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 萤光缝合的伤口(赏析)
2022年《散文诗》10期刊发的胡南组诗《萤火》,我还是在诗歌群里看到的。
早上6点多醒来,习惯打开手机,当在沭阳县诗歌学会群里看到本县在外地工作的90后青年诗人胡南的组诗《萤火》时眼睛一亮,被他那些奇崛而又顺畅自然的诗语及其背后呈现的灵动、形象、深刻的思想内涵深深吸引,一气呵成赏读后就写了几句感悟与贺词发在群里。9点到班之后,处理几个应急事务后,便感觉脑子里总有一种“萤光”闪烁,思绪总被《萤火》中那种“蚕丝”纠缠。随又在电脑上重赏组诗《萤火》,并按组诗中9首短诗,分别一一给予留言、赏析。
——轻抚的晚风,河面粼粼的波光,拉开第一首诗也是整组诗的序幕。尽管浮想联翩,还是通过“岸边的萤火虫并未提供更多的回忆”这一人性化智语,切入自己更多的回忆、认识、感悟,并愿“以幽微之光,照亮人世的幽暗”这个大思想贯穿,无论是草丛中汇聚光源,群星闪烁,还是落单的“小我”,都有自己的“三观”引领一方世界。从“这些虫,举着微光。”到“如万家灯火。”一下子自然的跨度多么巧妙!更让读者联想到那些落单的几乎被人遗忘的小虫,就像默默无闻的平民百姓散发自己的微光微热、点点能量,眼前浮现的尽是城市夜晚活色生香的万家灯火。
——生死轮回。多年以后,渺小的我将化为流萤。亲朋好友,如果你还念想我,敲门拜访时,最好不要喊我尘世间浪得的那些虚名,唤我的乳名是最为亲切。尘世间,我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助我飞行的载体,我只能在另一个世界——“萤火内”,为你开启一扇明亮的门窗,借空气的浮力远行,在虚拟的世界里,我们想拥有的世界将得以扶正,才有众人另眼看待我们:在黑暗中的别有洞天、世外桃源。
——万物有灵,似乎息息相通,皆有神性。萤火如庙宇,想象真的奇崛。无论僧人如何用心打坐、钟声如何尽情回荡,菩萨也力不从心,只能“一直呆在萤火中,用目光抚摩万物”。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组诗,漂亮的句子“滑嫩”,思想内涵深刻,自然天成。
“用一滴萤火唤醒高亮的星辰,虽不科学,却仍愿孤身一试”,明知自己“三两三”(如这首流行曲的内涵),却也勇挑千斤担。虽是卑微的“小我”,居庙堂之高则由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明知不科学、不可为而为之,足见执着、坚毅。
佳句出奇,自然通透,思辨有力,韵味无穷。“烛影摇曳,等待搀扶。萤火唤醒纸张背后的生活”、鸟鸣和溪流,哪个更清澈?萤火自问自答,只有火在点燃火……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讲述,转述,无论是萤火、祖母、父亲还是我,最终都该由灰烬来完成。
“祖母曾将爱意的萤火转述给我,她佝偻的身影像一枚细小的月亮,挂在记忆的星空。”形象逼真、贴切。
在讲述和转述中,都有一道被微末般的光亮缝合的伤口。
——在故乡童年的补丁里,夏夜的一草一木都有跳动的萤火,蚕丝般缠绕并温暖周围的事物,温暖童年的时光,温暖词语的枝枝叶叶,照亮季节深处,照亮前行的足迹。
——繁星满天的秋夜,思绪万千。我如一只走散的萤火,想念祖母;便向窗前一只似曾相识走散的萤火打探故乡祖母的消息,以及“如何描述一棵野草的低语”,可是,一切如凉爽的秋夜,如两行不同的脚印,死亡般静寂。或许死亡也是如此。
——点亮自己,照亮别人。发亮的枝条足以证实万物接受萤火的教育。水牛、鸟鸣、河床等等,各具形态,顺从自然法则,都暗合神意。如一只鸟宽慰另一只鸟:泥泞是雨水的另一记耳光。
——凿壁借光,囊萤映雪,古往今来,谁能冲破自身的壳?
