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天上有风,回忆向暖(散文)

精品 【东篱】天上有风,回忆向暖(散文)


作者:代启权 秀才,1265.0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238发表时间:2023-03-16 06:47:25
摘要:天上有风,回忆向暖,小爹仙游天地间:希望无灾、无难、无病痛!小爹,请您安息!


   俗话说,世上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一语道出了打铁这个行业的艰辛。可岳父从事打铁这一行当,一干就是几十年!自十几岁从爷爷手中接过这门手工活开始,一直到他离开人世,罗家铁匠铺从没关过门。在当地岳父和小爹精湛的铁匠手艺也是小有名气的。
   可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业也在迅速进步,打铁生意越来越不景气,随着农民对种田慢慢失去兴趣,个个都到大城市里去打工,农村土地撂荒程度越来越严重,眼看着打铁生意冷清,入不敷出,岳父也看在眼里,急在心中。
   1985年,秋收后的一天夜晚,收拾完铁匠铺的各种工具后,岳父便坐在风箱边的椅子上,拿出烟袋抽着小毛烟,愁眉不展。这个时候,小爹走到岳父的面前,轻声地对岳父说:“哥,我不想打铁了。”小爹说完这句话以后,就有些后悔,生怕惹岳父生气,因为打铁手艺是祖上传下来的手艺,那不是一个人所干的活,如若自己走了,铁匠铺这付担子只有岳父一个人承担,他又如心不忍。正焦急地等待着岳父地回答,可等了许久,岳父只是抽烟,一句话也不说。
   正当小爹要离开的时候,岳父便开口说道:“你不想打铁,那你想好要做什么了吗?”
   小爹说:“哥,我还没有想好做什么,但是打铁我是真不想干了,打铁挣不到钱不说,还把人捆在这里,什么也做不了,这总也不是个事哩!”
   第二天,岳父对小爹说:“你不想打铁我也不拦你,可怎么说也得寻找一个活路吧:两个孩子要读书,一大家人的生活花费,人情礼节,你来我往哪一样能少了不用钱呢?唉!没有合适的地方,你到外面去闯荡,作为哥哥我不放心哩!”岳父与小爹兄弟俩人情同手足,从小到大,形影不离,从来也没有分开过,小爹说要出外面去闯荡世界,岳父心里总是放心不下,可是在一起靠打铁根本维持不了家庭的开销,一时间矛盾的心里,压得岳父喘不过气来,这让岳父好为难,不能释怀哩!
   “哥,我都想好了,去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找大哥去!我好脚好手的,只要能吃苦,自己有一把力,哪里能找不到活干呢?”小爹高兴地对岳父说。
   小爹所说的大哥,名字叫罗文源,他参军转业后工作安排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公安厅工作。他与岳父、小爹是堂兄弟,我把他叫大爹。
   岳父听小爹说去内蒙找大哥,他想了想便说:“也许你去大哥哪里比较合适,都是自家兄弟,总会有所照应的。”
   如是,岳父和小爹兄弟两人,就分别行动,为小爹去呼和浩特市作前期准备事宜。
   那天夜里回到家中,岳父心里忐忑不安,左思右想:小爹去呼市大哥那里,还是先给大哥写封信,提前对他打个招声最为妥当。如是,岳父就拿出纸和笔,立刻就给大爹写起信来。
   亲爱的大哥大嫂:您们好!
   侄儿侄女都好吧!上次大哥您们全家回老家省亲,一别以后,到现在怕是三年有余了,在这三年多的时光中,我们无时不在想念着哥哥及家人。
   想到我们罗家祖辈都靠打铁维持生计,到了大伯(文源大爹父亲)、二伯(老妈父亲)还有我父亲,他们这一代人,将罗家铁匠工艺发挥到极至,才让我们这个大家庭的子孙后代们,在那动荡不安的年代里,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并让你我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念及过往,心存感激之致!如今,您已参加了革命工作,并身居要职,这是您的光荣,更是祖上的荣光。
   自此,祖上传下来的罗家铁匠技艺这一重担,就落到我、三弟(大爹的亲弟)及小弟的肩上,为了将这门工艺传承下来,我们三兄弟倾注全部心血,苦苦坚守,深感责任重大,不过,请大哥放心,虽然困难重重,我们定将不遗余力地把先辈留下来的产业继承下来,挑起重担,尽力而为之。
   大哥,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打铁这门祖辈传下来的基业,到如今怕是难以为计哩,想到这里真的让我寝食难安呀!
