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齐鲁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齐鲁·情】复兴场的味道(散文)

精品 【齐鲁·情】复兴场的味道(散文)


作者:宋威杰 白丁,32.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91发表时间:2023-02-15 06:51:58

1
   街道,慢慢地伸长,延伸着童年的记忆。那些熟悉的声音,催赶着我童年的脚步向前;那些熟悉的画面,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我向前奔跑着,记忆的味蕾慢慢打开……
   儿时的街道,都温暖在复兴场的怀抱中。复兴场,场镇没多大,一眼就能望到场尾。小时候,只有正街和后街两条街,铺面挨着铺面。没有铺面的,几根竹竿横竖绑成一个匡字形,就制成一个小型卖衣服的铺子。最多人的时候,背篼挨着背篼,人挨着人,你推我搡,热闹非凡,那才叫一个赶场的烟火气。
   2023,刚过完温馨祥和的春节。恰逢周末,又巧遇赶场,我拉着老公,带着孩子回到娘家的复兴场,追逐熟悉的味道。
   复兴场,相比小时候,穿上了时代的新衣,洗去了些旧时的味道。如今,政府对乡场进行了规划,盖起了一排排的新楼房,新建了农贸市场,分类分区的商铺,但早已没有了儿时的那种赶场的趣味。
  
   2
   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老农贸市场斜对面,一家酸辣粉铺面。这家夫妻店,居然还开着,阿姨叔叔守着铺子,一晃就是三十多年。踏进店里,顿时扑来一股熟悉的味道,显然铺子更宽敞了。记得以前的青瓦房的门面,比较狭窄,也坐不到几桌,生意好的时候,只能把餐桌摆到了门口屋檐边,一张方桌,两条长板凳,约上小伙伴一起面向而坐,大家有说有笑地等待着那碗期待已久的酸辣粉。
   “老板,来四碗酸辣粉!一碗少点辣椒,一碗不放花椒,另外两碗啥都放。”
   “好嘞!稍等。”老板娘的声音少了一份曾经的清丽,但还是那么亲切。
   此刻,只见老板麻利地,现自漏出一根根细长而晶莹剔透的粉条,一边勾兑起酸辣调味,再从滚烫的锅里舀出精心熬制的大骨汤。当有灵魂的粉条遇到了美味的汤汁,犹如恋人般的相拥,自然碰撞出爱的火花。粉丝上面再放上爆炒香浓的豆子、大头菜、葱段、香菜沫等,空气里立刻就弥漫着一股酸酸辣辣的味道,热气腾腾,迎面而来,此刻口水已经忍不住地,吞了一口又一口。回忆起儿时,一碗下肚,还想再来一碗,实在吃不饱就再来一个发糕,沾着酸辣粉的汤汁吃起来也是津津有味啊。
   当思绪还飘荡在儿时回忆时,此刻老板娘已端上了热气腾腾的酸辣粉,和老板娘聊着那时的酸辣粉还是五角一碗。女儿瞪大了眼睛问我:“这么一大碗居然才五角啊!简直不敢相信!妈妈如果我能穿越回去,我用我的零花钱天天请你吃酸辣粉都没有问题。”我们都相视而笑,老板娘直夸,女儿乖巧懂事,很孝顺呢。
  
