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巢】旷野的风(征文·小说)

精品 【流年·巢】旷野的风(征文·小说)


作者:梅雪有梦 举人,5090.1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3529发表时间:2022-12-29 20:25:16


   来人看了一眼李牧,没有坐下,恭恭敬敬地说:“李主任,我没什么事,就是想着过来看看您。也没什么好东西,老家有人给捎来两只野鸡,给您送来熬汤喝,这箱苹果,是从国外带回来的。您忙您的,我走了。”说完话,移动着身子倒退着出了门。
   刘美华数落着儿子不懂礼貌,一边数说着自己的家风、自己的热情。当年,在乡下,刘美华的热情好客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无论对谁或是什么事,她都是以极大的热情来对待的。如果别人家里来客人,需要招待客人的时候,又不凑巧,家里缺个鸡蛋,或是缺一绺韭菜什么的,到她家里来借,她都是笑脸相迎,临了还问人家:“还需要啥不?缺啥尽管吱声。”
   刘美华的这种良好的口碑,伴随着她在村里生活了大半辈子,是她引以为傲的资本。可如今,儿子儿媳这样冷淡家里来的客人,让她的心里很不舒服。
   刘美华把垃圾桶里的那箱苹果拿了出来,把上面沾的烂菜叶子清理掉,提着上楼了。带着疑惑,她拆开封着的箱子,想看一看里边的苹果坏成什么样子而让儿子儿媳扔掉。箱子拆开了,包装拿掉了,夹杂在那又大又红的苹果中间,是摆放整齐人民币,一捆一捆的,好几捆。她吓了一跳,心想,这不是贿赂吗?她呆呆地坐着,心里没了主意。
   儿子下班回来了,儿媳也脚跟脚地回来了。刘美华盯着儿子看了又看,没发现有啥异常的表现。李牧见母亲这般神态,疑惑地问:“你怎么了?干嘛用这眼神看我?”
   刘美华说:“你们怎么把苹果扔了?”
   陆晓晓说:“谁稀罕他的苹果?还美其名曰国外的,哼!妈,咱家的水果多的是,各种各样的,根本就吃不了,别人送的也不是什么稀罕物,就不要了。”
   刘美华气愤地盯着儿子儿媳,说:“你们看看,这是啥?”她把一捆捆崭新的人民币拿出来,放到茶几上,非常严厉地说道,“你看看,这就是你们扔掉的苹果!”
   李牧此时却说不出话来,他盯着那些人民币,脸色阴晴不定。陆晓晓却转变了脸色,变得非常柔美,她笑眯眯地说:“哎呦,妈呀,我的亲妈,谢谢您老把这箱苹果捡了回来。”
   李牧用手摸着那些钱,嘴里嘟哝了一句:“这老张,送钱也不直说,咱们还不知道,差一点就扔了。嗨!”忽然,他看见母亲严厉的眼神,便说,“妈,你放心,我明天上班就给他送回去。”
   陆晓晓也说:“咱们怎么能要别人的钱?肯定不能要。”
   刘美华仍然有些不放心,她严厉地对李牧说:“儿子,他这是行贿,咱们不能贪别人的钱,这钱你千万不能收,你要是收了,你死去的爹爹在地下也会不安心的。”
   陆晓晓说:“妈,您放心吧,一定给他退回去。”她又补充着说,“这次是意外,您捡回了咱们家扔的。但是,您可不能再去垃圾桶里边捡东西了,尤其是别人家扔掉的东西,太脏了。”
