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摆渡】性文学与性文化随谈(随笔)

编辑推荐 【摆渡】性文学与性文化随谈(随笔)


作者:晚茶清香 秀才,2057.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723发表时间:2022-09-27 16:55:26
摘要:很多人将《源氏物语》中的源氏男主人公,和《红楼梦》中的主人公贾宝玉,以及《金瓶梅》中的主人公西门庆相提并论。其实在性文化方面,不同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的。文学在一定意义上被称为人学,而人是有七情六欲的。正如《孟子》上说的:“食、色,性也。”因此,性描写在某些作品中,是有其特定的生活依据、美学意义和社会效益的。性作为人的一种生理机能和生理需要,作为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文学描写中不可避免,在很多情况是作品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不可太过,过多的描写可能只是作者的一种宣泄或商业的目的,但是对于所有的作品来讲都取决于读者自己的心理选择。

【摆渡】性文学与性文化随谈(随笔) 《金瓶梅》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的长篇白话小说。《金瓶梅》也是我国古代性文学的代表作,成书大约在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在古代中国,“万恶淫为首”的封建思想统治下,《金瓶梅》得以幸存至今,可见,该“淫书”影响之深。很多人觉得《金瓶梅》的败笔在性场景的描写,是受了明朝晚期色情小说影响故而如此,然而,我以为,《金瓶梅》的性描写非常必要,甚至不可或缺,因为它连接着两个重大命题——生与死。人生在世所追逐的是什么?我想,其实绝大多数人的追求都不是《红楼梦》式的,而是《金瓶梅》式的吧。
   《金瓶梅》中描写的性行为,固然源于当时的生活。但作者的描写,显然有不少夸张的地方。可以看出明代中晚期生活的更新、人性的萌动,和由此导致的社会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的变化,不仅是《金瓶梅》描摹表现的对象,其思想精神也深刻地影响了《金瓶梅》的创作。《金瓶梅》里的故事主要是写西门庆的暴发暴亡,以及以潘金莲、李瓶儿为主的妻妾间的争宠妒恨,最后众妾流散,一片树倒猢狲散的衰败景象。全书主要是以西门庆一生的历史为全书的骨干和脉络,我们在《金瓶梅》中可以看到男人占有和蹂躏女人,女人也玩弄和施虐于男人,男男女女玩着以生命为代价的游戏。被男人玩弄的女人互相争宠,也是对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的一种绝妙的讽刺。
   《源氏物语》,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日本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成书年代大约在1001年至1008年间,比我国最早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还要早大约300年的历史,比欧洲最早的长篇小说《巨人传》还要早将近500-600年。这部小说被日本人视为“国宝”,称之为“特为独异,空前绝后,无与伦比。”很多学者们将其称为日本版的《红楼梦》。不过,客观上说,相比于《红楼梦》,《源氏物语》的权与色的刻画显然要更加大胆开放。很多人将《源氏物语》中的源氏男主人公,和《红楼梦》中的主人公贾宝玉,以及《金瓶梅》中的主人公西门庆相提并论。确实,他的身上,有着贾宝玉一般的痴情特性,源氏是一个体贴温柔,懂女人,有情趣的人,他欣赏女性,无论是容貌、体态还是个性。而他又是一个贪色的人,并不只忠于“一夫一妻制”,而是流连忘返于妇人之间,和自由放荡的西门庆亳无二致。限免,我们对《源氏物语》《金瓶梅》和《红楼梦》三部作品做一个比较分析:
  
