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河山】红光洒向白雪(征文·小说)
董黎看不出敖红发的表情,不过,口罩后面那张脸,一定是气得通红了。她赶紧指指座位,轻声说,坐下,敖主任,你继续讲,彭主任是急了。董黎的声音柔柔的,细细的。像哮喘发作喷了药粉,敖红发顿时心平气和,坐下来,说,情况不是你们想象那样的。
吃酒席肯定人多,可张小高家没办酒席。也不是没有办酒席,办了,但不是酒席,是吃竹米酒。吃竹米酒的人不多,只有亲戚。张小高家媳妇生娃娃,满月了。草庐格村有一个习俗,满月这天,主人要办酒,叫竹米酒。这一天,亲戚来祝贺,送点红糖喜酒,送点泡米,现在多了一样,加一个红包,里面装了几张新票子,一般是六十六元六角,现提高了,六百六十六元,意为六六大顺,有福有禄。主人家要么杀头猪,要么宰只羊,以前穷,只是煮一只鸡。张小高从自家圈里拉出一只羊,请了两个师傅宰,煮,切,送到酒桌。
那还是吃酒席了啊,董黎听到这里,还不是密切接触了。
问题就在这里,你们不了解草庐格村的习俗。敖红发说到这里竟然笑了。
这儿的人习惯一天两餐饭,早餐,晚餐。晌午,干活累了回来小歇,喝喝水,也有人吃个煮洋芋,喝碗稀饭什么的。稍微休息,还要去地里。地远,就不回来了,在地里歇歇,天黑之前回来吃晚饭。早饭吃得早,一般十点。吃竹米酒那天早上,张小高听到黄粉花要去接亲戚,猛夸了一番,表姐发大财了啊,然后说,小心啊,财不外露,你一人来就行,莫去接他人了,来不来不强求。又说,路上不好走,慢慢开车,时间早的。说着便进厨房忙去了。厨房旁边是楼房,三层,落地窗。厨房与楼房形成直角。院子不大,院墙挺高,外面看不见里面,里面也看不到外面,一道大红铁门关得严丝合缝,即使一只苍蝇也难以进出。两个师傅在张小高家山坡地里挖了个地坑,放上柴火,架上铁锅,倒入清水烧着。地离他家院子不远,四百来米。他说媳妇怕闻羊肉那股膻味,张小高叫师傅把熬羊汤锅的灶台坑离远点挖。媳妇知道后骂他,哪个说我怕羊膻味?你就巴不得我病多,无病都要扯一个。张小高低低头,说,我是说奶娃娃怕羊膻味。哦,张小高家媳妇似信非信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嘀咕道,咋个我没听说过。
九点,三三两两的亲戚来了,他们把提着的礼物交给张小高。张小高接过,说,谁叫你们带礼物的,人来就行。说着,转身进屋,放好礼物,出来请来客入座,并泡上茶水端上来,说,这是古树茶,不多见的,在临沧那边做活时朋友给的,一般搞不到。客人坐下,喝着茶。张小高独自忙了起来,在院子里摆好两张桌子,各放好八双筷子、八个碗和八个酒杯。张小高比平时动作麻利,三两下炒好菜,端上来,又把昨晚熬好的煮菜舀了端上来。两个师傅按照张小高说的时间准时端来热气腾腾的羊肉,放在桌子正中间。张小高端出一个小撮箕来,抓起一把绿汪汪的薄荷,放入羊肉里,又端来四碗调拌好的糊辣椒蘸水,放在桌子的四边。
可以吃了,不早了,亲朋好友们,随意喝,随意喝。说完走到门前树下,点燃早已挂好的炮仗,哒哒哒哒,鞭炮声响起。
