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我可亲可敬的爷爷(散文)

精品 【家园】我可亲可敬的爷爷(散文)


作者:高山长青 白丁,8.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90发表时间:2022-08-19 16:09:07

爷爷有两个儿子,我父亲为老大,居住在黑龙江的农村。二叔住在沈阳市里,是沈阳军区后勤部团职干部,二婶在部队军人服务社上班,全家三口人,有一个独生女儿,生活条件很好,住在二室一厅的校官楼里,做饭烧液化气。爷爷是城镇户口,和二叔一家住在沈阳市里,每天吃饭睡觉,一天没有什么事。可怜天下父母心,老人有几个孩子,就惦记牵挂几个孩子。爷爷心里一直惦记着住在农村的父亲和我们这一群孩子。他农闲时住在二叔家,农忙时不远千里来到黑龙江我们家,到生产队里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为我们挣工分。每年爷爷都是城市和农村两地来回跑。村里的一些老年人见了,对爷爷说:你是不是老糊涂了?住在沈阳市里多好,住楼房,吃的也好,大米白面,鸡鱼肉蛋常年不断,放着福不会享,非跑到农村来遭这份罪,你图什么呀?若换了我们赶也不来遭这个罪,爷爷总是微微一笑,回复说,老大这里孩子多,照顾不过来,我还能动,帮他们挣点工分,能帮就帮一把吧。爷爷这一帮就是后半辈子,他把后半生的美好时光都留在了黑龙江农村,留给了他农村的后辈儿孙们。
   春节刚过,爷爷就不停的翻日历,他不识字,一边翻着日历一边问身边的二婶,她婶子:现在是什么节气了,到谷雨了吧?是不是快要种地了?二婶笑着说,爹,刚打春,离种地还早着呢!等到了谷雨我告诉你。可是爷爷每天还是照列翻一遍日历。谷雨一到,爷爷就急不可耐地乘火车风尘仆仆的来到黑龙江我们家,他也顾不上休息,谁劝也不听,放下背包第二天就到队里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爷爷平时除了和社员一起劳动外,主要是种瓜看地和看场院,队长和社员们都称他是生产队里的红管家。
   村子门前有两块猪嘴地,土质很肥沃,可是很难耕种,因离村太近,鸡刨猪拱,每年地刚种完,种子还未发芽出土,鸡刨猪拱地先把种子吃掉了,根本种不出苗,这是村里弃之可惜的好菜地,没办法只好撂荒了。自从队长请爷爷看地以后,这两块地年年获得好收成,一块地种线麻,麻杆扒下来的纤维,生产队用它纺成粗麻绳,做牛马僵绳和牛马拉车拉犁的绳套,这是农业生产必备的重要物资。孩子的妈妈们用它纺成细麻绳,俗称纳底绳,用它纳鞋底,此为农村做鞋的主要原料之一。另一块地是村里秋菜的主要产地,种萝卜和大白菜,这两种菜是当年农村过冬的主要蔬菜。秋天,社员每户都淹一大缸酸菜,挑出菜心满的放到菜窖里储藏起来,准备冬天食用。
   爷爷看地两头不见太阳,天刚放亮,爷爷就早早下地了,晚上鸡上架猪进圈了,爷爷才回家。从种子下地到秋天收获,爷爷每天都看护在地里,风雨不误。爷爷有一个看地的工具大鞭子,用二米多长的粗柳条做鞭杆,拴上长长的鞭绳,甩起鞭子啪啪作响,村子里也能听到回声。来到地边上的鸡鸭鹅听了,吓得耷拉着翅膀鸣叫着往家里跑;来到地边上的猪听到了,惊得一路狂奔,争相向村子里逃跑。时间长了,畜禽一听到鞭响,便不敢靠近。有一年,西边的一块地里种了向日葵从开花到成熟,竟然连一个葵花也没丢。村里人有个习惯,向日葵成熟以后,大人孩子都喜欢从自家地里掰一个葵花拿着,一边走一边吃。可却没人敢掰队里的向日葵。长在村里人眼皮底下的向日葵一个都不丢,简直让人无法相信,社员们都说爷爷看地看的好。向日葵收获后,打了十几麻袋葵花籽,颗颗籽粒饱满,运到粮库卖了一等葵花,这在全公社尚属首例。开始时,粮库检质员还怀疑是陈葵花呢!
