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写封信给我(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写封信给我(散文)


作者:鲲鹏一飞 童生,656.0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39095发表时间:2022-12-15 14:04:23

早上,在穿过马路买早餐等红绿灯的时候,突然发现身旁道沿上居然有一个绿色的邮筒。说是突然发现,应该说是我才突然发现,其实它已经存在很久了,而很久以来我从来都对它选择了无视,根本不曾看见它,所以一点印象都没有。
   它应该是新刷了油漆,比之前更加鲜亮,所以它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它差不多有一米五高的样子,头上是一个圆形的顶,象戴着帽子,下面是一个如鸭嘴一样的投信口,再下面用黄色油漆喷涂着“中国邮政”的字样和中国邮政的LOGO,中间有一块铝合金的牌子写着开箱时间及邮政编码,最底下是一个如电表箱一样的突出部位,上面有锁,那是邮政人员取信的地方。
   我当时猜想:它的肚子有信吗?现在还有人往里投信吗?邮递人员是不是每天都还会打开它来检查里面呢?我在这里住了这么久今天才发现它的存在,那么又有多少人感觉到了它的存在呢?现在还有多少人会给别人写一封信?种种疑问一下子全涌上来。
   我后来仔细回想了一下,我收到的最后一封信,是一个叫蓉的女孩子写给我的,收到的时间是2002年初,然而我在收到这封信时,已经和另一个女子确立了关系,我也最终没有给她写回信。
   军校毕业后,我的人生大事便提上了议事日程,那时在陕北谈过几个对象,而一根筋的我笃定将来一定要转业回老家,所以还是很想在老家找一个对象,于是家人还有亲戚朋友都张罗着给介绍。
   2000年之前通信还不是很发达:大哥大只在港片里看见过,传呼机当时也才问世,而家里装一部固定电话也需要大几千(那时工薪阶层一个月的工资也不三四百),绝大部分人的通讯还只能靠写信。所以家里介绍的对象,都是先寄一张照片过来,然后通过书信往来,介绍自己的情况,试图找到一些契合点,我也把自己穿军装的照片寄一两张过去,然而这种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看似浪漫,但是连人都没有见着如何去谈感情,去谈相恋、思恋呢?所以最终都不过是劳而无功,不了了之。
   军校毕业后,我曾经跟我初中的一个班主任联系上了,那是我十分敬重的一位老师,叫梅德芹,后来探亲时还去看过她。闲聊时说起现在还没有谈对象,如果有合适的未婚老师请帮忙介绍,梅老师满口答应。
   在返回部队不久后梅老师给我打了电话,介绍了一个叫蓉的语文女老师,跟她是一个学校的,刚从师范毕业不久,家是县城的,说她已经将我的情况给语文老师作了介绍,当然是极尽赞誉之词,并说语文老师愿意先通信交往,告知了她的通信地址,后来我便开始写信给那个叫蓉的语文老师。
   因为我爱好文学,文字功底还不错,而那个叫蓉的老师又学的是汉语,有很多共同的语言,所以在信中很聊得来,一来二去互寄了照片,感情便慢慢建立了起来。
   如果两个年轻人之间有了感觉、有了感情,而又相隔很远,那么写信便很能倾吐相互的爱慕与思恋之情。她的字写得很好,是那种娟秀型的,教语文的文字功底当然好,可以说信写得文采斐然,在她面前我写信也尽量展露我的才华,但终究有班门弄斧的嫌疑。就这样,我们的通信持续了大半年之久。
   2001年的冬天,我被支队抽调到川西高原的甘孜去接兵,因为那时候接兵时间很长,而前期又没有什么事,所以我在成都便绕道回了湖北,只为专程去见她。
