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香】品“长物”,增见识(随笔) ——读《长物志》有感
假期,对我来说最惬意的事便是暖阳照进卧室,坐在飘窗上,沏杯茶,手捧《长物志》,随着文震亨的文字走入传统文化“大观园”中,领略中华文明的魅力。
全书分为十二卷,从室庐到香茗,门、阶、窗、栏杆、照壁、堂、山斋等建筑,各色花木、水石、飞禽、游鱼、书画、几榻、器具、服饰、蔬果、文房四宝无所不包。可以说充满了“闲”趣,对于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读者来说是一本“百科”书。每一篇寥寥数行,少则二三百字,多则千字,向世人介绍了斋室、花草、山水、禽鱼、书画、家具、服饰、瓜果、菜蔬、笔墨纸砚的欣赏品鉴,充满文震亨的审美情趣,就如沈春泽在序文中所写:“室庐有制,贵其爽而倩,古而洁也;花木、水石、禽鱼有经,贵其秀而远、宜而趣也;书画有目。贵其奇而逸、隽而永也;几榻有度,器具有式,位置有定,贵其精而便、简而裁、巧而自然也;衣饰有王谢之风;舟车有武陵、蜀道之想;蔬果有仙家瓜枣之味;香茗有荀令、玉川之癖,贵其幽而暗、淡而可思也”
门、窗、台阶、栏杆、茶寮,梅、兰、牡丹、芍药、玫瑰,池、泉、瀑布、大理石、太湖石,鹦鹉、画眉、鱼类、吸水、水缸,书、画、法帖、卷画、名家,椅、几、杌、佛桌、交床,香炉、香盒、匙箸、笔筒、镇纸,被、褥、帐、笠、履,坐几、屏架、悬画、置瓶、卧室,樱桃、橘橙、杨梅、葡萄、荔枝,龙涎香、沉香、六安、龙井、茶盏等等,当然这些只是书中冰山一角,如今,这些在日常生活里常见,而不以为意的事物,在文震亨的笔下却充满了趣味和艺术性,每一篇文字后面还可以欣赏到文征明、仇英等明朝大才子的名画,书法。就像是一道道精美的江南糕点,点缀了着一桌美味佳肴。
作者在对每一样物品描述完后,都直接以自己的审美感受下出定论,譬如“俱不可用”“俱称俗品”“若桃柳相间,便俗”“外此俱不可用,尤忌用布”等等,在我作为读者看来这些结论不免有些偏颇,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更多的是每个个体对于相关事物的感受,见仁见智。
文震亨之所以对所描述的物品有如此大的底气给出自己的定论,不仅是他自己的文笔才华,他本人纠是作家、画家、园林设计师,还有他的家学渊源,他的曾祖父便是明朝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祖父是文彭,父亲文元发以及伯父、叔父、兄弟以及他们的朋友都是明朝有名的文人雅士,写诗、书画无一不通,可谓见多识广。
整部《长物志》读下来,看似写的都是“闲”物,与经世之学无关,但它将中国传统美学及艺术进行梳理,涵盖了“衣、食、住、行、用、赏、鉴”等,对于培养读者审美情趣有很好的帮助。对于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读者来说,品“长物”,增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