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记忆化合价(散文)

编辑推荐 【丹枫】记忆化合价(散文)


作者:马永利 白丁,17.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77发表时间:2022-12-09 17:08:18
摘要:原创首发

【丹枫】记忆化合价(散文) 早上坐车去项目部,同事刘君说自己中学时学的很多知识都忘记了,连“化学价口诀”也记不清了。我说我好像还能背:
   一价钾钠氯氢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
   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
   铜汞二价最常见。
   刘君说,这么多年了你还记得。我说可不是吗!一晃都过了四十多年了。
   其实我的化学课学得最不好,几乎跟没学一样,说没学对不起我爸妈,说学了又对不起老师。但奇怪的是这个化合价口诀我那时背会了就再也没有忘记,尽管后来毫无用处。我想起我的一个化学老师刘克业,那真是一个人如其名的好老师,见我学不好就把我叫到他宿舍里给我一个人补课,他有严重的胃病,给我补课时胃疼发作,额头上直冒汗,脸色蜡黄,也许是让我给气的;可我实在是太愚钝了,就是搞不清楚溶质、溶剂、摩尔这些化学计算,看着老师难受的样子,我羞愧的胃也跟着疼了起来。
   现在说起来,年轻时的记忆力多好啊!诗歌好背,自不必说,短小押韵,朗朗上口;可文言文和“周树人”那么费劲咬口的文字多难背呀!但我们那时硬是背了下来。我现在能背诵下来的东西都是中学时期背下来的,《岳阳楼记》《梦游天姥吟留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学》《劝学篇》等,到现在还能背诵,而近些年我背过的东西很快就忘记了。可见学习这件事,还要“劝君惜取少年时”的,尤其需要记忆的知识一定要趁着年轻多背诵的,因为很容易产生永久记忆。当然了,六岁以前的小孩儿脑子还未发育成熟,是不适宜死记硬背的,记住了也存不住,就像一个长不成的瓜。再想起我在北京国子监里看到的太学生们的课程表,一个月里竟有一半的时间是要学生死记硬背的,背“四书五经”,那些东西没有一篇是好背的,何况还读不懂呢。背不下来怎么办?只能是刻苦自己,下死功夫,五十遍一百遍地背诵。朱子说:“不记,则思不起,更无缘贯通。”“要知人只是不会耐苦耳。”千万不要以为古人背诵古文就好背,不是那么回事,因为古时候文言是不一致的,文是文,言是言,作文是作文,说话是说话,文言只通行于读书人,生活会话还是乡村俚语,村夫村妇间说话如果是“郁郁乎文哉!吾从周。”那就是笑话了。连孔子也会说“割鸡焉用牛刀!”所以,在记忆力好的时候就要多用记忆力,用足用好记忆力,这样的安排是有道理的,因为事半功倍。
   忽然就明白了人的头脑为什么又叫作脑袋!其实人的头脑还真的就是个装知识的口袋。但这个口袋在人年轻的时候开口比较大,学的东西很容易一把一把地装进去,甚至是像流水一样灌进去;但长着长着口子就变小了,就不那么容易把知识装进去了,而且这口袋底子还出现了破洞,一路走来边走边丢,遗失了许多,找都找不回来。再往后,进口越来越小,漏洞却越来越大。到了最后,干脆长死了,啥也装不进去了,啥也记不下了,甚至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了。

共 115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千字记事散文,从背诵化合价引起的对记忆力的几件往事,抒发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记忆力逐渐下降的客观事实,从而提出“劝君惜取少年时”的主题。作者选取自己学生时代背诵古文和化学化合价的例子,尤其是化学老师督促他背诵的情景,很感人,也很有画面感,凡从学生时代过来的人都有同感,更主要的是作者用一种质朴到近乎口语化的语言叙述和描写,更给人以娓娓道来的生活感和真实感,文章虽短,但主题突出,语言流畅、感情真挚,给人以启发。佳作推荐。【编辑:安子川】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安子川        2022-12-09 17:24:59
  感谢赐稿丹枫,问好作者,佳作欣赏。极力推荐。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