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皇太极(散文) ——皇太极
1592年,皇太极出生于费阿拉城(今辽宁抚顺新宾县旧老城)。在他出生那天,其母所住的屋里红光满室,异香阵阵。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一代雄杰皇太极出生了。皇太极是其父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从出生那天起,便注定了他不凡的一生。皇太极打小聪明,很得其父努尔哈赤的喜爱。在他六岁时,努尔哈赤为他请了一个汉人私塾先生,系统地教他学习汉文。或许是他天生和汉文有不解之缘,接触汉文之后,他进步得非常快。反观努尔哈赤的其他贝勒,在刚接触汉文没多久,便弃而不学了。于是在其他贝勒都在骑马打猎只知玩乐的时候,皇太极选择了闭门读书和骑射习武。皇太极不仅天生有学习汉文的天赋而且天生勇力,成年之后臂力极大,可以拉开一般人拉不开的硬弓。这是后话,且按下不表。却说皇太极接触汉文之后,对兵法颇感兴趣。《三国演义》这部兵书他反复阅览,对书里面的许多用兵之道烂熟于心。由于其父努尔哈赤善于用兵,所以对兵法和兵书《三国演义》也极有兴趣。父子俩经常在一起谈论兵法,年纪幼小的皇太极谈论起兵法来滔滔不绝,时常有超越他年龄段的不凡见解。有时连其父努尔哈赤也辩解不过他,这愈加增加了努尔哈赤对他的喜爱。有时努尔哈赤遇到军事上的难题时,总是喜欢询问他得意见。而面对父亲的询问,皇太极总能给出另其父满意的答案。
在皇太极长至七岁时,其父努尔哈赤就开始让他主持家政了。由于努尔哈赤长年累月的在外忙于打仗,扩充地盘。不能一心二用,让皇太极主持家政一是为了锻炼他的能力,二是为他树立威望,将他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而皇太极也不负期望,将家政管理的井井有条。免去了努尔哈赤得后顾之忧,使得努尔哈赤能全副精力的投入前方的作战当中。身为皇室的管家,皇家的开支用度,平衡人际关系,以及前方大军的粮草供给,皇太极办理的整整有法。在刚开始主持家政时,皇家的各处管家欺他年幼。首当其冲的是管理皇家饭菜买办的管家富察,富察仗着其姐富察氏衮代是努尔哈赤的爱妃。暗地里擅自吃回扣,并且不把年幼的皇太极放在眼里。以为皇太极小小年纪好糊弄。不想皇太极上任之后,他的亲信马上就暗自向他告发了富察吃回扣的事。小皇太极得知此事后,决定好好惩罚一下富察,同时杀鸡儆猴,让其他的的管家能够及时警醒。于是小皇太极在掌握了大量的证据之后,率先出手。将富察的罪状公之于众,然后将富察痛打五十大板,并逐出皇宫,重新任命新的管家。小皇太极的手段果然极具成效,自那以后再也没有发生皇室管家贪污钱财的事情了。
就在皇太极长到十四岁时,其父努尔哈赤见皇太极弓马娴熟颇有勇力。于是任命他为大将军,随努尔哈赤讨伐大明。当时的明朝已危如累卵气数将终,随军征战的皇太极时时向其父努尔哈赤建言献策。不仅在出谋划策上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得力助手,而且在沙场交锋上皇太极表现的同样毫不逊色。有一次努尔哈赤深陷重围之中,情况万分危急。是皇太极率领大军杀透重围,将努尔哈赤解救出来。为此努尔哈赤愈加器重皇太极,还经常当着众多贝勒的面夸奖皇太极的救驾之功。由此,皇太极声望日隆,他虽不是嫡长子。但因表现出色,努尔哈赤已暗中将他定为自己的接班人。
不久之后努尔哈赤驾崩,皇太极顺利的继承皇位。上位之后,皇太极励精图治,对内改革内政,对外武力征伐。先后征服朝鲜和漠南蒙古,为大清定鼎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崇德七年(1642年),皇太极率领大军不断对明朝作战,赢得松锦大战,生俘洪承畴,宁锦防线彻底崩溃。但天有不测风云,崇德八年,皇太极不幸因病去世。由于死的仓促,临时没有遗言命谁继承皇位。这就导致他死后大清内部陷入了权力纷争的漩涡,所幸上天眷顾大清,皇太极的幼子福临有惊无险的登上皇位。大清内部由此安定下来,免除了其入主中原的后顾之忧。
回望皇太极的一生,生于皇家却没有贵族子弟纨绔之气。他的一生都在为大清的崛起做着不懈努力,大清的建立他居功至伟。他的事迹将永垂青史,为后人所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