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香•情】 晚秋时节话桑麻(散文)
与晚秋相伴的除了阴雨连绵,还有五彩斑斓。诚然,我爱艳阳胜过灰蒙蒙的雨天。爱与不爱,秋都会如约而至。秋风、秋雨、秋色,连同往事一起打包,沐浴着我的流年,勾勒着记忆深处的轮廓。
秋天是漫长的,也是厚重的。
2022年的秋天,尤为漫长。疫情打乱了生活步伐,如果不出门,都不知道秋色灿烂到哪一步了。
十一长假第二天,失去了度假机会,迎来了一场破天荒的雷鸣,也承接了一场晚秋的温柔。
罕见的干旱发生在千古难逢的2022。干旱的春天紧跟着干旱的夏天,可以说干旱到家了,秋天,一如既往,又是干旱中的尴尬。因此今年的晚秋不太阴瘆寒冷。因此,秋雨显得那么重要。
夜色凝重,雨,慢条斯理地来了,纯粹没把天气预报当回事,也没把季节放在眼里。预告的白天有雨,结果晚上在雷声滚滚中不紧不慢、淅淅沥沥、噼噼啪啪落下。
这是为深秋挽歌,还是诉说离殇!
电闪雷鸣在晚秋耀武扬威,好像是第一次,记得过了中秋再不会有咔嚓、咔嚓的雷声?天空不时划过闪电,雷声格楞楞一声紧似一声,忽闪忽闪,还感觉怪害怕的。
一阵过雨发威后收敛了脾性,在淅淅沥沥中步入常规。牛毛细雨,与九月匹配,细如针尖,不失委婉。
承接月色朦胧的迷离,背负逝水流年的悲凉,只需一场断断续续的呜咽。
白天艳阳高照,哪有雷雨偷袭的征兆?趁机(疫情隔离期满后)在没有大面积封控时,上北山游走观景。我知道,金秋十月的姹紫嫣红是一场林间盛会,在等待懂它的人检阅。满山红叶似彩霞,不只是三峡的盛景,更不是香山的专利。西吉的山野,照样写满了赤橙黄绿青蓝紫,那一枚枚红透脸蛋的杏叶,无疑在画龙点睛。
北山分两座山,我们先爬上右侧电视塔这座山,后绕道从左侧沿着山脊梁下山。背着太阳爬行,热乎乎地暖阳毫不吝啬,毛衣穿不住了,脱掉搭在肩上,我的脸正如漫山红叶,热情荡漾。手持手机,随时准备扑捉,穿行在丛林中,拾级而上,寻觅想要的颜色;橘红、橘黄、浅黄、浅绿、墨绿、浅褐、深褐、大红、深红、焦糖色,一片连着一片,应接不暇,眼睛直勾勾盯着手机,对着半空,才发现,老虎吃天爷——没处下爪。拍哪一片呢?哪一片都舍不得遗漏。瞅着瞅着,发出感叹:这哪里是一座山呀?简直是一幅精妙绝伦的油画。贪婪的眼神,是祸,最终耽误了时间。
野菊花撒欢绽放,一簇簇,金黄金黄,大自然的唯美派遣,在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农历九月,诠释着九月菊的使命与坚强。摘几朵捧在手里,与红叶匹配,拍几张晚秋离愁。
野菊花,山里最后的俊美模样,生在秋天,灿烂在青霜杀戮下,依然金黄美艳,轮廓清秀。当万物萧瑟时,唯有野菊兴致勃勃,不把自己醉得颠三倒四决不罢休,守护山野的贵族气质,不必和谁抢风头,它就是最后的王者。
酸梨子熟了,高高挂在树梢,韶红韶红,摘一束,咀嚼一口,面沙沙地香,酸甜酸甜。突然记起了第一次品尝酸梨子场景。不知吃过多少回了,唯独不忘第一回。
一九七六年的九、十月,我们在山背后灰条岔小学上学时,对面烂山(山体滑坡的遗址)上有几棵酸啾啾、酸梨子树,同是酸果子,两种味道,两种长相;每天早上或下午,有几个同学会摘几把酸梨子给我们尝,那是我第一次见酸梨子,指头肚大小,颜色不一,有梨褐色,有金黄色,有橘红色,有果绿色,不知何名,他们叫酸啾啾。熟透后面沙沙、酸甜可口,没成熟时有股涩味,我们叫“柞味”。可能是因为饥饿和馋,觉得很新奇很好吃。从此,让我记住了那个烂山和酸梨子。
几十年来,每到秋天阴雨连绵、寒风瑟瑟时,看见酸梨子,脑海里马上浮现出灰条岔的晚秋和酸梨子,还有快半个世纪的诸多往事。多么奢侈的美味啊,还有那些憨厚朴实的小同学,在贫穷的七十年代,竟然让我品尝到了前所未有的酸甜味。
时隔快五十年了,不知道那个烂山还是那个样子吗?酸梨子树还长在烂山里吗?天各一方、记不起名字的小同学长成什么样子了?他们过得怎么样?
记得那年刚开学没几天,在陌生的环境里给伟人开追悼会,那时,我们学会了扎绢花,并佩戴在胸前,眼泪和雨珠一样,顺着面颊滚落。那时的秋天,是雨的世界,几乎天天下雨,没有雨伞,没有雨鞋,只有旧衣服、烂棉袄可以遮风避雨。雨天有时候滑着不能上山,只能手脚并用。下山时照样打滑,就蹲着顺势而下。常常满身、满脚的泥水。别说新衣服了,连换洗的旧衣服都少,我们家还算条件好一点的,多数人家的娃娃塔塔摞摞,连补得比较顺眼的衣服都不多。
饥饿与寒冷,是那个年代秋天的标配,因此我常常记起在灰条岔小表弟家避雨留宿的情景;他妈妈我叫姑姑,是我奶奶的侄女,他就把我当亲人;下雨天路滑不能走时,就叫我去住一晚或中午在他家吃饭。很感恩我七、八岁的小表弟有如此人情。
还有一个女子(同学),她家就她一个娃娃,从小就没了母亲,只有父亲一人拉扯她长大,还经常在外面走艺(阴阳先生)。她把我领去后,放下书包我俩就抱着磨担在磨窑里推磨,偌大个石磨,吱吱唔唔,在我俩艰难的步履中,磨口淌下了白花花的白面,推够一碗面后,用罗儿罗了,她开始和面,我烧火,就这样,我俩完成了晚饭步骤。吃完洗锅、放炕(生炕火),晚上细雨蒙蒙,屋檐水嘀嗒嘀嗒,听着院子里莎啦啦的雨声,聊着天,东一句西一句,讲述着自己的故事,聊着聊着鼾声微微。哈哈,那时都是十岁的人,咋就那么大本事呢?刚认识没几天就成了好朋友。单纯的年龄单纯的时代,好奇心引领着去探索世界之外的世界。一转眼,恍若隔世,现在记不起她长啥模样了,也不知道她生活的可好。偶尔回想起,感恩满满。
经过了多少个春花秋月,唯独不忘童年印象中的四季轮回,青涩时光,清纯唯美,苦乐参半,感恩依然。每个季节都有让人流连忘返的回忆,每个故事都是成长中的感动与刻骨铭心。秋季是厚实的,是用来感恩的,更是用来怀旧的一杯烈酒。
感谢编辑辛劳付出。
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