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时光】江阴强盗无锡贼 (征文·散文) 

精品 【流年·时光】江阴强盗无锡贼 (征文·散文) 


作者:江凤鸣 探花,16378.5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87发表时间:2022-09-19 13:53:35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的手有点儿发抖,心也有些发慌。虽然,“江阴强盗无锡贼”,在江南是个人人皆知的熟语,但贴上文坛,多少总有些不雅,况且,我还有一个名讳“虎妞”的悍妻,她是个土生土长的无锡人,而祖籍恰恰就在江阴。她是江阴文林包公35代女孙。包公这人,无论在历史传说、古剧话本,乃至当代的影视作品中都是个刚正不阿,性烈如火的火爆脾气,是个皇族都敢招惹的狠角色。他的后代子孙,多多少少的也都有他传下来的基因。
   敝人千里迢迢,跟随母亲回到江南,原想着从此投入梦里天堂,温柔水乡,不意却娶了个“江阴强盗无锡贼”的女子为妻,只得自嘲是误上贼船,当了个“强盗丈夫贼女婿”,虽说此乃姻缘,上天旨意,但总是心有戚戚焉。
   此后我寓居江南几十年,对这句熟语一直大惑不解。江南的无锡、江阴是山水相连的姐妹城,它们濒长江、临太湖,潋滟水光里,画船照影;小桥卧波处,丝竹唱晚。我走遍了两座小城的青石小巷,流连于粉墙黛瓦、柳堤繁花。那些池沼、藕塘、溪流、小河之滨,船码头、河埠头、井栏头之畔,无论吴女娇娃,还是壮汉、翁妪,都一样的吴侬软语,仿佛莺燕呢喃,那有“强盗”与“贼”的豪横与刁蛮?
   不过后来我读到著名作家凌叔华1985年写给冰心的一封信后,心中才多少有些释然,且对自己当了“强盗丈夫贼女婿”还有了些许窃喜。这封信中有这样一段:你还记得你初回燕京时见了我面,你说笑话:“淑华,你知道俗语说的‘江阴强盗无锡贼’,咱们俩命真苦,一个嫁了强盗一个嫁了小偷。”陈西滢在旁听了只好苦笑,现在想起来犹如一梦了。
   这年的九月,风高霜洁,冰心的丈夫吴文藻教授去了天国。凌叔华于是写信给好友冰心,以示安慰。凌叔华在信中之所以提到“江阴强盗无锡贼”,是因为冰心的丈夫吴文藻是江阴人,而凌叔华的丈夫陈源(字西滢)是无锡人。多年之后,凌叔华病逝,她和丈夫陈源的骨灰一起葬在了陈源无锡老家的祖坟,她不仅上了“贼船”,还进了“贼窝”。
   无锡籍知名学者中,钱钟书先生是对“江阴强盗无锡贼”最不忌讳的一个。钱钟书女儿钱媛的同学张廷桦在回忆文章《同学钱媛》里说,两人毕业后同时留校工作,钱媛邀请章廷桦去家里玩,进门后,钱媛的妈妈杨绛女士,送上茶水和饼干,钱钟书先生也热情地帮女儿待客。当他听说章小姐是江阴人时,高兴地说:哎唷,巧啦,我是无锡人,我们是同乡嘛!苏南人有个说法“江阴强盗无锡贼”,盗与贼是一家子嘛!钱钟书说罢,哈哈大笑。看来他对自己是个“无锡贼”还挺自豪的。钟书先生说无锡与江阴人是一家子,还有个行政管理上的出处,江阴是无锡市的属县。
   大学者既然如此,我们这不入流的准知识分子,也就释然了。看来,这个“江阴强盗无锡贼。”并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那么不雅。
   “江阴强盗无锡贼”,这句江南民谚,既然传得既久远又广泛,那它的出处和真正的含义是什么呢?