   我穿着笔挺的军装,挂着中尉军衔,自我感觉很是威风。我借了战友的一辆摩托车,专门到学校去看她,因为前期我们通信了很长时间,果真一见如故。我们聊了很久,天南海北,我还在她的一本书上用她的口红给她写了一首诗,至于内容我已经忘却了。很晚了,我才骑着摩托车离开。再后来,她放假回县城,我们又一起吃饭,总之一切都觉得未来似乎很美好。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后来的关系却急转直下,她后来提到了在县城买房子,而没有主见的我却觉得那时候手头没有多少钱暂时先不要买房子,为此我们产生了巨大的分歧,直到我离开老家去甘孜接兵彼此也有些不欢而散。在甘孜期间,她的父亲不知道怎么得病突然病亡,又后来因为我的一些原因,一段感情就此划上了休止符。
   因为接了兵就直接到新兵连训新兵了,并没有回连队。等到我回连队时已是2002年的3月,我回到连队后连队通信员给了我一封信,说是已经寄过来很久了,我一看寄信地址便知道是蓉寄过来的,实际是我在新兵连期间这封信已经寄到了,而我收到看见已经过了几个月之久。
   我迫不及的拆开,看完不禁泪流满面。她的信中写到了我们大半年通信交往的点点滴滴,又写了我们见面相聚时的美好时光,还有她对我们这段感情的评价,后面又写了我的决绝——原来她还爱着我,而我已经开启另一段感情。
   我反复的看着这封信,回想着与她交往的每一个细节,痛苦得不能自已,但是我是不能再回信了,一切都是因为我的怯弱、无主见与负心,当然还有怪这封信我收到太迟了。军校毕业后我买了一个爱华的随身听,那天晚上我一遍遍的听着张惠妹的《听海》,不能入眠。
   关于书信,余晨我也许不得不提。余晨是我上军校时某民办院校的学生,那时暑假我们学院给他们学院搞军训,由此结识的一个西安女孩。
   我们给他们军训的时间大概有半个月时间,那女孩特别活泼,能歌善舞,对军人很是崇拜,而且跟我说想去当兵,因为此种原因跟我熟络起来。
   军训结束后,她还给我写了好几次信,讲述她在学院里的一些趣事和糗事,问当兵都需要什么条件,军营里都是什么样子的,女兵的生活怎么样一些问题;我也给她每封信都回了,解答了她的问题,然后讲述我在部队从前的一些经历和现在军校里的一些生活。再后来,她和几个女同学一起到军校里来看我,带来了很多好吃的,让我非常意外也很惊喜。应该说这个女孩子很聪慧,很有个性,有自己的见地又不爱受约束,很招人喜欢。
   不过到了第二学期之后,我再写信给她就没有回信了,我猜想她可能去了别的学校,因为我只有她学校一个通信地址,从此便失去了联系,这只是青春里一段难以忘却的记忆罢,后来我还专门写了一篇《寻找余晨》的文章。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云中谁寄锦书来”,几千年来,书信是人们远距离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靠的都是车马等比较原始的运输方式,时间长而且效率低,而私信主要表达的是思恋和一些重要事情的交待,再后来有了邮局,书信传递才变得发达起来,直到人们发明了电报、电话、网络,传输方式变了,人与人之间远距离交流的一些行为习惯、表达方式、情感内容都有了变化,至少古代人不会在信中吵架,而且惜字如金,但是现在的人们却完全可能在网络和电话中争执不休,因为以前的传输资源非常有限,而现在的资源却有些泛滥了……
   在写信的年代,交笔友是很流行的一件事:很多杂志刊登着这样的信息,某某某,性格怎么样,有什么爱好,想交什么样的朋友,后面有自己的通信地址,你便可从中选择兴趣志向相投的人去写信交友,这跟我们现在交网友其实差不多,但是浪漫许多。
   以前的学生在校时,都会学到如何写信:信的格式,收信人称谓,前面要写问候语,再是正文,还有祝讼语,最后是署名和日期,总之要把一封信写到声情并茂并不简单;我估计现在的孩子依然会学到写信,然而这如一项屠龙之技,写得再好又给谁写信去呢?