   至于李牧和陆晓晓最后有没有把钱给人家送回去,她就不得而知了。但由此她却有了心病,每天李牧和陆晓晓上班走的时候,她都会偷偷拿眼睛瞄着,看他们会不会把家里什么东西拿出去扔掉。在农村长大,生活在农村,刘美华深知有些人生活的艰难,她想,家里要是有吃不完的东西,哪怕是送给楼下捡垃圾的人,也不能扔掉呀。她想,城里人可真是浪费,不仅自己儿媳妇乱扔东西,别人家也一样,她看到垃圾桶旁边有扔掉的猪肉、鱼、鸡蛋、糕点、奶粉、茶叶,还有刨好的羊肉片,半新不旧的衣服,没穿坏的鞋子什么的,应有尽有。刘美华感慨着城里人的生活是如此的奢侈。同时,这些感慨也转化为不满,对城里人的不满,对儿子儿媳的不满。为此,刘美华极为焦虑,她担心自己的儿子儿媳,担心他们改变了淳朴的家风,她觉得,这两个孩子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四
   刘美华下了楼,妞妞上蹿下跳,跑前跑后撒够了欢,仿佛知道刘美华要去哪里似的,径直跑到钱满仓的空地边上。钱满仓抱怨着:“这块地太小了。”是呀,是太小了,南北东西加起来也就不过那么一小块,侍弄起来还真是不过瘾。
   刘美华说:“钱大哥,你知足吧,总比一点都没有好,你看我家就没有。”钱满仓打着哈哈,点着头:“是呀,是呀。”因此,尽管钱满仓心里有一点遗憾,但是他的脸上还是洋溢着快乐的表情。在这一小块土地上,钱满仓一会用铲子,一会用锄头,把这块地弄得平平整整。
   刘美华说:“你做得好精细呀。”
   钱满仓满意地冲刘美华笑了笑,说:“该撒种子了。”
   刘美华说:“有的地方得栽秧苗。”
   钱满仓说:“是呀。”这有什么好说的,每个农村人都知道的呀,何况是钱满仓呢?钱满仓是谁呀,他可是种地的好把式,差不多一辈子都在土地上舞枪弄棒,庄稼活,样样拿得起放得下。在土地上耕种,对于钱满仓来说,简直就是在天地间练武功,天空是他练功的帷幕,土地是他练功的舞台。可是,自从他来到城里,他就失去了这个舞台。无聊透顶的他,只好在儿子的这块小小的花园里舞枪弄棒,继续他的梦想。
   刘美华看着钱满仓忙碌着,她也心里痒痒的,也想动手帮忙。但这是钱满仓的舞台,他哪容得了别人插手?她对刘美华说:“你只管看着就行,不用插手。”忽然,他想到了一个不让刘美华尴尬的词,“对了,监督,你监督我,看我哪里做得不好,你告诉我。”
   刘美华有点不甘心,她眼睛看着,嘴里却是闲不住,东拉西扯地说着:“其实,原来的花花草草,可是挺好看的呢,你给弄没了,很可惜呢。”
   钱满仓说:“好看有啥用,不当吃不当喝。”
   刘美华说:“是呢,你说得对。”她又操心钱满仓了,问道:“你儿子和儿媳都同意你种菜呀?儿媳没说啥吗?”
   钱满仓迟疑了一下说:“儿媳妇刚开始不同意,后来小伟说她,也就同意了。”他又自豪地说,“这个家我儿子说了算。”
   刘美华看钱满仓身上穿着那件体恤,不由又问道:“这件衣服你穿着还挺合身的,儿子媳妇让你穿捡来的衣服吗,他们没说啥吗?”
   钱满仓说:“能说啥?就问问这衣服和鞋哪里来的,再没说啥。”
   其实,他没有对刘美华说实话。这是因为他儿子和儿媳有过一次激烈的争吵,争吵的主要焦点,是上次钱满仓在垃圾桶捡皮鞋的事件。
   钱满仓把一双皮鞋、一件体恤衫、几个矿泉水瓶子,还有一些废纸壳捡回家,矿泉水瓶和纸壳用方便袋装好放在楼道里,他把皮鞋和体恤衫拿回家,用鞋油把旧皮鞋打得油光锃亮,然后又把旧体恤用肥皂洗得干干净净,晾晒在阳台的晾衣架上。晚上儿子和儿媳下班回来,并没有发现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谁也都没问,可是钱满仓却忍不住了,非得显摆显摆。他把晾衣架上的体恤衫拿在手里,抖了几下,问道:“怎么样,这件衣服?”接着他又把擦得油光铮亮的皮鞋拿给儿子看,“看看,还有这皮鞋,是不是挺好的?”