   一、源氏的“性”情愫
   源氏的出身坎坷多艰。源氏的生母桐壶更衣,一个出身低微的更衣(服侍天皇的低等级女官),因为长得美丽多才而被桐壶帝看上成为宠妃,后生下了源氏。只是,桐壶更衣出身地位并不高,因为深受皇帝独宠,以至于当时的贵族都将桐壶更衣比作是中国的杨贵妃,对其恨之入骨。桐壶更衣去世后,皇帝对更衣的思念却没有丝毫削减。这时,一位外貌出众、身份高贵,且有着和桐壶更衣神似长相的女人闯进了皇帝的视野,此人便是先帝的第四皇女藤壶御女。一切看起来都近乎完美,皇帝对更衣的思念,也不由得转到了藤壶女御身上,并将其续娶了回家。而这个女人,也就是源氏的后妈,可以说恰恰是源氏情愫“启蒙”的开始。
   年少的源氏,一直跟随在皇帝身边,听说藤壶长得酷似自己的生母,也不由得对藤壶有着一种别样的亲近感。久而久之,这种亲近感转成了爱慕,依恋感。和皇帝身边的诸多年事已高的嫔妃不同,藤壶是当时嫔妃当中,最花样年华的一个,平日一副羞答答的模样,见源氏都经常含羞躲闪,两人只相差几岁而已。
   然而,源氏却又不甘于只做权贵,而是游走于各路女人之间。因为对后妈藤壶欲爱不能、欲罢不忍,他将目标放在了和后妈藤壶长得酷似的女孩身上,而这位女孩便是藤壶的侄女,兵部卿亲王私生女紫姬。为了寄托对自己日思夜想而不得相见的藤壶的思念,源氏甚至将紫姬抢走,将其收为养女,按照情人的标准来培养她,待少女初长成后将其据为己有。然而,源氏是个风流人物,尽管他对紫姬爱得深沉,但却又不仅仅满足于紫姬。
   源氏到处偷香窃玉,辗转于众多女子之间。比如和右大臣女儿胧月夜偷情;趁夜深人静之时潜入空纪伊守的后母空蝉的房间,并用各种花言巧语哄骗空蝉,甚至无礼强施,硬是将空蝉抱进自己的卧室。甚至连比他大7岁的婶母六条妃子,也都是他寻欢的对象。婚后,正妻紫姬常常独守空房,为此女人还曾一度嫉妒和感叹,嫉妒那些恋爱技巧远胜于自己的女性,感叹自己的丈夫对自己不够专一、呵护。客观上说,源氏的这种朝三暮四,追花逐蝶,放纵人生的行为,是为道德所不齿。然而在日本人的眼中,却被视为是一种恋爱的情调。源氏的放荡不羁,其周边的各类女子基本没有什么怨言。当然,这种“包容”的态度,和日本人早期的走婚习俗有很大的关系。所谓的走婚习俗,也就是结婚后的妻子依旧住在自己的娘家,丈夫会定期去看望妻子,并同住一段时间。这种走婚习俗和我国云南少数民族摩梭人的走婚非常相似,男方夜晚潜入到女方家,凌晨天亮之时离开,或再同住一段日子,再回到自己家中。其二,这还和日本人的物哀审美情趣有关。日本人善于将自然万物的生长变化规律,和人的悲欢离合情绪联系在一起,这多少有些老庄的意思。不过,日本人对这方面的刻画描写,显然更显物哀,和我国古代的老庄的超然物外的思想还是有较大的区别。
  
   二、西门庆的“性”实质
   《金瓶梅》的伟大就是塑造了这样一个中国男人的典型,性的化身与象征。他就是性的浓缩,性能量的集结点。他只有性,没有什么爱。女人只是满足性的媒介,他需要的不是女人全部的存在,只是肉体上面与下面的那三个洞。其专注于女人的物性。但这个西门庆和古典色情小说中的那些男人们又有很大的不同。不然,他的美名也不会留下来了。色情小说中的男人,唯一的存在就是性。西门庆唯一的存在也是性。他们的区别就在这“性”上。他们只是性的奴隶,而西门庆是性的主人。这个区别的意义是很有价值的。只有性的主人才能对性呼风唤雨,控制性,而不是相反。虽然说老西对金瓶梅们无甚感情,但却能对她们呼来唤去,随时满足自己的性欲,不论那种方式,那种姿势,那种情景下。金钱在里面的作用是很小的,性本身的作用才是大的。这说明,女人们也需要性。你看潘金莲,甚至比老西还饥渴。几天不做爱,就出去偷情;李瓶儿为了能在性上满足,硬是不顾脸面,主动请求嫁给西门庆。与其说是他们满足了西门庆,还不如说是西门庆满足了他们。这一点,在对《金瓶梅》的研究中被忽略了。这个忽略,发生在中国的知识分子身上,也是别有一番滋味的。这些西门庆的婆娘们,是如此热衷于老西的性能力,这种热衷就变成了一种象征。这样说,老西精竭而死,也是一种伟大的牺牲。从女性性需求的视角研究《金瓶梅》,与中国妇女的大批贞洁牌坊对照,我以为,要比一味的从西门庆切入要有意思的多。
   对西门庆来说,性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其从性开始,因性结束。始终没有逃出性的监狱。当性仅仅滞留在最基本的性需求与欲望发泄的物化层面,性对他来说,已经变成了主人与监牢。而人,就这样迷失在性中,被性的腐蚀力腐蚀得只剩下一个只会机械射精的鸡巴,就像消防员手里只会喷水的高压水管。他是性机器,金瓶梅们也是,而机器与机器不会对话。对人来说,性只是出发的地方,不是终结之地。把它作为终点,只会在性的起点与终点的链接下创造一个圆圈。性在这圆里徒劳的打转,转一万次也还是性。除非圆不存在了,性才能获得解放。劳伦斯把两性欢爱的和谐状态作为医治西方堕落的工业文明的唯一药剂,而在西门庆这里,性仅仅是肉体的圆周运动,它永远上升不到脑袋,更不用说心灵了。当脑袋不能参与并驾驭性,心灵又从性中消失,性就只能是性的性,消耗与瓦解的性。在此语境下,性能量越大,性交越主动,性对生命的破坏也越严重。生命除了自我毁灭,不可能有任何创造。西门庆只有性交的意识,没有性意识;只有性交的快感,没有性快感。他注重的是性交的技术层面,所以,这个史无前例的性交家,表面和女人性交,其实只是自己和自己做爱。他的性交只是受压抑的和尚的手淫。而手淫,既不能给予生命,也不会被另外的生命所滋养,只是浪费精子。这就是为什么西门庆精竭而死,连半个生命也没有孕育。性只有超出性的范畴才能被人真正的享受到,也才能有孕育生命的可能性。西门庆的性警示意义,正在于此。
  
