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璞·寻春】林深时见鹿(散文)
一
我爱文学,故而也爱书籍,爱高高的书架,爱精致的书店,以及典雅的图书馆。
记得,二〇一九年的“十一”,全城彩旗飘扬,红色灯笼高高悬挂,两江四岸灯火璀璨。高科技的灯光秀在国庆节前夜就已开启,漫天月色衬托着长江浩荡,满城焰火点燃了水天一色,欢乐的人群挤满了汉口武昌的各个江滩,一派节日盛景。
当时,我和好友霞也在欢庆的人群中,看着熙熙攘攘的人流,忽然就想起去一处人迹罕至的幽静的地方。霞灵机一动,嘴唇里跳出“时见鹿”三个字。霞喜欢笑,笑容分外恬静,脸庞犹如漫天云霞。她和我一样,喜欢旅游,更喜欢文化。
于是便击掌为约,第二天到马鞍山森林公园骑行观光,感受大自然的美景秀色。
二
时见鹿是一座书店,隐藏在马鞍山森林公园的密林深处。旁边是著名的武汉东湖,青山秀水,分外幽静雅致。
名称出自于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中“树深时见鹿”句。静中有动,于静谧幽深中倏然灵动起来,带来一种意外的惊喜。这种意境,恰恰与时见鹿图书馆所处环境十分契合,表现出自然与文化的和谐,幽静与灵动的呼应。
书店由三栋建筑组成,成品字型临湖而立。它一经问世,即成为武汉市的一张文化名片,是最有文艺范儿的图书馆。然而,如同所有美好的事物需寻幽探访才能有所得一样,要想走近它,除了要穿越森林湖泊,还要经过一段蜿蜒小道。它离最近的停车场,还有两公里的森林路径。因此,去造访时见鹿书店的最好方式,当然是骑行。
森林公园和东湖相连,是一个巨大的城中公园,有山有水,绿植丰被,东湖绿道贯穿全程,非常适合骑行游玩。从地铁转公汽,至最后一站出来,抵达马鞍山森林公园南门入口时,一派绿色已在向我们招手。
我和霞精神抖擞,一路步行,森林公园真是名不虚传,两边林木高大巍然,茂盛繁密,直冲云霄,遮天蔽日,空气中的负氧离子迅速增加,清新的空气与城区迥然有异。我们禁不住张开鼻翼,打开肺叶,深深深呼吸,纳入这天地之间的灵秀之气,不觉体力倍增,大步流星地向前走去。
不远处有自行车可以租用,扫码取车,一人一辆,骑行飞奔。初秋的马鞍山美如画卷,我们如画中人在其中穿行。上坡时考验体力,一阵猛蹬,下坡时向下俯冲,风在耳旁轻拂呼啸,人车合一享受快速的飞行,真是一种身心的享受。其实我们只知道大致的游览方向,并未做充分的旅行攻略,就是为了感受沿途的惊喜,和那份远离城市喧嚣的野趣。
半山秋色半山绿,森林公园的每一处景点名称都充满诗意。沿着吹笛景区的吹笛路,向森林深处骑行。路上秋意渐浓,栾树的果子变成粉色,树冠上像飘起一层粉云,间或有飞鸟从树梢穿过,衔起一粒种子会不经意落在我们头顶。道旁的橘子树成熟了,黄澄澄的挂满枝头。秋高气爽,美不胜收,我陶醉在这片秋色里。
没想到还有更美的风景在前头。没骑几分钟,一条半红半绿的道路延伸百米,一座木质小桥横在眼前,桥边树木枝条旁逸斜出,仿佛在招手让我们走进。真的走进,原来这里是半山荷园。
道路一侧的榉树已被秋霜染红,而另一侧的梧桐和木杉还渗着绿意。往荷园走去,池塘里竟然是满塘荷叶,一池清香。木质的小桥一路延伸,亭台曲折间,江南园林风格的建筑,掩映在荷塘秀色、苍苍翠竹之中。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我们被这一方美景所感染,禁不住驻足停下拍照。我身穿白T仔裤,外罩一件格纹大衬衫,头戴平顶草帽,风吹起衣角,在一处围栏临水处凭风远眺,蓝天白云,芦苇浩荡,芦花似雪,衬托得人与景融为一体。霞一身白衣长裙,颇具飘逸之态。我绽放露齿大笑,将笑声回荡在绿水青山之间,我们用相机捕捉彼此开心十足的表情。
我这样详细地描述记载,并非冗余琐碎,而是因为要把这次经历作为美好的记忆,用水晶瓶子珍藏了,日后拿出来慢慢品味的。后来的时间证明,我们将在接下来的三年,要把自己的行动限定在一定区域内,这样的自由出行已属奢侈。
三
在森林的更深处,一座美丽的建筑赫然屹立,它让我们的长途跋涉有了更深的意义,让我们的骑行找到了精神的归途。几乎是偶然的发现,又像是必然的追寻。
