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蜀秀蓉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蓉城】东坡湿地观水趣,远景楼前话古今

编辑推荐 【蓉城】东坡湿地观水趣,远景楼前话古今 ——眉山新游记之三


作者:途乐客 白丁,23.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59发表时间:2022-10-12 22:13:39
摘要:眉山古有远景楼,惜毁矣!今有东坡湖,风光粲然,重修远景楼,今人之作,亦合古人之愿也!

2000年,眉山设市恢复了1000多年前的州、郡地位,原眉山县城区为现东坡区。作为眉山市十大民生工程之一的东坡岛湿地公园,在2013年开工,2014年底完成并对外开放。将原有的东坡岛、东坡湖水域,打造成以“东坡水月”文化为主题,集生态湿地、科文教育、游憩休闲功能于一体的市民公园。
   东坡湿地公园,相邻网红东坡印象水街;与眉山新地标远景楼,隔东坡湖相望。占地面积两千多亩,是目前四川地区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
   东坡城市湿地公园设有乡村风情、三苏文化、珍稀竹木、奇花异草、手工艺制作等特色功能区。不仅增添了湖光粼粼、白鹭群飞的水域美景,也成为空气优质,温度舒适的城市“绿肺”。眉山这座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进士之乡”(北宋南宋共有886人考取进士,史称“八百进士”),也将成为一座宜居适游的文化魅力城市。
   近两年来,有幸在春秋两季分别从西边和北边游览东坡湖湿地公园两次。北边的颖滨桥的栏杆上雕刻有苏氏父子的配图诗词。虽然字迹和图画都较欠功底,但足以让游客深刻感受到浓厚三苏文化熏陶。在东坡湖广场上吹箫女歌手的雕塑则姿态生动飘逸,神态专注,十分精彩,令人赞叹。
   早晨在东坡湖北边,沿湖畔长栈道慢行。湖中小岛树木繁盛,白鹤露鸶等水禽频繁起飞降落,白羽闪亮耀眼,鸣叫声不绝于耳。水边围栏中的水生绿植默默无闻地净化水质,时而鱼儿欢腾跳跃,水面啪啦一声,扩散出一圈圈波纹。堤岸上三角梅耀眼的紫红,点缀着彩烂的春末时光。
   在湖畔看湿地公园,虹桥素妆,清波碧练。跨过醉月桥,踏上东坡岛,垂柳绿杨,盎然喜人;小草茂盛,繁花似锦,惊艳江天,依稀似西湖再现。不论是清风皱起的涟漪,还是道旁盛开的鲜花,即或是鹤鹳的飞翔吵闹,都是满满的诗情画意。曾几何时,眉山风光已完胜当年!虽不似江南水乡的柔美细腻,却胜有川味山水的豪放辽阔。
   如果是节假日的夜晚,有幸观赏水月霓裳音乐喷泉,那又是另一种色彩伴随节律动感的享受了。晨雾中对面的远景楼,轮廓虽模糊而可辩识,雄浑气势却不稍减。远景楼位于东坡湿地公园湖畔西岸东坡湖广场南边,那里是住、游、玩、吃,既繁华又接地气一条街。
   历史上,眉山远景楼闻名遐迩,据说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可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齐名媲美。在北宋元丰年间,眉州知州黎錞(字希声)为人刚正,仁慈清明,深受眉州百姓的爱戴和拥护。在他任期届满即将离任时,当地百姓上书请留,朝廷考虑民情,准予黎希声再留任三年。在留任期间,黎希声为深感民意可贵,在其官衙的北边主持修建了远景楼,为官民同享。远景楼楼高十丈,是眉山城内最高的建筑,大气精美,为巴蜀胜景。
   修楼之时,黎希声请在外做官的眉山人苏东坡为家乡大楼作记。大概是想学同朝官员滕子京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作记的故事吧。苏轼这时已被贬在黄州,但还是在元丰七年为黎希声写了《眉州远景楼记》(其文附后)托人送到眉山。从苏轼的这篇文中我们知道眉山“盖有三代、汉、唐之遗风,而他郡之所莫及也。”即“其士大夫贵经术而重氏族,其民尊吏而畏法,其农夫合耦以相助。”眉山士民贵经学重传承,敬长官尊法纪,讲合作能互助,不然眉山怎么能够在两宋培养出“八百进士”呢?
   可惜在元明时期,远景楼损毁于兵火。清代乾隆年间,时任知州蔡宗建修复远景楼。并留诗:“署名远景楼,楼成人不返。人无百岁身,景且千年远。”惜该楼后再被毁。