  
   二
   刚当上“毛脚女婿”的时候,我是不敢向岳父大人提及“江阴强盗无锡贼”这个话题的。虽然中国人都说“山东出大汉”,我这个一米八十一的身高,也真不辱没山东人的大汉形象,况且我还当了数年大兵,身材挺拔,随便站在江南的什么地方,相较于身材矮小斯文的当地人,总有鹤立鸡群的感觉。那个感觉真好。可是,凡事都有例外,我那个来自江阴“强盗”之乡的岳父,是个一生从事端铁水的铸造工,身高竟比我还多了两公分,虽然面相挺斯文,但老头多年的职业习惯养成了内心犹如钢铁般的刚毅,自有一种不威自怒的气质。这让我每当话到嘴边,不得不咽回去。
   以后,春夏秋冬像磨盘一样地不断轮着转,终于将一对翁婿,磨成了酒肉朋友。相处也就少了礼数,说笑也少了忌讳。我就开口问他:这个“江阴强盗无锡贼”是咋来的呀?
   老岳父笑着说:这是一句江南民谚,原话说的是,“江阴强桃无锡蚀”。说的是江阴地方出产一种叫强桃的桃子,江阴人挑了桃子到无锡去卖,因为无锡出产比江阴名气更大的水蜜桃,结果江阴人总是蚀本。所以说“江阴强桃无锡蚀。”在吴语中,蚀和贼同音。后来这句话传得久了,以讹传讹,就成了“江阴强盗无锡贼。”
   老岳父话音刚落,岳母接下来说:不对。我听老辈说,是“江阴强稻无锡蚀。”江阴地方自古盛产稻米,江阴人将稻子运去无锡城里卖,但老日子里无锡是江南著名的米码头,自然江阴的稻子就难以卖出个好价钱。江阴人心里愤恨于无锡人太会算计,贼聪明,因此怀恨在心,咒骂无锡人为“贼”。时间久了这句话,就成了“江阴强盗无锡贼。”
   听了两位老人的话,我觉得岳母的说法比老丈人的靠谱。
   后来,我调任工作,负责无锡地区的行业管理,市管县后,就江阴、无锡两地经常奔走,经常深入乡村、企业巡查、调研,对于两座城市的风格也就有了些比较深入的了解。江阴和无锡这对相邻的姐妹城市,确有一个硬,一个软的区别,江阴临江,吹的是硬风,人脸也就有点黑。无锡临湖,吹的是软风,小白脸甚多。民谚告诫人们:“江阴莫动手,无锡莫开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阴人性格硬朗,果断,不大重文,自古人民有习武时尚。无锡人则性格阴柔,精细,酷爱读书,传有“一门四进士”的佳话。早在封建时代,就形成了耕读传家的传统。但两地也有许多相似之处,故江南民谚还有:“刁无锡,贼江阴”之说,将个“贼”子也贴到了江阴人脸上。
  
   三
   “江阴强盗无锡贼”这句话到底出于何时?还真不好找。咱们中国人的老话犹如汗牛充栋,真是多了去了,找不到出处,就笼统地说,老祖宗说了……云云。为了找到这句话的确实出处,我翻了《无锡老话》《无锡民俗》《无锡县志》《江苏掌故》等等几十本地方书籍,总也不见踪迹。估计还是这又是“强盗”又是“贼”的,毕竟不是什么好话,难以登上大雅之堂吧?
   偶然机会,见到清代官禁小说,清人梦花馆主《九尾狐》,其中的四十六回中写道:
   伍大人道:“京城里面,闻则稀奇,见则平常,哪里及得上海繁华,可以尽人放荡的?况此间大骗子很多,你若做起生意来,须要当心一点呢。”
   宝玉笑道:奴只晓得两句俗语,叫‘江阴强盗无锡贼,南京拐子苏州佛’,啥北京也多拐子格佬?
