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璞】残荷(散文)
一
冬雪掩映,红梅绽放,无疑是一种凌寒独自开的傲骨凌霜;但另一种风景却更让人震撼,那就是残荷醉夕阳的美景。
在一抹金色的夕阳下,一池荷叶以各种姿态呈现在冬季,有的叶子已经干枯,两边向内卷,但仍然直直地向上支撑着身体,给人一种残缺孤傲的凄美;有的叶子已经支离破碎,但独具风格,那种揉碎后犹存的实体感与空洞感交织在一起,像抽丝剥茧般编织的花瓣,下面是有纹路的墨绿色花托,上面是丝丝缕缕的纤细的碎花,即使是想象力超群的画家,也难描摹出如此绝世之名画;远远望去,又像一面撒开的渔网,正悬在半空。
可是,无论残荷以哪种姿态存在,她们都是最美的绽放。“残荷倒影美蕴存,清冷傲骨向天擎,不与世俗来攀比,只愿莲心伴我行。”如果,唯美的景致再配上一首小诗,就更具意境了。
姨娘的名字有个莲字,莲之韵,每每看到池塘里的荷花,我想到她,想到姨娘的坎坷人生。
二
2017年,姨娘就查出乳腺癌,虽然当时在北京肿瘤医院做了手术,但情形一直不容乐观。化疗后,她出现了脱发症状,身体不适,茶饭不思。逐渐地,姨娘变得骨瘦如柴,皮包着骨,与之前丰韵的样子判若二人,让人揪心不已。癌细胞虽然转移了,但她总撑着身体,抱着头趴在桌子上,从不哼哼唧唧,发出痛苦的呻吟,只是深深埋着头,默默不语。大家清楚,她不想让自己的痛苦给儿女们带来煎熬和麻烦,所以硬撑着,独自承受。
姨娘是一个爱美的女人,一生都对自己的形象格外在意,不容一点瑕疵存在。她的头发因化疗而掉光了,于是,她让女儿买了一顶假发,在别人的面前,她永远是那个优雅淡定的女人。她戴着一顶紫色呢子外延帽子,穿着紫红色的大衣,大衣也整理得平平整整。她的魅力从未减退,即使在病中也丝毫没有。我想,那不仅仅是一种爱美之心,也不仅仅是一种对自我的苛求,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生命态度,是面对生命断崖式坍塌的淡定和勇敢。茨威格说过:“勇气是逆境当中绽放的光芒,它是一笔财富。”也许,正因为如此,才让苦难中的姨娘更加高贵,令我们景仰。她就像那株残荷,在寒风中料峭,不失生命的底色。
听弟媳说,姨娘12月14日去医院检查,不小心感染了新冠病毒,于是开始高烧,身体软得厉害,无精打采。后来弟媳也感染了,晕晕乎乎。姨娘却还支撑着给她做土豆炒莜面,尽力照顾弟媳。可是,第二天早晨,在姨娘起来上厕所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导致脑充血,昏迷不醒。大家急急忙忙地叫了120急救车送到医院,医生无奈地摇摇头,抢救无效。姨娘还是离开了这个她深深眷恋的世界。
弟媳说,姨娘在去复查之前,把自己家里客厅的沙发单和卧室的床单都洗得干干净净,还把客厅的墙面粉刷了一遍,这都是为了过年做准备。可让大家遗憾的是,她自己却再也没能醒来看看这个让她无比眷恋的世界,再也不能回家看看她亲自打扫的干干净净的家,再也没有机会和家人一起团团圆圆地吃年夜饭。当所有的亲人听到这个消息,再加上姨娘才66岁,大家都叹息不止。
侄女今年考研,当她听到她外婆去世的消息时,蹲在孤零零的异乡街头,痛哭流涕。最后,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她瞒着大家,私下和爷爷要了钱,便做了她人生经历中的一个巨大抉择。她从宁波急匆匆地飞到北京,然后在北京凑合了一晚,第二天又匆匆回到了呼和。考研的日子近在眼前,可她仍然马不停蹄地赶回家,只为了看外婆最后一眼。
侄女对我说,如果只因考研,不回来看看外婆,那么便是她今生无法弥补的遗憾。她其实知道,外婆总有一天会离她而去,只是不知道这一天来得如此迅疾,如此突然。她说,她把每次与外婆交流的视频都保存了下来,用来记录外婆的点点滴滴。就在外婆去世的前些天,她和母亲聊天时,还要看看外婆,和外婆说说话。外婆在视频中叮嘱她专心考试,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可是,那个笑着安慰自己的外婆却突然离开了,她再也看不到外婆了,这让她始终不愿接受这个噩耗。晚上,她说外婆一定很舍不得她,于是,毅然冲进暮霭。一路上,她把泪眼紧贴着飞机的舷窗,朦胧中看见满天星斗,就觉得外婆变成了天上最明亮的那颗星星,挂在天空,照亮她前行的路,包括回家的路,还有那条漫漫长长的考研之路。