书店如诺亚方舟停泊在路的尽头,引人走进她,探寻她,其实光是遇见她,就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时见鹿书店2018年方建成开放,我们于次年就抵达这片森林,得以一睹它的芳容,难免有种抑制不住的激动。怀着雀跃欣喜的心情扑向她,停好自行车,我们在此安享了一个午后的时光。
还有什么比在一片森林中发现一座书店更美好的事情呢?真要感谢这座城市建造者的良苦用心和别具匠心。其实狭义的线下书店早已举步维艰,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除了靠政策支持公益性质的书店外,传统的民营实体书店约有五成倒闭。这种风潮并不仅限于东亚国家,美国最大的连锁书店品牌Barnes&Noble销售额连年下滑。号称“世界最美”的荷兰Polare书店位于教堂建筑内,格调无与伦比,但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因传统的经营模式不能适应变化,同样惨遭破产。
时见鹿书店却让读者耳目一新。三栋建筑的中部是书店的主体,步入其中便会发现,颜值远远高于建筑外观所见。按武汉市土地政策,位于自然景区的时见鹿须有更低的容积率,以此为书店换取了宽阔的天井和超大的层高,相较而言,武汉所有其它书店都不具备这种地理优势。沿着书店边沿参观,仿佛怀着朝圣者的虔诚。精妙的空间设计并不仅限于层高,在天井底部的中心位置,是咖啡饮品、文创用品、收费座位区,这种经营方式让一座书店得以生存,也为读者提供了更便捷的日常所需。旁侧则有夹层堆叠延伸至二楼。缓缓步入楼梯沿阶而上,随高度提升,各个层级的投影面积递减,顾客读者宛如置身于天井底部,抬头仰望则会发现整个空间呈倒金字塔形。在这里,读者几乎可以一眼望尽书店的全部空间,若上下打量,则会发现周围书架林立,仿佛置身图书的海洋,那种震撼之感就像每个人成了沧海一粟,在人类浩瀚的知识与文化面前,我们是多么渺小。而在底部休闲区一楼,则有书架呈半包围状沿墙而立,这个区域拥有馆内最多的图书。
喝一杯咖啡,吃几片面包,坐在临湖的水边桌旁,微风徐来,秋阳杲杲,向日葵花海近在眼前。观满目秋色,品书海美文。我和霞悠闲地谈论海涅、歌德、普希金、顾城、海子的诗歌,雨果、卡夫卡、纳博科夫、三毛、亦舒的小说,鲁迅、郁达夫、钱钟书、沈从文的散文,思想徜徉在文学的长廊,度过了非常惬意的一天,得到了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满足。
回程时,我们又骑行了近一个小时,才抵达公共汽车站。回到城市,在楼下的“鱼怕饭”餐厅,两个人吃了一大锅的杂鱼火锅,连汤汁都淘饭,接连吃了两大碗白米饭。体力消耗太大,精神上又太开心,回到家才感觉两条腿都是酸的,但心是甜的。
美好的记忆在2019年底戛然而止,随即是三年疫情的反反复复。时见鹿书店在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不得不关停近半年,随后开放,又随疫情变化关停数次。我和霞,也奔赴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值守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奋战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重临时见鹿图书馆,成为一种奢望。时见鹿书店的影子渐去渐远,只能保留在记忆中,在闲暇时去回味。
四
尽管夏秋已过,时令已是暮冬,春天的影子还在孕育之中,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各种公共场所陆续解封。三年来的疫情暌隔,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祈盼相守,一夜之间仿佛千树万树梨花开,心中的春天来了。
“明天大晴天出太阳,走,到东湖捡落叶去!”
