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天佑龙种(小说)
一、土司孤女进了紫禁城
战火的硝烟刚刚平寂下来,一轮残阳已经斜斜地坠落在西方的天空了,颜色晕红得像血一样,衬出了天地间无限的悲悯与苍凉。
这是大明成化二年(1465)暮秋的一个傍晚。
广西贺县大藤峡一块空旷的野地上,四周伫立着衣甲鲜明持弓握刀的士兵,中间站立着一群衣服褴褛的山民,他们大都是上年纪的老人、孩子和年轻的妇女,一个个脸上面露愁容戚色沉沉。
左副都御史,征讨大将军韩雍看着默默无语的人群,心里不由泛起一阵酸楚。一场战乱平息下来,双方都死了很多人,特别是九山十八寨的山民们,年轻的或是壮年的男子差不多都被杀光了,寨子里就只剩下这些老人、妇女和孩子了。
参将孙震走过来,脸上仍是怒气冲冲的样子,说大帅用不着这么仁慈,他们都是叛逆的亲属或子女,干脆全杀了免得后患。韩雍说,参加造反的叛逆,该杀的都已杀了,这些老人、孩子和妇女罪不该死。
大帅,你太心慈手软了。孙震凶凶地说,不用几年,这些孩子长大了,照样还会扯旗造反的,放了他们等于养虎遗患。
韩雍有些为难,回身看看监军太监怀恩,想听听他的意见。怀恩是司礼太监,相当于皇帝内务的大总管,此次广西蛮民造反声势浩大,成化皇帝命他为监军到广西平叛。怀恩在职务上表面与韩雍平起平坐,因代表皇帝监军,实际上他握有最后的决定权。
怀恩看看孙震,表情冷峻地说道:大山官利欲熏心举旗造反,山民大多是被裹挟参与的,叛乱平息了,该杀的杀了,该砍的砍了。如今,这些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山民不抵抗了,归顺了,他们就是大明的子民。今后在地方府县的安抚教化下,他们会和和顺顺地过日子的。
公公说得是,不过,孙震接着怀恩的话头说,顺民百姓可以放了,但叛逆的余孽决不能放,否则皇上也不会答应的。
怀恩楞了一下,说有这样的人么?孙震说当然有,拉出来统统斩草除根。
怀恩很讨厌孙震的不依不饶,就对随从太监张敏说,你与孙将军一同去,把他找出的人带过来。
孙震一边走一边看,眼睛冷酷凶狠得像一头狼,人群起了小小的骚动。孙震刷地抽出刀来,厉声喝道:不许出声,不许出声!突然,孙震停下了脚步,他冷冷一笑冲进人群,拨开故意遮挡的山民,一把扯拉出一个衣着整齐,年约十五六岁的姑娘,径直把她推到了韩雍与怀恩面前。说道:大帅、公公,这是纪土官的余孽。
怀恩见女孩的衣着鲜亮,知道肯定是土司的女儿。女孩可能是害怕,整个人在瑟瑟发抖。怀恩看看女孩,说抬起头来,女孩抬起了泪眼迷蒙的脸容,怀恩微微有些吃惊,这女孩长得很标致,肤色也很好,真的是天生丽质。
你是纪土司的女儿,叫什么名字?怀恩问。
是的,小女叫纪涵玉。女孩怯怯地回答。
你的父母呢?女孩双肩抖动,哭着说,他们死了,都死了。
你还有其他亲人么?怀恩又问。女孩搖摇头,说她只有阿爹阿妈,说着指指旁边的孙震,哭说阿爹阿妈都放下刀枪了,还被他杀了。
孙震嚯地抽出刀来,恶狠狠地吼道:别说你叛逆的爹妈,我待会还要砍了你!
放肆,退下!怀恩低声喝道。孙震收起刀,悻悻地退到一边。
怀恩想了想,对身旁的张敏说,小姑娘无家可归了,把她带回去吧。
在薄薄的幕色中,征伐大军班师回京了。就这样,这个叫纪涵玉的小姑娘来到了北京,走进了宫阙重重的紫禁城。
二、皇上粗暴临幸了纪姑娘
纪涵玉因年纪尚小,怀恩让她在西宫帮着做一些杂事,比如在御膳房拣拣菜洗洗碗,跟着宫女们学做一些女红之类的活儿。最令她开心的是,认识了许许多多的宫女太监,其中有一位身份很特殊的吴小姐,她原是当今皇帝的皇后,仅仅当了一个多月的皇后就被废了,就一直闲居西宫。吴小姐待人和善,与宫女太监相处得很融洽。
涵玉是一个热情开朗的姑娘,又爱助人为乐,在西宫这片天地里很有人缘,大家照顾她关心她,让小姑娘感受到了人情的温暖,她渐渐忘却了悲惨的记忆,慢慢从失去亲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脸上有了久违的笑容。
有一天,怀恩对她说,你识文断字,懂得琴棋书画,在宫中是很难得的人才。宫中有一御书房,原是一位老太监管理,前日老太监故去,我意让你去管理御书房。涵玉当然高兴了,不但有了一份正式的活计,而且还可以博览群书,日子也就更丰富多采了。
知书识礼的纪涵玉在御书房不知不觉过了二年,她已经出落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每天与书打交道,确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儿。她唯一感到不足的是,这偌大的皇家图书室,借书看书的人少了又少,一天到晚冷冷清清的有些寂寞。
冬月里的一个下午,太阳暖暖地爬在门口,纪涵玉正在懒懒地翻着一本书。这时,有一个少年走进了御书房。纪涵玉一见少年慌忙跪下。原来,少年是当今成化皇帝朱见深。皇上见图书管理员换了个宫女,倒觉得很新鲜,便说平身,涵玉起身立于一侧。再一看,这宫女肌肤白皙身段窈窕,整个人儿如三月盛开的桃花,蕴涵着无穷的清丽与风韵。皇上微微有些诧异,想不到宫女中有如此绝色美人。
皇上问:在御书房当管理员,你肯定识字了?
