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齐鲁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齐鲁·情】情定梨园(散文)

编辑推荐 【齐鲁·情】情定梨园(散文)


作者:宏亮 童生,533.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79发表时间:2023-03-06 11:12:06

一片梨园住在村庄的背后,守着村子,一守就是百年。梨园并没有老去,每逢春天,满园似雪的梨花,就铺满整个村落,一直铺到村人的心里。
   每年的四月,梨园不负春雨的多情,漫山遍野的梨花白茫茫一片。村里,年轻人早已背着行囊走天涯了。梨花纷飞着笑意,似乎提醒着人们别忘了,秋果丰收时,把她们也带到北方去,让贵客品尝一下长城脚下的绥中白梨。
   梨花,也会从村里那些老一辈里绽放,却多了一份血染的风采。
   梨园受过伤。解放前,梨园曾遭到日本鬼子疯狂侵砍。长青的爷爷带一帮人与小鬼子夺刀护园,却被活活砍死。说来也奇怪,乡亲们在老树根边,剪下很多嫩枝,用老土严严实实埋下。第二年开春,这里一片绿,小树苗全活了。人们说,梨园血脉断不了。这梨园即使在冬天,也能看树干、树枝苍翠无比,枝条上披着点点白色,雪过后更傲然挺立,让北方寂寞的冬天充满着生机。
   梨园有许多历经沧桑的老树,也记录与梨树传承的历史。土地承包后,村民们举手表决梨园整体招标,长青中标了。他拿出部队的转业费,对老果进行修剪嫁接改造,成立了山水梨股份公司。眼看着梨园一天比一天好,遗憾的是,这时长青查出胰腺癌,住进了医院,在学校当老师的妻子书芳,只好请假陪护丈夫。“书芳,等我病好了,回去还要打几口井,明年开春,换上新树苗。”书芳噙着泪水深情望着躺在床上的长青。三个月后,长青定是带着对那片的美好憧憬离开了人世。
   百年梨园立在村头。她的支脉流进了每个梨园人的心中,像极了慈爱的老父亲在嘱咐,要守好梨园,不能愧对大自然赠送的天果。
   梨园的当家人走了,谁来当家?
   长青的爱人毅然走了出来,她要挑起这根大梁,担起振兴梨园的重任。
   书芳拿出长青生前梨园的规划。她的心底,梨园的每棵树就像一个碗,装着乡亲们绵长的日子。她一遍又一遍说,股份公司不能解散,梨园不能卖。股东大会上,有人质疑:换新品种,什么时候能长大结果,资金又从哪里来?老的少的齐刷刷地看着书芳。“大伙凑合吧,有多少投多少。”书芳边说,边拿出城里房照本给大家看。“乡亲们,建这园不容易啊,现在有了起色,大家一定要挺住。”书芳的声音响彻云霄。
   书芳回忆起自己生在梨园村,喝着梨园果汁上大学的情景。很小的时候爸爸就带她到园里看果摘花。也许长在梨园的因素,小小书芳都把自己打扮成“假小子”,刨土洒水,看花苞样样会。春天一进园她就戴上头花,满园跑。老奶奶说,这孩子,哪棵树几个年头她都知道,成了万事通。临近高考那半年里,书芳手捧复习大纲,吃住都在梨园。她说,这地方安静有灵气。四年专科毕业后,她被分配到教育局。后来,通过拔尖的考试成绩,报名去了山区,也就是自己家乡,教书去了。梨园离学校一山之隔,行走中,梨园成就了她与长青成亲的相遇,那个帅气又聪明小伙最终打动了书芳。他们每天谈人生,聊村里的变化,寄望将来一定做出成绩,干一番事业。长青入伍参军了,在部队学到技术,而书芳考上大学。之后,俩人也成了家。书芳在教学上刻苦钻研,积极大胆探索山区教育新路子。把课堂讲演与考分结合起来,注重家教与实践两条腿同时走路,改变农村短学认字的老框框。她撰写出两篇教学论文,分别被国家评为一等品和试评奖。光荣走上全省优秀老师领奖台。
   书芳爱这里一草一木,更爱山里的孩子们,2015年她又被评为辽宁省优秀教师。她像太阳花一样在温暖着山里的孩子们。命运的安排,书芳又与梨园相逢了。
   爱人的去世,梨园的根,乡亲们的情,融合在一起,成了她再次扬起生活之帆,振奋精神的动力。
   她毅然向县教育局、学校递交一份申请书。书芳请求,请长假回村上建梨园。“书芳,你可寻思好了,请长假,就意味着你离开了你心爱的岗位。”老校长语重心长地劝她。书芳说:“老师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可眼前我遇到了一份不舍的乡亲‘债’,我要暂离开一段讲台和乡亲们一起建设梨园。”
   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她拿着卖楼款和卖轿车钱,开始去梨园上班。
   第一个春天一场冰雹,把上百棵梨树打成“光杆子”。她跪在地上捧着白华华的梨花放声大哭:“七八千斤果,说没就没了,这得损失多少钱。”书芳抱着梨树说着。第二天,县农业局、果树局、农发行领导都来了,给梨园送来1000多棵树苗以及救梨园命的贷款。
   灾害提醒了书芳,靠天吃饭不行,要走多功能产业发展路。可当她把想法一提出来,就遭到了一些人的埋怨,大家说果树没搞起来,现在又去折腾扣大棚。书芳上网看书自己研究,拿出一块地扣塑料大棚,引红果梨苗,她天天守着那些红果梨,终于等到丰收的日子。她兴致勃勃将红果梨运到市场销售,人们品尝后却说太酸了,纷纷摇头而去。新果没推出去。书芳的心凉了半截。她想不明白,难道自己干不成!于是背着一兜子红果梨走进县果树研究所,专家一看,哈哈大笑:“这果是老品种,上市场谁能买?”
   她听说辽南有新品种,适应富铁土壤,连夜坐火车赶到千山区南梨果基地学习。回来马上召开股东开会,想把学到的心得分享大家。可谁知,股东来了不到一半人,大家听说又换南果梨,纷纷拒绝,只有少数人同意试下。书芳带着大伙挖土砌墙打桩,从十几里外扛塑料膜,一个星期,建成四排三米高双膜大棚,把带来的新品种苗进行尝试,反复研究,多次跑果树研究所、在网上与专家面对面视频。按照棚架方法进行栽种、修剪、管护,还从外省请来果树专家对老果树进行培育改良。
   她要改变自己,从一个教书人成为种植果树带头人,除了毅力还要坚持和责任。她把梨园当做人生历练的机会,全身心担起乡亲们主心骨,当家人。书芳所做的每件事,每次决策,都从乡亲们切身利益出发。她常说,我是一个女人,更是一个村里人,做好每一件事都要对得起良心。
   每年的梨园招来众多赏花人,梨园修起了小路,小河边建起了凉亭,村里举办了第一届梨花节,游客们走进了梨园,美好尽收眼底。书芳透过阳光,总能找出小山村闪亮的一面,让梨树变成故事,让香果飘到网络上,把美好留在村头,让祖辈生活方式定格在记忆中。
   经过两年多的时间,梨园南果梨“新品种”诞生了。这一年,老果加新果产量达2000万斤,远销广东深圳。乡亲们领到了分红款。大家说:前三十年靠果填饱肚子,现在梨园成了聚宝盆,一年四季见钱。
   三年后,书芳如约回到了学校。她望着梨园的方向,看到那漫天的梨花正火热绽放,她一番喜悦,梨园的名字再度在小村叫响,一阵阵微风从梨园上吹过,书芳仿佛嗅到了果实的香甜……