好像心有灵犀,接到霞的电话,我们都笑了。愉快的语气,让我仿佛看见她明媚的笑靥。
我又何尝不在期待重走东湖路,复穿森林公园,再晤时见鹿书店,重温那美好时光。说走就走,这次我们从东湖出发,那美丽的路程沿途经过的都是充满诗意的地名。穿过落雁景区,乍听路途遥远,但一路有栾树、银杏、乌桕、榉树、落羽杉等几十种彩叶植物相伴,全程十六公里的路途,像在巨幅油画中穿梭。
从磨山挹翠出发,经塘野蛙鸣,弯道骑行,东湖水闪着金光,行道树向我们身后退去。一个下坡俯冲,就钻进油画般的彩色树林,进入截然不同的风景,天地为之一新。芦竹窜到三米高,需仰视才见;栈道观鸟旁的槭树已成渐变色,赵氏花园门口适合拍银杏大片,九曲桥的池杉从边缘开始变红,阳光穿过云雾将它染成玫瑰金。一对新人在摄影师指导下,甜蜜而浪漫相拥,别样的婚纱照定格成永远的回忆。
经过一片水杉林,一种寥廓疏朗近在眼前。水杉是这座英雄城市的市树,因为生长迅速材质好,树形优美,水杉在一众候选树种中脱颖而出,成为绿化和用材的主力,既可绿化环境,抵御大风,又可用作建材,制作家具和造纸。水杉进入到武汉人的生活其实不过几十年,但从1984年被选为市树开始,整个江汉平原几乎都是它的身影,而武汉水杉尤其密布广泛。优美的树形,刚毅的性格,一种历经千年磨砺而幸存下来的英雄树,与这座英雄的城市相得益彰,产生了奇妙的关联。
到了,到了。在森林深处,那飞檐翘角搭配的大玻璃窗峨然矗立,那翠竹环绕,湖水临风的楼宇还在,它的建筑不仅独具特色,而且名字更富有诗意,博雅轩的一切都在。只是时序轮转,向日葵在这个冬日已经凋零。山水无恙,人间又是一轮秋色。
趁着天晴,趁着周末,来书店的人很多,但都很安静。每个人都戴着口罩,保持安全距离,在后疫情时代,这些习惯成为一种自觉。这里是书与大自然的世界,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森林的幽静。一切都没有变。那三千多册藏书还在,那散落和分布在周围的优美建筑还在。抚摸整洁的成排书柜,抽出任意一册书,不用翻开书页,只闻那书香,就几乎沉醉,仿佛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和富有的人。
留言栏上一张张纸笺吸引了我们。
“喜欢这里的氛围,一杯咖啡不是一家书店的借阅卡,暖心的服务和爱书之心才是。在这里,找到我灵魂的栖息之地。”马克笔的字迹娟秀,后面还画着一张笑脸。
“这两年生活窘迫,但每一段短暂的喘息之后,我都想静坐湖边,在时见鹿充充电。我不会放弃的,书籍给我力量。”一个男性的字体,也许是个年轻的上班族。
“今天和孩子一起来书店,度过了美好的一天。一想到今后的日子要陪他长高,要目送他上学,我的内心就好满足。希望再也不要停课了。”一个年轻妈妈的留言。
“亲爱的,你在哪里?我想把灵魂打包寄给你。疫情过了,可是你却离我们而去。无数个夜里在想你,我的爱人!我要留下来照顾父母,还有我们的孩子。记得那次来到这里,旁边还有你……”这是悲伤的话语,纸上泪水打湿的痕迹隐约可见。
五
不知什么时候,霞已悄悄站在我身后。我抬起头,在她晶莹的泪光中,我看到自己也被打湿的双眼。
也许,与卷帙浩繁的图书相映衬的,是这墙角的留言,它掀起尘世一角,向读者展露离得最近的生活篇章。
生活,在我们的人生中注入了喜怒哀乐,文化,氤氲了我们的生命和灵魂。我们沿着岁月的田野行走,脚踩深秋的落叶,身披隆冬的霜雪,在灾难和痛苦中落泪,也在挣脱和自由中笑逐颜开,这就是生命跃动的意义。
图书馆里,沉寂无声。寂静中,我仿佛听到墙外有一个隐约的声音,像泥土低吟,像东风轻唱,像花朵绽放,一个新的季节正在酝酿。那是樱花绽放,游人如织的武汉东湖,文化的东湖,世界的东湖。
我在森林的一树绿色中等你——春天的时见鹿。
2022年12月15日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