   由此可见,早在晚清时代,“江阴强盗无锡贼”的民谚已经广泛流传,而这句话的肇始,要早得多。
   既然找不到最初的出处,我们也就俗气点说,老祖宗说……哈哈哈。
   其实,“江阴强盗无锡贼。”估计与北方人说的,“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以及湖湘人说的“上有九头鸟,下有湖北佬”的意思差不多,都是民间的一种近似戏谑的说法。
  
   四
   说起江阴人,或许兵荒马乱的年代,真有做强盗这一行的。江阴濒临长江,在没有长江大桥的旧时代,这里是官员、商旅依靠木船过江的重要通道。此处江面宽阔,水流平缓,很适合江匪大盗,在月黑风高时,抢劫商船,杀人越货。久而久之,江阴强盗的恶名,也就流传下来。
   不过,我想,只是几个劫道毛贼,还不足以给江阴按上“强盗”的名号,毕竟他们代表不了大多数江阴人。我在江南生活几十年,深知江阴人与文弱阴柔的江左其他地方的人不同,这里的民风自古剽悍,桀骜不驯,很有些孟子所说的“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的味道。
   清顺治二年,六月,清军南下,包围江阴城,命令人民剪发。江阴人民高呼“头可断,发不可剃!”拒不听命。此时,江南诸城均开门投降,唯有江阴军民在前后典史阎应元、陈明遇的率领下,坚守孤城,前后八十一日,杀死清军大小王八人及清兵七万五千余人。城破后,军民死战不退,全部壮烈牺牲。清兵屠城,尸首填满街巷。一无名女子,从容不迫,于城墙上题诗一首:
   雪胔白骨满疆场,万死孤忠未肯降。
   寄语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书罢,从容赴死。女子刚烈如此,遑论男儿!
   清兵占领江阴后,派来一个姓方的新县令。方县令命衙门中的文书起草“剃发令”布告。县令刚说出“剃发”二字,文书即将笔扔到地上,高呼一声“就死也罢!”呼啸而去。清军南下,传檄所至,望风披靡。而江阴人的彪悍不屈,令曾一路顺风的清军深受打击,胆战心惊。清廷借此,污蔑江阴人为“强盗”,故而大肆屠城。这大概才是“江阴强盗”的真正由来吧?
   江阴人不仅有威武不屈的气概,还有着富贵不淫的秉性。明人王锜在《寓圃杂记》中记有这样一件事。江阴人焦某,原本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老朋友。朱元璋屡次召见他,想让他出来做官,他就是不去。有一天,焦某不知道动了哪根筋,忽然就背着酒和鸡,大摇大摆地从只有皇帝才能走的御道,直接闯进了皇宫。朱元璋见他来了,非常高兴,把他带来的酒和鸡收下,交由下人去处理,拿出金、银、角三种腰带任由他选。他选了根角的,太祖皇帝就赏给了他个千户的官当。过了几天,焦某在吃饱喝足之后,径自出城,将冠带往田间的桑树上一挂,像来时一样,大摇大摆地出了城。皇帝老儿,乌纱帽全都不在他眼里。
   正是凭着这样一股彪悍民风,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江阴人大胆地闯,大胆地试,敢于领天下风气之先,创造了无数个第一。以一个只有七百多平方公里的小小县域,创造的GDP超过了许多国内的省城。如今江阴依旧保持了华夏第一县的美名。
  
   五
   无锡历史上大多数时间,是常州府的一个属县。要说起“无锡贼”倒也不算太冤枉。在某些历史时期,无锡相较常州府的其他属县,确实贼多。自古以来,城圈里有“丐帮”、城外太湖中有“湖匪”,在宁沪之间和太湖沿边则有专事偷窃的“无锡水火帮”。无锡的“水火帮”分为文武两帮,文帮专门暗偷,武帮偷不成就明抢,无锡的“水火帮”当年横行江南各地,无恶不作,臭名远扬。无锡历史上最著名的“贼”偷,一个是上了刑场尚不知悔改,却咬掉了亲生母亲乳头的陈阿尖,另一个是京剧十五贯里闹出人命的窃贼娄阿鼠。据说这两人,时至今日,还是小偷们供奉的贼祖宗。
   不过,在江南,人们说的“无锡贼”可不是这些真正的盗贼,因为绝大多数无锡人都是守法公民,靠的是勤劳致富,而不是歪门邪道。这个“贼”字,应该是我们中国民间汉语中对于某种“极端”的表达方式,比方说“笑死我了”“高兴死了”中的“死”字。表示的是笑到喘不上气来,高兴到了极点,而不是真正的死了。同样“无锡贼”里的这个贼,也是“贼聪明”“贼机灵”“贼会来事”的那个“贼”。
