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璞】第一碗藕汤(散文)
一
俗语说,秋天到,贴秋膘。
一场秋雨,碧空如洗,气温顿时降了下来,秋意渐浓。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当我们的身体感觉到季节的变化,准备添上一件薄外套时,秋藕成熟了。秋天的第一碗藕汤悄然摆上了武汉人的餐桌。
一碗色泽鲜亮,口味甘醇的藕汤,是讲究烹饪方法的。猪尾骨,猪排骨都是主打的食材,藕的最新品种为鄂莲12号“十孔藕”,是专为爱煨汤的湖北人而研发的“粉藕”。当这一荤一素两种食材相遇,当陶土铫子配以文火慢炖,只待时间的火焰煨出来满室的浓香,那是猪骨肉香和莲藕清香的奇妙组合,所有的精华都在汤里。当风尘仆仆的游子回到家乡,当秋风秋雨的肃杀萧瑟了饥肠轱辘的肠胃,一口热气腾腾的藕汤,从口腔的入口绵滑到肺腑的熨帖抚慰,那满腔的乡愁思念终于找到了归途。
江汉人总是能从那碗升腾的气雾中,嗅到家乡的味道,妈妈的味道。
二
秋天是风景最美的季节。气候最适宜,食物最好吃。蟹肥肉美,新粮初香,果蔬甘甜。整个江汉平原如米勒的油画,丰收的田野,万物的大地。白露已过,蒹葭苍苍,鱼翔浅底,水色竞天,洪湖万全镇王家湾永丰莲藕基地迎来了丰收季节。在这里,我见证了丰收后面的艰辛,也看到了万物生长的喜悦。
九月的初秋,中午时分,江汉平原还是高温不减。在莲藕池里,挖藕师傅们身穿防水衣,只见他们一弯腰,高压水枪往里一打,一条条莲藕从淤泥里脱泥而出。现在的挖藕方式,比起以前进步很多,有经验的师傅,凭脚感就能判断莲藕的大致位置。采摘的鲜藕,早有小船等候在池塘边,整齐地摆满,再装车运输。就是从这里,一条条鲜藕走向全国各地,走上百姓的餐桌。
在辛劳栽种的人间疾苦过后,大自然也给予人类丰厚的回馈。看到眼前采藕的景象,云泽沃野,群歌互答,采藕师傅们黝黑的脸庞,喜悦的笑脸,真是一幅人间丰收美景图。这秋天的第一碗藕汤,应该敬辛勤的劳动者。
《诗经》有云:“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这可能是我们读到的最快乐的诗篇,象美丽的歌唱,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来。采下来,摘下来,捋下来,快用衣襟兜起来……劳动的画面,何等的快活。
那是金秋时节,每年的农民丰收节都在秋分这一天。
秋色平分,缱绻闲云。在这果实累累的秋分时节,因为适宜和美好,被定义为“中国农民节”。望眼荆楚大地,无论是山川丘陵,还是平原沃野,都像被施了魔法,如调色板一样铺陈开来,那或浓或淡的秋色,淡黄,金黄,橙黄;棕红,枫红,褐红,如泼墨写意,描摹着众生喜悦,大地欢歌。
三
乘一艘小船,沿着莲藕基地碧波万顷的湖面划行,随着庆贺丰收的人群,我们来到了美丽的洪湖湿地,把自己的身心交给这片土地,享受大自然的丰厚馈赠。两岸芦苇林密,浩浩荡荡,在白色的芦花中探出头来,可见浪花飞舞,水下芳草萋萋,从长江支流汉江长途跋涉而来的各种鱼类,在水草间嬉戏游玩,好不惬意。
邻水靠岸,走下小船,在一片由莲叶和芦苇组成的绿色海洋里,搭建着庆贺丰收的舞台。一场盛会已然拉开帷幕。天作幕布,地作舞台,水天相映,灯光璀璨。
在这里,欣赏到了“洪湖水,浪打浪”的一台庆贺丰收的表演。《洪湖赤卫队》由歌剧改编成电影,从红色经典里走来,跨越时代的风云变迁,如今这首歌曲依然飘荡在美丽的水乡。参加演出的很多都是附近的老乡,农忙时节就在田间地头劳作,农闲时就兼职当群众演员,参加民俗歌舞表演。原生态的幕天席地,嘹亮的歌声在田野间,在湖水中荡漾。
