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微型小说 >> 【流年】拐枣不是枣(微型小说)

编辑推荐 【流年】拐枣不是枣(微型小说)


作者:秋子红 童生,940.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6338发表时间:2023-02-10 22:53:20


   那个外乡人来的时候,我正在川道的果园里卸苹果。果园里的苹果全熟了,个个红彤彤,挂满枝头,甚是好看。赶在霜冻来临前,我得将它们从树上摘下来,拉回家里。我站在人字梯上正忙活,忽然听见地头有人“大哥”“大哥”在喊我。
   走到地头,那个外乡人的摩托车已熄了火,正站在坡下的土路上,仰着头问:“大哥,这果园是你家的吧,这些苹果结得可真繁。”我想一定是外地来的果商,就笑着说:“可不是?整个园子都是新红星,现在熟得正好,你能要多少?”
   听我这么一说,外乡人的脸“腾”地一下涨红了,他拧过身,手指着身边的塄坎说:“不,大哥,我是说那两棵树。”
   我心里咯噔了一下,我想起现在已是第八个,不,已是第九个人跟我说那两棵树。
   那是两棵我们这地方已不多见的拐枣树,有碗口粗,高高的树冠上树枝披散开来,渐渐稀疏的树叶间,露出一簇簇鸡爪似的拐枣来。打眼一看,就会发现,那一簇簇鸡爪似的拐枣,早已褪去它们生涩时的墨绿色,全变成了成熟时的紫红色。这几年,时常有外地来的人要买这两棵拐枣树,让它们成为城市公园或者小区里的景观树。但每一次,都被我三言两语打发走了。
   “我这两棵树,出多少钱都不卖!”撂下这句硬邦邦的话,我转身就要往果园上头走。
   那个外地人一看急了,他三步两步爬上土坡,走到我跟前,从衣兜里掏出一支烟递过来说:“大哥,我不买树。”
   “那你干啥?”
   “我想买树上结的拐枣。”我“噗嗤”一下就乐了。现在瓜果遍地,难道还有人稀罕这些鸡爪似的干干筋筋的拐枣?
   见我疑惑地瞅着他,那个外乡人有些羞赧地说:“是我娘想吃拐枣,我买几把带回家,让老娘尝尝鲜。”
   外乡人说:“人老了,就像个孩子。前一向不知说啥事提到了拐枣,我娘忽然跟我说她想吃拐枣。拐枣不是枣,嚼起来胜蜜桃。这句话我娘反反复复唠叨过好几回呢。我在附近集市上转遍了,可现在压根就没有卖拐枣的,这一下可把我给难住了。今儿一大早,我骑着摩托车,沟沟岔岔转了两三个乡镇,才在大哥你这地头找到了。”
   我心里忽然一下潮潮的,望着外乡人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我问他:“你家在哪?”
   那个外乡人说:“京当镇。”
   京当镇是我们县西北部最偏远的一个乡镇,离这里至少要五六十里地呢。一想到这,我急忙答应他说:“好,好。”
   领着那个外乡人去果园上头取人字梯时,我随口问他:“老姨今年高龄?”
   “刚过八十了。”
   一提起他的老母亲,那个外乡人的话明显就多起来:“我娘虽说八十多了,身子骨还硬朗。就是前几年走路不小心跌了一跤,右腿骨折了。送到了县城的医院,做了手术,住了十几天出院后,我和媳妇黑漆白日侍候了四五个月,我娘现在能拄着拐棍下炕了。”
   说到这,那个外乡人回过头,眼盯着我,有些动情地说:“大哥,你说父母将咱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大,父母老了,咱不好好孝顺老人,咱还是人吗?”
   我嘴里喃喃地说:“对!对!”眼眶一下潮润润的。取来人字梯,我将梯子搭在拐枣树树干上,那个外乡人攀着梯子上了树,不大一会,就折了几大把,说:“够了,够了。”
   我在树下说:“多折些,让老姨好好尝尝。”
   那个外乡人连说:“好好!”
   下了树,将散落在塄坎上的拐枣一把一把用一根根软树枝扎好,然后放在摩托车后的纸箱中。绑扎好纸箱后,那个外乡人从身上掏出一百块钱,一定要我收下。
   “啥钱不钱的,自家树上结的,给啥钱?”在我拒绝多次后,那个外乡人终于将钱装进兜里,但他要了我的手机号,反复叮咛我,以后有事去他们京当镇,一定要给他打电话,他请我喝酒!
   随后,那个外乡人发动起摩托车,呜呜呜消失在川道尽头。
   返身向果园上头走时,我回过头再次打量了一眼果园下塄坎上那两棵拐枣树。现在,它们静静矗立在塄坎上我家麦地旁,一阵风吹过来,满树已渐渐变黄的叶子上响起一阵阵声音。我的眼前,忽然浮现出我爹一张胡子拉碴的脸来。
   这两棵拐枣树,是我小时候父亲亲手栽下的。我小时候嘴馋,街上卖拐枣,总哭着闹着要爹去买。爹没钱,走了百十里路去了趟南山,弄回来两棵拐枣树,栽在了我家地头上。
   现在,爹去世十来年了,这两棵拐枣树是爹留给我唯一的念想。这几年,时常有城里人来要买这两棵拐枣树,可任凭人家出再高的价,我一直没有卖。我要一直留着爹亲手栽下的这两棵拐枣树。
   一直留着。

