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时光】时光碎片(征文·散文)

精品 【流年·时光】时光碎片(征文·散文)


作者:芦汀宿雁 进士,7428.4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11发表时间:2022-10-30 11:04:40

【流年·时光】时光碎片(征文·散文)
   那一晚,吃了什么,他完全没印象。他只记得思甜,和她审视的目光。
   腊月二十三,他们捧着技术合格证回到了连队。初一的笔记,被作为“教科书”在连队传看,他也荣获年度标兵称号。
   江连长亲自颁发奖状和十元奖金。私下送给初一一把手动剃须刀,还打趣说,是个男人,该考虑个人问题了。好小子,思甜托我问你好吶。
   隔了几十年的时光,战友们敬羡的掌声,依然哗哗有声。一十八岁青春的心像鼓起的帆,随时准备远航。
   他向老妈报了喜,七元津贴和十元奖金一并寄了回去。但只字不提连长说媒和思甜。
  
   六
   熬过哈口气就成冰的秋冬,戈壁的春天也还是冰天雪地。已开春,驻地不时有雪,还没完没了。
   新年一过,初一调到了技术部。
   在班长和国辉的目送下,初一以雷达操纵员的身份昂昂然地钻进了那一辆进口“车”里。上岗不出一周,他就尝到了夜值兵的苦。
   雷达天线异常了!
   初一顶风冒雪,爬上高秆。冻手不灵便,又是生手,那夜抢修的他竟在室外呆了个把钟头。
   回到雷达方舱,重启开机,继续监测各项数据,甄别目标,24小时警戒……
   一九六四年八月,初一所在指挥连接到了一号军令。那段时间,初一和战友吃喝拉撒都在方舱,夜以继日地守着机器。
   警铃一响,大家如同头顶一个闷雷,紧急进入站位,眼睛紧盯屏幕,排查空情,及时更新并编批上报。
   随着一声巨响,一朵蘑菇状烟云在几十公里开外的上空炸开。那年十月中旬,第一颗塔爆式原子弹试验成功了。远在戈壁另一基层连站的他们收到了喜讯。
   从祁连山上拾来的干枝伙着牛粪,篝火燃起来了,军歌唱起来了。每一顶军帽都红星闪闪,每一双眼都大放光芒。
   江南已桃喧十里,戈壁仍是灰秃秃一片,一切生命还在蛰伏中养精蓄锐。次年四月料峭,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了。整个团再一次赢得了来自党中央、中央军委、国防部和空军授予的荣誉称号。
   周恩来总理亲赴西北边陲,慰问驻守官兵。
   是你们,像荒滩随处可见的红柳,戍边防空,为特殊战备和秘密实验基地竖起了一面防御界碑……掌声雷动中,总理一一和大家握手,致意。
   一九六七年,绝对是整个边防雷达团和驻地浓墨重彩的高光时刻。
   作为普通一兵,初一难以描述总理那一握的分量。整个团队中国两弹一星科学试验和西北国土防空的贡献究竟有多大,初一不知道;连队热血沸腾的官兵有多少,初一也不知道;初一只知道自己一次次端详那只无比荣誉的右手。
   这只手,随一腔热血的初一去过苏州参加培训,做过最详尽的笔记,成为连队传看的共享资料。
   这只手押送雷达设备,随初一一路颠簸往返石家庄,还是这只手在长安公园划了船,并留下珍贵的影像。
   这一年,也是初一军旅生涯的最美时光。
  
   七
   漠漠黄沙地,看过去看过来,都是一片偌大的海。扎在黄土地的边防营地,就是那一抹绿。
   军营生活是苦的。没有电视,也没有青春的舞会,只有严苛的集训和刻板的工作。一群稚气的青春男儿,迅速地茁长和成熟。
   情书和家信是最好的慰藉,也是战友间排遣寂寞和逗趣的媒介。
   初一藏掖着的小九九,就过了兵营明路。
   电话,初一。通讯员小张又在挤眉弄眼地大叫了。
   电话是思甜打来的。
   去一趟苏州,初一不但载誉归来,还拐一个女生。战友直呼他交了狗屎运。
   思甜是苏州城市户口,人长得干筋骨瘦的,却是一个说话起钢声的硬女子。她不爱写信,十天半月就打一个电话。
   越是起哄,初一越是没有恋爱的感觉。一通电话,他的耳朵震得嗡嗡响,答话也成了例行公事,就像面对长官做汇报一样,硬邦邦,毫无情调可言。
   思甜的心思,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无非是让他转业去苏州,做上门女婿。当然,这也是江连长的美意。
   闲时,初一会拿起高中课本,读写,验算,做笔记,也一趟趟遛向连长办公室。他不是刻意巴结连长,而是向他请教拼音和数学。
   你个哈儿,浪漫不能当饭吃。国辉撺掇他,当然是苏州女婿好,娃娃户口随妈,好歹赚个城市户口。
   初一怔住,剃须刀走偏了,血一下子涌了出来。小光头塞过毛巾。初一一把按住腮帮子,没有回话。
   可他知道自己的心更属意谁。盯着她的眼睛,和守着雷达一个样,就像看着整个银河,有一股冲浪的心动,阴郁也一扫而空。
   西北天旱,水从祁连雪山来。初一撩起雪水,穿过风沙,筛取着他的爱情和未来。
   红柳滩上柳花开,一片火烧云铺向了天边。清晰的梦中,他看到了那个骑着自行车穿镇而过的女子,回眸一笑,灿若红柳。
  