   您作为长兄,弟特告知与您目前罗家铁匠铺的现状,望哥哥心中有数。一想到这门祖传的工艺,在不久的某一天将会销声匿迹,心情就十分沉重,总也不甘心,可那又能怎么样呢?!诚然,这也是历史的必然,因为任何工艺都会有兴盛的时候,到它完成使命以后,必会走向没落,这也是您我所改变不了的事实呀!故而,特让弟弟文律前往您处,把目前打铁所面临的困境向您作以详细说明,并代我及家人来看望哥哥及侄儿侄女们。
   不管怎么样,我想打铁这门手艺,在我们手里一定要坚持下去为好,否则,愧对烈祖烈宗呀!这样下去,怎能不叫我心里感觉内疚和遗憾呢?
   虽然当前我们生活面临困难,苦苦支撑着这门工艺,但我相信以后一定会好起来的。文律弟弟前往您处,一定给您们带来不便,弟弟心地善良,做事认真仔细并有一把力气,您家里有什么活就吩咐让他干,自家兄弟,也不必客气。
   大哥:说心里话,文律弟如果在您哪里能够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更好,那样弟弟与大哥在一起,我也就放心了。并有劳哥哥多多教导弟弟,让他能够很快适应环境,并教导他的为人处世之道,毕竟弟弟从未出过远门,“担忧”这两个字才是我此刻的心情呀!
   今年风调雨顺,田地里的庄稼收成好,粮食大丰收,这是多少年没有见过的好年景。希望哥哥今年过春节携全家人回老家过大年,到家乡走一走,看一看,兄弟姐妹们也好在一起拉拉家常,聊聊天!团团圆圆一家亲,多好!期盼、期盼!
   闲言下次再叙,望哥哥多保重,祝全家人和美更幸福!
   此致!
   祝大哥身体健康,工作进步!
   二弟:文勇(亲笔)
   1985年8月2日夜(古历)写于罗湾
   信写完以后,岳父又斟酌再三修改了一次,第二天,岳父临到牢山集镇的铁匠铺置摊子时,走到乡邮电所时就将写好的信用挂号的方式邮寄了出去。
  
   七
   过了中秋,豫南八月中旬的天气,秋高气爽,太阳就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已经磨去了棱角,消退了浮躁,露出的笑容也很实城,容颜却是不温不火,可太阳总是能够将人的心呀,揉捏得舒舒坦坦,温温婉婉,清清爽爽,总是以恬淡和内敛示人。在秋阳老人的抚摸下,小山村、山泉小溪流、房屋、农田、小路、树林都像是镀上了一层金色。远处钱小寨山林中的枫树叶,也都着上了只有在深秋时才穿的一袭红装,喜气洋洋地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和人媚眼顾盼似的。你一旦与之对视,就有想亲近大自然的欲望了。
   这户外的天空可真蓝啊!几朵白云悠闲地飘着,像是一竿子就能够到,天空触手可及!原本这高远的天空,看上去也不那么高远了。五岳湖水库里的水也是那么清,站在岸边,河里的景色便可一览无余,像是一位母亲对你敞开胸怀,拥抱着你,那胸怀,那慈祥而温暖。湖畔的草木已经枯黄,但紧贴地面的根茎还绿着,像是在对你宣誓着它生命的顽强。沟沟遛遛的红薯地,还在扯秧似地疯长着。那银白银白的棉花田,自知秋风不久归,也正起劲地开着一坡一坡暖暖的秋。小桥边,那一片隐隐约约的小花小草,仔细地辨认也叫不出名来,山涯那边是几棵结满红彤彤果子的柿子树,树叶都落光了,平日里不易被人发现的火热与真诚,都在这个季节里,被赤裸裸地展现无遗。牢山大子沟里的野菊花也开了,一丛丛,一簇簇金黄金黄的一片片,像是要在这秋天里吟唱着一首曼妙的诗歌来。啊!家乡的秋就是一幅绘不完的山水画卷,道不尽的锦绣华章呀!