我如一只萤火,背着隐形的光,又能如何?群鸟归来,携着鸣啭和一身的微雨,任凭细雨击打着屋檐,划破群山寂静。
品读全诗,感受颇深。思路广泛,想象无涯。内容丰盈,思想深刻。尤为诗语娴熟、独特、老道,出奇,足见功力非凡,境界高深,已把三四线甚至一二线城市诗坛那些认为“类似通俗易懂的表层诗作”甩得很远,如孙悟空的一个筋斗云。以上只是一孔之见,供参考,啰嗦之处请谅解。
祝贺你!诗歌成就,已成为花乡沭阳乃至酒都宿迁诗界的骄傲。
2022年10月31日
青竹无语,实名,周守贵;《当代诗人》杂志编辑部主任,香港国际华文诗歌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宿迁诗社社长,首届中国当代十佳实力诗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大量作品刊发《诗刊》《星星》《诗选刊》《诗歌月刊》《扬子江》《绿风》《诗潮》《延河》《鸭绿江》《青年文学家》《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国内主流诗刊、媒体、网络和多种选本,全国诗歌征文大赛多次获奖;多次担任全国诗歌大赛评委。诗观:关注,高远,纯粹,唯美。
另附:胡南组诗《萤火》
巫山秋夜萤火飞
—杜甫
1
晚风如抚。河面上漂浮着粼粼波光
岸边的萤火虫并未提供更多的回忆
自顾闪着微光,我仿佛听见它的腹语
“我愿,以幽微之光,照亮人世的幽暗”
他们在一片草丛中,汇聚集合并照亮了一大片区域
只有数只落单的,还在自己的世界中
努力地发光,如草尖上的一滴露珠
这些虫,举着微光。
如万家灯火。
2
多年以后,请到一滴萤火内拜访我
敲门,并请唤我的乳名
我会为你打开一扇明亮的门窗
我们将借空气的浮力远行,如乘舟
微风正慢慢扶正我们的世界
而岸边人将这样称呼:
看,黑暗中一个明亮的小洞
3
一滴萤火,如一座庙宇
僧人在打坐
钟声回荡,时间在永逝中仿佛得以凝固
成为永不凋谢的火
微光中,菩萨埋首
但她并不打算对人间施以怜悯和馈赠
而是一直呆在萤火中
用目光抚摩万物
4
用一滴萤火唤醒高亮的星辰
虽不科学,却仍愿孤身一试
用一滴萤火点亮俗世的烛灯
烛影摇曳,仿佛在等待搀扶者
用萤火去唤醒这纸张背后的生活
竹林和山涧,哪个更为偏见?
鸟鸣和溪流,哪个更清澈?
只有萤火在自问自答
只有火在点燃火……
5
萤火在讲述,她最后的讲述
该由灰烬来完成
除此以外,均为转述者
祖母曾将爱意的萤火转述给我
她佝偻的身影像一枚细小的月亮
挂在记忆的星空。父亲也曾是个转述者
他把父爱转述为奔跑在稻田里的汗水
他把严父转述为一记幽蓝的耳光
现在,我作为转述者,由我将别人转述给我的
转述给你,在这首诗中,在善意的萤火之中
它慢慢地在黑暗中撕开一道伤口
然后又用微末般的光亮为它缝合
如一只蝴蝶扑闪明亮的翅膀
6
萤火在跳动,在夜空中,在故乡的河岸边
在院子里,在一棵柿子树下,在樱桃树下
在童年的补丁里,在深深的疲倦中
在秋天的晚霞下,在苍老和不朽中
萤火虫提着荧光灯,如蜜蜂提着音箱
单一的回响,如秋风摩挲着树叶
萤火虫吐出体内的光亮,如蚕吐丝
一寸寸缠绕并温暖着周围的事物
萤火虫提着灯笼,飞进词语的内部
用一生在里面擦拭,擦拭……
直到它发出透明的光亮
7
某个秋夜,星群如织
一只走散的萤火前来敲窗
她趴在窗户上,细小的眼睛
如门缝般窥测我屋内的世界
我问她是否带来祖母的消息
她微微摇头;我问她
该如何描述一棵野草的低语
她回答:死亡如凉爽的秋夜
我问她是否看到河边的一个少年
把眼泪揉回眼睛,把细沙踩进泥里
然后留下两个不同的脚印
一个叫“福兮祸所伏”,另一个叫“祸兮福所倚”
待我话音未落,她转身回头
消失于茫夜中……
8
是谁在点燃萤火
并让万物接受萤火的教育
发亮的枝条,神很满意
在溪流边啜饮的水牛,神也很满意
鸟鸣自鸟儿的胸腔内发出,仿佛是神在喃喃自语
连绵的细雨,在今日停歇
雨丝如想象,微凉的萤火注入体内
如流水洗涤河床
我的尖锐和反骨,被慢慢抚平
愤怒如脏水,唯有这不能的萤火
能将它净化,并完整地归于自然
是谁在点燃萤火让我倾听到影子和“我”的对谈
如一只鸟宽慰另一只鸟:
泥泞是雨水的另一记耳光
9
群山寂静,唯一能听到的
细雨击打着屋檐
有人在屋外凿壁,借着光
也有人在屋内囊萤
伏在案前,借荧光,细嗅一片叶子
叶脉如河谷般伸展发出淙淙的回响
而那位在晋朝的映雪之人
却一直未冲破自身的壳
此刻的我,如一只萤火
背着隐形的光,贴在墙壁上
但见群鸟归来,携着鸣啭和一身的微雨
刊发于《散文诗》2022年10期
胡南:【创作谈】组诗《萤火》写于今年年初,当时写的很顺,两天内就写完了,但在酝酿这首诗的过程中花了较多的时间,也思考了许多,为完成这首诗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我比较喜欢“萤火”这个意象,萤火本身就是非常美的事物,我相信有很多人喜欢。但此刻,希望读诗的你能喜欢这首诗,也盼大家多批评。
胡南,90后,江苏宿迁人,有诗歌散文发表于《诗歌月刊》、《散文诗》、《文学报》等刊物,曾获中国诗歌学会、《十月》等单位和刊物主办的诗歌大赛征文奖,目前就职于某央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