   八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国土防空使命完成,然后呢?
   “人在阵地在、人在天线转、人在情报通”的兵魂,用忠诚与热血铸就的“千里眼”,抵个铲铲?康指挥有点义愤填膺。
   整编个逑,哪里来回哪里去呗。林副主席都发话了,你听说了吗?
   空军雷达兵,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七月流火,连队官兵心里流火,被各种流言烫伤了,人心惶惶,初一也还有点纠结。
   又一个月圆之夜。初一站在了江连长办公室。
   我下月就调回苏州,还是那家兵工厂集训中心。思甜有点死脑筋,你知道她。江连长开门见山地说,婚姻不是感恩。初一,抛开我的因素,你只管听从你的心,随着它的节奏走。
   初一左脚右脚不停地交叠,口张开又合上,陷入一种绝对的沉默。
   咚……咚咚……
   初一听见自己心脏的跳动,有节奏和持续的,似乎又是安静的。
   我想复员。面对自己的恩师和媒人,初一做出了人生转轨的重大决策。
   他背着一束光,坚定地走回营地,碎石子在半旧的军绿胶鞋下吱吱叫。
   一九六八年,枇杷挂果时,老郑家初一迎娶了英子。英子务农,次年即生下了长女,取名鸿雁。初一遵从内心,扎根贞元村小,偿还了乡邻当年的化粮葬父之情。
   那把剃胡刀,暑来寒往,见证了他后半生的讲坛时光,也见证了他们一家五口磕磕绊绊的平实日子。
  
   九
   秋风扯着帘子,在做最后的吻别。
   清淡的月光,晃晃悠悠地挤了进来。
   从奄奄一息的躯体挣脱而出,初一飞起来了,身轻如羽。
   脑瘤是个恶魔,贪婪地蚕食他,就是最新科技的碘125粒子,也没能遏制恶性瘤的扩张……脑瘤已切断了那个人的一切生机。头晕,幻影,弱视,呕吐,思维断片,双腿水肿,乃至于完全失去知觉……他瘫在绵州市三院七楼一区28号床,不能动弹,也不能言语。28床,成了他最后的孤岛。
   他的老妻英子顶着一头灰白头发,歪坐在床边,打着盹。
   初一飘过来,伸出了他的手。不,是一只翼,拂过她拧着的眉。那双眉随即舒展了。
   稍远处,一把椅子上和衣躺着他的儿子。明天,他就要返回西藏了。
   他飘了过去。儿啊,我的剃须刀……
   他飘向东海之滨的小城。一灯如豆的窗内,荧屏闪烁,长辫子的长女噼里啪啦地敲着键盘,敲记属于他的印象笔记。
   那是一个遥远的时代,荒漠与繁华,高光与艰苦,留在那里。
   水声潺潺处,有几个熟悉的绿装身影冲着他直笑,秀挺的父亲身畔,还有一位红蒜头鼻的军官……他也笑了,清冽的水声哗哗得响了。
   他看见,火烧云一样的红柳滩啊,一个青年军人兜着圈找寻着什么。
   他确信,那不是幻境,而正是五十年前真实的自己。
   是时候回去了。

