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微型小说 >> 【文璞】谁说的对呢(小小说)

编辑推荐 【文璞】谁说的对呢(小小说)


作者:郝殿华 白丁,1.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298发表时间:2023-01-09 14:29:18


   老李头有一年时间没有看见老赵头、老孙头了,一直想叙叙旧。前几天,把这哥俩请到酒店喝点酒。酒倒杯里了,菜还没有上来,老赵头和老李头就争论起来,弄得老李头满头雾水,也插不上嘴,显得有些尴尬。
   老李头和老赵头、老孙头是大学同学,毕业时一起分配到东川市工程机械厂设计室。老赵头和老孙头有个共同的爱好,喜欢舞文弄墨。在岗时,利用工余时间爱写些诗歌、散文,经常在厂报和行业报发表。2017年5月后,老哥仨相继退休。退休后,老赵头和老孙头仍然笔耕不辍,坚持文学创作,而老李头没有这方面的特长,与老赵头和老孙头相比总觉得自愧不如。
   老李头请老赵头、老孙头他们哥俩喝酒本来是一件高兴的事,可刚点完菜,老孙头好像想起什么事似的,突然说了一句:“老赵,你咋把你的征文作品总往文友群里发,总告诉群友你都给谁点赞了,点评了,还把数量标明。特别总提醒别人给你点赞、点评。你这样做让人家烦不烦啊!”老孙头的话音刚落,老赵头顿时沉下脸,很不高兴地反驳道:“写文章不就是让别人看吗,不发咋让读者看,这有啥大惊小怪呀!”
   听了老赵头的话,老孙头又接着说:“那你也不能天天连续发几次,有时一次发六篇,一天就发五六次,刷屏啊!有的群友都提醒你注点意,可你还是我行我素。”老赵头一听,情绪有些激动地说:“不天天发,能增加阅读吗?不增加阅读量我能获奖吗?”老赵头这么一讲,老孙头反驳说:“你看这些微刊举办的征文,要求上百、上千个阅读量还不算完,还有附加条件:打赏15人次,一元钱增加10个阅读量;点亮50个“在看”,点亮1个“在看”增加2个阅读量……文学原本是一片净土,让这些人弄得乌烟瘴气。”随后和风细雨地劝说道:“你可以投给文学杂志试一试,有些报纸现在都有副刊,还可以各级文联、作协举办的不定期的征文活动也不错,你干吗非得在微刊这棵树上吊死啊?整天还费心操劳,惦记着评选结果,有什么实际意思吗?”
   老孙头这么一说,老赵头好像受了多大的委屈,气鼓鼓地说:“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现在的杂志投稿信箱都满了,根本投不进去,即使投进去了,编辑也不看。再说给报纸副刊投稿,我又不认识编辑,更不知道编辑私人信箱。就是文联、作协举办征文,你不认识评委,作品再好也白扯。去年,我好不容易把作品通过信箱投给了一家杂志,编辑也回话了,说可以发表,让我花钱订阅杂志或者花钱买杂志页。我哪有这个钱,你说,这叫什么事啊!再说,这些微刊只要阅读量,也不用我花钱,多发一些群,就是多增加点阅读量,万一碰大运,弄个好彩头,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老孙头和老赵头性格不一样,文学创作的初衷也不相同。老赵头这些年就争强好胜,过去在厂报和行业报发表的文学作品也得过奖。退休后,参加征文总想弄个酸甜、争个高低!而老孙头,心态比较平和,也知道自己的那点文学功底充其量是个文学爱好者,作品的水平根本达不到专作家的要求,很难在报刊上发表。没退休时,他有自己的QQ和博客,退休后,与时俱进,建立了自己公众号,每当对自己所见所闻,来了灵感后,就动动脑,构思一下、然后动动手打字,写出的诗歌、散文等作品,就发在自己的公众号上,与亲朋好友分享。用老孙头自己的话说就是预防患上阿尔茨海默病。
   看着老赵头如此态度,老孙头不想在这节骨眼再说什么,怕再刺激到老赵头的肺管,伤了哥俩的感情,影响酒局气氛,也对不住老李头的一片用心。于是换了一种口气说:“这些年惭愧呀!老李啊,你在单位业务上比我过硬!老赵呢,文学作品比我写得好!我真得好好地向你们二位学习啊!”
   听了老孙头的一番客气话,一直没有吱声老李头这才接过话茬,慢声慢语地说:“老孙啊,你这是哪和哪呀,咱们老哥仨谁和谁呀!还没有开始喝呢,你咋就说上酒话了……”老李头说完,好像还要想说点什么。老赵头听到老孙头表扬了他,有些兴奋,带头鼓起掌来,并拍着老孙头的肩膀大声抢着说:“老李说得对,老孙你说呢?”。
   “菜来了,三位老先生请慢用!”随着话音,两位服务生把四盘菜熟练地放在餐桌上。
   老李头拿起酒杯说:“时间过得好快呀!一晃又一年多没有见你们哥俩了,感谢你们赏光。”说完将自己的酒杯与老赵头和老孙头端起的酒杯撞在一起……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在融洽气氛中,老赵头和老孙头推杯换盏,又与老孙头聊起文学创作上的事,好像忘记了老李头的存在。
   对于文学创作上的事,老李头是门外汉。一边倾听,一边在思虑中反问自己:他们俩到底谁说的对呢?
  
   (原创非首发)
  

共 183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瞄准现实的小小说。小说讲述两个老年文学爱好者的创作故事,道出了当下文学创作的尴尬,一些网络、平台,靠作品推介来获利,而专业文学刊物又门槛太高,同时很少采纳自主投的稿件,这让许多文学爱好者莫衷一是,困惑彷徨。至于谁说得有理,大家心中只有答案。小说短小精干,比较含蓄,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感谢作者赐稿文璞,推荐阅读。【文璞社团编辑:沙漠孤月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沙漠孤月清        2023-01-09 14:30:48
  欣赏殿华老师小小说,期待只新作。
2 楼        文友:飞不高蝴蝶        2023-01-09 16:18:07
  三个老同学蛮可爱的,几盅小酒,道出了生活的真实情况。
3 楼        文友:别似幽居人        2023-01-09 21:02:05
  退休生活能有所追求就是一种幸福,对文学的热爱相伴到老。如果能有所成就肯定很好,如果怡情养性,分享快乐也未尝不妙。
4 楼        文友:龙泉剑客        2023-01-10 08:33:20
  这个故事有点意思。
曾经的乡下少年,我愿用我的笔写我的过往,我的现在,甚至我的将来,分享我的喜极而泣,悲从中来,甚至是吊儿郎当。
5 楼        文友:静净        2023-01-13 16:07:28
  一篇好无奈的小说,对于热爱文字的人来说目前真的很尴尬,现在人的闲暇时间都用来刷小视频了,几乎没有人愿意静下心去看一篇文。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