小高,你疯了啊,咋个这么早就开吃了?即使有风俗早吃,也不能这么早吧,十点都没到,表姐都还没来。张小高家媳妇在屋里大声喊,很生气,她觉得自己的男人今天怪怪的。表姐就是黄粉花,张小高家媳妇的妈与黄粉花家妈是亲姐妹。哦,我打过招呼了,叫她慢慢来,表姐买车了,去接亲戚了,她要显摆,开车兜风,谁知道哪个时候到。张小高回答,一脸的不快爬上脸庞。来客不明白咋个对媳妇温顺出名的张小高竟会生媳妇的气。
张小高不再理媳妇的絮叨,点燃了挂在树上的炮仗。对于草庐格村人来说,竹米酒的鞭炮声就是开吃的信号。客人们推杯把盏,说说笑笑吃了起来。宰羊的师傅、厨房做菜的师傅不与客人共餐,他们自己各自吃。中途,他们过来看看菜冷了没,冷了,端回去热热。米饭是自己添,就在饭桌边大蒸子里,白生生的,有一股香味。人们大碗吃饭,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吃得啪嗒啪嗒响,喝得肚子咕咕直叫。张小高自然是喜欢的,客人越吃说明越好,说明奶娃娃也肯吃肯长,说明来年越兴旺。张小高笑了,倒酒倒得欢,仿佛忘了还有黄粉花没有来,等想起来时,众人舔嘴抹舌,已吃好,要去做农活了。张小高也不挽留,众人刚出门,媳妇在屋里又喊了起来,小高,表姐打来微信电话,说快要到村口了,你去接一下,村里狗多。小高说好好,收拾干净桌子,放好碗筷,出了门,往村口跑去。跑的时候,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口罩。
出了门,吹起了冷风,张小高腰更低了。他有点驼背,皮肤寡白,胡子拉杂的,他常年在一家煤矿工作,环境有点差,工作危险度高,但他愿意,挣得着钱啊。他没有爱好,一有空,就捧着个手机玩,经常给村里人讲新闻,讲国际形势。村里人笑骂他,你一小老百姓关心外面的事能当饭吃。每当他想与媳妇亲热,媳妇便骂道,手机才是你媳妇,你搂找它去睡。张小高不生气,哄媳妇,我是看新闻,看能发财的信息。媳妇不骂了,咯咯咯笑起来。
张小高刚到村口那棵高高的婆树下,一辆白色本田小轿车吼叫着停在他面前,吓了他一大跳。张小高连忙招手,老表,老表喊道。黄粉花嘎嘎嘎的笑声从车里飘了出来,老表,祝贺,喜得贵子,说着,递了一个红包过来,还有两瓶红酒。哟,老表,怎么了?还蒙上了这玩意。要不是你喊我,我都认不出你。
表姐,看你这车开得猛哦,吓着我了,快,停好车,我感冒了,怕传给媳妇和奶娃娃嘛。表姐,回家再说,回家再说。
一车五人跟着张小高走着,阵势不小,惹得大狗小狗狂叫不止。黄粉花一进院子就打开她那大喇叭似的嗓门,说,表妹,我来了!顿时,屋里传出婴儿的哭声。黄粉花哈哈大笑,看着小家伙,比我家那只大黄猫还叫得。说着便在桌子旁坐了下去。表姐,你饿了,快吃饭,娃娃吃奶,我就不出来了。张小高家媳妇在屋里说。来人都知道,这是面子上的客气,其实这是习俗,月子婆是不能出来见人的。
张小高叫表姐领着带来的人坐下,自己跑出去端来热乎乎的羊肉,瓮声瓮气说,师傅喝了酒,嘴角淌着口水,正打着呼噜酣睡。他们昨晚就开始忙了,今天又忙了一上午,当然累了。表姐,你们快吃,你们一定饿了。
张小高在桌子正中间放好羊肉,又从厨房端来一碗凉白猪肉片,一碗炒猪肝,一碗炸酥肉,一碗荞丝洋芋片花生,一碗山药煮白菜,一碗油炸豆腐,一碗煮南瓜,一碗油炸排骨,还有一碗茴香炒红豆。黄粉花起身弯腰,凑近中间那盆羊肉,闻闻,说好香啊,在外面就吃不上这味,还是老表好,就不客气了,吃起。说完捻了一块带皮羊肉往嘴里塞去。张小高又笑了,表姐那红嘴巴不知抹了多少口红,羊肉都裹红了,羊肉味还能正宗吗?管她的,又不是他吃。