她只看了看外婆的灵堂,没能参加外婆的葬礼,又匆匆奔赴考场。她红着眼睛和我说:“等我考完了,我想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外婆的坟头,一边给她烧纸,一边和她好好说说话,我好久没和外婆无边无际地聊天了,她一定想听我满腹的心思和委屈,我相信,外婆会有心灵感应,她会听懂我遥远的思念……”
三
莲的姿态是美的,但心是苦的。
姨娘从小就是个孤儿,他的父亲看见她可怜就把她抱回家,一把屎一把尿把她拉扯大。所以在姨娘的心里,爱和善良的种子从小就种下了,她说过,她似乎生来就是来报恩的。她总觉得这个世界不缺温暖和爱,只要你用心去感知。姨娘聪颖好学,在父亲的教诲下,自己逐渐学会了缝衣做饭,当别人还在撒娇的年龄,姨娘已经学会了自力更生,操持着一个家。姨娘年轻时貌美如花,个子又高,长得亭亭玉立,在村子里算得上美女。于是被当教师的姨夫看中了。成家以后,姨娘更是勤俭持家,在家缝缝补补,家务干净利落,里里外外一把手,当时这种生活方式就叫半家户。她把自家园子里种的蔬菜分发给村里人,深得村里人的敬重。
姨娘育有一儿一女,真可谓家庭幸福,儿女双全。她自己为儿女操劳不说,还给弟媳带娃,每次都牵着侄儿的小手,送他到幼儿园,侄儿一开始哭闹着不上幼儿园,但外婆总会哄他开心,说等放学了给他买个变形金刚,侄儿就乖乖地蹦蹦跳跳和外婆说着再见。有一次侄儿放学回家后,高烧不止,姨娘急得满头大汗,侄儿从小就喝不进去药,一喝就吐,姨娘就拿酸奶袋和酒精给他降温,买了一大堆酸奶袋,轮流着放进冰箱,把冰冻的酸奶袋放在侄儿的额头上,又用酒精不停地擦拭他的腋窝,一会儿再换几个冰冻的,就这样折腾了一晚上,侄儿的高烧退了了,姨娘却累得病了,第二天开始打点滴。
姨娘对家里人照顾体贴,对别人也是如此。还记得在我结婚那年,由于母亲还没有从乡下搬到镇上,姨娘自告奋勇地承担起一些家务,做事宴用大量的糖饼,姨娘自己和面,自己烙糖饼,忙乎了整整一天一晚上,她烙的糖饼又酥又脆,倍受亲人们的青睐。母亲和父亲都感激不尽,由于晚上灯光昏暗,干活时,姨娘的金手链找不着了。我记得我和母亲心里特别不舒服,一个劲地道歉,姨娘却说没事儿。我们四处去找,她却继续帮忙干别的活儿,还是没找见。第二天一大早,我从外面烧过的一堆碳灰里找到了金手链,跑去告诉姨娘,姨娘开心地笑了,她说:“看把你急的,不就是一根手链吗?大不过不戴了”我连声说:“谢谢姨娘,为了我差点把您的结婚纪念物弄丢了。”姨娘笑着说:“哪有什么结婚纪念物,是我自己攒钱买的,那时候一贫如洗,哪有钱置办喜欢的东西。”
其实,弟媳也是涵养极高的人,这离不开姨娘以身作则的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在子女的心中就成了无形的榜样。
四
在冬天的北方,白雪皑皑,残荷与雪花共存,孕育着新的希冀,它们是圣洁的化身。
那天,我参加了姨娘的葬礼,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三个月前在弟弟家见姨娘的那一面,竟是最后一面。
那时候,她虽然瘦得皮包骨头,但笑容依旧,和我嘘长问暖,聊家常。可如今,世事难料,我只能看到姨娘的遗像,她梳着长长的卷发,可依然带着笑。我跪在她的灵前,为她烧了最后一沓纸。我忍不住哭出声来。看着弟媳红肿的眼睛,我的心更是揪心地痛,于是,我紧紧的抱着弟媳,拍打着她的背,不停地安慰她,为她擦拭眼角的泪花。
姨娘葬在了一个山脚下,雪花沸沸扬扬,倾泻着无尽的离思,大片大片的雪花覆盖了她的身躯。不远处的池塘里,一株残荷挺拔着矗立在雪地里,依然怒放着自己倔强的生命,也播散出最后一缕幽香。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