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萌芽】那一刻,我学会了关心(记叙文)
“欣怡,今天温度比较低,你多穿点,别着凉了!”妈妈的唠叨声再次透过书房的门传进我的耳朵里。
“哦,知道了。”我极其不耐烦地答道。但,还没过一分钟,唠叨声就又传来了:“今天可能会下雨,你出门把雨伞带着。”
“嗯。”这次我话都不想多说了,浅浅的回了个“嗯”……
“哦,对了!今天……”
“哎呀,吵死了!你每天这么唠叨,烦不烦呀!”这次我还没等妈妈把话说完,就大吼一声,然后捂住耳朵,不想听她说话。身后的妈妈愣住了,似乎想再说点什么,但是最终什么都没说,打开门,上班去了。
过了一会儿,我走出书房。整个屋子里空荡荡的,唯独引起我注意的,就是餐桌上那张纸条。我走过去拿起纸条——是妈妈的字迹,纸条上写着几行小字:“冰箱里有包子,饿了就蒸几个,今天的画画课别忘了,保温杯里的水帮你加好了,里面有蜂蜜。”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但我却看了很久。
我突然间意识到,刚才我错了,我不该对妈妈大吼大叫,还不听她说话。一切我所认为的唠叨,好像都是来自爸爸妈妈的关心和爱。天凉了,妈妈会提醒我多加衣服,平时都是由爸爸负责把重东西搬上楼,因为我不爱吃白萝卜,饭桌上也很少出现白萝卜。
就如同饿了要吃饭,困了要睡觉一样,我一直都是心安理得地接受爸爸妈妈对我的各种关爱,但我却从未想过要关心爸爸妈妈。天凉了,妈妈加衣服了吗?扛这么重的东西上楼,爸爸需要休息一下吗?妈妈把我不爱吃的白萝卜挑出来放进自己的碗中,她是真的爱吃吗?……
此刻,我觉得自己像个傻子,妈妈一次次出于爱的关心,我却一直把这当做一个个避之不及的“唠叨”。这时,我的心灵深处有个小种子正在萌发:我决定,以后要接受爸爸妈妈的关爱,同时也要真切的关心爸爸妈妈!
那一刻我觉得手中的纸条,不再如同鹅毛般轻,变得很重,很重……
作者:安庆市人民路小学碧桂园分校五年级7班余欣怡生日:201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