   三、女性对性问题的态度
   明代宣扬禁欲主义,“存天理,灭人欲”。但《金瓶梅》中的绝大多数女子都不这一套。她们认为性欲是人的天生本性,性欲的满足是人生的目的。春梅和潘金莲见了阶下两只犬儿交恋在一起,就见景起意,联想到“畜生尚有如此之乐,何况人而反不如此乎?”出于这种对性欲的初步低级的认识,她们抛开了伦理节操观念而放纵性欲。她们的性欲追求具有明显的动物性特征,但却是对程朱理学的一种亵渎,包含有世俗女性早期的个性解放思想和个性意识觉醒的积极因素构成了《金瓶梅》女性反抗性的内涵。而与之相对的,是《源氏物语》的女性群体特征,即一种顺从的特性。平安京时代日本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女性从属男性权力,一个女性的人生的好坏,在于她选择男人的好坏,而女人对男人的不公正待遇却不能有任何的反抗。源氏公子的第一任夫人葵姬对丈夫的疏远和寻花问柳虽然在心中不满,但却从无宣泄,郁郁寡欢,最后早逝。和光源氏情爱关系的女性,无论政治婚姻连结的,还是源氏公子主动交媾的,虽然都在相处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对源氏公子有不满之处,但出于礼教的考虑,都没有对丈夫有直接的抱怨。《源氏物语》中的女性群体表现出很大的对男性的顺从性。
   在“性”追求问题上面,女性的结局大都是悲惨的。《金瓶梅》中女性群体的典型潘金莲的结局,不可不谓惨,“武松一提,提起那婆娘,旋剥净了,跪在灵桌子前……把刀子去妇人白馥馥心窝内只一剜,剜了个血窟窿,那鲜血就冒出来。那妇人就星眸半闪,两只脚只顾登踏。武松口噙着刀子,双手去斡开他胸脯,扎乞的一声,把心肝五脏生扯下来,血沥沥供养在灵前。后方一刀割下头来,血流满地。”应该说,《金瓶梅》女性群体反抗性在潘金莲身上体现最为集中,破坏男尊女卑,多次改嫁,对性欲的不断寻求,潘金莲都做齐了。抛开伦理道德不谈,潘金莲的行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是有反抗的意义的,但这样的反抗最后遭到了男权社会的强烈反弹,也就是潘金莲惨死在武松的刀下。在女性群体中,孟玉楼和吴月娘似乎享有了相对完满的结局,但这样的结局也是在男性话语下才实现的。孟玉楼被知县的儿子李拱璧看上才得以再次嫁人,展开新的人生。而吴月娘一生都在为西门庆守节,后来将西门庆的亲随玳安改名为西门安,承受了家业,养活吴月娘至70岁善终。吴月娘的命运也没有逃脱男性的安排。
   而在《源氏物语》中,可以说光源氏的女人们没有一个是幸福的。无论出身高低贵贱,无论美貌多才还是丑陋平庸,她们一旦卷入了光源氏的世界,就已不再为自己而活。其中藤壶作为桐壶的替身,而紫姬则是藤壶的替身,源氏才对她们青睐有加。他们的开始本身就是一种讽刺。而顺从源氏似乎成为她们得到好结局的必要条件。从开篇源氏与头中将的谈话中就能看出,紫姬对人心存嫉妒,六条御息所生魂祟人,胧月夜肆意放纵真情,而三公主更是和柏木私通到最终出家,这些都是因为她们不能放弃心中执着的情感,尊严,乃至欲望。可以说她们是不顺从的,因而结局也是不幸的。而明石姬,花散里,末摘花都一直对源氏惟命是从,在这其中也有层次的差别,花散里是顺其自然,未摘花是愚钝麻木,而只有明石姬是明了一切而作的牺牲与顺从。她的顺从不是最彻底的,但无疑是最聪明的。《源氏物语》中的女性命运只有3种选择,要么走入坟墓一了百了,要么落发为尼斩断尘缘,要么独守空闺虽生犹死。
  
