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看点】回顾我的2022年(随笔)

编辑推荐 【看点】回顾我的2022年(随笔)


作者:明月松间照 秀才,1532.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59发表时间:2023-01-15 09:26:57

【看点】回顾我的2022年(随笔) 人们可以不翻日历本,但却阻止不了岁月的匆匆流逝。转眼间2023年的元旦节已过去十多天了,在往年,回顾过往一年的文字早已写好。而对于已经过去的2022年,因为忙于生计和其他原因迟迟没有动笔。回顾过去的一年,有苦有累、有希望有失落、有告别的痛苦,也有初见的欣喜,更多的是为生活的奔波忙碌,和讨薪的艰难。也不知道用哪个词语去总结过去的一年。想想还是用“没想到”这个词吧。
   爱骑行的我,很想再次骑行郏县广阔天地,只是忙于生计没能实现愿望。也没想到2022年只骑行出许昌了一次,那是元月三日第一次骑行新郑西东郭村的白居易故里,寂静的故里院内,我漫步着,偶有一堆青年和几个小孩走进院内,面对影壁墙及周围墙上的一首首白居易的诗,我情不自禁地朗读着,以此表达对唐代大诗人的敬仰和缅怀。这是我第一次朗读白居易的那么多首诗。之后,西行前往白居易文化园,因为三年前骑行欧阳修墓园归途路过正在兴建的白居易墓园,只是没想到这次因为禹州刚刚出现的疫情,我只能在大门前望而兴叹。好在国庆节那天,弟弟开车带着我和几个工友远行了一次。起初只想去西华的女娲城,在我的建议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第一次踏上了豫东平原有“龙都”之称,有“华夏先驱、九州胜迹”美誉的“中华文化发祥地”黄淮平原腹地周口市。有机会走进周口市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关帝庙风景区,畅想当年商贾云集的繁华,有幸走近大沙河南岸旁吞洪镇河的“铁火牛”,看河滩里作为记载周口水位涨落、汛期报警标志的“铁水牛”。听当地老乡讲述关于“水牛喝水上游决堤”的铁水牛的美丽传说故事。
   没想到过去的一年里,为了生活我第三次去鄢陵打工。不同的是这次是在县城南的因为三国时期曹操在此屯兵牧马而得名的马栏镇的娄家村对面。这样有机会一睹那里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元年的、九层六角高27米的楼阁式建筑、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兴国寺塔。有机会了解到北宋时期鄢陵属开封府、京畿道。北宋王朝在鄢陵设了5个重镇,马栏镇乃五镇之一。设有重兵屯守。古蔡河漕运从镇境内通过,为当时水陆路重要码头。朝廷在兴国寺建塔,足见北宋王朝对马栏镇的极为重视。一千多年来,几经地震和战乱,几经重建修葺使得此塔巍然屹立,见证着马栏镇人民的辛苦劳累和马栏镇日新月异的变化。
   在外地打工,有机会在深夜里录下不远处田间的此起彼伏的蛙声,有机会录一段暴雨前的电闪雷鸣。有机会去不远处的田地里遛秋。没想到的是有一段时间,不得不每天骑着电动车往返于马栏镇工地和家之间。也没想到隔一天就会在乡村或社区的核酸检测点排着长长的队等着喉咙被捅。
   过去的一年里,我见证了几个同学儿子的婚礼,也怀着沉重的心情与年长我一岁的因心梗离世老表永别。只是回想起来几十年来与老表在一起的美好记忆却少之又少。
   没想到过去的一年里因为疫情又被被封在家里两个多月。这样我有机会把手头现有的六期我们许昌市白天美文学社的诗刊及有关记录我们文学社的图片文字(有九万多字)整理成文档,总想着收集齐我们的诗刊,收集所有当年我们文学社的资料编一本《白天美文学社志》,疫情三年,刚开始时,因为儿子是党员,冲在抗击疫情第一线,每天要去疫情防控卡点值班。儿子去外地工作后,我替儿子值班。随后我就向领导提议,以后我就是志愿者,不再替儿子值班了。就这样来只要疫情防控需要,我随叫随到。儿子还建议我入党,因为虽然不入党我去值班,我觉得自己比有些党员的思想觉悟高,但是我的思想觉悟跟党的要求还差很远很远。没想到在疫情防控最后阶段,党小组长说这以后的值班每天五十元工资。更没想到的是十一月底还在严防死守,没过几天就彻底放开了。放开后的村庄不安静了,上了岁数的老人隔三差五地就走了八九个。是他们该走吗?如果不放开,他们可能还能多活些时间。
   放开的时间里,我时常牵挂我的老师亲人同学和朋友,也收到了不少亲人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爱。从来没来家住过的岳父岳母平生第一次在女儿家住了几天。这样每天上班前能跟他们打个招呼,下班回来也会问候他们屋里冷不冷,饭菜可不可口,睡觉情况咋样。只是自己不能像妻子那样天天给岳父母做饭。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