   一天上午,十点钟左右,岳父和小爹正在忙着打铁,这个时候,乡邮递员小甘站在门外大声地叫道:“罗师傅、罗师傅这里有你的一封信哩!”
   岳父赶忙走出门外接过信,看了一下信封下方写信人的地址后,才知道信是工作在呼市大爹写给岳父的,岳父匆忙打开信看完以后,便笑着对小爹说:“明天你就可以去大哥那里了。”
   第二天天还没有亮,岳父就起床了,他把早已准备好的家乡农产品:钱小寨山上的大板栗、麻树凹自家地里结的花生、芝麻香油等等物品装好。一切准备就绪,岳父就把小爹叫起来,一起出发!
   岳父挑上担子,在前面走,小爹在后面紧跟着,岳父一边走一边提醒着小爹说:“到了哪里找好工作后,就写封信对我吱一声,家里的事,你不要操心,一个人在外面工作不容易,总要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多交朋友,少结怨。”
   小爹一边答应着岳父一边对岳父说:“知道了,哥您挑这么远的担子,一定挑累了,您歇息下,还是让我挑一会吧!”
   岳父不让小爹挑,还对小爹说:“到内蒙古去,路途遥远,坐车很辛苦,上下车再挑这些东西,有你受累的,你可一定要小心呀!”兄弟俩说着说着,就来到牢山小街,这时天才刚刚亮。
   当天大亮的时候,开往光山县城的班车来后,岳父匆忙将两袋东西搬上车,并对小爹千叮咛万嘱咐道:“一路小心,到后报下平安。在外面注意安全,保护好身体。”
   小爹在车上声音哽咽地对岳父说:“哥,家里的活多,您既要种田又要打铁,总是起早摸黑,您可一定要注意身体,多保重呀!”兄弟俩依依不舍,挥泪分别。
   从此以后,小爹为了家庭和孩子,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医药总公司谋得一个差事,在那里工作将十年有余,靠打工维持生计,其中的艰辛和劳苦唯有他自己清楚,虽然得到一些微溥的收入,来养家糊口,可孩子从小离开父亲的时间多,缺少了父爱和教育,这给弟弟妹妹们幼小的心灵造成很大影响,也许这也是所有打工者家庭共同的心病和遗憾吧。
  
   八
   1993年古历9月末,在广州工作的我,一连接到三封从家乡发来的加急电报:“岳父病危速归!”
   正值壮年的岳父由于劳累过度,因病辞世,他的生命永远停留在53岁,匆匆离开了这个让他不舍的人世间。当我与爱人及内弟一起火速赶回来的时候,岳父已经驾鹤西游了。当我们回到罗湾进入岳父家门时,屋内早已是哭声一片,哀乐声声,悲切切!
   岳父呀岳父,您的儿女们都来到了您的身边,如若您能再一次睁开您的双眼看看我们,那该有多好呀!您的孩子们那声声地呼唤情真真、意难平,字字含泪,句句泣血:父亲呀父亲!您用宽广的脊梁,背负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艰难爬行,用您温暖的双手,为我们铺就了人生的温床,用您坚实的脚步,为我们踏出了一条人生的路,使我们在贫穷中不挨饿,在寒冬里不受冻,让我们度过了人生一个又一个难关。父亲呀父亲!您的一生命运多舛,饱经磨难,却让您的儿女:我们这些孩子们庄严地生活着。苍天含悲,云朵飘泪,孩子们、亲人们的呼唤声令老天动情,大地恸容。
   这个时候,人群一阵骚动,只看见人群中间走过来一个中年人,刚踏进大门槛就扑通一声双腿跪地,一步一叩首,叫一声“哥哥呀,哥哥!”就泪如雨下。
   啊!岳父您看见了吗?您情同手足、时常让您放不下心的亲弟弟,我的小爹刚从呼和浩特市赶回来,送您最后一程来了。
   “哥哥呀,哥哥您怎么这么快就走了呢?弟弟连一句话问候的话,都没有同您说一声呀!哥哥呀,哥哥您走了,这往后的日子里,弟弟如若遇到问题,要我再向谁请教呀!”小爹叩一次头就倾诉一下心中的哀声,当来到棺椁前时,小爹的手轻轻抚摸着棺木,撕心裂肺地叫着哥哥,哥哥,而后嚎啕大哭,这让在场的人无不落泪,哭声阵阵。
   小爹一边痛哭,一边在棺椁前为岳父烧着纸钱,小爹心里当时一定是这样想的:多为哥哥烧些纸钱吧!黄泉路上风高路远,奈河桥下水流湍急,阴曹地府冷森莫测,哥哥孑然一身,踽踽独行,孤独无依,好不凄凉,纸钱,能给哥哥疏通通往天堂的路。再叫一声:“哥哥、哥哥,一路走好呀!”