   很多人将《源氏物语》中的源氏男主人公,和《红楼梦》中的主人公贾宝玉,以及《金瓶梅》中的主人公西门庆相提并论。其实在性文化方面,不同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的。文学在一定意义上被称为人学,而人是有七情六欲的。正如《孟子》上说的:“食、色,性也。”因此,性描写在某些作品中,是有其特定的生活依据、美学意义和社会效益的。性作为人的一种生理机能和生理需要,作为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文学描写中不可避免,在很多情况下是作品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不可太过,过多的描写可能只是作者的一种宣泄或商业的目的,但是对于所有的作品来讲都取决于读者自己的心理选择。
  

共 496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鞭辟入里的随笔。作者把《金瓶梅》与《源氏物语》进行比较,对小说中描写的性文学进行深入的探讨,揭示出其共性之处是源氏在众多女性之间流连忘返,温柔体贴而好色,和自由放荡的西门庆亳无二致。作者更是援引两部小说中详尽的资料,从时代背景、写作宗旨,以及男女主人公的身份、性格、意趣、品味、追求等来分析它们的不同之处,深刻分析《金瓶梅》与《源氏物语》里女性的性悲剧之别。文章观点鲜明,逻辑清晰,引用资料翔实,生动形象,说理充分,更增加了说服力。并且深入小说的内核,分析行为产生的缘由,透过现象看本质,由男女的行为上升到文化的层面,来证明文学是人学,而人是有七情六欲的,这才是它们的美学意义和社会效益。本文采用文本比较的方式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探讨性,语言凝练,夹叙夹议,旁征博引,入木三分。感谢作者赐稿摆渡,欢迎大家或各位老师欣赏。【摆渡物语编辑:飞不高蝴蝶】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沙漠孤月清        2022-09-27 17:53:21
  欣赏文友文学随笔。能采用比较文学方式,较为科学、客观评论三部中外文学作品,从性文化中萃取人性本质的东西,具有一定的深度。期待新作。
2 楼        文友:寂寞看风        2022-09-27 19:23:19
  比较客观地分析三部名著的人物形象,解读故事情节到位,感谢老师分享。
3 楼        文友:飞不高蝴蝶        2022-09-27 21:11:25
  欣赏晚茶清香的随笔,用对比的手法,深刻剖析了两部文学作品的异同点,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
4 楼        文友:文生        2022-09-27 23:09:16
  性文学和性文化,红楼梦估计算不上。本篇重点讨论金瓶梅和源氏物语,对主人公性格特点的分析很有新意,尤其对性实质的分析很有见地,值得阅读!
5 楼        文友:文字侠        2022-09-28 01:09:13
  紫式部创作《源氏物语》之时,日本正处于平安时代,崇尚精致纤细的宫廷文化。此书有人物情感作为基础,描写并不算十分露骨。这个时候,中国是宋朝。两国官方并无正式交往,但民间往来十分密切,远胜唐朝。假名也大致诞生于这个时候,但日本上层社会仍旧十分推崇汉文。虽然距离四大名著问世尚早,但三国平话本已经在中国逐渐传开,之前也有十分雄厚的小说式文学积累。紫式部也是上层社会人家的女子,没有劳作的负担,闲暇之余大可从事创作,必先从中国文学受益。如此巨著,若无前鉴基础,是不可想象的。
静静的,穿透岁月。
6 楼        文友:文字侠        2022-09-28 01:17:45
  老一点的人,也许小时候看过《一休》这部动画片。但真实的一休,其实也是个酒色和尚。这里并无贬意,正是那个时代的写照。
静静的,穿透岁月。
7 楼        文友:龙泉剑客        2022-10-04 12:02:00
  这是一篇非常专业的文章,拜读学习了。
曾经的乡下少年,我愿用我的笔写我的过往,我的现在,甚至我的将来,分享我的喜极而泣,悲从中来,甚至是吊儿郎当。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