   3
   说起当年,这五角一碗的酸辣粉,时光的记忆之门再次把我拉回十岁那年发生的故事,犹如昨天,历历在目!
   记得那是暑假里的一天,也是我人生第一次独立去赶场。妈妈给了我三元零花钱,交代我要买的调味品后,还剩余五角可以吃上一碗酸辣粉。于是,我兴高采烈地去赶场了。我怕搞忘记买的东西,所以一到场口就先把东西买了,而后,往酸辣粉店铺跑去。
   学着像大人的模样,向老板点了一碗少放辣椒的酸辣粉,并坐在桌前,拿起一双筷子,等候着那碗期待已久的酸辣粉。和往常一样,狼吞虎咽地吃下肚,甚至连汤汁都喝得一点不留。正当准备掏钱付费的时候,却发现怎么也找不到那五角钱了。裤兜里、衣兜里翻了个遍,心里开始发慌,脸上红起一片,那一刻像是一个小偷被发现似的,内心不断地想着咋办呢?我的钱掉了,酸辣粉已经吞下了肚子,钱还没有付,顿时急得直掉眼泪!旁边还有那么多人看着我这个丑态,正当我要开口给老板解释的时候。善良的老板一眼就看穿了我的情况,直接问道:“小朋友你的钱是不是掉了?”
   “是的,叔叔,我明明还有五角钱,刚好够吃酸辣粉,但怎么也找不到了。估计是刚才买东西的时候摸掉了。”我红着脸不好意思急忙解释道。
   “没事的,你也是不小心,这碗酸辣粉就当叔叔请你了,不用付钱了。你是宋**的女儿,我认得你。”
   没想到老板豪爽地为我解了围。虽然只有五角钱,但当年只是十岁小姑娘的我,被老板的宽容理解所感动,至今都还心怀感激。今后的日子里,复兴场我就认准了这家酸辣粉。
   而且,我不像最初的狼吞虎咽了,我要慢慢细品这生活的美味。在这美味里,我还品到了生活的真诚。
   没想到,二十多年后,我身为人母,带着孩子们,再踏进这家店,吃上一碗酸辣粉,别有一番滋味,又酸又辣的味道刺激着我的味蕾,埋着头刺溜刺溜地吃上几口特别过瘾,那股酸辣的感觉立刻窜上了心头,还是那个味儿,一股浓浓的家乡味儿,一股浓浓的情感早已融入了我的心田。
   后来我去了县城上高中,一月才回家一次,想要上街吃酸辣粉还得遇赶场天才开门。有时候甚至几月都吃不上,实在馋得慌,就在县城里去吃酸辣粉,结果价格贵上几倍不说,却怎么也吃不到家乡的味道。再后来考上大学去市里读书,也吃过很多次酸辣粉,和同学们去古镇游玩,只要一看到酸辣粉,总想去吃一碗,可怎么也吃不到故土的味道了,那一刻内心也知道是自己想家了,想故乡的一草一木,想念灶头上妈妈的饭菜味……直到自己成家立业,做了母亲,渐渐的那份念想早已深深地埋藏在心底。直到如今中年的我,时常又开始想念家乡的味道了,想念故乡的一草一木,梦魂萦绕,总是在老家山上,那条小路、小河沟、树林里,小伙伴的欢笑声,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我的梦境里。
   当我在电话里给妈妈讲起这些时,妈妈总说,山上的那片土地就是你的根啊!永远都跟着你,甩不掉的。
   只要周末一有空,我总会带着孩子们回到那片土地上,地里去跑跑,路边散散步,吸一吸家乡的气息,会觉得很踏实,很舒心。
   一家人吃完酸辣粉付了钱,五元一碗,良心价。殊不知,县城里的一碗酸辣粉大多是十几元一碗了。妈妈和老板娘拉着家常,才知道两夫妻开店已有三十一年,一个儿子已经三十岁了,在成都安了家。儿子想让父母跟着去成都卖酸辣粉,可夫妻二人考虑再三,还是放弃了,觉得守着几十年的店味,心里更踏实些。进了城,也许挣钱更多,但生活似乎少了一份味道,还是在乡场上更自在呢。看着夫妻眼里的光,我看出了他们心中对家乡的情怀和不舍。
   听着他们的聊天,我的心里又多了一份收获!
  
   4
   踏出店面,就看到了前面那个熟悉的铺面。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坐在小板凳上,门面前摆着一堆皮蛋,旁边还有包皮蛋未和完的泥土。
   想起儿时的画面。我问妈妈:“那个老人不是‘掰掰’吗?她都那么大的年龄了,还在包皮蛋卖啊!”
   由于她先天残疾,大伙都喊她‘掰掰’。她却并没有因此而自卑、抱怨,反而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苦难的生活。老人嫁给了一位大她好几岁的大叔,大叔在场口中间有一间破旧漏风的平房,当时,感觉连门面都算不上。老人自己学了一门手艺——包皮蛋,于是包皮蛋的生意,就成了支撑她家的生计。
   “那是她的终生事业啊!”妈妈毫无疑问地回答了我。
   是啊,包了一辈子的皮蛋,此刻对于她来说,不仅仅是一颗皮蛋,而是那份皮蛋情结了。
   老人的档口也是我爷爷奶奶摆摊卖香火的地方。她为人善良,和爷爷奶奶结了缘分,把档口让给爷爷奶奶摆摊,自己则在旁边搭了个角落包皮蛋。有时候老人也移到农贸市场门口去包。
   我看到过这样一个画面,一位老爷爷,剥掉糖纸,把一颗幸福的糖果,往残疾的老奶奶的嘴里塞。老奶奶说着“甜”,老爷爷嘿嘿地笑着。
   那些生活里曾经的苦,已远远地抛在身后。
  
