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敏思】微型小说•谈婚论嫁/介非(张士勤)
(微型小说)谈婚论嫁
文/介非(张士勤)
“五蛮又有媳妇啦!”
跟往日里一样,熹家坡村头的大核桃树底下,照例坐着老汉老婆的一帮子老年人在唠嗑说闲话。大家每天所议论的话题不外乎就是张家长,李家短。如果要换个新话题再开始谈论的话,哪便就是,谁谁家的儿媳妇又离家出走了,谁谁家的婆娘又闹离婚了,谁谁家的后生又成了光棍了!
村子里像五蛮这样的“光棍汉”,掐着指头算下来,就有四五十个呢。不是绝对的说熹家坡这地方人穷酸缺钱而娶不起媳妇,而是这里缺女人,缺那谈婚论嫁的女人资源。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祖祖辈辈的衡古规律。要是在过去,以村子里的熹老八家为例,他家的七个儿子娃,个个都有老婆。可是如今,熹老八家的七个后生的七个孙子,居然没有一个有媳妇,全部都是大龄光棍汉。
刚才大家所议论的五蛮,他就是熹老八家的五孙子。
以前一个五六百口人的大村庄,现在平时留守在家的也就只有这么十几位老年人,他们常常聚集在这棵如擎天巨伞般的大核桃树底下唠嗑拉家常,这里也是炎热天纳凉的最佳处所。这帮老汉老婆,看上去年纪大的有八十多岁,年纪小的也都过了花甲。有人说熹家坡现在的情况是名符其实的空壳村,偌大的一个农舍村庄,自然条件和生活环境都是非常的优越,现在居然如此萧条冷落,几乎就成为了空壳村。
大核桃树下的这些老人们,个个都是话唠,非常健谈,能说会道,七嘴八舌,今天的话题又自然扯到了熹五蛮的头上。
五蛮这次从外地打工的地方又带回来了个女人,大家都见过的。那天也是在这棵大核桃树底下,有人过来给大家敬烟发糖。
“五蛮,恭喜!恭喜你啦!”
五蛮满脸堆笑:“三爷爷、七奶奶、九表婶、老表叔,托大家的福,有啦,我有媳妇啦!”说着,特意牵住了那女人的手,怕她跑了似的。
女人弯下腰,向大家躹躬,抬起头,楚楚动人,一脸的灿烂。
五蛮说:“我俩要去镇上领结婚证,回头见!”
大家接了喜糖,点着了香烟,猛吸一口,齐刷刷站起,冲着五蛮和那女人的背影张望,好像他们都有一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一样,都能分辨出是妖是怪,直到他俩上了班车后,才又坐下来,又在叽叽喳喳地议论着:
“你看,这女子娃咋就不像是咱们本地人啊,又年轻,又漂亮,该不会又是个骗婚的吧?”
“不会吧,五蛮这娃这几年挺争气的,盖了三层的楼房别墅,还买了车,理该成个家了。”
“如今这世道变了,这女人都姓钱了,都变成鬼了,她们值钱也特爱钱。所谓谈情说爱,就是谈钱说爱。没有钱,就没有女人跟你,就别想娶个媳妇成个家!”
“胡说呢!我嫁给你四哥那会儿,连个土窑洞都没有呢,不也是守了他一辈子?……”
“好我的老嫂子呢,今非昔比噢,现在不同了,我孙子上次打回电话,说他与一个女子娃相好了几年了,提起结婚时,对方条件老高,要楼,要车,还要三十万的彩礼,咱一个老庄稼汉人家,土里刨食,哪来那么多的钱呢?把人愁死了!看来我孙子这辈子是要打光棍啰。”
“就是,就是。咱就说五蛮这娃吧,当初也只二十岁出头吧?去天津打工,春节期间带回来了个女娃子,她人长得俊,但嫌弃他家里太穷,第二天鸡叫头遍就偷偷起身,无声无息地跑了。”
“这不,五蛮后来发誓,哪怕当一辈子的农民工呢,一定要挣老多的钱回来,盖幢好房子。后来房子盖好了,五蛮又老了十岁。”
“还不算老吧,只有四十好几!”