   无锡人在苏南被戏称为“刁无锡”。无锡人在历史上一直有“耕读传家”的习尚,普通农家再穷,也要让孩子读书,由此,无锡人早早地就开启了心智。无锡处于沪宁铁路、公路的中点,有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通江达海,交通发达,信息灵通,养成了无锡人善于经商的习性。
   想来,人们说“无锡贼”,这个“贼”字,包含了工于算计,胸有城府,精益求精,足智多谋,善于变通、以柔克刚的褒义,也有见风使舵,迂回曲折、绵里藏针、小气吝啬、口蜜腹剑的隐含义。到无锡来旅游过的人都知道,无锡最畅销的当地土特产叫做“四大皆空”。
   它们分别是空心油面筋,空心惠山泥人,酱排骨和紫砂壶。去了骨头的酱排骨中间也是空的。这四样东西的原材料都不值钱,可无锡人却把它们加工成了畅销四方的土特产,反映了无锡人特殊的思维方式和敛财手段。
   中国古代最成功的商人应该首推范蠡。据说他在助越灭吴后,弃政从商,聚财千万,号称陶朱公。他不是无锡人,却与西施隐居在无锡的五里湖上,在无锡留下许多佳话传说。无锡至今还有蠡湖、蠡桥、蠡巷、蠡园等。无锡许多地方至今依然流传着“种竹养鱼千倍利,感谢西施与范蠡”的民谚。范蠡留下的经商意识,千百年来,早已刻画进无锡人的骨子里。无锡人评价一个人,不说好不好,而说“有交易”“没交易”。无锡人的精明,工于心计,全都体现在“交易”里。
   正是这种“贼聪明”“贼机灵”“贼会算计”的贼劲头,成就了无锡人在商业和经济发展上的成功。无锡这座只有四千六百多平方公里的小城,成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摇篮,成了中国乡镇工业的发祥地,成了如今超越特区深圳人均GDP中国第一的城市。
   无锡人的“贼”还体现在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韧性里。改革开放初期,无锡乡下的泥腿子们,为了创办、发展乡镇工业,创造出了“踏尽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难万险”的“四千四万”精神。正是这种咬住发展不放松的“贼”劲头,让这座不起眼的小城,在没有享受国家特殊政策的情况下,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明星城市。
   无锡人的“贼”,不仅仅只是工于算计,知道自己要什么,更体现在他的审时度势。清末民初,中国沪上最大的资本家荣氏家族,靠着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深度分析,在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的率领下,历经数十年打拼,成了世界闻名的“面粉大王”“棉纱大王”,面粉产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已占据国内市场的三分之一。
   新中国建立,荣家的新掌舵人荣毅仁,率先响应“公司合营”的号召,将荣氏二十多家家族企业,全部无偿交给国家,出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改革开放后,荣毅仁出面组织中信公司,在经济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在政治上也获得无上荣光,出任国家副主席。他的人生格言是:“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荣毅仁的人生格言里,体现出无锡人经世致用的大智慧。
   世居无锡荣巷的荣氏家族,是无锡人中善于深思熟虑、审时度势的典型。当年他们将荣家老宅中最宽敞、最精美的房居腾出来给驻军军部住,由此,在那场史无前例的大破坏中躲过一劫。如此,才有了今天旅游者眼中的荣氏老宅。荣家人是典型的江南资本家,却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他们始终将产业报国作为经营产业的终极目的。所以,总是能勇立潮头,跟上时代的节拍。