共 7948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初一,是个有血性的男儿,当兵到戈壁滩上,在部队做了个炊事员。初一不但聪明勤奋还上进,一个四川人,竟然把面食做的像模像样,在去苏州州参加实战培训时,他是唯一的炊事员,刻苦学习训练,并获得年度标兵的称号,还调到技术部,做了雷达操纵员,也是兢兢业业。初一在戈壁滩上干了六年,却因为父亲的历史问题,得不到提升,一直在做小班长。初一还是重情重义之人,面对城市户口不动心,宁愿回到家乡与相爱的人结合。文章情感真挚,长于心理描写,用诗一样的语言,描述了父亲青春的岁月,让人敬仰感佩,也让人泪目。佳作,编者推荐阅读!【编辑:五十玫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1104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清鸟        2022-10-31 22:32:17
  初一的一生,带着时代的印痕,带着生活的苦和难。跳跃的笔端下,敲击出灵性张扬的文字,任你去想像之中的细节,感叹命运的无奈。父亲的过往究竟发生了什么,文中只是影射性地描绘,并无给出详细的说明。但这却成了他的儿子们升迁的障碍。初一没有因此抱怨,踏实肯干,努力学习,照样守边戍国,挥洒青春和热血。从孩童写到青年,又从青年写到暮年,充满沧桑与回味,表达出真实的人生况味。
愿与你在茫茫人海中保留一份纯真与美好
回复11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22-11-01 09:30:25
  从孩童写到青年,又从青年写到暮年,充满沧桑与回味,表达出真实的人生况味。采用的是小说写法,回忆,插叙,撑起他的青春岁月。
   谢谢鸟儿。抱抱。
12 楼        文友:越来越好        2022-11-01 09:04:52
  初一是个重情重义的人,本有很多机会改变命运,可因为父亲的历史遗留问题,一直只是个小班组,可即使这样,也没有灰心,刻苦学习,获得了标兵称号,连长帮她说媒,想上她做上门女婿,可面对城市户口的诱惑,他坚守了初心,选择了农村户口的妻子,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实属难得,是个了不起的人。
回复12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22-11-01 09:29:13
  初一是个坚守初心的人,勤谨,上进,一辈子都背负父亲的历史问题,好在,公道自然成,顺利转成了公办教师,又在儿子买的楼房住了十多年。
   好人自有善果。谢谢越来越好的留评。辛苦啦。
13 楼        文友:石语        2022-11-01 10:26:31
  如果说这是一部家族史诗,从字数上看似乎有些夸张,但读完的确有这种感觉。文章时间跨度大,事件容量大。作者选择第三人称来叙述,使文章更像一幅黑白色连环画。作者用最简练最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爷爷和父亲的传奇人生。爷爷为改变家族命运的拼搏,父亲为实现自我价值的踔厉奋发,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意气风发,快意人生。爷爷的性格,注定他不会甘于平庸的人生,注定了他落魄时的悲情。父亲也许没有爷爷的气魄,但却更加睿智。父亲由辉煌归于平淡的主动选择让人敬重。
   这样的家族史,也亏得有作者如此深厚的写作功底。相得益彰。
   牛牛原来是黄埔后人啊,深藏不露。
回复13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22-11-02 11:12:15
  一幅黑白色连环画,家族简谱,花儿拔高了雁子的拙文。
   有这样的父亲,我是自豪的,但为爷爷的桀骜和父亲的不得志,惋惜。
14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2-11-01 12:46:02
  一篇文学味特强的散文。如此布局的作品,是需要强大的逻辑才能完成的。初一的一生在作者的笔下起伏、平缓、婉转、跌宕,结局平平,过程纵横,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人生。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遭遇,而把握命运,只要一颗心足矣,绝不因时代的不同而改变。如初一这样的人物,如果当初违背自己的内心而选择思甜,他的仕途会一片光明,可是,幸福吗?在平淡的生活中度过幸福的一生,或许这才是他要生活,才可安放他从军后疲累的身心。
   这样的一生,是丰富多彩的。为作文者有这样的父亲而击鼓,更为作文者自成一体的写作风格,而歌。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回复14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22-11-02 11:10:17
  在平淡的生活中度过幸福的一生,或许这才是他要生活,才可安放他从军后疲累的身心。是的,爷爷给他取名有初,就希望他保持初心,拥抱简单的幸福。父亲其实也做到了,安享淡泊,守住干净的心。
   不过,他偶尔还是会爆发,娶了一个动口厉害的英子,农活不在行,女工又差,厨艺更一般。哈哈
15 楼        文友:生米        2022-11-01 15:28:27
  时光碎片
   文章有点长,当我读完以后,又不知道要怎样来写评论,因为,我读着读着,眼睛会湿润,心也会沉重!特别是读到东哥写给初一的信的那一段,{父亲的托梦,不过是被折断双腿入殓的凄惨在妈的潜意识的投射罢了}!我就是很伤感,唉!初一的父亲好苦啊!
   初一是作者的父亲,他在部队当兵和回乡任教时,都是任劳任怨光明磊落,他的一生,平凡而不缺坎坷!
   初一人生中最大的安慰和成就,就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英子做伴侣,并生下了他引以为荣的东海长女!
   拜读美文,问好作者!
回复15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22-11-02 07:56:56
  初一是作者的父亲,他在部队当兵和回乡任教时,都是任劳任怨光明磊落,他的一生,平凡而不缺坎坷!是的????
16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22-11-01 16:37:02
  时光碎片,诗意跳跃的文字,像梦幻一样,叙述着新旧交替的两个时代,父亲爷爷两代人跌宕起伏的命运。在过往的时光碎片里,他们都年轻过,满怀憧憬,做过希望的梦。黄埔军校的骄子,坐镇县城的军官,落得个血本无归。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样的经历,必然拖累家人和儿子的前程。好在命运还算公平。1962年的雷达兵,国家机密,能成为其中一员,相信整个社会人心的善良。从一个连队的炊事员到荣获年度标兵称号;笔记,被作为“教科书”在连队传看,再到雷达操纵员的身份,可见“大年初一出生的”初一是何等的聪明。
   一九六七年,初一,军旅生涯最美的时光。现在的人不知道,那时能接听一个千里长途,一个女孩的电话,是何等的值得骄傲的事啊。
   一九六八年,初一迎娶英子。
   一九六九年,英子生下长女,取名鸿雁。
   若干年后,故事中的主人公走了,带走了一个时代的秘密。
   这篇《印象笔记》,没有秘密,它倾诉着一个女儿对父亲无尽的怀念和内心的崇敬。读之,让人荡气回肠。
   佳作。佳作。阅读欣赏。
回复16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22-11-02 07:56:05
  谢谢明月哥梳理父亲最高光的几个时间节点和不吝赞美。
   他的后半生,始终是有些遗憾的,三尺讲台,一只粉笔,灶台和家事,太过于日常,温馨有之,不如意十之八九。不甘于平凡,却实在是个普普通通的教书匠。
   当然,他是严厉的父亲,是负重前行时会爆发坏脾气的善良丈夫,是勤勤恳恳的好老师。
17 楼        文友:疏影横窗        2022-11-01 20:47:46
  我的乖乖啊!雁子姐姐你这对人物描写也太到位了吧。那一段美食描写更是让我直流口水。文中的主人公初一,在姐姐的笔下活脱脱一个军人形象跃然面前。在那个年代,又有多少人是因为历史问题而受影响的。其实姐姐是写出来那个年代受影响的许多人的心声。他们默默无闻,踏踏实实地扎根于本职岗位,这种精神不正是我们现在年轻人该学习的吗?此文必赞。比心,么么哒。祝姐姐写作愉快,幸福安康。
不忘初心,还原本质,真实为美。
回复17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22-11-02 07:47:40
  谢谢小疏影,心中有横斜水清浅的妙意。
   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传奇,父亲如是。他烙饼的手艺,曾经在我家贫乏的的案板上,大放异彩。
18 楼        文友:桑子        2022-11-02 17:21:48
  每个人的一生如果一点点记录下来,那又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历史。作者让不同的时间线交错,在跳跃平实的语言中将父亲与祖父的故事展开,读起来与其说是散文,倒很像一篇跌宕起伏的小说。作者笔下的初一就像是千千万万个默默无闻的朴实男儿,他有自己的上进心,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面对恋爱时的小想法,又有着属于普通人的传奇故事。在那个遥远的年代,扎根在大漠里的雷达兵,可就这样一群忍受艰苦隔壁环境的普通人,他们在履行使命中见证了属于共和国,也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看到结尾,初一走到生命尽头时,我竟然觉得代入了《百年孤独》的经典开头:多年以后,奥尔良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我冒昧地猜想,如果将“奥尔良诺”替换成初一,那最后的最后,会不会是这样的画面?
  