自幼受母亲教导,识得一些文字。涵玉平静地回答。
皇上哦了一声,继尔又说:能诵《诗经》关雎么?
涵玉点点头,便落落大方地诵读起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涵玉朗朗诵来,口齿清晰、音韵婉转,如流水行云般优雅迷人,皇上听着听着不觉痴了。身为皇帝,他接近过许许多多的宫女,多数人一见皇上手忙脚乱慌作一团,连张口说话都不会了。可眼前这位图书管理员,虽身为宫女,却是镇静自若落落大方,皇上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个美丽的宫女。
涵玉朗诵完了,皇上方才回过神来。他痴痴地看了涵玉一会,身上顿时热了起来,一种欲望让他抓住了涵玉的手,一边说你真让人喜欢,一边就把涵玉拥进了怀里。
涵玉猝不及防,在皇上怀里一面挣扎一面低声说道:皇上,别这样别这样。涵玉的挣扎反倒挑起了皇上强烈的占有欲望,他喘着粗气,把涵玉按倒在又硬又凉的地上……
十八岁的少女纪涵玉,就这样被当今皇上在御书房冰凉的地上粗暴地临幸了。
事毕皇上起身,对着一脸羞涩惶恐的宫女笑了笑,临出门又回转身,解下一块玉佩放到涵玉手上,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后宫号称三千佳丽,七十二嫔妃,数字可能被夸大了,但也说明后宫的女人确实很多。如此多的女人,她们年年月月等待的只有皇帝一个男人。事实上,许多女人红颜进宫,到白发苍苍了也无缘见到皇上一面,更别说奢望被临幸了。难怪唐时宫女作诗哭吟:“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
如此说来,纪涵玉真的是很幸运了,可她不知为什么,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倒是皇上赠的玉佩很精致,绿得像春水那般碧透。玉佩的正面是奇山秀水,反面有“山水恒昌”四个篆字。涵玉知道皇帝赠玉非同小可,从不敢把玉佩示人,只是贴身悄悄地戴着。
纪涵玉以为,皇帝临幸只是逢场作戏,事儿过了就过了,不是吗,皇上连自己的名姓都不知道。以后的日子照样一天天过,照样平平静静当她的图书管理员。
可是,意想不到的麻烦事来了。自从皇上临幸后,红也有两月不来了,纪姑娘常常感到恶心,人老是懒懒的什么也不想做。她不知道是患了什么病,心里便惶惶地害怕。
一日,怀恩看到涵玉恹恹的样子,心里十分疑惑,便细细询问涵玉。涵玉敬重怀恩,把他当成了自己的亲身父母,心里有什么疙瘩都愿意告怀恩。涵玉便一五一十讲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末了拿出玉佩给怀恩看。
怀恩听了涵玉的讲述,又认真看了玉佩,再细细把捏了涵玉的脉搏,他顿时大惊失色,堆起了一脸的恐惧。
怀恩断定,纪姑娘怀上了皇帝的孩子。
纪姑娘怀上龙种,本是天大的好事,司礼太监怀恩何故反倒忧心忡忡了呢?那么,朝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异事?
