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我和爷爷(散文)
我家在山村,六十是我邻居,他爷爷六十岁有了他,取名六十意义特殊。他爸和我爸最要好。在鬼子扫荡中,六十妈妈被鬼子杀害了,他爸要报仇,与我爸一起参军打鬼子,不幸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他爸牺牲后,六十成了他爷爷的唯一希望。处处宠着他,呵护他。不吃不喝也会满足他。我都天天拾草拣粪了,他爷爷仍怕他跌着,碰着,不是抱着,就是背着,六七岁了,还不放心他独自走路。
爱子是天性,小时在农村常见母鸡孵小鸡,人一靠近,会警觉地竖起脖颈,瞪大眼睛。发现空中有老鹰,母鸡会紧急呼唤小鸡隐藏翅膀下。护雏爱犊虎狼禽畜都有,何况是人呢!
孩子有自己的骨血和遗传基因,是从小拉扯着长大的,注入无穷心血和感情,寄予无限期望。爱孩子,夸孩子是人之常情。抚养孩子长大,成家立业,有了第三代,有新的延续,更是信心满怀,兴奋不已。隔代亲更成佳话。
六十是孤儿,爷爷不惜一切呵护可以理解,但也太过分。这样的事例太多了:明明他抢我的弹皮弓,不肯归还,还动手打我。我没还手,他爷爷凭啥骂我欺负他,搧我耳光?
我委屈,回家朝妈妈耍脾气:“我爷爷呢?为什么不帮我出气?”
妈妈总是安慰说:“六十没有父母,是唯一的独苗,别跟他计较。”
我说:“我明明让着他,他爷爷还打我,骂我不好?他有爷爷护着,我要爷爷!”
“爷爷在关东,离家老远,回不来。”
“我要爷爷!就要,就要!爷爷我想您了,你快回来呀!……”
六岁那年,妈妈给我做了新衣服,背着花生米、地瓜粉条,对我说:“今年收成好,领你去看爷爷!”
我高兴得跳起来,故意挺起胸脯到胡同里转圈,想告诉小伙伴:“我爷爷住大城市,比你们强!”可惜没看到六十的眼馋模样。
走出山沟,第一次乘汽车,火车,外面好大呀!走了好几天,终于来到爷爷的大城市。天还没黑,街上灯就亮起来。我瞪大眼睛观察,忘记劳累,看也看不完。高楼,大街,人群和车像水一样流动。戴礼帽穿长衫的男人,说话像背书似的,遇见横行霸盗的日本人,都稍稍躲避。涂脂抹粉的女人摇来摇去,破衣褴衫的讨饭人到处有……
商店里人真多,这些人真有钱……
爷爷奶奶叔叔住一间简陋的茅草房,东西很简单。我们来了,爷爷用木头破蓆在边上搭了棚子,木板当床,添几条棉絮当被,让我们安身。
爷爷留着山羊胡,面色黝黑,中等个,戴一顶破棉帽,黑衣落着补丁,鞋露着脚指头。我常想爷爷见我定会像六十爷爷一样,老远便张开双臂把我抱起,举了又举,亲了再亲。见到爷爷,我默默期待。
爷爷瞟我一眼,在我脑门上一弹,说:“长高了,像咱家的种!”接着便与妈妈扯其他事,再没理睬,我觉得没劲。
叔叔比我大十二岁,每天上学,回家不停地干活。对我很好,没时间陪我。
爷爷天不亮便起来劈板子,生炉子,忙完便出去,到天黑才提一篮子煤碴回家。棉衣后背印着白花花的汗渍。总是一声不吭。
一天,刚下过小雨,爷爷挎个篮子,要领我上山。我正想看看这里的山与家乡山有什么不同。爷爷前面走,我在后面跟着。他不时的钻入树林拣蘑菇,拾木耳……
我跟在后面。乱石很多,要绕着走。他不领我,也不看我。树多,他步大,我怕走丢了,跟着一路小跑。还要跨小沟,跑得气喘吁吁。在转弯的地方,被石头绊了一下,摔了个跟头,膝盖磕出血来,忍不住哭了。若六十爷爷看到六十磕出血,定急成一团,抱起会往医院跑。不过这样高低不平的山路,六十爷会一路背着他,不会放心他自己走。我爷爷可好,只回头瞟一眼,仍催促:“走呀,别磨蹭!”
我哭着告诉他:“膝盖磕出血来了!”眼巴巴地盼能来看我。
爷爷动也没动,毫不在乎,好像与他不相干。只瞟我一眼,埋怨说:“大石头看不见,眼睛白长了!蹭点皮用得着哭吗?爬起来走呀!”说着又钻入树林。
我抹了把泪,只好爬起,故意一瘸一瘸地跟在后面。
……
爷爷提了一篮子蘑菇木耳等回到家,妈妈很高兴。说:“有好菜吃了!”