“在过去像他这个年纪的人,孩子都上大学了。”
“也是。那年不是有个二婚的寡妇,还带个儿子娃上门来,怎么还没几年时间,寡妇也跑了?”
“嘻嘻,五蛮长年打工不在家,难道人家寡妇就只有守寡的份儿?”
“也是。后来五蛮不是又带回个女子么?怎么又吹了?”
“那女子就是个走婚的,骗吃骗喝骗钱财,钱花光了,人就跑了!”
“唉,没办法呀,五蛮确实是挺可怜的。”
“现在的年轻人,跟我们那会儿想法不一样。那时候我们虽然日子穷,却想多生孩子,认为只要有人,啥都会有的。可是有计划生育的政策限制着,不允许你多生。如今的年轻人,让他生二胎他还不肯生呢。我老二家的儿子媳妇俩都是大学生,如今结婚也都有十来年了,就是不愿意要孩子,干脆躺平了!不比我们那时,一头牛是养,两头牛也是养,大的带小的,家家都是鸡鸣狗吠孩子吵,多热闹!”
“五蛮大前年不是又领回来个女子吗?”
“那个女子在村子里待过几个月吧?见人只是笑笑,又不说话,像个哑巴似的。”
“她是个外国人。”
“当时哪个晓得?只看到她天天跟五蛮上镇上打工,回来还照料瘫痪在床的婆婆,是位少有的孝顺女子。”
“也是,听说还有身孕,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那天不是来了几个警察吗?把那女子带走了,我当时疑心她是外国特务……”
“呸!你胡说,外国特务跑到咱这穷山沟沟来干嘛?”
“哈哈,还真不知她是人贩子拐卖过来的呢。”
“五蛮是花了五万块买来的呢,因为她和五蛮去镇上办结婚证,她却办不了证,没有身份证,也没有户口本。”
“也是。五蛮这次必须要办结婚证的,合法婚姻才受法律保护。”
“五蛮还不是怕人家再跑了?”
“人家要是打算跑,就是办了证证也是栓不住的呀,这人又不是牲口。”
“五蛮那娃,就是太较真,这下可好,落得个人财两空。”
“先前那位女子是泰国人吧?”
“瞎说,是老挝人。”
“你才乱扯,我亲耳听五蛮说过,她是缅甸人。”
“好了好了,不用争了,这回五蛮该是交上好运了吧?不会再碰上外国女子了吧?”
“现在干什么都讲究个全球化,无论什么商品都讲究个进口出口,现在农村光棍特别多,为什么就不能进口一批女子回来?”
“你这老不正经的,这人又不是什么商品。再说了,国家也不是禁止中国人与外国人通婚,关键问题是她们是被走私过来的,是黑户。”
“你老怂还知道得多呢。”
“天天看手机,刷抖音,这就叫做老婆不出门,能晓天下事!”
这当儿,一声喇叭声传过来,大家张望过去,只见五蛮一个人走回来了,脚步沉甸甸的。五蛮也未与大家打声招呼,径直往家里走去。
大家窃窃私语:“是不是又碰到了个外国走私来的女人?”
“唉,五蛮这娃,命苦噢。”
“看那女子,不像是个外国人,也许是个走婚的吧?”
……
一时又都没了声音。
这当儿,有人发现五蛮正朝着这大核桃树下走过来了,有个婆婆终于忍不住站起身子,冲着五蛮说:
“五蛮啊,要想开点,去了红的,还会有绿的,千万要想开些……”
五蛮站住,满脸的迷糊,摸着头皮,笑道:“各位大叔、大婶,我,我怎么啦?”
“你的那个女人,怎么了,该不会是又跑了吗?”
五蛮不明就里,云里雾里,愣了愣神,忽然舒展眉头,朗声笑道:“哈哈!这怎么可能?我只是出门匆忙,忘了带身份证。”
“这么说来,那女子没跑?”
“没跑。”
“是不是外国人?”
“不是。”
“也不是走婚的?”
“当然不是。”
不一会儿,五蛮取证再次经过大核桃树底下,冲大家笑笑,加快了脚步,钻进了车子里,响一声喇叭,“呜”地一声,一溜烟不见了。
大家长长地噓了一口气,几乎是异口同声地祝福:
“五蛮这娃已经是老大不小的大龄青年了,是该成个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