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舟】听你,听我,听时光(散文)
28岁那年,我开始做一个人物访谈节目,采访对象从文艺界到学术界,从政坛到商场,各路名人不一而足。在此之前,我基本上不算是个爱与人交往的人,但为了工作,我试着开始给不同的人打电话,用战战兢兢的心情和小心翼翼的语气与电话那头的陌生人沟通。还记得因为喜欢看书,所以我选了一个作家当我的第一个嘉宾——写过《激情燃烧的岁月》、《幸福像花儿一样》的石钟山先生。当放下与石老师敲定采访的电话后,我就在办公室里开心地大声叫了出来。第一个嘉宾敲定,第二个就更顺利了一些,做娱记的朋友鹤同学提供了制作人张纪中的电话,他就成了我敲定的第二个嘉宾。
七年后,节目停播。我很庆幸,这个有着十七年寿命的节目,我能与它共同度过了七年。这七年的历练,让人不断成长,也打开了我的眼界,从不同的人身上获取养分。这七年里,我听了几百个人的故事,听他们的声音,听他们的心情,我是一个发问者、交流者,但更是一个倾听者。在这个彰显个性,张扬性格的时代,大家都急于表达自己,敢于质疑一切,却不想停下几秒钟,去听一听其他人的声音,去感受周遭的变化。
七年里,我听过石钟山的文学初心,纪连海的睿智博学,杨丽萍的孤绝出尘,王晓棠的沧桑豁达,还有品冠的温暖,戴军的勤奋,吴克群的谦虚……那么多访问,那么多话语,能够记住的,并不是什么豪言壮语或者华丽言辞,反而是一些平实的朴素的话:戴军说“不能懒”,这三个字一下子就击中了我;吴克群说“我一直把自己当作一个新人”,这句话让我感触良多;王晓棠说“(文革时)就算我在家里哭得再悲惨,一出了门,我就不能让造*反*派看轻我,不能低下我高贵的头颅”,这让我对老艺术家的风骨肃然起敬;在内蒙采访完歌唱家德德玛老师时,她听说我们是从福建大老远去内蒙的,不顾自己行动不便,坚持要送我们出门,我们一再坚持不让她送,她就站在家门口目送我们离开……
在我的工作中,2015年参与电影节的采访是比较特别的一次经历。那次的工作需要我用中英双语进行,“荒废”了多年的专业终于有了一次用武之地。外国电影人的直率与热情,令人难忘,虽然他们讲的英语有各种各样的口音,有时也令我产生错觉,但并不影响我们之间的交流,因为我们都爱电影,因为我是真心地在倾听;任贤齐的谦和、冼杞然的平实、王思懿的真实,都让我印象深刻。
在别人的故事里体验别样的人生经历,在自己的感受里共鸣别人的悲欢离合。这是我做访谈节目后某天忽然明白的事理。做这个节目,让我能以平视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采访对象,以及生活中的普通人。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和生活轨迹,一个你以为平平无奇的人,可能是个深藏不露的高手,每个人都有可学习之处,就看你愿不愿意去发现了。可能一个年轻人白天是老师,晚上就变身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可能一个自称脾气很差的胖子,也是个温和的摄影高手;可能一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耄耋老人,实际上是个身手不凡的匠人;可能一个被鲜花和掌声包围的明星,他的背后却是酸楚的泪水……故事就在身边,发现得靠慧眼。
做采访工作,让我得以了解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而每一段人生都是时代的一个断面,无数个人生就汇成了历史的沧海桑田。我不太关注宏大的历史叙事,我更关注时代洪流中小人物的个人史。我不喜欢审问式的采访,每次采访前我都会跟采访对象说,我们就聊聊天,不用紧张。我要在最短的时间里让他说出他的故事,畅所欲言,让他表达他的想法,让我听见他的声音。每当有采访对象说,怎么一点采访的感觉都没有,或者跟你聊天很舒服时,我内心的喜悦就难以言喻,那不仅是对我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的肯定。
让人说话,让人说人话,是我最看重的。我很怕采访对象噼哩啪啦说一堆华而不实的话,不仅仅是因为节目中不好用,更是因为听到或看到华丽而空洞的话,我会自然而然产生不适感,一种想怼人的情绪便会油然而生。我也是个有喜怒哀乐的凡人,也有自己喜欢和讨厌的东西,早点儿结束对话,是我对这种人最大的宽容和尊重了,因为他们不输出营养,他们只制造噪音和废料。说出来都没人相信,很多人以为我是“社牛”,其实我是个“社恐”,平时最怕打电话,讲电话巴不得一分钟就能说完事儿,但因为要做采访工作,只能让自己暂时成为“社牛”。
虽然我的工作常常要采访别人,但我从不觉得自己是个提问者,我只想成为一个交流者,一个发现者,一个与人平等、平和对话的人,一个能听别人好好说话的人。这话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它关乎态度,关乎真诚,我依然在努力。时光在流逝,人在成长,对人对事的看法和感受也在不断变化,诚实地记录每一个变化的瞬间,记录每一张面孔的变迁,是我们要做的。我很爱的一部电影《Up close and personal》里有一句台词我一直记得:媒体工作者最重要的是要to tell the story(说出事实)。做访问也一样,让被访者tell the story,不妄加揣测,不夸大不贬低,是基本的要求。
这世界有那么多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只要你愿意说,我就愿意听,听一场人世悲欢,听一段似水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