   “多年以后,初一站在人生尽头处,准会想起在红柳滩上兜着圈拾枝干的早春。”
宝剑、纸笔、乌鸦
回复18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22-11-02 19:08:03
  如果这样收稍,意犹未尽。谢谢。我试着改一下哈
19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22-11-02 18:05:59
  用一篇几千字的散文书写祖父和父亲跌宕起伏的人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何况年代久远,了解到的也只能是一鳞半爪。但一个家族的历史,必须要用文字才能留存,这是对先人的尊重和缅怀,也是对后人的激励。雁子是一位高明的剪辑师,将那些在旧时光里隐隐绰绰的光阴碎片,拼接成一个个摄人心魄的瞬间。黄埔军校毕业的爷爷的临终结局叫人心绪难平,父亲的坎坷命运更令人百感交集。雁子的先辈有如此传奇的人生,值得骄傲和自豪,也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回复19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22-11-05 20:59:18
  谢谢姐姐提点,我有时间,再改改。
20 楼        文友:雪飞扬        2022-11-03 12:06:07
  这是一篇小说一样的散文,也可以说是散文式的小说,语言优美诗意,写作手法新颖别致,采用镜头的方式,一步步把主人公初一充满坎坷的一生呈现出来。这是一位温厚、有情有义,有责任有担当的男人。读到最后的生离死别,让人忍不住眼眶湿润。
回复20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22-11-05 20:59:57
  一位温厚、有情有义,有责任有担当的男人。是的。他是个有担当的好男子。
共 24 条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