   5
   儿时的记忆中,爷爷奶奶这个摊位,风雨无阻地摆了几十年。直到老人的房子实在太破旧摇摇欲坠了,才不得不筹钱新修了楼房。后来她儿子也娶到心仪的姑娘,两家人还成了亲戚般互为来往。爷爷奶奶没再占用她的铺面,就在农贸市场里搭了一个摊位,又摆了好几年,直到爷爷七十几岁才没有去赶场摆摊。
   也是那个摊位,带给我儿时无限的回味和美好的期待。每次赶场,总是第一时间跑到摊位上找爷爷奶奶。奶奶很心疼我们,总是往我们口袋里塞上一两块钱,让我们去吃酸辣粉,买糖果吃。渐渐长大懂事后,也明白爷爷奶奶挣钱辛苦,实在不好意思,就帮奶奶守摊摊,卖纸货。帮忙数纸银子,一百个装一口袋,数50或100根小蜡烛,我们最在行。帮了爷爷奶奶一上午,爷爷奶奶从不会亏待我们,总是往我们兜里塞零花钱,甚至拉着我们姐妹几人,每人给我们卖一双崭新的凉鞋。我们穿上新凉鞋,高兴跑回家,兴奋好几天。
   如今爷爷奶奶的摊位虽然早已不在,曾经破旧的街道早已在乡村振兴的建设中变得整洁、有序,高楼耸立、门店宽敞明亮。
   我在复兴场的街道上走着,仿佛这一走就走过了好多年,我目送着一些时光远去。
   突然我听到了让我兴奋的声音。
   “妈妈,我想去图书馆看看,我想闻闻那里的书香……”
   沿着复兴场的街道,我向远方望去。我突然会想,我们的明天,该是什么味道?
  
   二〇二三年二月十四日

共 349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读之,勾起了我对酸辣粉的向往。岁月变迁,关于酸辣粉的记忆,美好沉淀在作者心里。儿时的记忆很清晰,幸福是如此简单。每次赶场,都会在闲暇中,来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酸辣粉。还是那家店铺,还是熟悉的酸爽带劲,多少年一直延续着。时光的推移,通过酸辣粉的回忆,能感觉到时代在进步,乡镇在发展,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在酸辣粉的回忆中,也穿插着一些关于酸辣粉的人和事。在酸辣粉铺面不远处,是爷爷奶奶卖香火售皮蛋的摊位,回忆中,爷爷奶奶通过勤劳双手,构建美好生活,而作者每次来到这里,体味亲情温馨,做着一些力所能及事之余,爷爷奶奶都会让自己吃上一碗酸辣粉。文中,故乡的酸辣粉比外地的,实惠,好味,味道里有作者对故土的爱,不舍的情结,有亲情的体温,也有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不管时代如何变化,那份爱注定存留在心里,越久越香!散文漫馨,纯朴,充满着童年的快乐纯粹,很具画面感,年代感。一篇怀念故土,记录生活幸福味道的美文,倾情推荐,感谢支持!【编辑:绿叶红了】【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30222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3-02-15 06:54:26
  如今爷爷奶奶的摊位虽然早已不在,曾经破旧的街道早已在乡村振兴的建设中变得整洁、有序,高楼耸立、门店宽敞明亮。新农村无论如何变迁,但永远不变的是那份对故乡的怀念,还有那复兴场里热气腾腾,有着浓浓故乡味儿的酸辣粉。欣赏老师美文!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2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3-02-15 06:55:30
  说实话,我也是酸辣粉的忠实粉丝,编完文,真想来一碗,解馋!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3 楼        文友:成敏        2023-02-15 07:38:29
  一碗酸辣汤,一个动人的故事,多放辣椒,少放花椒,让我们一下就感到了亲切,这场面,不就是我们平时的生活吗。可这篇文章,虽然写的是一碗酸辣汤,碗里却是包涵了人这一生中的所有的酸甜苦辣,寓意深邃,让人深思的好文佳作。感谢老师赐稿,问好遥握,祝您身体健康,佳作连连!
4 楼        文友:叶华君        2023-02-15 08:01:37
  一碗酸辣粉,勾起作者在现实与回忆之间穿梭。美味的酸辣粉,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个时代的记忆。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消失了很多值得我们念想的东西。可“阿姨叔叔守着铺子一晃就是三十多年。踏进店里,顿时扑来一股熟悉的味道……”这对夫妻坚守的不仅仅是一个小店,更是一份情怀。真情满满的作品,给佳作点赞。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5 楼        文友:宋威杰        2023-02-22 22:33:50
  故乡复兴场的味道,让我这个路过的人口水直流,那街道、那酸辣粉、那猕猴桃,那里的可亲的百姓,都是我的记忆。我会再去第二故乡,感受复兴场的味道!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