   小爹亦泣亦诉是出自内心的悲呼,是对岳父的离去感到莫名的哀痛。是呀!爷爷离世小爹刚十岁,自那以后岳父把全部的爱都献给了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孝敬多病的奶奶,照顾幼小的弟妹,手足之情亦师亦友,兄弟俩形影不离,其中的情谊难以诉说完呀。要知道那时的岳父也是一个孩子,只有十四岁!十四的孩子,应该是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成长,然而,岳父却用他那十四岁稚嫩的肩膀承担起大人的责任了。
   小爹哭:哭自己小时候不愿上学,那个教训自己的哥哥走了;哭父亲去世以后,每次在集镇上买回烧饼,自己舍不得吃,却留着给弟妹吃的那位好哥哥走了;哭那个过年时给弟妹买新衣服穿,而自己却穿着打补丁洗了再洗的旧衣服穿的知心大哥哥走了。哭天不亮叫醒自己,挑着担子一路走,一路说笑送自己去呼市的哥哥走了……
   从此,人生路上再也没有关爱小爹和小爹思念的哥哥了;再也没有了牵挂小爹和小爹牵挂的哥哥之爱了。呼天天不应,浩瀚星辰,唤地地无声,茫茫荒野,呼哥,路迢迢再难相遇。身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哥哥呀哥哥,哭您既不闻您言,呼唤您呀,又没有您的回音,纸灰飞扬,哥哥呀哥哥,弟弟千呼万唤:您在哪里呀您在哪里?忘不了哥哥那严肃的目光,忘不了哥哥那严厉的声音,更忘不了哥哥夜晚一个人总是躲在角落里想父亲而默默低泣,可站在人前又显得那么阳光自信,总是给人力量哥哥的身影呀!哥哥呀哥哥,您短暂的一生,活着时您默默无闻平凡又普通,可您在弟弟的心目中却是那么伟大和崇高。哥哥您永远活在弟弟的心里面呀!

共 25847 字 6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的主人公是作者的小爹。小爹是作者爱人的亲叔叔,是岳父唯一的亲弟弟。2023年2月送别小爹后,作者哀伤不已,心中涌起无限怀念。首先,作者用大量笔墨,深情回忆了和岳父结识、与妻子相识相知的幸福经历,那时的“二舅”成了自己的岳父,晓凤姑娘成了自己的妻子,原来的“小舅”便是作者的小爹了。起初,岳父和小爹以打铁为生,无奈,打铁生意不景气,1985年,小爹投奔内蒙古的大哥,为了稳妥,去之前,岳父给大哥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中秋后,大爹回信同意,岳父送小爹去内蒙就业。1993年10月,作者在广州工作,接岳父病危电报返回,小爹也从内蒙返回,为辞世的岳父送行。二人终于相见。回想岳父辛劳一生,十四岁起,瘦弱的肩膀就扛起一个家庭,作者泪落潸然。回广州前与小爹辞行,依依不舍。祸不单行,1998年,作者父亲去世,弟弟又不幸染疾,药材生意也萎靡不振,在妻子的支持下,作者准备停下手头业务,另谋出路,不巧正逢1998年洪水之害,作者虽然已家中无米,仍捐出五十元,以表爱心。又跟随去南湾水库抗洪,得到妻子的支持。后去王海军老师处学习食用菌无土栽培技术,王老师知道此时作者家中拮据,遂免除其学费。四十天后,信阳入冬,温室培育的第一批蔬菜长势喜人。此时,小爹小妈克服交通闭塞之艰来访,带来大米、腊猪肉等,如雪中送炭。蔬菜打进当地几家大酒店,反响强烈,获得很多采购合同。2022年,作者发奋图强,创立光山县银河纯净水厂,小爹前来帮忙,却不肯拿一份报酬。善良的小爹,有一颗善良的心,不禁叫作者回想起,2008年汶川地震时,小爹对自己孩子的那份牵挂。一次出国前,作者去看小爹,和小爹拉家常,小爹的牵挂仍然是孩子,令作者感动不已。回国后,小爹已患病住在医院,其四处奔走为小爹办理残疾人证,不辞辛劳。2019年末起,疫情的阻隔,导致作者和小爹见面很少,但思念之情与日俱增,作者打算疫情缓解,就将小爹接到信阳的新居来团聚。没料到,2023年2月2日突然病逝,一朝离去,永不再回。小爹带着勤劳和善良的品格去了,他七十二年的人生,吃尽万般人生疾苦,品尝了生活的艰难和不易,终于魂归苍穹。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小爹可否醒来,看看这美丽的国度,天上有风,可否会传来小爹的声音,回忆向暖,作者用无尽的回忆复活了老爹的音容笑貌。文章描画了作者与小爹多年的深情,展现了作者一颗孝敬之心的可贵,歌颂了人世间亲情的无比美好,值得品味的文章,欢迎赏读!【东篱编辑:韩格拉图】【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318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3-03-16 06:49:26
