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哑巴说话(微小说/外三题)
一、哑巴说话
大年初一,刘村的村民们互相拜完年,都各自回家吃午饭,正当人们还沉浸在一片过新年的热闹气氛中,村里脱贫户哑巴张三六,在村子里闹腾起来,他手里拿着一个铁盆当锣,不停地敲打着,大家以为村子里发生了什么事,都跑出来看热闹。
“张三六,刚才我们一起拜过年,怎么啦?”
“张三六又出什么吆蛾子?”
“前年他拦省长的车,诉说自己没吃没住的,省长看了他危房后,当即拍板给他建了新房。”
“去年村里的第一扶贫书记,帮助他种大栅蔬菜,一年就存了三万。”
……
张三六今年穿戴大不同,身上披着一件考究的毛呢大衣,脚上还蹬着一双黑色皮鞋,看样子象一个脱胎换骨的大亨。
他不停地敲打铁盆,口中不住地“啊啊”着。
张三六的异常举动吸引了好奇心的乡民,
“大年初一哑巴说话了!”
“走,去看看。”
大伙不约而同地直奔张三六家。
张三六见不一会来了许多乡亲,他不住地“啊啊”,他告诉大家,他家来了“客人”,手中大拇指高扬着。人们熟悉他的哑语,原来他身上穿的是“客人”给的。此时大家明白是市长大年初一来“串亲”。
这时陈市长从张三六家里走出来,把乡亲们迎进张三六家,张三六满面春风的围着乡亲们转,一会儿递烟,一会儿倒茶……噢,你还不说,这会儿数哑巴的话最多,句句都夸共产党好,声声都赞市长是他家最亲的“客人”。
陆陆续续往张三六家里赶的村民,见外风大,缩着脖子喊:“好寒冷的天。”
虽然屋外寒气逼人,但张三六家有陈市长和大家拉家常,一堂温暖。陈市长当着大伙的面说:“今后,张三六就是我亲兄弟。”
陈市长抱住张三六喊兄弟,张三六两行热泪沾湿了“客人”的衣裳。
“市长认亲。”
“我们刘村走运。”
“张三六走运啦!”
……
人们一片欢呼。
二、省悟
在大年三十的团圆饭桌上,A君一家人吃吃喝喝非常热闹,很有团圆的气氛。
忽然间,A君的母亲见他不住地往孙子碗里夹好吃的菜,孙子撒骄地说:“爸爸好,爸爸真乖。”一句话引得满堂开笑。
A君的母亲笑过后之后,也照着儿子的样子往他碗里夹菜,A君见碗里满了,拦住母亲的筷子说:“妈,你别这样。”
A君的母亲深沉地说:“这叫鸡喂鸡,鸭喂鸭,你养的儿你痛,我养的儿我痛。”
A君的儿子见饭桌上没有适才的闹腾,也饭菜都没了热气,若有所思地说:“奶奶,今天过年,又下雪,天很冷,你从猪棚里搬过来和我住在一起。”
A君如梦初醒,立刻离席跪在母亲面前长跪不起。
A君的老婆原本信佛,平时逢初一,十五,到寺庙烧香敬佛,她也悟出佛道,口口念道:“阿弥陀佛,原来佛在我面前。”念完高佛,跟着丈夫一起跪下。
A君的儿子拍掌高呼:“奶奶,请坐首席。”
团圆饭更加充满团圆的气氛。
三、拆
徐家湾的徐大有和老伴种了大半辈子的地,背也驼了,眼睛也不行了。在城里的儿子接他们进城,他们说人老了,舍不得自己的老窝,还有那一群鸡,还有那条管家的狗……
徐大有想了一个办法,他种地让老伴在家办个小卖部,但是缺钱,他找儿女“借”了一点钱,把个小卖部办起来了。村子里见徐大有办了一个小卖部,平时拿个油盐酱醋很方便,都愿意掏钱观顾。徐大有和老伴没图赚多少钱,只图一个实在,每天和乡亲们笑脸相迎。
徐大有的小卖部开了三年,这里从来没有什么大客户,连一次性买一条黄鹤楼香烟的人,没有遇上过。反正小本生意,不需要大折腾也乐得清闲自在。
去年开始,徐大有的生意不知为啥突然火了,那种“火”叫不自然。刚开始他老伴挺高兴,后来发现镇教委里连办公用品,都找到这个小卖部订购,还有镇里许多单位开着小车来买高档烟酒。这一来连平日和平相处的乡亲除了眼红就是嫉妒。有的乡亲也跃跃欲试地在村选址,办一个有规模的小卖部。
一天,徐大有和老伴商量决定将经营了几年的小卖部拆掉,停止经营。他老伴不同意,生意这么好,有钱不赚真傻蛋。徐大有见老伴说的也有道理,但他总觉得这生意做的不正常,便打电话到城里的儿子,争求他的意见。没想到刚打通电话,儿子先说话“爸,儿子已升教育局长啦!”
接到电话的第二天,徐大有把小卖拆除。从此,他和老伴又一起扛起锄头,下地劳作,恢复了平静。
四、双喜临门
元旦的大清早,陈村的刘富贵家突然响起万字号大鞭炮。
“这陈富贵家怎么放起了鞭炮,大清早的吵醒了人家的梦。”
“不对呀,刘富贵不是背着坛子去寻母亲了吗?”
“哎呀,一个智障母亲难为了刘富贵。”
“这儿子还讲良心,一去快一个月了。”
“他这母亲不死,也要让刘富贵操碎心。”
“怎么能骂人家不死?!”
“谁家不是人生父母养的。”
“他娘憨,一个智障女人,他也是他娘身上的一砣肉。”
“谁人没有父母,又不是树炸出来的。”
“人们常说孙悟空是石头生的,其实也并不是,据说……”
“管它神话,人话,反正都是母亲十月怀胎所生。”
……
一群村民议论着,他们来到刘富贵门口,只见村书记来了,刘富贵的母亲换了一身新衣,傻乎乎地望着乡亲们笑。村书记拉着刘富贵的手说:“富贵呀,你的孝为我们村做了表率,我马上用村广播宣传一宣传。”
人们正议论着,刘富贵的家里传来新生婴儿的哭啼声,村卫生员高呼:“富贵,恭喜你生了个儿子。
村书记说:“富贵家,今天双喜临门,好事,好事。”
大家说:“刘富贵,你叫富贵,你儿子叫刘双喜。”
刘富贵拱手说:“谢乡亲们吉言,我儿子就叫刘双喜。”
刘富贵家门口,人们都喜笑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