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暗香文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暗香】唱戏台,儿时的记忆(散文)

精品 【暗香】唱戏台,儿时的记忆(散文)


作者:易辞 举人,3017.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128发表时间:2022-11-01 10:36:16


   晚风吹过街道,绕过楼下玩耍的孩子们,跳过他们欢乐的笑声……原来是快入秋了。可最近由于疫情的缘故,人们也都很少出门,顿时少了村庄的烟火气,缺了街道的热闹,孩子们的欢乐声也跟着疫情消失了。但记忆中的热闹,莫过于儿时那最珍贵的唱戏台的画面。
   南方的秋,总是来得那么迟,但秋天的来临,让我们知道一年一度的唱戏台也即将随着而来了。
   唱戏,是故乡一年一度最重要的节日,比春节还要隆重,在农历九月初九这天开始,要唱上三天三夜大戏。也不是深夜也唱,要看唱的戏是长还是短,或是开戏早或是晚。有时晚上十点多或是最晚十二点也就结束了,毕竟戏子们也都要休息的。听母亲说,九月初九这天是为了拜神诞而唱的,拜神是老一辈人心里祈祷的寄托之地,而唱戏台,是为了传承这种独特的民族风俗。
   戏台,需要搭建在拜神诞的正面。在九月初九前两天戏班子便要到来,搭建一个两层楼高的唱戏前台,后台分化妆区和戏子们的休息生活区。孩子的我们,总是期待着他们的到来,然后环绕在戏台旁,看着挂满一旁的戏服,是那么新奇、新颖。戏班子的人也都很热情,有时候让我到后台参观,看看戏服之类的。
   戏台搭建好后,需要在正戏头的前一天试戏,试戏好了之后,就是等待九月初九正戏的来临了!
  
   二
   九月初九这天一大早,母亲准备好了贡品,荤的素的,水果甜品,香粿甜粿之类的,挑着担子来到唱戏台前面拜神诞。
   一根像柱子的香,点燃在神灵的面前,来往的人们,挑着贡品,带着心中所求,寄托在这天的拜神诞里。戏台,那戏曲的声音,蔓延村落,响彻天际……
   唱戏台,唱的是故乡特有的剧种——潮剧。潮剧,以方言为主,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戏剧,吸取百家之剧,形成潮汕地区独特的艺术与风格。潮剧是中国十大戏剧之一,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南国奇葩”的美誉,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也曾写下对潮剧的深情诗句:“莫夸骑鹤下扬州,渴慕潮汕数十秋,得句驰书傲子女,春宵听曲在汕头。”
   戏台上唱戏的戏子们,画着妆容,穿着古戏服,唱的有《告亲夫》《金鸡玉兔》,还有著名的《井边会》《苏六娘》等潮剧。
   白天,看戏的老人家们比较多,各自搬着椅子板凳,坐在戏台前,看着如此近距离的潮剧演绎。午后,等孩子的我们放学了,还没等回家,便纷纷来到戏台处玩耍。孩子的心不再看戏上,而是三五个伙伴,环绕在戏台边,相互追逐着,或是玩捉迷藏。有时躲在戏台下,有时躲进戏台后面,或是藏在贡品的桌子下……但是,最不能藏的就是贡品的桌子下,要是被老奶奶发现了,免得被教训一番,训着不能对神灵大不敬的话,调皮的孩子还不当回事,对着老奶奶吐舌头做鬼脸。老奶奶也知道,孩子们只是贪玩而已,也没有过多责骂。
   这时的戏台前,唱戏的唱戏,看戏的看戏,拜神的拜神,玩耍的玩耍。男女老少,顿时汇聚于此;那戏曲声,孩子的玩闹声,相互交融;来来往往挑着担子的人们,来了一拨又走了一拨,这样的场景,只能属于九月初九,唱戏台这一天了!
  