   现在的远景楼于2004年建成,宋代建筑风格。主楼13层,高80米,两座裙楼超然阁与醉月阁各5层,总建筑面积三万多平方米,是目前全国最高大的仿古建筑群之一。
   远景楼据水津而起势雄伟,傍湖畔更相依增色;凭栏远眺,视野开阔,岷江侧卧,湖面清雅,园林翠绕,水天相融;望景顿生豪气,游湖足慰心情,江山依旧而美景更胜,日月轮回而风光愈丽。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远景楼灯火烂漫,波光粼粼,魅力倍增,仿佛海市蜃楼。夜色中的远景楼虽说不上金碧辉煌,却多了几分华丽神秘和妩媚亲切。
   苏轼的《眉州远景楼记》简明流畅,感情饱满,语言质朴,描写了家乡三大淳朴古遗之风俗,表达尚古达文之情、赞扬清静和谐之治。这篇《眉州远景楼记》的碑记保留在三苏祠博物馆中。
   苏轼在《眉州远景楼记》中也表达过,如果登上此楼览观山川风物美景,一定会很快乐。我想老返故乡,穿平常衣着,跟着你登楼,饮酒赏乐,提笔赋诗啊!但苏轼后来再无机会回到家乡,未曾见过远景楼,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可叹的历史遗憾。
   正是:
   文豪三苏骄眉山,进士八百岂等闲。济世解忧才空耗,青史垂名亦留憾。
   附:
   眉州远景楼记苏轼
   吾州之俗,有近古者三。其士大夫贵经术而重氏族,其民尊吏而畏法,其农夫合耦以相助。盖有三代、汉、唐之遗风,而他郡之所莫及也。
   始朝廷以声律取士,而天圣以前,学者犹袭五代之弊,独吾州之士,通经学古,以西汉文词为宗师。方是时,四方指以为迂阔。至于郡县胥史,皆挟经载笔,应对进退,有足观者。而大家显人,以门族相上,推次甲乙,皆有定品,谓之江乡。非此族也,虽贵且富,不通婚姻。其民事太守县令,如古君臣,既去,辄画像事之,而其贤者,则记录其行事以为口实,至四五十年不忘。富商小民,常储善物而别异之,以待官吏之求。家藏律令,往往通念而不以为非,虽薄刑小罪,终身有不敢犯者。岁二月,农事始作。四月初吉,谷稚而草壮,耘者毕出。数十百人为曹,立表下漏,鸣鼓以致众。择其徒为众所畏信者二人,一人掌鼓,一人掌漏,进退作止,惟二人之听。鼓之而不至,至而不力,皆有罚。量田计功,终事而会之,田多而丁少,则出钱以偿众。七月既望,谷艾而草衰,则仆鼓决漏,取罚金与偿众之钱,买羊豕酒醴,以祀田祖,作乐饮食,醉饱而去,岁以为常,其风俗盖如此。故其民皆聪明才智,务本而力作,易治而难服。守令始至,视其言语动作,辄了其为人。其明且能者,不复以事试,终日寂然。苟不以其道,则陈义秉法以讥切之,故不知者以为难治。
   今太守黎侯希声,轼先君子之友人也。简而文,刚而仁,明而不苟,众以为易事。既满将代,不忍其去,相率而留之,上不夺其请。既留三年,民益信,遂以无事。因守居之北墉而增筑之,作远景楼,日与宾客僚吏游处其上。轼方为徐州,吾州之人以书相往来,未尝不道黎侯之善,而求文以为记。
   嗟夫,轼之去乡久矣。所谓远景楼者,虽想见其处,而不能道其详矣。然州人之所以乐斯楼之成而欲记焉者,岂非上有易事之长,而下有易治之俗也哉!孔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是二者,于道未有大损益也,然且录之。今吾州近古之俗,独能累世而不迁,盖耆老昔人岂弟之泽,而贤守令抚循教诲不倦之力也,可不录乎!若夫登临览观之乐,山川风物之美,轼将归老于故丘,布衣幅巾,従邦君于其上,酒酣乐作,援笔而赋之,以颂黎侯之遗爱,尚未晚也。
   元丰七年四月十五日记。
   正是:
   登高望远须好楼,西蜀文城赞眉州。古往今续诗意在,山水湖光一眼收。
   途乐客2021.04再游

共 282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时代不仁,以诗人为刍狗。反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因时代的浑浊,苏东坡才被上苍选中,将这样一位才华卓越的大文豪,来担此重任对时代的拯救,当然必然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以抵御对抗腐败的政治局面。以文明的谱系或大宇宙世界观格局的民族文明作为传播动力,歌唱生命自由精神的本质,还原生命最初的形式。感谢赐稿蜀秀蓉城,创作快乐!【责任编辑:上官蓉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