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蓉城】五通桥休闲胜地,根书艺独占鳌头 ——五通桥休闲游
五通桥有建制的历史约2300多年。春秋战国属蜀国辖地。汉属犍为郡。宋至清雍正时名四望关,清乾隆后称五通桥。五通桥距乐山城区20公里。长江上游水量最大的支流岷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分割为河东、河西两大片。而涌斯河和芒溪河把五通桥分为四望关,青龙嘴、竹根滩三部分。
这是一座颇有特色的水乡古镇,融山、水、树、镇为一体。水多桥也多,各种风格的桥把陆地串连起来。荡舟河上,穿行桥下,小镇水乡风光尽显眼底。此外,五通桥沿岸几百株苍劲雄伟,枝繁叶茂的大榕树,犹如巨大的绿伞,覆盖河岸,带来清凉绿荫。街道沿着树荫漫长延伸,形成了五通桥依山傍水,青山照映,绿水环绕,玲珑秀丽,独特的风光。难怪清代诗人李嗣沆称赞:
“垂柳夹岸水平铺,点缀风光好画图。烟火万家人上下,风光应不让西湖。”
故五通桥又有“小西湖”之称。清人的另一首诗《题五通桥盐场》也写道:
“波撼长堤万灶烟,轻舟双桨水中天。人居四望云湘外,桥隐五通山寺前。
架影高低筒络绎,车声轱辘井相连。江头日暮乡心远,景仰峨眉月正圆。”
著名画家徐悲鸿称赞五通桥为“东方的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也去过,没有艺术家的眼光,确实没有看出来。著名画家丰子恺也赞五通桥:“且喜蜀中风景好,桥滩春色似杭州。”这就感同身受了。
五通桥自古以来就产盐,一度兴旺。曾以10门功课1000分的优异成绩誉满清华园的侯德榜,在1938年抗战时期与友人在五通桥筹建永利川西化工厂,并任厂长兼总工程师。他发愤研究新的制碱方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并公布于众,让世界共享这一科技成果。五通桥也成为四川省重要化工基地。
五通桥还是全国七大“游泳之乡”之一,芒溪河是天然的游泳训练场,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游泳运动员;同时也是全国赛艇人才基地。 五通桥龙舟会由来已久,每到端午,水上彩船林立,金鼓齐鸣,龙舟竞逐,别是一番生龙活虎的情趣。
五通桥豆腐乳香味浓郁,细腻可口,回味无穷,佐餐开胃均宜。许多名人雅士等都赞不绝口。笔者却对五通桥的臭豆腐乳感到特别好吃,以前就认定这个产品。
五通桥地区水丰粮足,也是农家乐的发源地之一,这里人口不多,江边的麻将馆不少。这里的居民过着悠闲舒适的日子。在空气清新,风景如画的河边,一早一晚都有很多人散步健身,休闲娱乐,或拉二胡,吹笛子,吊嗓子唱歌,一并都融入了江边和谐场景。这里的生活既方便又便宜,我们一行在河边吃了一顿清汤火锅鱼,味道鲜美,酒足饭饱,人均还不到25元(须说明:酒自带),让我们大为赞赏感慨。
前几年每年都去五通桥的西坝古镇吃著名的西坝豆腐和买西坝脆嫩的生姜,但都没有在五通桥驻足,这次算了了心愿,在五通桥吃住玩游了。
这里除了有丁佑君烈士纪念馆,燃灯寺,杨宗祠外,最值得一提的是坐落于五通桥河边的菩提山上的《中国根书艺术馆》。这是国内唯一以根书艺术为主题,含会所、创作培训、根石研究的艺术馆。也是乐山市唯一集文化艺术、交流休闲、教育体验、展示研究为一体的博览孵化艺术园区。
该馆建于2014年,占地36亩,投资1.6亿元。建筑面积2485平方米。主题建筑三层,一层为根书艺程展厅,二层为根书精品展厅,三层是根书、根艺、根摆件艺术交流中心。馆内收藏了中国根书创始人杨玉冰先生几十年创作的近千幅根书精品,记录了杨先生的艺术心路历程。
杨玉冰是五通桥乡土艺术大师,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就醉心根艺研究与创作,将传统根艺与中国书法融汇,创新出中华根书,获得“刘开渠根艺金牌奖”等诸多艺术奖项和“全国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其作品在多国成功展出,并分别被中国国家博物馆、外交部礼宾司、钓鱼台国宾馆及法国达芬奇博物馆收藏。其根书作品作为国礼赠送外国元首、政府首脑等党政要人。
根书艺术馆发挥了川西门楼庭院精髓,奇石巧林,清池绿竹,错落有序,古典静谧,处处雅景,让人时时处于诗意画境之中。
根书选用深山灌木根系,根据树根自然弯曲的走势,结合行草书法的神韵,将看似散乱不成形的各种形状的根条组成灵动传神,大气磅礴中国书法字体,既有传统根艺的艺术精华,也展现树根的天然筋骨,力道神态,还有传统书法的笔韵美感。不仅需要艺术功力和灵感,所耗费的时间(根源寻找)与精力(打磨组合)可能非一般的艺术所能及。每一个根书艺术字的形成绝非易事,真可谓:根根难得,字字不易;根根精琢,字字珠玑!不过这也是小众曲高和寡的艺术。
大门厅墙上是毛主席《沁园春.雪》的大型整幅根书作品。不仅形似还要神似,这就十分难得了。这里展出的每幅皆是精品,这种立体的书法,会给人以极大而奇妙的艺术享受。
根书艺术彰显着独特韵味和精妙内涵,吸引了许多游客和藏友前来参观。如果你有幸来五通桥,一定不要错过这个难得一见的根艺书法馆。
正是:
一江两河榕蔽天,三地五通桥相连。水乡风情游人醉,根书精妙更无前。
途乐客2021.0514游2022.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