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情】老苏的夜(散文)
1
2023元宵。夜晚,似乎比往年都冷。
老苏儿子打来电话:“姨夫,在家等着啊,我们一会儿就去您家了”。很快老苏夫妇和外甥就到了,一阵寒暄过后,老苏讲述了昨晚回家的经历。我心里一阵难过压抑,佯装拿着饮料,离开客厅,走向阳台。我的泪水让夜潮湿了几分。看着远方,我试图走进老苏的黑夜,想看看老苏那张饱经沧桑的脸,不知是夜太黑,还是泪水模糊了双眼,我实在看不清……
2
那个仿佛被岁月压低的身影,向我走来,仿佛还在昨天。
腊月初一,老苏背着家的沉重和同乡去了北京,参与修建地铁。老苏并没有回家过年。听带工者说,过年在工地上干活儿,老板会给十天保勤奖,大几千元呢。老板笑说着,只要能挣到钱,过年在哪里都一样,等过罢年,回家过个十五也行!
老苏所在的工地,就在天安门附近。他是放浆浇注的一名普工。
我总会在心里,绘着夜中的景象,那是老苏的夜。老苏陷进黑夜里,疼痛多了几分。
每当夜幕降临,伴随着一辆一辆的水泥搅拌车进场,老苏按照要求,会将水泥泥浆浇注到指定位置。刺骨的寒风一阵一阵袭来,老苏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尽管身上穿着厚厚的大衣和棉裤,他丝毫感觉不到暖意。在等待浆车来临的间隙,他在工地来回踱着步子,试图增加一点身上的热气儿。
万家灯火的除夕,老苏就是这样在寒冷的工地上度过的。当我在温暖的被窝里看着电视节目时,我在想,老苏的夜究竟怎样?
3
据老苏所述,趁着元宵节的由头,也为回家过好十五,老苏和乡亲们向老板讨要了工钱。正月十四,老苏和工友登上了回家的列车。下火车后,打了一辆出租车。回到村里,已经是晚上八点多。转完九曲黄河阵的乡亲们,陆陆续续返回家。老苏的爱人在县城为大儿子看孩子,没在家里。他在回家的路上,顺便买下方便面,简单对付一下。
老苏的夜色中,想象中我走近了他,走近了那熟悉的小院。
月光映照下的院子静悄悄,似乎缺少人间烟火的气息,也缺少了等待归来的灯光。终于到家了,一切都是那么的亲切。老苏给爱人打了个电话,告诉她已平安到家。爱人问他:“你带着家门钥匙吗?”,老苏这才发现自己没有带屋门钥匙,只带着院门钥匙。爱人说:“让孩子开车回家接你吧”。老苏得知孩子和儿媳正在城里看花灯、转九曲时,回绝了。其实儿子回来往返一趟,也只是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老苏生着厨房的柴火,煮开方便面,匆匆吃完。旅途的饥饿、劳累和寒冷才一扫而光。而后,他推开放粮食的小屋,穿上行李包中的棉大衣,坐在屋中间一把木椅上,就当是又一个夜班吧!屋子里有点冷,但没有工地上凛冽的寒风。裹紧身上的棉大衣,坐在椅子上的老苏抱着黑夜,久久难眠……
4
印象中,老苏也曾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也曾从乡村考上县里的高中。高中三年里,自己节衣缩食,刻苦学习。每周从家里带着熟红薯,充当干粮。那时大学生国家分配工作,可当时高考录取比例很低。勤奋学习的老苏,三年后还是落榜了。回乡后,他谋得了一份代课老师的工作。每月28元的代课教师工资,因很难偿还结婚欠下的外债,于是又辞职外出打工去了。谁曾想自己刚辞职不久,同批的代课教师都转成公办教师,工资也有了大幅度提高!命运似乎再次没有眷顾老苏。
外出打工几年,老苏白天干,夜里干,终于还清结婚外债。没多久,老苏的父亲又生了病,老苏是孝子,为了更好地照顾父亲,他选择在家务农。务农期间老苏也曾饲养过兔子、蝎子,几次创业都没有成功。
大儿子快要结婚了,总得给孩子准备新房吧。那年老苏和爱人将刚买下的一幢旧庄子进行了翻修。为了减少开支,老苏没有舍得雇人帮忙。从拆旧房到盖新房,都是老苏和爱人两个人。一百二十多个日日夜夜,老苏夫妻两个就像不能停下来的陀螺。把拆房的垃圾一车一车地推出去,盖房的建筑材料,一点儿一点儿拉回来。爱人和浆、递砖,老苏持铲安砖。房屋的砖在一层一层地增高,老苏夫妻两个的体重在一点儿一点儿减少。年迈的母亲,看到老苏夫妻如此辛苦,心疼得流下眼泪。只要得知儿子开工,她就过来帮忙。经过四个多月的不停歇地施工,一幢二层小楼的院落终于落成!