   没看地之前,爷爷和社员一起劳动,每天他利用休息时间用柳条夹杖子做围栏,我家房前屋后两大片园子,都是爷爷一根一根地用柳条夹好的杖子,起垅种菜,栽了好几片毛葱大蒜。村子里数我们家园子大,栽的葱蒜多,而且葱蒜长的头大,每年能卖几十元钱,除了给家里买油盐酱醋,还给孩子们买书本和交学费。
   爷爷不但农活好,对种瓜也有研究,他种的瓜不仅结的多,而且又香又甜。队里每年种瓜队长都请爷爷选茬口,选对茬口结出来的瓜才甜。由爷爷选瓜种和种瓜,队里只派一个刨坑的社员帮忙。瓜苗出齐后,爷爷自己铲瓜地,担心别的社员铲瓜伤苗。留苗定心掐尖这些技术活都是爷爷自己干,从来不让别人插手,只有自己亲自干才放心,从来不怕苦不怕累,队长派社员来他也不用,怎么来怎么回去。瓜秧结出小瓜蛋以后,爷爷就开始日夜看瓜,白天夜晚都不回家了,晚上睡在瓜窝棚里,无论刮风下雨都不离开瓜地。白天太阳晒,晚上蚊子瞎蠓叮咬,每天都是很辛苦的。那时农村生活中最让人高兴的就是两件事,一是在本村看电影,二是队里分瓜。每到分瓜那天,从村头到瓜地,一路上都是人,有大人带着孩子去瓜地领瓜的,也有大人带着孩子挎着一筐瓜回家的,人来人往可热闹了,人们有说有笑,边吃着瓜边聊天,都说爷爷种的瓜好吃。生产队里不分瓜,队里大人孩子都不敢到瓜园去。就是队长来了,爷爷也不给他摘瓜吃。但队长也不生气,知道爷爷看瓜认真,一心为了集体,并还赞成爷爷做的对。爷爷种了许多年瓜,从未往家里带过一个瓜。爷爷嘱咐我说,瓜是集体的,大家的,队里不分瓜,我们可不能动地里的瓜。我时刻牢记爷爷话,每年都是我到瓜地换爷爷回家吃三顿饭,从没吃过地里一个瓜。现在说起来也许无人相信,因为那个年代的人都是这样的,人人都能维护集体的利益,以热爱集体为荣,一点也不奇怪。
   每年春天,爷爷就带着我们去地里捡高粱玉米茬子(高棵庄稼割后留在地里的根部),在荒地上搂柴禾。夏天,到荒沟里割杂草打柴禾,有一年爷爷打了几百捆柴禾,冬天没烧完,还卖了二十多元钱。青黄不接的时候,爷爷又带着我们去地里捡冻土豆,洗净扒皮晒干碾成粉,做粉面饼子吃。捡来黄豆角扒出豆粒生豆芽做菜吃,坚持到新土豆和青菜下来了。
   小时候,家里吃饭没有桌子。母亲用一个盆上面放一个盖连(用秫秸梢串成的圆形盖子)做饭桌。一群孩子围着盖连吃饭,吃饭时若有一个孩子不小心就会碰翻盖连,上面的饭菜就会撒了一炕,弄得一炕都是饭粒和菜汤,弄翻盖连是经常发生的。有一年,爷爷从沈阳回来路过哈尔滨时,在姑奶家里背回来一张一米多长的大饭桌,孩子们吃饭有桌子了,家里大人孩子都可高兴了,从此再也没有发生过吃饭弄翻桌子的事。现在回想起来,那么大的桌子,爷爷一路上乘火车坐汽车,下了汽车还要走五六里地的土路,七十多岁的爷爷是怎么把桌子背回来的呢?为了不忘当年爷爷背桌子的辛苦,那张饭桌现在还完好无损的在二妹家的仓库里放着呢!虽然已经多年不用了,但隔一段时间,二妹还是耐心细致地擦净上面的灰尘。
   金秋十月地里的庄稼成熟了,收割放倒以后,要一车一车陆续运到场院里打场脱粒。队部后面是一片几百平方米的大场院(打谷场),场院四周堆满了运回来的庄稼,十几米高的粮垛仿佛像一座座小小山峰,围起来的庄稼垛好似城墙。场院中间是几米高的玉米堆,黄色的玉米棒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金灿灿的光芒,丰收的庄稼堆满了整个场院。成熟了的粮食香味从场院里随风飘出来,引来了畜禽的抢食。一群接一群的鸡鸭鹅猪狗,还有队里散养未带笼头的马驹子和牛犊子,争相往场院里钻。爷爷站在场院口,挥舞着大鞭子,不停的驱赶着前来糟踏粮食的畜禽。还要时刻注意防火防盗,监督社员叼着烟进场院,随时查看是否有人用衣兜顺走已打下的玉米黄豆粮食粒。