   那时少男少女也有许多花样可以玩:比如各种具有特色的信封可供选择,比如我们还可以收集邮票,比如可以把信折叠成心形或其他的形状,比如我们还可以在信封中塞进一些极小的物件,我们总是舍不得把收到的信丢弃掉,而是用一个精致的盒子装起来保管得很好,而在很久之后又可以拿出来阅读……
   写信的时候,我们把感情都流露在笔尖,我们会专注的用好每一个词,在写的时候甚至会幻想着对方接自己来信时的种种心态和表情,我们会小心翼翼将信折叠好,贴上邮票后还要仔细的检查,生怕信会漏出来。收到一封信,也是非常快乐和愉悦的事,这表明你和外界有联系,还有人想着你,还有人在跟你分享快乐,特别是远方心上人的来信。
   多年前,那个绿色的邮筒寄托了人们多少思念,当人们把信投进去的时候又是怎样一种虔诚的心情,之前我甚至觉得那邮筒的投信口充满了一种渴望——它渴望着人们把信投进去,而今它却被扔进了历史的角落,它的存在已经完全引不起人们的注意。
   随着通信与交通的高度发达,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方便快捷,人们表达思恋的方式越来越直接,我们不需要再等很久去等一封信,可是从前那种刻骨铭心的想念,那种望穿秋水的盼望,那种读了来信之后依然意犹未尽的感觉,现在又到哪里寻找呢。而且写信我觉得能很好的体现一个人的才情,通过写信可以深入的交流一些问题,能更深的表达一个人的爱意和思恋之情,它还可以流传下来做为人生很好的精神财富,总之信札是现在许多交流方式所不能弥补的,只是因为人类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将之遗忘了。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而今当你再看到这个绿色的邮筒时,你不会期待着有人会写一封信给你,而你也不会想起去给某人写一封信,这就是一个时代与一个时代的区别!
   “写信告诉我,今天,海是什么颜色……”很好听的歌,今天我依然喜欢。

共 363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这篇文,有一种很浪漫的感觉。书信,尽管现在已经退出了我们生活的舞台,但作为人与人之间曾经最重要的联系方式,却让人无法忘怀。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年代,书信,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使人在忙碌的生活之余有了情感寄托,让人有了挂牵,有了期盼,也使平淡的生活更加浪漫。文章回忆了自己与蓉和余晨这两个女孩子通信的故事。作者与蓉因书信相知相恋,后来又因书信的延迟以及在此之前的一些小矛盾,而错失了与蓉的感情,作者细致的描写让人读到深深的遗憾。而与余晨的通信可以感受到言以言说的愉悦,尽管后来失去联系,但确实让人难以忘却。文章以被人忽视的绿色邮筒引出话题,以歌词收束全文,结构完整,叙述清晰。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欣月        2022-12-21 10:04:14
  书信里有旧时光,代表着颇多年代。作者的青春,尤其恋爱时光就是靠书信传递的,温情而浪漫。我们是同时代的人,作者的这篇文章倒出了同代人的心声,很有代入感,读来,旧时光就会打马而来,回忆自己与书信往来的日子。只是时代的发展,通讯的便捷,书信已退出历史舞台,不免感慨。文章质朴而有质感,感谢分享。
静守流年,文字开花
12 楼        文友:石语        2022-12-21 10:26:15
  经历过书信往来的日子,真好。经历过书信往来的人,幸运。书信走得太难,也许会耽误很多事。然,如果真的被耽误了,说明还是没缘分吧。文章从邂逅的邮筒起笔,追忆青春年月里书信往来的那些人,那些事,有遗憾,有怀念。文章情感真挚,内容丰满,赞!
13 楼        文友:桑子        2022-12-22 17:51:44
  看到标题,我的耳边就响起了张惠妹的经典歌曲《听海》。书信承载着是一个正在远去的时代,也承载着作者苦涩的初恋记忆。而曾几何时,我也曾热爱用书信的方式交笔友,也是一位明信片爱好者,那种提笔写字后丢进邮筒,整个过程就像是在悉心打造一件手工制品。正因为提笔写信,一笔一画,每个字里行间都显得那么珍贵,那么左思右想,这种思考的过程完全是微信这种实时通讯难以具备的感受。
宝剑、纸笔、乌鸦
14 楼        文友:生米        2022-12-24 17:44:28
  写封信给我
   现在的邮局和邮箱,确确实实是被电信和手机所取代,现在,也真的是没有几个人还愿意花些时间,去做一些获得和期盼信息方面的等待了!
   一个旧时的邮箱,牵引出作者在青春年少时的二个爱情故事,二个好姑娘都没有和你牵手人生,你也许是与她们有缘无分吧,现在,你的这个妻子肯定也是你当初做出的最佳选择,肯定是最适合你的那一个!送给你祝福,夫妻恩爱,家庭幸福!
15 楼        文友:巧眉        2023-10-12 05:59:28
  一个邮筒引出一段恋情,文笔细腻优美,品读学习。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共 15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