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牛首●重游(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牛首●重游(散文)


作者:文小琴 布衣,172.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26发表时间:2022-07-01 22:22:04

霜降。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来临了,这也意味着冬天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了。
   从立秋开始秋雨就有事没事地下上好几次,有时下了不过一晌就停了,有时下上两三天都没喘过气。而每经过一场秋雨,天气都会比之前更冷一步。到此时秋雨已经断断续续地下了十多场,天气也开始从秋季的冰凉转向冬季的寒冷。不过由于牛首山绝佳的地理位置,因此即使冬季即将到来也不见得一丝寒意。而登高望远是霜降的节气风俗之一,所以趁着暮秋去上山游玩,也是一种难得的乐趣。
   记得去年去牛首山游玩的时候,时间也是霜降。也许是在我这里霜降和牛首山就是这般有缘,两次即兴游玩,时间都恰好在霜降。更何况牛首山在春季和秋季的景色都是非常宜人的,从春光明媚时的暖风到秋高气爽时的凉风,更是为牛首山做了一番锦上添花的点缀。曾经苏子瞻被贬黄州时曾经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矶游玩,有感于对历史的回想和对人生的思考,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成为我国文坛上冠绝古今的名篇。而此番故地重游,定当效仿苏子瞻前后泛舟赤壁,既然来游玩就要带着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样才能让所游玩之处的风景为自己留下印象。
   而人们常说南京只有冬夏两季,原因嘛,则是南京地处江南,并且江南正好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的交汇区,因此南京的气候一直都是冷热分明的,天热的时候就像火炉一样,天冷的时候就像冰窖一样。今年南京的霜降和去年相比变化不大,虽是快要入冬却并没有刺骨的寒意,能感受到的就是凉爽,还有秋雨停歇后的那种清新。这时的牛首山,比平时显得更加幽深和宁静,山中萦绕的水雾更是把整个景区营造得和仙境一样。我怀着和去年这个时候一样的心情,轻快地踏上通往山顶的道路,走在由落叶铺成的金黄色地毯上,去寻找曾经在这里有过的感觉,重温霜降时节的天凉风清给自己带来的心旷神怡。
   牛首山的历史可以追寻到晋元帝司马睿建立东晋并定都金陵的时期,因晋元帝继位不久想在都城门外建立双阙以巩固政权,而丞相王导曾跟随晋元帝出行时望见牛首山双峰对峙的壮观景色,指着山峰向晋元帝提出“此天阙也,岂烦改作”的建议,使晋元帝取消了这一劳民伤财的计划,故牛首山也被冠以“天阙山”的美名。后从佛教传入我国开始,牛首山就成为了佛教圣地,梁朝之后的每一个朝代都在这里留下了佛教文化的遗迹。现在的牛首山则是供奉释迦摩尼佛顶骨舍利的景区,千年积淀的佛教底蕴使得常年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作为一个文史爱好者,我对佛教经典也有着不错的兴趣,每次去一个地方游玩时总会造访当地的佛教名胜,或是去当地的佛教寺庙里参拜一下佛陀菩萨,用诚心礼佛来祈福平安。再者我国和佛教相关的景区大都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兼备的,既然有禅音梵乐的灵秀,就会有山光潭影的造化。每一次佛门圣地之行,都有云水禅心迎接自己,总会让身心得到洗礼,思想得到领悟。
   牛首山顶的佛顶宫,是整个牛首山景区的核心景点,也是牛首山文化的展览中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单体深坑建筑,佛顶宫以历史遗留矿坑为地基,共有地上三层和地下六层,总面积有13.6万平方公里,建筑外观构造为莲台托起的佛顶发髻,外层宫顶如同袈裟一样覆盖于建筑之上,象征释迦摩尼佛祖的大乘无量。建筑内景主要分为禅境大观,舍利大殿和舍利藏宫三部分组成,共同构建美轮美奂的舍利文化和佛禅文化。富丽堂皇的设计,高贵华美的布置,让佛顶宫的气势更加神圣,唤起了游客们心中的虔诚。
   走进佛顶宫,绕过外围的佛廊,首先见到的就是禅境大观。大观的布景大体还原释迦牟尼佛涅槃悟道的画面,向游客们展现释迦牟尼佛从出家修行到菩提成佛的一生。只见汉白玉一样的释迦摩尼佛像安然高卧在大观中央的莲花台上,台下的千盏莲灯照亮了佛像周围的禅境花园。当年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虽然是皇宫里出生长大的太子,但他为了普度苍生而出家做了苦行僧,经过几十年非人的磨难而觉悟成道,而后将一生全部用来弘扬佛家思想,完成心愿后因积劳成疾而在拘尸那罗的两棵娑罗树中间静卧不起,长眠后就成为现在的释迦牟尼佛祖。我静静地双手合十,绕着禅境大观足足走了一圈,来回味悉达多太子心系佛教的苦渡修行,就好像自己也是他涅槃时守候在他身边并聆听他教诲的弟子。虽然这一切只是自己的想象,但此时心中的感触并不亚于那种亲身体会的感触。
   从禅境大观下到底层的千佛殿,就是供奉释迦摩尼佛顶骨舍利的核心位置。如果说佛顶宫是牛首山最神圣的地方,那么千佛殿就是佛顶宫最神圣的地方。佛殿外围由诸佛菩萨环绕,总体色调呈暗金色,是为万佛朝宗,度化众生。释迦摩尼佛顶骨舍利就供奉在佛殿中央的佛塔内部,佛塔由多种精细建筑工艺建造而成,同时集多种珍贵材质于一体,象征佛门圣地的隆重庄严,和释迦摩尼佛祖在佛界至高无上的地位。于我而言来到这里就应感受这里的佛禅与舍利文化,更要用感受来提高自己。
   想起苏子瞻虽然遭受一贬再贬但依然在黄州赤壁优哉游哉地泛舟,并且通过写出前后赤壁赋的方式来抒发对人生的思考,所感所悟对于我们培养优秀心态,建立精彩人生有着重要影响。而故地重游的意义,就是通过回味见过的风景,来加深曾有的印象或是感情,并从中拥有新的收获。时隔一年的两次霜降牛首山之行,就像东坡两次赤壁泛舟一样,同样的风景却有不同的品味。当然,重游的品味往往比初游的品味更有价值。
   希望日后的某个霜降,我又可以与牛首山重逢,让牛首山真正成为自己的黄州赤壁,成为自己修炼人生境界之所。