我却高兴不起来,委屈地向妈妈哭诉:“爷爷对我一点不亲,死活不管,我是他亲孙子吗?”
妈妈疼爱地抚摸我说:“这还能假?没在一起生活,可能感情要淡一些。爷爷起早贪玩打工,供叔叔上学也不容易。本来就不宽裕,我们来添难了!”
我说:“我要回家!”
妈妈说:“快了,难得来一次,迁就点吧!”
爷爷提回一袋杏子,李子,往桌上一放,拿一个剥皮。我以为要送给我。谁知他一下塞自己嘴里,吃了便离开。连个招呼也没打。
我流着口水呆呆地望着这些水果,心里馋,却不敢动。
在那里住了十多天,爷爷从没亲过我,抱过我。天天唠叨大道理,我一句也听不进。临走,为我买了一本字典和两本小人书,一包馒头,便打发我们回家。
我八岁时,爸爸战斗中负伤,队伍转移时,曾在家住了几天。我向爸爸告状:“爷爷一点也不像爷爷。”
爸爸好奇地说:“哪根筋又搭错了?”
我说:“大人都夸自家孩子好,可爷爷总挑毛病,一点也不喜欢我。”
爸爸说:“这就是爷爷的高明之处,不夸自家孩子,是怕骄傲自满。夸别人的孩子好,是看到差距,找到目标和方向。总感自己孩子不优秀,要求严呀。”
我听得懵懵懂懂,仍然说:“人家回家嘻嘻哈哈,爷爷见到我,总板着脸,说话还不让我离开。我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他嘟噜半天,一句也听不进,浪费时间,真没劲。”
爸爸笑了,说:“爷爷的教育方式需改进,但不能曲解爷爷的良苦用心,他是恨铁不成钢!大了,你就懂了!”
东北解放,爷爷奶奶回乡务农。叔叔是名校校长,仍留在城市。我中学毕业后,分配到南方工作。从亲友的书信中知道爷爷在村里勤劳,节俭,乐于助人,人缘很好。后来奶奶病故,爸爸写信与我商量:“爷爷年纪大需要照顾,不能老留农村。我和你叔叔都无法照顾,希望你能帮助担负义务。一切费用我们出。”想到爷爷的古怪脾气,有点不情愿。爱人说:“人人都要老,老人抚育我们长大,养老不讲条件,义无反顾。”获得爱人鼎力支持,便将爷爷接到我们身边。
爷爷老了,反映也迟钝了。遇事转身便忘,往事却记得很牢。常唠叨他的坎坷经历:当年家乡闹旱灾,吃树叶,啃树皮,死了好多人。为了生存,闯关东。伐过树,挖过参,淘过金……受日本鬼子的欺凌。爷爷在艰苦生活中,学过艺,打过杂。学会看书写字,勉强生活下来……爷爷说:“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只要有梦,就没受不了的苦,也没遭不了的罪。艰难生活让我到处能适应,换来健壮的好体质。”
怪不得爷爷能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时时为自己创立榜样,真诚做人。从爷爷的经历中得到感悟和理解,不觉肃然起敬。
我对爷爷谈六十的故事,述说自己对六十爷爷的羡慕和对他的偏见。
爷爷说:“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一言一行都在影响。让孩子早日自立,自强,有目标,有方向,就是最好的爱。若娇惯溺爱,就彻底毀了孩子。六十现在好吗?”
我说:“他被他爷爷宠得像祖宗似的,一直坐享其成,衣食无忧。后来爷爷通过关系把他送进大学,成了村里最有学问的人。后来当了干部。任职中追求享受,脱离群众,贪污腐化,影响极大。被纪检部门解除公职,现在仍服刑改造……”
爷爷说:“这就应验一句古话:惯子如杀子!做长辈的人人会讲,都懂。总感觉自己的孩子是例外,却不知吸取教训。”
爷爷与我一家相处的很好。悔不该错怪他。爷爷与我们生活到九十八岁,教会我许多做人道理,是活的百科全书。
现在我老了,成了爷爷。根据自己的感受,注意与孩子多沟通,和谐相处,相互理解。看到成长的新一代。仿佛看到爷爷的默认和赞许。
爷爷是我最敬重的长者,爷爷的爱如山,真挚,隐蔽,深沉,厚实。永远令我敬重、缅怀!
2022,12,18蠡湖
(原创首发)

佳作欣赏学习,向作者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