一颗莲子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们。
原来,每到秋收时节,用来做种子的莲藕就会被收起来打包,长途运输到海南过冬,这些莲藕种子,带着汉江泥土的清新,被倾泻进千里之外的荷塘,海南的气候环境在冬天也适合莲藕的胚胎发育。一根根圆圆滚滚的莲藕种子被安放在临时胚胎管里,象婴儿蜷缩在母亲的子宫里,生命的孕育竟然如此神奇。这种先进的育种方式克服传统的地域和气候限制,大大提高了莲藕的生长效率。
冬天过后,春天来临,这些已经发芽的胚胎又回到母体,回到故乡的洪湖基地,被投放在池塘下面的深水里。春风在吹拂,水下的莲叶使劲往上生长,终于春分时节,它抽出第一片新叶,接着第二片,第三片。亭亭玉立的新叶子,在水中凌波微步,摇曳生姿,于是引得蜻蜓来了,青蛙来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像诗歌里写的那样美好。然后,一朵莲,两朵莲,它们开出了满湖的莲花。新鲜欲滴时被采摘下来风干做成莲花茶,待到更成熟时收获成莲子。而泥土下的莲藕会在秋天出淤泥而不染,秋分时节被采挖起来。
整个过程被演绎得像一首诗歌,如梦似幻,一颗莲子的前世今生栩栩如生。而且,莲子是千年不朽的,那莲心沉睡千年也会醒来。它的生命穿越千年的岁月风云,只要把它投放在水里,合适的土壤,合适的水温,它依旧绽放如初,焕发新生。
四
采集,是女性独特的劳动能力。
智慧的女性劳动者不断地创新和提高藕的品质。藕粉不粉,有经验的主妇最有发言权,她们最知晓藕的品种,也最会挑选。
鄂莲五号是早中熟高产的粉藕品种,特点是适应性强,南、北方均可种植,口感很粉嫩。脆藕品种代表是鄂莲六号,皮白,炒食很脆,但煨汤不粉,更适合北方种植。如果要品鲜,“白玉簪一号”是目前培育的第一个专门抽藕带的品种,一根藕带长达1米多,纤细白嫩,口感脆爽,而且春天可以抽藕带,夏秋又可挖藕卖。如果要煨汤,最新品种鄂莲12号为“十孔藕”,是专为湖北人而研发的“粉藕”,该品种目前已在市场上推广,正在扩繁阶段。精明的主妇买藕时通过数孔,就能看出它是不是粉藕了。
藕的搭档很重要,跟藕一起煨的肉类最好选猪排骨和筒子骨,这样汤的油脂不会太厚。藕还有多种做法,能干的主妇会变出很多花样。把藕切成不完全断开的两片,将中间塞进猪肉末,裹上用鸡蛋、面粉调制的面糊,待油温烧至八成,用筷子夹住放进锅中,炸至蓬松金黄,藕夹就出锅了。小孩最喜欢吃藕丸,把藕用专用的擦板擦成藕泥,与肉末混合,配上葱姜、蒜末,搅拌均匀放入油锅,一个个炸好的藕丸滚滚翻腾,浓香扑鼻。早有一旁等候的小手迫不及待地接住,放入口中,边吃边嗦着嘴,就是这个味。
五
一年四季,从夏天的莲子米、长藕带、脆藕丁,到秋天的藕汤、藕夹、藕圆子、捶鳝垫藕、腊鸭炖藕,还有可当零食吃的小食卤藕、藕粉,湖北人的胃一年四季都离不开莲藕。云梦泽的故乡,以藕为主食材的美食,是我们餐桌上的常客。也可以说,藕,养活了江汉人。
国庆假期,湖北经历了天气的骤变,气温一夜间降了20多度,从夏天迅速转为秋冬,毫无过渡。从洪湖带回来的一捆沾着泥土清香的野生湖藕,用特有的温馨给餐桌带来了缕缕暖意,成了家宴必不可少的重要食材。
窗外秋风瑟瑟,秋雨绵绵,室内家人围坐,其乐融融。一碗满溢着香气的排骨藕汤,沸腾着亲情的温度,团聚的喜悦,热气腾腾地端上桌来。孩子们的欢笑,老人们的赞许,生命的愉悦,都在秋天的第一碗藕汤中氤氲开来。
2022年10月7日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