些语词、词令都工工整整地记在了本子上,还用红笔勾出发音重点。临睡前,他又刻意演练了两次,还修改了一个演讲的错误姿势。
第二天上午,王顺安排办公室通知了会议,并精心布置好会场。
开会的时间就要到了,王顺为缓解会前紧张,提前十几分钟就坐在主席台上,他要提前感受会场环境,减轻讲话前的紧张程度。期间,他还像领导一样与职工打招呼,特意亮出了平易近人的姿态,为与会者留下处事不惊的好感。待职工到齐后,王顺就兴奋地宣布了开会,并装腔作势地摆起了官架子,语音中出现了好几次“这个……这个……”,就像是一位高级官员到场做报告。随后,王顺便一本正经地安排起学习任务来。他讲话的语调抑扬顿挫,还不时辅以各种手势,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干部在做经验介绍。他成功地运用了自认最经典的那个姿势,还在关键之处抛出了提前准备好的敏感语词和词令,让职工们都感受到了内容新鲜、刺激。而他也体会到了居高临下的那种惬意,每讲一句话,心里就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舒服;每做一个手姿或动作,心里就有一种带有亢奋的惬意。演讲赢得了广大职工的认可,在会议期间竟数次出现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这次会议使王顺名声大噪,立时就成了领导身边的红人。此后,一有工作任务安排,领导便点名让王顺办。而王顺也很乐意干这种事,还向领导主动请缨。在得知有任务之前,他总要屁颠屁颠地跑到局长办公室求领导:这事让我干吧,我一定能办好的,您请放心。在近一年的时间里,王顺演讲活动相当频繁,幸福地徜徉在会议讲话的快乐之中,那个自认最经典的讲话姿势和动作也让他用了个够,且屡试不爽。演讲中,他也体会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舒坦和得意感。
一次,发小加朋友的李明来访,王顺顺手递给一支烟后,便急不可耐地谈起了做官。王顺兴致勃勃地说,官术这东西很管用,但其实质上是一种表演,并不需要真刀真枪地干,和演戏也差不多,并没多大的难度。只是,大多数人没找到这条通道,把做官之事给神化了。想到此,他又兴奋起来,得意洋洋地说,做官也不过如此么!让官术助我们做官吧,要好好享受这种人生啊!
出色的演讲,让单位领导们对王顺另眼相看,半年后,他就跻身于单位领导班子行列,当上了副局长。对此,王顺很有成就感。
四
王顺出任副局长后,露脸的事渐渐多起来,这让他特别高兴。他也最爱干这种事了,因为干这种事,他就能以领导的身份在大庭广众之下露面,大可尽情地显摆自己。这样,他就感到特别舒服。他对显摆似乎也有灵感,无论是那种露脸之事,他都能轻轻松松地抓住适合的角度,并最有效地进行显摆。他很珍惜露脸的机会,只要遇到,就不会轻易失去。一些不便露脸的事情,他也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得意之感,并予以自我安慰。
王顺是新提拔上来的领导,在领导班子中,地位较低。可王顺参加领导班子成员会,心里始终存在着强烈的优势感,他是这样想的:这是领导班子在开会,我成领导了!这是对当前工作决策,我已是决策者了!我现在上层次了,级别高了,感觉真好啊!按说,在政府部门开这样的会,本是司空见惯的事,并没有什么值得显摆的。可王顺不这样想,他对自己的地位特别敏感,总能选一个适合的群体去比较,并从心理学角度,找出那份优势来。
王顺最爱参加各种工作仪式,比如法规宣传仪式、捐赠仪式、开工仪式等等。在这些仪式上,他总是尽力地表现着,若有机会讲话,他也绝不会失去,因为这是露脸的最好形式。基于此,他对工作仪式就特别看重,一经决定就不容有半点更改,哪怕是大雨滂沱,那怕有密集冰雹、那怕是烈日当空,他也要坚持去做,并坚持到最后。一次,单位进行工作政策宣传,在一个公共场合举行仪式,王顺指挥人员到场后,先在主席台摇旗呐喊了一阵,便身披彩带,得意洋洋地走下了主席台,要亲手给群众发放传单和纪念品。可是,天公不作美,忽然就刮起了大风,片刻就大雨滂沱了,还夹带着冰雹,群众早已四散而逃了,他们的周围已空无一人。于是,工作人员便收拾资料,准备返回单位。就在这时,王顺突然大声喊道:不许撤退,请大家坚持一下,并拍下冒雨宣传的场面。大家都觉得奇怪,甚至还有点可笑。一位工作人员埋怨道,这是向谁宣传呢?人都走光了,难道要做无人宣传?王顺一听就火了,大声呵斥道:你懂个屁,这是局里的决定,决不容更改。冒雨宣传虽然无效,却可凸显工作精神,得到让上级的认可,具有特别的意义。说毕,便从雨伞下跑进雨中,挺直腰板,高昂起头,得意洋洋地走来走去。然后吩咐下属对自己拍照。他觉得,这是以单位一把手的身份亮相,以执法者的身份出场,得凸显出威严来。这一走,也让他产生了一种惟妙惟肖的得意感,既刺激又过瘾,根本就忘记了被雨淋和冰雹的伤害,他的头上因此留下了三个冰雹砸下的大包。就这样,他走一阵歇一阵,硬是在宣传现场搞了一个多小时,后来实在觉得没意思,才安排大家返回。但他为此拍了许多现场无群众的雨淋照,都是以他自己为主。为了哗众取宠,他授意下属当场就微信报送了上级,还发到了单位的微信工作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