共 219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散文用细腻的笔墨,叙述了重游牛首山的感触。霜降后的一场秋雨,使得天气变得更加凉爽,在秋高气爽的日子,再次重游牛首山,给自己带来了心旷神怡的感觉。走在秋天中的牛首山,比往日更加显得幽深和宁静,云雾缭绕中如同在仙境一般,这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山,因东晋丞相的一句话,使得晋元帝打消了在此一场劳民伤财的计划,也使牛首山也以“天阙山”的美名远扬。成为了佛教香火不断,从此游客如织。作为一个文史爱好者,我每次来都带着虔诚的心来此朝拜,每次都有心灵感悟。辉煌雄伟的牛首山佛教建筑群,神圣壮观,唤起前来参观的游客们心中的虔诚;走进佛顶宫,走进禅境大观,在高大的汉白玉释迦摩尼佛像前,佛像下的千盏莲花灯下,感悟着这位为了普度苍生的苦行僧,长眠后又成为释迦摩尼的佛祖的一生功绩,心中更加对他敬仰。在千佛殿,精工细雕的建筑象征着佛门圣地的庄严,我感受这里的佛禅与舍利文化,心境得到升华。吟诵着苏子瞻的赤壁赋;感受古人的情怀,重游故地有了更深刻的感触。散文通过重游牛首山的经历,不仅描述出牛首山的雄伟壮观的佛教建筑群和悠久历史,也深刻地写出了心灵感悟,读之令人眼界开阔,增长见识,心明眼亮,心有所悟,产生向往和共鸣!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22-07-01 22:22:41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夏日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22-07-01 22:23:13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你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