老表,吃啊,黄粉花对张小高说着,嘴巴鼓起老高,嚼着一块羊肉,红红的嘴角流淌着羊肉汤。张小高摇摇头,说,我刚吃了,你们吃,我去给你们添饭。不用,不用,我们自己添,还想吃吃羊肉,喝点羊肉汤,再吃饭。好的,表姐,那我去把泡着的尿片洗洗。张小高说。黄粉花点点头,咽了那块羊肉,又说,快去,你媳妇不能着冷水啊,说着,一双筷子伸进盆里,又夹起一块带皮羊肉,往嘴里送去。
张小高洗好尿片,拧干水,挂在院子边墙角拉起的铁丝上。尿片红红绿绿的,全是媳妇的旧衣服剪成的。张小高看见这些尿片就想笑,自己也曾拿了两件旧衣服给媳妇,要她剪了。媳妇不允许,丢在一边,说小高你的衣服有汗臭味,娃娃闻见不乖,会哭闹,你来带我就剪。张小高不愿意了,他睡得像猪,媳妇说的,耳边打炸雷都不会醒,要他来带娃,如何醒得来。忙说好好,弯腰捡起衣服,收在一边。
张小高,黄粉花走了过来喊他,我们吃好了,得返回,天黑了路不好走,我夜里视力不行。张小高说好好,一句挽留的话也没说。送黄粉花一行五人,来到村口车子边,给每人两颗嫩汪汪的大白菜。这是村里的习俗,不能让客人空手回去,那是没有面子的。黄粉花发动车子,掉头,伸出头来说,老表,照顾好我表妹啊,月子婆照顾好了,不落下病,以后家里才有劳力。说完哈哈哈笑了。车也开了,笑声淹没在车子的轰鸣声里。
就这么走了?老彭听到这里,问敖红发。
就这么走了。敖红发回答,瞥了一眼听得入迷的董黎,又说,我们已按要求告知张小高一家不准出门,在家隔离观察,目前没有症状。
给他家口罩了吗?董黎问。
他家有。敖红发说,邻居说张小高那几天感冒,吃竹米酒那天,戴了口罩,怕传染给坐月子的媳妇和奶娃娃。
老彭眼睛突发亮,腾地站起来,说,感冒是假,防那个女人才是真吧。这张小高真高,山里有高人,高人在民间。小高,好人啊!我要见见他,还等什么呢?走,去张小高家,给他做检查检查。我有几个还没说过的传奇故事,路上讲。
董黎咯咯咯笑了。去草庐格村的路上,是一望无际的白。一辆越野车摇晃着往前移动,红灯一闪一闪的。暖意仿佛从倾洒在白雪上的红光弥漫开来,不断延伸。
写于二〇二二年雪夜里,凤来社区。原创首发。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雪社辛苦了!
不管严寒酷暑,只要哪里有险情,那些白衣天使和抗疫志愿者,他们就要挺身而出。
山哥写的这篇小说,应该是发生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候。那时的人们,把新冠看成是瘟疫,把新冠病人看成为重磅炸弹,新冠病人接触过的人,分为密接和次密接,这些划分,都是由白衣天使和志愿者们来裁定,安全和不安全的区域,都是人为管控重兵把守。
董黎和老彭他们,就是严防严控的抗疫逆行军。
在大年初一这天,因为一个骇人的消息,把董黎和老彭他们各自在温馨的家庭里拉了出来,驱车行驶在天寒地冻的雪地里,去执行任务。
兜兜转转,所幸事情不是大家想像的那样,结果有惊无险,让当事人和文章的读者们,都可以把心收回肚子里。
小说《红光洒向白雪》很是引人入胜,抓住了读者的心,让人读得不到真相大白决不放手,这样的文章,通俗易懂接地气,扣人心弦且正能量满满,点赞!点赞!