   过去的一年里,在文学创作方面除了诗歌,几乎没写什么别的。也很少与文友们一起出去采风,聚会。但有两件事是难以忘记的,一是六月份白天美文学社文友中国作协会员王延华的第五部诗集《怀想与歌唱》出版后,延华特意从武汉回来邀几个文友小聚赠书。第二就是“老家许昌”微信公众平台的创办者陈世杰老弟用半年多时间从七年来公众平台发的7000多篇文章中几经筛选、几易其稿,汇总出版了包括一百多名作者写的描述许昌已经消失或即将消失的老寨、古树、现象、学校、社团、传统文化、厂企老店农事农具、童玩歌谣、行当老物件、建筑物老街等方面的148篇文章四十多万字《消逝的风物》一书。消逝不等于消失,消失的是曾经的消逝,但消逝的终究会消失。编者旨在提示人们提示爱写作的人们关注身边即将消失的东西关注家乡许昌的传统文化,挽救更多的消逝。虽然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用诗歌咏过曹操,赞过“湖雪”面粉;感怀过党的二十大,但是面对我喜欢的大文豪苏轼和一代伟人领袖毛泽东,我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诗句去表达我对他的敬意和缅怀,只好用他们的诗句集句成篇,这样有了《怀苏轼》《缅怀伟人毛泽东》。2021年的中原大洪水让我看到了我们河南人在灾难面前团结互助、齐心协力、风雨同舟的坚毅顽强的《河南力量中国力量!》看到了危难时一个个刻挺身而出平民英雄!感受到了新时代关键时刻的英雄还是出现在普普通通的平民老百姓之中,没见过哪个明星哪个富豪一夜之间成了人人敬仰的《英雄》。2022年十月郑州某厂员工大逃亡,又让我看到了当一群群逃往家乡的打工人需要关爱、需要帮助的时候,还是我们河南的老乡在路边免费提供茶水方便食品;还是普普通通的卡车司机冒着被罚被取消驾照的危险义无反顾地拉徒步返乡的打工人“能送他们一段路程就送他们一段路程”。卡车司机开车多年,“第一次遇到卡车、货车可以拉人还不被交警处罚交警还友善地交代他们注意安全”。我们是河南人,《我们不怕》因为我们河南人是最团结最有凝聚力的!“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我们河南人从未赢过一场网络暴力,却从未输过一场民族大义。我想如果大逃亡现象发生在“救援物资是发给本人的,你们外地人没有份”的城市,肯定不会出现这样的平民英雄。这又是我没想到的。
   过去的一年里,在工地的一些经历,改变了我对一些监理的敬仰。前年中梁魏都府工地的监理的不作为,让我嗤之以鼻,而去年旭辉江山花园工地的监理,不懂装懂还不知悔改更让我瞧他不起。我和工友从没见过下水管的存水弯要安装在地平以下,与他理论,他很刚:“你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按他说了算不得不听他的,但不久又不得不改了过来,那时他再也不说“我说了算”。在卷烟厂原材料周转库工地,监理看到我们的工作线绑在了柱子筋上,随即拍了照,像交警似的要罚我们二百元,说我们的工作线挨着铁了不安全,而别的班组的工作线没有架起来在平板筋上踩来踩去的,他竟说他没看见。这样的监理能让我们像敬仰从前的专家教授一样敬仰他们吗?这又是我没想到的。
   过去的一年里,因为续修家谱,我结识了建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王氏传拓”第四代传承人王明升,有机会近距离观赏王氏传拓的制作全过程,有机会见到从未见到的和从前见到过的另外两个地方的我们菅氏家族的长辈们,只是因为疫情原因,三家聚在一起商讨续修家谱事宜的聚会终没成功,这又是我没想到的。
   过去的一年里,最高兴的事就是儿子终于在新年来临之际,带着千里之遥的女友回家了。新的一年里,愿天下所有的有情人终成眷属!愿所有的恶人、所有的贪官污吏都得到应有的惩罚!祝愿所有的好人新年快乐!阖家团圆!健康平安!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编者注:百度检索为原创首发)

共 316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人的一生就是在N多个“没想到”中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我想,即使他是神仙,也会有很多的“没想到”。更何况事物总是在不断前进和变化之中,这其中的“变数”谁又能想的到呢?尤其是这场肆虐了近三年之久的疫情,不仅改变了许多,也呈现了许多“没想到”。尽管有着许许多多的“没想到”,但是我们的愿望却是一致的,那就是惟愿天下人疫情过后健健康康,万事如意。推荐赏阅。【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3-01-15 09:28:48
  人生在世正是因为许多个“没想到”才会变得异彩纷呈。欣赏了,问候明月松间照老师,祝小年快乐!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