   无锡人一方面将一点点大的小笼包子,卖出了北方龙凤大包的价钱,将空空如也的清水油面筋,变成了上海人送礼的佳品。另一方面,无锡人又做出了中国潜水最深的“蛟龙号”“奋斗号”潜水器,世界上计算速度最快的“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无锡人的“贼”心思不仅用在了赚钱上,更是用在了为国争光上。这样的“无锡贼”,“贼”得可爱,“贼”得体面,“贼”得光荣。
   “江阴强盗无锡贼”。褒乎,贬乎?您自己读罢,自己想。

共 564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江阴强盗无锡贼,这是一句熟语,不知它何时出现,也不知道其确切的流变。在一般人看来,这不是一句好话,是对江阴和无锡人的大不敬。作者作为江阴的女婿,又居住在无锡几十年,竟然敢以此为题,大做文章,真的是吃了豹子胆。殊不知作者对这句话大有研究,通过查阅各种地方史料,访问知情人,又旁征博引,居然得出了与一般人绝然不同的解读,得出一个令人茅塞顿开的结论:这句话是对江阴人和无锡人的褒奖。真乃精彩绝伦。首先,”强盗“二字值得斟酌,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其意思大相径庭。自古以来的革命,站在当时统治者的立场,不是称之为“匪”就是“盗”,所谓成王败寇;而江阴人的“强盗”本性,实质上是威武不屈,富贵不淫,大胆创新,敢为天下先。试问这样的“强盗”何坏之有?“贼”的本意也是“盗”,殊不知它还可以做副词,如“贼好”“贼机灵”。所以,无锡人的“贼”是足智多谋、审时度势、善于经商、心思缜密。这样的“贼”不是很可爱吗?文章先抑后扬,诙谐幽默,以“江阴强盗无锡贼”起兴,为江阴和无锡两个发达的江南城市背书,力赞两地在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中的开拓创新和巨大成就。文思通畅,如滔滔江水顺流而来;意境开阔,似太湖烟波浩渺无边。一篇令人回味无穷的妙文,倾情推荐欣赏!【编辑:燕剪春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0919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欣月        2022-09-23 18:50:36
  胜意之文,引经据典,满腹经纶,读来爽心悦目!点赞!
静守流年,文字开花
回复11 楼        文友:江凤鸣        2022-09-25 21:10:27
  谢谢欣月。一时戏作,读来开心就好。
12 楼        文友:生米        2022-09-24 20:59:05
  我没去过江阴,我去过无锡太湖,我在太湖见到的无锡人都贼好,贼好客,贼热情
回复12 楼        文友:江凤鸣        2022-09-25 21:08:45
  哈哈,问好生米。确实如此。
13 楼        文友:雪之兰        2023-10-25 13:36:01
  开篇设疑,引人入胜。大家耳熟能详平时视若无睹的一个俗语,二哥竟能洋洋洒洒,从地里位置、历史传说、史料记载等等一一剖析,逻辑严密,层层递进,继而揭开其真正面纱。全文结构严谨,语言诙谐。另一条暗线揭示了作者由“心有戚戚”“窃喜”到“自豪”的心路历程。以文观人,对一句俗语,作者竟能在心中琢磨几十年,足见其做事之认真、执着,难怪作者在事业上是人人仰望由衷敬佩的实打实的机械、科技行业专家,更有多种政治头衔加身,除了其天赋,此文也从侧面给了我们答案,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读到作者开头写到“悍妻”一词,我笑了,这是二哥谦逊的明贬实褒爱妻之风。二哥在文字中、群里聊天中,我们总能感受到他对妻子的疼爱之意和在温柔乡里偷着乐的掩不住的幸福,因而“虎妞”嫂常常引来我们群中女文友的一片羡慕:人中蛟龙之二哥不仅文学、事业出众,人品也是第一,最突出的是典型的爱妻护妻并以行动践行的模范丈夫,“虎妞”嫂何其幸哉!
回复13 楼        文友:江凤鸣        2023-10-25 16:04:34
  哈哈哈,妙评如是,何须多言。
共 13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