共 259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满园似雪的梨花给静谧的村庄平添几抹亮色。作者向大家介绍了村里的“风水宝地”——梨园,通过讲述老梨园的故事,让我们认识了像“长青”、“书芳”这样热爱故土,勤勤恳恳建设家乡的“可敬可爱的人们”。“书芳”是一个拥有优秀品格,情怀高尚的女人:上大学时,香甜可口的梨园果汁滋养了她,走上工作岗位,她兢兢业业,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丈夫因病去世后,又继承丈夫遗志,肩负起建设梨园的重任,带领乡亲们走向致富路。在乡亲们共同努力下,村里举办了首届梨花节,梨园成了聚宝盆,让果香飘满了线上线下……相信每一位读音都会为村里的变化感到由衷的高兴。在党的带领下,我国实现了全民脱贫,“乡村振兴”的致富路普惠每一个平凡的劳动者。万众一心谋发展,保护我们的绿水青山,相信未来祖国的疆域会有更多更美的画卷。本文结构完整,主题鲜明,感情真挚,娓娓道来,是一篇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美文,推荐各界文友共赏! 【编辑:流泪的飞鱼】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流泪的飞鱼        2023-03-06 11:14:20
  欣赏老师的美文,文中语句有些地方稍作修改,不妥之处还望及时指出予以更正。祝老师佳作频传,生活愉快!
岁月从来不斟酌谁得到更多,笑看人生最洒脱。
2 楼        文友:成敏        2023-03-06 11:53:10
  一篇优美的佳作,讲述了梨园的前世今生,把梨花的美,梨园的景,还有积极向上的人们,精准呈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们仿佛置身花的海洋,感受到了人间仙境。好文章推荐阅读,感谢老师赐稿,问好遥握!
3 楼        文友:成敏        2023-03-06 11:56:13
  这篇文章也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一段抗日的历史,讲述了我们中华儿女对日本鬼子的仇恨。梨园的再次繁荣,就是寓意祖国的更加繁盛!点赞!
4 楼        文友:流泪的飞鱼        2023-03-06 14:07:24
  编按开头应为“阳春三月”,笔误,抱歉。
岁月从来不斟酌谁得到更多,笑看人生最洒脱。
5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3-03-07 17:34:27
  读完此文,梨园的芳香久久不能散去!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6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3-03-10 07:30:19
  这篇文,作者反复修改,仔细推敲,其认真态度让人起敬!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