三、主仆相差十九岁的恋情
要把这件事儿说明白,得从成化皇帝小时候讲起。
成化皇帝朱见深的童年说不上水深火热,但却是相当坎坷的。两岁那年,蒙古瓦剌也先率军进犯大明,他父亲英宗皇帝朱祈镇被太监王振所惑,御驾亲征发生土木之变,皇上被蒙古兵掳俘。
父亲当了俘虏,朱见深的叔叔朱祈钰做了皇帝,是为景泰帝。景泰为能顺利登上帝位,与孙太后(英宗的母亲)达成妥协,同意立英宗二岁的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按皇家规矩,朱见深的母亲周氏和奶奶是不能与太子生活在一块的,奶奶孙太后不放心年幼的孙子,决定派一个心腹宫女去照看年幼的太子。
这个宫女便是后来赫赫有名的万贵妃。《明史》后妃列传说:“恭肃贵妃万氏,诸城人。四岁选入掖廷,为孙太后宫女。及长,侍宪宗於东宫。”《明史》未道其名,我只好以万氏女相称了。当然,做贵妃是朱见深当成化皇帝以后的事了,她现在来照顾太子朱见深,还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宫女。
万氏女来到太子府邸时,太子朱见深二岁,她二十一岁,俩人年龄相差了整整十九岁。万氏女对这个二岁的孩子是尽心尽意的,像姐姐护祐年幼的弟弟,像母亲喂养亲生的儿子。她一天忙忙碌碌,太子饿了,给他喂汤喂饭;太子哭了,千方百计逗他快乐;太子脏了,给他洗身给他换衣服。总之,万氏女把太子当成了自己的一切,陪他玩,陪他睡,陪着他喜怒哀乐,陪着他一天天长大。
太子呢,偶尔能见到自己的母亲和奶奶,接着便是匆匆的分离,与他相依为命的是这个温柔体贴的万氏女。太子秉性原本懦弱,在他幼小的心目中,对这个女人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万氏女怎么说他就怎么做,真个是百依百顺的乖孩子。
景泰三年(1452)仲夏,朱见深的叔叔不耐烦了,终于不顾孙太后的愤怒,把太子朱见深废为沂王,扶自己的儿子朱见剂做了皇太子。
万氏女抱着五岁的朱见深走出了太子宫,住进了相对寒酸的沂王府。
五岁的沂王什么都不懂,他也不需要去懂,他只要身边有万姐姐就够了。其实,这个中的辛酸苦辣,只有万氏女知道了。朱见深当太子时,因皇帝是他叔叔,大家都晓得他这个太子当不长,没有人来奉承,也没有人来走关系,太子宫冷清清的门可罗雀。如今被废为沂王,宫女太监大都散去了,人们更是躲得远远的。后来,虽说沂王的父亲朱祈镇回来了,但被他叔叔尊为太上皇后立即软禁了起来,沂王的处境依然很凄凉。
这个时候,不管孩童朱见深的身份发生了什么变化,不管生活有多么艰难,不管环境有多么险恶,万氏女像一只育儿的老母鸡,把沂王放在翅膀下面,小心地关爱着呵护着,把一切苦难全揽在身上。沂王一天天长大了,可他对万氏女的依赖更强烈了,在他的心目中,连他的母亲和奶奶也不能与万氏女相比,没有万氏女,他也许活不到今天,他也不会一天天长大。
有一天,五岁的朱见深拥在万氏女怀中说,我跟你吃、跟你睡、跟你玩,该喊你妈妈还是该喊你姐姐呢?万氏女泪光盈盈地说,你就喊我姐吧。从此,俩人姐弟相称,形影不离。
这样艰幸而又处境凄凉的日子,姐弟俩一天天地过着。终于云开雾散,他们等来了好日子。
沂王十岁这年,他父亲太上皇朱祈镇发动夺门之变,又一次获得了皇帝位。数日后,兴高采烈的朱见深牵着万姐姐的手,再次回到了东宫,又坐在了太子的宝位上。
这时的太子已不是十年前的孩童,他长成了一个翩翩少年。随着日子的一天天过去,太子朱见深不仅更依赖万氏女,而且对她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感觉。十六岁那年,万氏女已经三十五岁了,在太子朱见深的眼中,这个女人是那样的丰韵,是那样的成熟,是那样的迷人,是那样的令人悯爱。有一晚,万氏女给他铺床时,太子突然抱住了万姐姐。万氏女红着脸拗不过这个长大的少年,就半推半就依从了太子。
天顺八年(1464)冬月,朱祈镇驾崩,太子朱见深继位,是为成化皇帝。
那位万姐姐呢,自然也成了贵妃。如果依皇帝之意,非立万姐姐为皇后不可,奈何母后看不上万姐姐偌大一把岁数,只能屈尊贵妃之位了。皇太后为断了万氏女争皇后的欲念,为朱见深物色了年轻貌美的吴小姐,皇上不敢违逆母命,只得封吴小姐做了统率六宫的皇后。
四、嫔妃宫女不准怀孕生子
吴小姐当了皇后,人人敬她三分,唯独万贵妃心中岔恨难平,时常做些嘴脸跟她过不去,弄得皇后下不了台很没有面子。皇后心想,制服不了这个万贵妃,如何统率六宫,如何树立皇后的权威。她下定决心,要好好整治整治这个不懂规矩的万贵妃。一日,吴皇后召开后宫会议,进一步强调宫闱纪律。万贵妃见皇后不施礼不说,还教训皇后年轻不懂事。皇后气极蛾眉倒竖,命值事太监把万贵妃绑起来,噼噼啪啪一顿板子打了个半死。
向你学习,致敬,不愧是曲靖老一辈作家的代表。

这篇小说无论叙事,还是作品要表达的主题,都是可圈可点的。
善良比长出好果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