共 176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小说貌似写拐枣,实际讲述了一个关于孝道的故事,文中的两位人物,着墨不多,但却那么感人。“我”,果园主人,一听别人谈论他的拐枣树,不分青红皂白,张口就是不卖。小说在结尾揭开悬念,原来这树是他父亲种的,是父亲为了满足他想吃拐枣的愿望走了百十里路弄回来栽种的,这是父亲留给他的念想,所以不管多少人要买树,贵贱不卖。而当他知道外乡人是孝敬老娘来买拐枣时,他赞赏他的孝心,让他多折拐枣,还不肯收钱。那个外乡人也是大孝子,为满足折腿老娘的心愿,在附近集市上转遍了买不到,又着摩托车沟沟岔岔转了两三个乡镇,在“我”的地头找到,这份孝心,感人至深。不卖树者,牢记父恩,是孝;为满足老母亲的心愿者,风尘仆不辞辛苦寻找拐枣,也是孝。小说弘扬了人世间最美好的品质。此文篇幅虽短,悬念颇多,且内蕴丰厚,那些精彩的细节描写生动入微,将人物的性情活灵活现勾勒出来,感人至深。好小说,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泽子        2023-02-13 07:34:42
  读文很感动!一颗枣树留下父亲的爱,作者也用枣传递了这份亲情,人间的爱事可以感染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关键看你怎么认知,你传递的是爱,回报也是爱,尽管世界有太多伤害,但最终成就你的一定还是爱,身上带着爱,能量就会向你聚集,就会有人来帮你,至于伤害,会在你的一次次成长中消失!祝写作快乐,点赞!
12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23-02-13 10:02:25
  拐枣不是枣,嚼起来胜蜜桃。于外乡人而言,拐枣是老母亲的一个念想,他骑着摩托跑了几十里,得偿所愿。于主人公来说,两棵拐枣树,是父爱的物证,是爹留给我唯一的念想,人在树在亲情在,哪怕重金收购也不卖。当听说外乡人要为老母亲买枣,爽快让折还分文不取。
   不一样的做法,一样的孝心,小说以故事取胜,幽微有情,感人肺腑。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13 楼        文友:杨敏        2023-02-13 12:28:52
  对一个南方人来讲,真不知道拐枣是不是枣,那一颗颗鸡爪似的拐枣确实没有见过。我无心识枣,我看见了拐枣树带来的温暖亲情。作者通过外乡人想买拐枣的经过,述说了他们两人对父母亲那份浓厚的亲情和爱。黄土地种出来的是拐枣,父亲虽然逝去了,但这份对亲情和黄土地的爱却永远留在作者的内心深处。欣赏佳作,为你点赞!
看世间繁华,写人间沧桑!--杨观达
14 楼        文友:素心如玉        2023-02-13 16:04:50
  两棵拐枣树,维系的却是亲情、孝道。外乡人为老娘买拐枣,我为了老爹留给我的念想不卖拐枣树,都让人读出了蕴含其中的沉甸甸的情感。
   “大哥,这果园是你家的吧,这苹果结得可真繁。”这里的“苹果”可是“果子”?感觉和下文的“我是说那两棵树”有点脱节。一点浅见,勿怪。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15 楼        文友:吴桐        2023-02-13 22:12:26
  我也没见过拐枣,不知道是什么样子。以为作者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说那拐枣树上结的是干干筋筋的小枣,其实那是无价之宝。但是却在外乡人的三言两语下双手奉上,或许能让一个老人家吃上心心念念的拐枣,也是父亲很高兴的事情吧!小说短小精悍却蕴含了大大的道理,孝心是永恒的主题!
轩窗听雨,淡看似水流年。
16 楼        文友:石语        2023-02-14 13:30:18
  论作品质量,这是该加精的文章。作品画面感强,主题好。以情节推进主题,以不经意的笔触分出另一个故事。一个到处给娘找拐枣,一个用心守护爹栽下的拐枣树。两颗孝顺的心灵碰撞,便有了一篇回味无穷的美文。拐枣,鸡爪子一样的果子,我好像没见过。不过,对这果子倒是记下了。
17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23-02-14 23:07:20
  第一次听说拐枣。拐枣确实不是枣,那是父亲对儿子的疼爱,是儿子对母亲的孝敬。小说截取了生活中一个很小的点。一个儿子为了满足母亲想吃拐枣的心愿,到处寻找,终于见到两棵拐枣树,摘了一些拐枣回去。而这两棵拐枣树正是树的主人的父亲当年为了满足儿子想吃拐枣的心愿而栽下的。父亲去世后,它们成了儿子永远的念想,再多钱也不会卖。父慈子孝,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篇短小的小说里,得到了深刻的表现。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18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3-04-12 23:37:31
  篇厚重的散文,见证了作者深厚的功力,通过-一个普通人家日常琐事和情感,引人入胜,感人至深,拐枣的人是大孝感动天地。种枣的人是善良慷慨之人。
   作者总以一种朴素、简单的笔触扑捉日常生活中一些片段或者细节。老师做到了,人人心中皆有情,人人笔下的烟火人生最亲切。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共 18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