   第一车庄稼进场后,爷爷就开始看场院了,一直看到打完场,即场院里的庄稼全部脱完粒,场院里仅剩一垛脱完粒的谷草垛为止,时间长达三个月。天刚蒙蒙亮,爷爷就去队里看场院了,晚上掌灯的时候才能回家。早饭和晚饭都是家里人换他回来吃。东北农村冬天都吃两顿饭,每天都是我去换爷爷回家来吃饭。当我看到年逾古稀的爷爷站在寒风中看场院的情景,心里非常心疼。风雪中的爷爷,眉毛上挂着白霜,嘴角边花白的胡须上结着几串冰珠,肩上落满了雪片,奔走在场院口,不停的驱赶着畜禽。北国冬天,狂风怒号,天寒地冻,寒风刺骨,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疼,站在雪地手脚冻得像猫咬一样疼。爷爷看场院是多么辛苦了啊!饱经风霜的爷爷,年年看场院,含辛茹苦一连看了十几年。社员们把一年的劳动果实运进场院里,生产队把全年的希望交给了爷爷。爷爷年年坚守在这个重要的岗位上,以一颗爱社如家的赤诚之心守护着全队男女老幼共同的全部希望。保证进场的庄稼不受任何损失,丰产丰收,颗粒归仓。社员分足了口粮,年年超额完成国家粮食征购任务。
   为了欢庆丰收,生产队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大会餐。爷爷不喜欢在外面吃饭,队长就亲自到家里来把爷爷请去,并且让爷爷和队委会的人坐在一张桌子上。队长还亲自给爷爷敬酒,端着酒杯恭敬地对爷爷说,刘大伯,有您看场院我就放心了,这么多年您老辛苦了!社员若都像您这样关心集体,我这个队长也就好当了,每个劳动日也能多分几角钱,谢谢您了!社员们也都抢着给爷爷满酒,笑着说,刘大伯,明年您老还得种瓜呀!您种的瓜真甜哪!爷爷高兴的大声说,好好!我明年还种瓜。
   爷爷不但热爱集体,他还非常疼爱孩子。我常年和爷爷在一张桌子上吃饭,每天晚上母亲都给爷爷煎一盘鸡蛋做下酒菜,爷爷每顿都从盘子里夹出几块鸡蛋放在我的碗里,亲热地说,你也吃几块吧!我不忍心吃爷爷那块鸡蛋,因为盘子里鸡蛋本来就不多,只是二三个鸡蛋煎的一小盘鸡蛋。但不吃爷爷又不允,只好在吃完饭了最后才吃下那几块鸡蛋。现在回想起来那几块鸡蛋还在嘴里香着呢!现在吃一盘子鸡蛋,觉得也没有当年爷爷那块鸡蛋香。后来,爷爷病了,把自己平时舍不得花的几十元钱给了他最小的孙子,四弟高波。四弟一直珍藏着没舍得花,在他参军入伍时,特意买了一些爷爷平时爱吃的供品摆放在爷爷的墓前,表达孙儿的怀念和祭奠。
   光阴似箭,转眼之间,爷爷离开我们已经四十个春秋了。我也已步入了古稀之年,当了爷爷了,有了自己的孙子。每当孙儿喊我一声爷爷的时候,我就想起了我那可亲可敬的爷爷,我无限怀念我的爷爷!
  

共 39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深情的文字,生动详实的叙述,叙述自己的爷爷,再现了爷爷勤劳的人生。爷爷住在沈阳市里二儿子家家,农忙时都要跑到黑龙江大儿子家帮忙干农活,每年都是都是城市和农村两地来回跑,爷爷干农活种地的技术特别好。给孙子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孙子写下了这篇散文,真情地赞美可亲可敬的爷爷。感人至深的文字,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0825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2-08-19 16:10:28
  感人至深的文字,真情地赞美可亲可敬的爷爷。欢迎新朋友,感谢赐稿,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2 楼        文友:高山长青        2022-08-19 17:27:04
  衷心感谢秋觅副社长对我这篇散文的辛苦编辑,这是老师对我的诚挚的关怀与深情的鼓励,再次谢谢!
3 楼        文友:和谐自然        2022-08-19 20:12:48
  高山长青文友这篇怀念爷爷的散文,以深情的文字,表述了爷爷可亲可敬的可贵品质。
   看来一篇作品能够打动读者,作者的创作也就获得了可喜的成功!
4 楼        文友:文雨        2022-08-20 08:50:21
  真情的吐露,唯妙的刻画,彰显了作者与爷爷深厚的情感与厚重的文笔功底。这是一篇感人肺腑的好文章,祝贺作者!
讴歌时代,赞美生活
5 楼        文友:秋觅        2022-08-25 14:34:24
  祝贺精品,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