   钱伟和林玲一时没反应过来,他们不知道钱满仓在哪弄来的体恤和皮鞋,反倒有些呆愣愣的了。林玲看着钱满仓手里的皮鞋和体恤,问道:“是谁给您的吗?是李主任的母亲送给您的吗?”
   钱满仓摇了摇头说:“你再猜。”忽然,一个念头闪过,林玲说:“您该不是捡来的吧?”顿时,林玲的脑子里浮现出钱满仓猫着腰,一脑门子的汗水,在苍蝇嗡嗡乱飞的垃圾桶里翻找的情形,她尖声叫了起来:“爹!您怎么能去捡垃圾呀?”
   就在林玲尖叫的同时,钱满仓麻利地把体恤套在了身上,还顺势把皮鞋穿到了脚上,耀武扬威地跺着脚,笑着说:“就像特地给我留着的,正合适。”
   林玲惊恐地大睁着眼睛,她看了看钱伟,钱伟倒没有林玲那样夸张的表情,但他的脸色也不那么好看,他说:“爹,您丢不丢人?家里缺您穿的衣服了,还是你没鞋穿了,去垃圾桶里捡,说出去让别人怎么想你儿子媳妇呀?”
   钱满仓说:“我给你们丢人?好像你们是多大的人物似的,你一个给人开车的司机,你媳妇也是伺候人的,我给你们丢的哪门子人?”
   钱伟说不过钱满仓,生气地站在屋地上。林玲说:“反正您以后不许再去捡垃圾了。”
   钱满仓气呼呼的对钱伟说:“你不让我捡垃圾也行,但我有个条件,你得把房前边的空地交给我管理,至于怎么弄,你们两个不许管我。”他呼出一口气,仍然脸色不善地说,“你要是不答应,我就回乡下。”
   钱伟也生气了,他说:“不都交给你了吗?花花草草你都给拔了,还说啥?”虽然两口子同意了钱满仓种菜,但也惹得儿媳妇林玲几天都不搭理他们父子。要知道,那些花花草草都是林玲找来栽上的,花开的时候,只要打开前面的窗子,一缕缕清风,携带着一缕缕的花香袭来,坐在屋子里,心情该是多么愉悦。可如今,钱伟为了不让父亲回乡下,舍弃了这些花花草草,能不让林玲伤心吗?
  
   五
   钱伟家的那块空地拉近了刘美华和钱满仓的距离。种菜这件事,原本是钱满仓一个人做的事,到后来,演变成了他们两个共同完成的大事。
   钱满仓拿出他准备好的白菜种子、生菜种子、菠菜种子、香菜种子,在一个角落里的地方撒了种子。刘美华说:“剩下的一些地方种上几架豆角,几架黄瓜,再栽上一些西红柿、一些茄子,另外还有葱、蒜之类的小青菜。”
   钱满仓同意了刘美华的建议,但是他说:“我们到哪里去弄西红柿和茄子的秧苗呢?”