生米喜欢就好,说实在的,我很担心自己没有写好而让读者失望,尤其像生米这样的真诚的与我认识多年的兄弟姐妹,谢谢米米!不管写小说,还是写散文,不能为写而写,永远要考虑读者,所以得说人话,不能说鬼话。这是我的底线。
谢谢米米,疫情尚未结束,多加保重啊!
文章从一开始通过董黎的心理描写,老彭老刘的话痨到默默无语,彰显故事的沉重严重埋下伏笔,让人喘不过气来,惊险达到高潮,揪着提着心一步步前行,又如何柳暗花明又一村,避免了一场灾难的发生。不论是心理描写还是人物景物的描写,都刻画的淋漓尽致,质朴醇厚接地气,暖人心,结局让人心里敞亮无比。一场任务有惊无险。红光是人间大爱,具有高品格高风尚,无私奉献的工作人员,具有红太阳之光的暖爱,白雪是阴天是灾难,哪里有需要,红光就到哪里去,不论是年初一还是大雪封门,他们刻不容缓,一往无前。大爱无疆,充满正能量的佳作让人品味无穷!!!
甘来家里情况特殊我多少是了解一些的,辛苦了你了,但遇上了唯有面对唯有坚持,因为生活需要继续下去。
甘来阅读到文心里面去了。红与白,是有象征意义的,正如甘来所见解那样。
小说不能直来直去,还得讲究一点艺术吧,还得有些含蓄吧,谢谢甘来!
祝福你们一家,万事如意,苦尽甘来!
雪竹所言极是,守得云开雾散。
真相不能忘,历史不能忘。
人民群众是抗疫英雄。
我构思时还真如你说的不想写平庸的故事情节。
无论散文小说,同质化就是翻来覆去说那些事。
我还得继续朝这方面努力。
这篇文本意记录一下当下苍生真相,很多事就这么奇怪。
谢谢子青忙碌之际的温暖点评!
这篇小说,构思的初衷,其实就是你说的效果。万分紧张,如临大敌,到最后虚惊一场,让人虚脱般的获得解脱。
世界上不见的都是轰轰烈烈、惊天动地、骇人听闻,大都是小事平常事结尾,就如带孩子上街,孩子不见了,大人急不急?父母记得要死。到处找,到处问,熟人朋友也行动。最后发现,孩子回到车上去了,睡着了。找着孩子后,一切又平静下来。要的就是平静,要的就是平平安安,要的就是平常日子。
谢谢唯梦,谢谢温暖的点评!
疫情并未结束,保重啊!
本篇小说用非常朴素的语言,像拉家常一样向我们叙述了基层医务工作人员,为抗疫不辞辛苦所作出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工作。当然,在小说中,我们还读到了基层群众在疫情来临之际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和对人情的珍重。说实话,三年抗疫之所以能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离不开这些基层医务工作人员的奉献精神和人民群众的自觉性和聪明才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非常亲切平民化,董黎、老彭、老刘、司机小李,营竹镇医院王院长,还有草芦格村主任敖红发,特别是村民张小高的机灵变通能力,读来印象深刻。正如编辑风逝所说,山地的语言越来越精彩,越来越贴近现实生活。佳作阅读。
人民群众才是决定防疫抗议胜利与否的关键,而不是仅几个人。
人民群众的智慧,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防疫抗议,没有让悲剧进一步重演。
谢谢明月点评,疫情并未结束,保重!
雪儿说的也就是我要表达的,平凡中方显伟大。正因为每一个平平凡凡的人物,小人物,有责任有担当的点点滴滴所作所为,才筑起了防疫抗议的牢固大坝。
谢谢雪儿,疫情并未结束,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