儿子的对象,是个通情达理的姑娘,放弃了在县城买房的结婚条件。老苏夫妇高高兴兴地将姑娘迎娶到家。几年后,儿媳的工作单位有优惠的购房条件,就在县城贷款买下了房子。儿媳在县城安家的愿望也实现了!
小儿子在外打工,将积攒的工资,让老苏给存着。那年五一假期,小儿子说要带女友回来。老苏夫妇心里乐开了花,赶紧收拾小儿子的房子。土院也铺成了砖院,老苏今晚夜宿的粮食库房那时刚建成,外墙还没有抹灰。就着灯光,老苏夫妇一个和浆,一个抹墙。在小儿子回家之前,收拾妥帖。
小儿子带女友到家后,赶紧让老苏夫妇试穿买回来的新衣、新鞋。看到如此懂事的女孩,高兴得老苏夫妇合不拢嘴,忙不迭势地掏出见面礼,递给小儿子的女友。日子在不紧不慢地过着,老苏身上好像有着使不完的力气。
5
迎着阳光,我经常会在脑海中浮现出老苏的面孔。儿子的婚事上,老苏眯着眼笑的那么自得,那么舒心,就像融化的糖流到了我的心里。
可是,老苏的阳光总是被黑夜追着,阳光露出脸,又埋进去。
那天,老苏到银行取钱时,发现卡里的十几万元钱没了!老苏遇到我,我看他惊得目瞪口呆,这是怎么了?经过多方打听,老苏才得知小儿子被一个钓鱼网站给骗了。老苏腿脚踉跄,身体摇晃着,差点跌进了黑暗。为了还网贷,小儿子不仅将卡里的钱偷偷取完了,还欠下十几万元的外债,谈好的对象也吹了。老苏一下子就像泄气的皮球,心里被掏空了!被债务纠缠的小儿子,每天上班时也是心神恍惚。小儿子可是在流水线上工作,稍有不慎,就会被机器伤着。
为了小儿子避免伤害,老苏压下心头的怒火,好言相劝不争气的小儿子。有了难题,不要怕,只要人在就好。出了问题,一家人共同想办法解决。那段心急火燎的日子里,老苏四处借钱,帮儿子还贷。本来,大孩子结婚欠亲朋好友的旧账,还未还清。这又来新债,不叫老苏发愁。很多人知道老苏小儿子欠的是赌债,都不愿意帮忙,有人也劝阻老苏别管这事。“钱,救急救穷不救赌”,面对别人的说辞,老苏无话可说。走投无路,一筹莫展。多处借款受挫后,抱头痛哭的老苏夫妇,甚至萌生过轻生的想法。
黑夜总是要趟过去的,坚强的老苏倒下去,扶着黑暗又站起来,我看到他深陷的眼睛有光。
老苏放不下自己的孩子,他骂着小儿子,说着气话。都说不想管他了,可老苏一咬牙,又把重担扛在了自己的肩上,再次外出打工,替小儿子还债!
我嘴里念着,人生能有多少个春秋。老苏小儿子泪如雨下,却丝毫洗不去父亲脸上的沧桑。
得知老苏为小儿子还债的消息以后,大儿媳还稍有怨言。“能给小儿子还贷,不能给俺还点儿房贷”。为了安抚儿媳的怨言,老苏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同意爱人到县城去帮大儿子看小孩儿。原本他想着把孙子接到村里照看。我想,也许老苏心里觉得亏欠了大儿子和儿媳,所以老苏没叫大儿子晚上回来接他去城里。
6
坐守了一夜,天色微亮,短信得知工资到账的老苏,踏实地坐上了通往县城的公交车,准备和妻儿过一个欢喜的元宵节。
老苏对我说,小儿子已经幡然醒悟,决定痛改前非。断断续续偿还了不少债务,今年过年也在单位加班,还给老苏夫妇寄回来新买的衣服和单位发的福利--大米和食用油。身材消瘦的老苏,眼睛充满了光亮。
正月二十四,老苏又要去北京工地了。属于老苏的黑夜就要过去了,我似乎又看见那个浑身充满无穷力量的老苏,迎着初升的太阳,背上行囊,走出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