   三
   午后,可不是孩子最欢乐的时段,最欢乐的,还得是晚上。刚好太阳落山,吃完了晚饭后,孩子们搬着大大小小的椅子,像相约好了一样,前往戏台看戏。
   看戏,其实也不是全在看戏,孩子们则多在于吃。
   每到唱戏台的日子,隔壁村的叔叔们或是阿婶们纷纷骑着移动“超市”三轮车,来到村庄,来到戏台前摆卖。贪吃,永远是属于孩子们的专有名词;零食,永远是属于孩子们的最爱。移动“超市”三轮车上的那盏灯,点亮了孩子们的眼睛。有腌制后的甜水果,有酥脆的“猪耳朵”,甜甜的棉花糖和冰糖葫芦,各色零食,琳琅满目……挑着这样的,又选着那样的,顿时不知买些什么零食好?
   有的三五个伙伴,买着不同的零食,分着吃,也都能吃到想吃的零食了。但是,瓜子是例外。看唱戏台,瓜子可是必备的零食之一。用一个茶杯作为量具,商贩叔叔总是大方的舀得满满的,就一两毛钱,便宜得很。孩子的我们,还没等商贩叔叔舀瓜子,就扯开自己的口袋或是衣袋,“哗啦哗啦”地倒进袋里,听着声音,心里甭提多开心了。
   买了瓜子的孩子们,才会乖乖地坐在戏台前,边看着潮剧的演绎边啃着瓜子。长辈要是见到在啃瓜子,总是说不要吃太多瓜子了,容易上火。而我们总是听不进去这样的话,吃完了还去买,继续装袋里……要是还有调皮贪玩的孩子在戏台前玩闹的话,村里捡垃圾的大重叔便会在前面呦呵和阻止那些不听话的孩子们呢!
   唱戏台,看得最认真的,是爷爷奶奶辈了,他们对于潮剧的喜爱,是从骨子里的喜爱,那场场演绎,那声声曲调,他们看得那么认真,那么入迷。听说,在八九十年代,能把自己孩子送进剧堂学习潮剧,是很荣耀的一件事,因为唱戏会被录制后,在本地的电视台放映。
   三天唱戏台,我们玩闹了三天,也欢乐了三天,倘若要是遇到周六日,那便玩得更晚了。
   直至夜晚来临,玩累的我们,带着疲惫,伴着隐隐约约的戏曲声,昏昏欲睡了……
  
   四
   岁月把人生拉长,记忆把过往封存。
   原本一年一度的唱戏台,由于疫情的缘故,便停下了。而曾经玩闹在唱戏台前后的孩子们,也都长大成人,纷纷外出工作,很少在九月初九这天回家了。从此,那个唱戏台也就不再有,那些热闹,欢乐的场景,也就随着消失了。但是,也许唯一留下的,只有过往里的记忆,那唱戏台承载的是如今心里那份独有的怀念。
   还有,那些存在过记忆里的商贩叔叔阿婶们,大重叔和老奶奶。毕竟他们也曾是构成儿时记忆里,那唱戏台时最不能或缺的一部分。我依旧惦记着他们,可我也担心着,担心他们有的早已跟着唱戏台一同离开了……如今,只剩下他们在儿时那个记忆里的依稀残影。而最不能遗忘的,还有曾经一块玩闹的伙伴们,随着时光的延长,我们也慢慢地渐行渐远,偶有相聚也是趁着你我不忙的时刻,最多的话题,便是说着儿时那唱戏台的过往了!
   我知道,唱戏台是儿时的记忆,是独特的,也是珍贵的。更多还是一种传统的风俗,用唱戏台的方式,以拜神诞的名义,把村庄的老老少少们都汇聚一起,用欢乐、热闹,呈现出一个属于故乡村庄的美好演绎,也是一个属于儿时的美好回忆!
  
   (原创首发,作于十月)

共 248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饶有趣味的回忆性散文。作者在秋的况味中,回味了儿时在家乡九月初九唱戏台的盛况,这天,母亲会准备好贡品,挑着担子去唱戏台前拜神诞。一柱高香,表达了乡亲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潮剧,以方言为主,是一种古老的地方剧种,它吸取了百剧之长,形成了潮汕地区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中国十大戏剧之一,有着“南方奇葩”的美誉。说起唱戏台那几天,就让人热血沸腾,特别是孩子们,嬉戏玩耍,追逐打闹,买零食、吃小吃,简直比过年还开心。而真正看戏入迷的,恐怕只有那些爷爷奶奶们了。他们对潮剧的热爱,是从小就有的,是浸在骨子里的喜爱。那欢乐的场景,在游子的心头萦绕着,虽远隔千里,却永远刻在游子的记忆里。好文推荐!【编辑:冷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1101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冷眉        2022-11-01 10:41:46
  唱戏,看戏,这是属于我们,甚至几代人对故乡的集体回忆。虽然已经久远,却仍旧在游子心间萦绕,无法忘却。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回复1 楼        文友:易辞        2022-11-01 13:19:11
  是啊,儿时那个唱戏台的画面,真的是如今最牵挂的过往!感谢兰心老师辛苦编发,秋日安愉!问好!
2 楼        文友:风中求静        2022-11-03 08:51:09
  品读易辞老师佳作!搭台唱戏,是农村的一种十分浓重热烈的娱乐活动,小时候我们那里也经常可见,但你们这里与拜神诞结合起来,更有意义。
回复2 楼        文友:易辞        2022-11-03 21:17:39
  是吧,很隆重的唱戏台。可是如今已经暂停很久了!感谢老师关注,问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