   在农贸市场,两个人很快就找到有卖秧苗的,那秧苗绿生生、水灵灵整齐地码放在箩筐里,由于怕被阳光晒蔫了,就用厚厚的湿棉布盖着。而且他们还找到了卖小葱的,捆成一小把一小把的,也买了几捆。他们拿着买到的秧苗,一块回到了仕林花园小区,一路上,两个人有说有笑,格外开心。
   早些年,他们两个都是和泥土打交道的人,有了这块地,又有了种菜这件事,两个人的关系显然更亲密了。
   俗话说“有苗不愁长”,确实,昨天刚栽的秧苗,到了第二天,就支楞起了身子,眼瞅着它们在泥土里扎了根,“蹭蹭”往上涨。那几样撒在土里的青菜种子,几天工夫,也都钻了出来,一天一个样。钱伟家的房前,已由原来的姹紫嫣红,变成绿莹莹的一片,生机盎然。那一片土地上,充盈着让人心情愉悦的绿色。这样的绿色,让刘美华和钱满仓看来,却是比任何花花草草都好看得很呢。他们两个都说:“这可是那些花花草草比不了的。”
   从此,每天只要李牧和陆晓晓上班走了之后,刘美华就收拾停当,带着妞妞,从她家的高层楼里下来,在小区里遛一圈妞妞,然后就去那片菜地,看看菜长得怎样了,和钱满仓一起侍弄那片菜地。西红柿长高了,黄瓜豆角伸蔓了,他们都给搭了架子,秧蔓爬到了架子上,开了白色的、黄色的、紫色的花,他们两个好开心,就像听见大地上的庄稼经过一阵旷野的风,发出“哗哗”的声响。而这声响,让他们的心情格外激动。
   又是一天,刘美华遛完妞妞,脚步不由自主地又溜达到那块菜地,没有看到钱满仓在那里忙碌的身影,她想:怎么了,这个老东西,每天都在这里的,今天怎么了?会不会生病了?她心里忐忑不安起来,不免胡乱猜测着。不自觉的,透过玻璃窗,她向屋里张望着,希望看到那个身影。望着望着,她笑了,原来她真地看到了,钱满仓在屋里向她招手呢,刘美华看懂了,他是让她进屋里去。刘美华指了指在身边欢碰蹦跳的妞妞,说:“我把她送回家,一会再下来。”
   没等敲门,钱满仓就把门打开了。一进屋,刘美华就闻到一股好闻的香味,她不由赞道:“好香啊,是什么?”
   钱满仓说:“小伟拿回来一盒茶,说是好茶,我们没舍得喝,留着来客人喝的。今天你来了,我给你泡一壶尝尝。”
   刘美华坐在沙发上,环顾着客厅四周,房间虽小,倒还收拾得干净。她喝了一口茶,也说不出什么名堂,只是觉得很好喝,说道:“嗯,是好茶,好喝。”
   刘美华发现钱满仓还穿着那件捡来的体恤衫,她又扭头看了看他家的玄关,发现了那双皮鞋,于是她问道:“这皮鞋和体恤你还穿着呢?”
   钱满仓说:“也没坏,都是半新不旧的,扔了可惜了。”
   刘美华说:“儿子儿媳不说啥吗?他们会不高兴吧?”
   钱满仓说:“不高兴就不高兴,管那么多干嘛,自己高兴就行呗。”
   刘美华说:“这些城里人啊,就知道享受,他们没受过罪,所以才这么浪费,一些好东西说扔就扔。”
   钱满仓同意刘美华说的,他说:“你别看现在城里人牛哄哄的,但是过去可不这样。你想啊,过去挨饿的时候,城里就没有了担当,大家都往乡下跑。咱们乡下的人呢,是福也享得,罪也受得,哪像城里人,只知道享福。”
   刘美华直点头,之后他们两个又吐槽了自己的儿子儿媳,说他们不懂珍惜眼前的好日子,早晚有他们难受的时候。
   他们还说,还是乡下好。一个屯子如果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大家没有看热闹的,都会过去帮忙。哪像城里的人,即使门对门住着,也像不认识似的;他们还说,乡下的空气多好,住在城里憋闷得很,空气里净是不好的味道……
   从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乡下,到这座小城生活的两个人,把他们心里的话,相互毫无保留地说了出来。似乎,两颗心靠得更近了。

共 12983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旷野的风》是一篇现实小说,小说的女主人公刘美华在村民羡慕的目光中,被儿子李牧接到城里养老,用她的话说,这是倦鸟归巢,是大势所趋。小说以刘美华的孤独作为开篇,以刘美华回到农村,在旷野的风中接到李牧贪污被查电话的冷静作为收尾,可以说形象具体地呈现了她对淳朴、热情、正直人性的艰难坚守。小说中陆续出现的刘美华的儿子李牧和儿媳陆晓晓,同样来城里养老的钱满仓,和他的儿子,李牧的司机钱伟和儿媳林玲,人物形象鲜明,对立,真可谓是将官场现形记表现得淋漓尽致。钱满仓对菜园侍弄的精心里,却和刘美华不谋而合,同样来自乡村的孤独老人,找到了共鸣,释怀了优越生活条件下掩盖的孤独和茫然,这让读者好似看到这小菜园里,一场黄昏恋在悄然生长。这场刘美华和钱满仓均不自知的情感,最终以刘美华在儿子儿媳的嘲讽中黯然回乡收尾。一通突然而至的电话,会引来什么样的暴风雨,刘美华或许无法想象,但她仍坚信正直是唯一的出路。小说在一场旷野的风中悄然收尾,刘美华平静的心之外,到底谁在凌乱呢?这些留给读者去继续思考。小说前后呼应,人物形象立体,取材现实生活,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当属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平淡是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1230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吴桐        2022-12-30 22:31:59
