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父亲节的思念(散文)
父亲节到了,翻看这篇文不禁又是泪流满面。让这篇文章寄托我的思念,愿天国的父亲节日快乐!
“人间三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时”。十年了,在这个特殊的季节,总会想起父亲的音容笑貌,想起和父亲在一起的日日夜夜,而思念的泪水总会顺着面颊像小溪似的默默流下来。
那个“乍暖还寒”的日子立刻浮现在眼前。当时,面对父亲离去的残酷现实,无论是掩面啜泣还是嚎啕痛哭,泪水都如“四山声作海涛翻”的狂风暴雨无止无境。虽然,生与死是自然界永远不可抗拒的规律,但我们仍然无法接受一夜间亲人阴阳相隔的残酷现实。人生只有经历过这样的生死别离,才能正真体会“者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哀叹;只有经历过这忽如其来的伤痛,才能理解“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悲凉;只有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乘仙鹤离去,而又无力回天时才能体会“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忧伤。而每年的清明这种哀伤又会随着“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到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思念的亲人又总能在幽梦中相聚……
父亲您在天国还好吗?在那边可曾吃饱穿暖、是否过得快乐,是否记挂老母亲过得安好、是否担心子女们的幸福、是否……。父亲,这些年您应该不再孤单,朗目山上您的墓傍,您生前的几个老朋友都相继安眠在这里,而您那刚出生三天的重孙女早已到天国陪伴您!
在这个“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日子里,我们一家都要为您老扫墓。这一天大姐为您准备了平日喜欢吃的水果、二姐特意为您准备了可口的酒菜,弟弟买了祭祀的钱纸,我会带上您喜爱的糕点等祭奠物品到墓地,一家人清洗碑墓、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墓前,把祭品整齐供好,再把纸钱焚化,全家人逐一叩头祭拜,礼毕围在一起伴您吃过这一年一度的“团圆饭”,我们会告诉您一直关心的国事家事,祈祷您老的在之灵护佑大家平安。这几乎是所有人家的祭奠模式,可您老发现了没有,在所有祭品中最独特的是那两束花,那两束凝结了我多少个日夜、寄托了无限思念的手工花。
自从父亲去世后,每年春节一过我就会动手自己做丝网花。立体而美丽的丝网花和鲜花相比有持久、耐看的功效;与塑料花相比有自然、鲜艳之功能。最难能可贵的是因为爱,做花时会全身心的投入,花的瓣瓣枝枝都能寄托对逝去亲人的无限哀思。
做花时我会把铁丝先做成一个个环循花瓣,在环绕的过程中会朦胧地看到父亲在灯下读书的身影。用侄子的话说父亲是“文化人”,吹拉弹唱无所不能,喜欢文学、通晓古今,离休练书法、写诗歌,留下一本《秋韵集》和成捆的书法作品。应该说我的文学爱好受到了父亲耳闻目染的熏陶,不论自创的戏剧、小品、小说、诗歌都留有父亲的印迹,每篇文章的脱稿父亲都是第一个读者,并能得到他老人家指点。从儿时“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的教诲,到年近半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鼓励,我的每一点进步,都凝结了他老人家的心血。遗憾的是喜欢古诗词的他老人家没赶上《中国诗词大会》的开播,没听到《经典永流传》的歌声,但把这一切“告乃翁”时,他一定会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后继有人感到欣慰。
当摆弄丝网花要成型时,我又会想到父亲离世时的最后几天,父亲是肺癌晚期,在治疗过程中因肺部反复感染逐渐衰弱下去。过去的父亲身体很好,虽然晚年做过几次手续,但不影响他的学者风度和长者威严,在家里如果你做了错事,说了错话,即使无言,他也会用眼睛狠狠地“剜”你一下。在病魔的折腾下,他再没力气用严厉的眼神看你。在他将要离开的一个星期,已是初春的天气变得异常寒冷,接到通知的亲属围在他的身边,他只是用温柔的眼神和来者招呼,总是让亲人们不论白天或晚上都关上灯和窗帘,总是说想睡一会、睡一会……。是啊,父亲这一生太累了,他需要休息。父亲的一生,历经冤屈、坎坷、磨难,平反后全身心投入工作,离休不离岗,担任各种兼职,继续为教育事业、关心下一代一委员会、延安精神研究会等组织发挥余热,至到最后一次住院。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唯一的孙子仍是父亲最后的牵挂,那几天他都在与病魔抗争,用微弱的呼吸支撑着生命,紧闭着双眼等待生命的终止。直到远在武汉机场工作的孙子赶回来,他才突然睁大眼睛,那个下午,全家四代聚在医院,陪他吃了最后的晚餐,到深夜他才安心坦然离去。
每逢清明来临,老母亲都会说:老三今年忙就不要再做花了,到时买一束。我也知道现在祭奠的花千姿百态,但我深知不论多么艳丽的花、不论多么昂贵的花都没有我亲手做的有意义,经我手做的花不仅仅是清明少不了的祭品,更是一种思念、一种寄托。
从准备做花开始,到看着一朵朵栩栩如生的丝网花从自己手里诞生,那种成就感溢于言表,就像是我有了一篇好的文章,要向父亲汇报;那“千朵万朵压枝低”的玉兰;那“不语亭亭俨薄妆”的郁金香,就像一束束“只把春来报”的报春花,急于把春的信息向远在天国的父亲传递。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在这个特殊的纪念日里,我特意做了两束象征勇敢忠诚的向日葵,当直耸无枝,一如蜀锦开花的向日葵成形时,我的思绪又回到一九八四年,回到我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前夜:一支笔停在“入党申请书”几个字上,凝视着灯光我苦思冥想,门被轻轻地推开,父亲进来了,正诧异忙于工作很难有见面机会的父亲为何有空时,他一改往日的严厉,和蔼地说:“听你妈说正在写入党申请书,进来看看。”我惊喜地把自己想说的和遇到的困惑全盘托出,他静静地听,完了把握在手里的纸递给我:“看看这个也许会有答案。”我接过发黄的纸,望着上面“入党申请书”几个字若有所思,他见我迟疑便说:“这是我入党时写的申请,里面是那个年代我对党的认识和追求。”“那没交?”我更困惑。“是太珍贵了,我抄了一份留存。”父亲也陷入了回忆……。他走后我反复看了几遍,其中几句“党就是太阳,每个党员就是向日葵。若能成为其中一员,一定像向日葵那样永远保持向上的姿态,把背影留给黑暗的过去,而将一张笑靥朝向阳光”。这就是那代人的追求,在他老的影响下,我们家有了第二代、第三代中共党员,要告慰在天的父亲,今年我们家将有第四代在庄言的党旗下宜誓,您所追随的党经历了奋斗。百年路,正在启航新征程。
做花的日日夜夜,我会回忆起与父亲共处的点点滴滴,回忆起他对我们姐妹的所有恩赐,丝网花既替代鲜花装饰了父亲的墓地,也送去我们无尽的哀思,她会伴着我们的思念陪伴老人家三百六十五个日日夜夜。父亲,只要我尚能动手,每年的清明我都会在您的墓前为您做上一束花,让她伴随长眠天堂的您,让她寄托我们对所有逝去亲人的哀思。
梦断魂消已十年,长眠朗目邃幽间,相思化作千行泪,凭吊遗踪一泫然。
父亲,安息吧!
二0二一年清明
本篇文字厚实,情感真挚,主题昂扬,一篇深情怀念父亲的佳作。
谢谢作者分享。顺致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