  读完全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万多字的小说读完一遍我就记住了几个人物的名字,一个都没有忘记,真的好神奇,儿子儿媳司机母亲父亲送礼的,一个当官的,一个开车的,没有什么大事情,平铺直叙,却树立了几对不一样的对立关系,当官的和司机,高管母亲和司机父亲,有钱和没钱,城市和乡下。其实旷野的风吹不到城市,只是有人在自我安慰罢了。把母亲和父亲从乡下接到城里,以为是尽孝,可是却剥夺了原本属于他们的生活和快乐。小说很有画面感,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形成画面。好像看了一个电影。行文如流水一般顺滑。读完引人深思!很棒!收藏佳作。
轩窗听雨,淡看似水流年。
回复11 楼        文友:梅雪有梦        2022-12-31 19:50:14
  当老年人到城里和儿女生活在一起的时候,并不一定是幸福的。老年人和儿女之间观念上的矛盾,终究会导致矛盾激化。感吴桐老师精彩解读,问候安康:)
12 楼        文友:阿巧        2022-12-31 20:33:39
  小说构思巧妙,脉络清晰,语言幽默风趣,情节曲折,引人入胜。里面的人物个个性格鲜明,刘美华和钱满仓都从农村来到城市,同病相怜的两个老人越走越近,引起了儿媳的强烈反对,为了斩断这缕“情丝”刘美华最后回到家乡生活。文章非常贴近现实,描写了中国失偶老人的现状,儿孙想孝顺,把在家的父亲或母亲接到城里生活,没想到不但没有让老人觉得幸福,反而更感孤独。究竟怎样做才算孝顺呢?这个问题令人深思。感谢梅雪姐姐的精彩分享!祝愿姐姐创作愉快,生活开心!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13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3-01-02 18:58:43
  小说发人深省,看似孝顺的儿子儿媳将母亲接到城里生活,想给老人更好的生活,其实他们根本不了解老人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以至于同病相连的两位老人受到别人的闲言碎语。旷野的风,可以自由地呼吸,农村的生活,才是他们最好的归宿,他们在那里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好小说拜读欣赏了!祝梅雪老师生活愉快!冬日安好!
梦在何处
14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3-01-03 19:03:31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15 楼        文友:康心        2023-01-07 16:50:19
  小说以农村老人与城中当官的儿子媳妇一起居住的种种矛盾展开情节,这是现在家庭的新问题。另一方面写老人心愿儿子不要做贪官,并时时监督晚辈们的收礼等行为。小说的结尾最终也没逃出落马的俗套和悲剧。社会上人间的不良风气,与世代为农人的大妈大爸们闻惯了旷野的清新空气对比,实在是在写正与邪的较量。一个家庭要想安稳,只有坚持做一个清正廉洁的人。
用文字记录人生的轨迹,修一条心心相通的小径
16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3-04-04 18:10:21
  老师小说也写的如此之好。老人的淳朴在儿女的眼是却成了丢人这真是让人心寒。为何有的老人不受儿女待见,这个故事会让人顿悟。文章中的老人是当今社会大多数老人的生活缩影。现在的年轻人物质生活越丰富,越容易迷失,放过自己,反倒更容易获得幸福感。人情况味真的变淡了。这是一个社会问题。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共 16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