  这是一篇歌颂亲情的散文,作者对一些往事细节、以及和亲人交往的场面描写十分细腻、生动,其间表达了作者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诸多感慨。春天来了,天上有风,回忆向暖,让我们一起跟随代老师感受亲情的美好吧。感谢投稿东篱,问候老师,创作辛苦,春祺!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1 楼        文友:代启权        2023-03-17 10:25:31
  谢韩老师认真细致的编辑,韩老师辛苦了!我在武汉,向韩老师送去春天的祝福!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3-16 11:32:58
  全篇充满着亲情的温暖,多少故事,多少场面,都是带着温度的。代老师的文章,于款款叙述中,表达情感,树立人物形象,读感是立体的。小爹这个人物,虽无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记,但处处表现温度,让我们从平凡里感受亲情的伟大。文章也写到作者所在地的风情习俗,让我们仿佛走进了一个个古朴的村落,与之呼吸。亲情永远值得怀念,亲人留下的故事永远有温度。代老师的文章,写得从容细腻,很有嚼头。问候代老师好,谨祝创作快乐!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代启权        2023-03-17 12:10:54
  怀才老师百忙之中为本文把关,启权谢了!春天来了,在这美好的时光里,启权在武汉特向怀才老师送去诚挚的问候!
3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3-03-16 12:31:15
  这篇文章内容丰厚,情感真挚,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感人至深,流淌着浓浓的亲情,温暖人心,特别是对小爹的回忆,描写细腻,勤劳、淳朴、善良、乐于助人、重情重义的小爹的形象,跃然纸上,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人物刻画立体而鲜活。感受到代老师家乡的风俗习惯,别开生面,还有美丽的传说,非常动人。拜读老师佳作,大赞!问好代老师,遥祝春琪!万事顺意!
回复3 楼        文友:代启权        2023-03-17 15:00:55
  谢如菊老师对本文热情洋溢的点评,祝如菊老师在这鲜花盛开的春天里,在国外健康快乐幸福生活每一天!
4 楼        文友:罗莲香        2023-03-16 14:18:42
  代老师的文章语言优美灵动,很有画面感,字里行间流淌着亲情,作者的孝心感天动地。该文构思巧妙,文笔老到,读来意韵悠长。感佩文思情怀,祝代老师文丰体健,万事如意!
回复4 楼        文友:代启权        2023-03-17 14:57:11
  谢谢美女罗老师对本文的真诚点评。祝罗老师在这风光迷人的春天里,健康、美丽更幸福!
5 楼        文友:李湘莉        2023-03-16 15:48:46
  文章不是无情物,此篇佳作可以说是一篇用真情熔铸的文章!语言优美灵动,情感真切,字里行间跳跃着思念的音符,弹奏着人世间最美的旋律!好文,湘莉拜读留言。遥握问候代老师,谨祝春好精彩纷呈!
回复5 楼        文友:代启权        2023-03-17 15:04:36
  谢谢湘莉老师对本文的点评。向湘莉老师问好,祝湘莉老师健康、快乐、开心每一天!
6 楼        文友:吴孟友        2023-03-16 18:23:09
  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切,情节生动,描写细腻,内容丰富,题目新颖。好文,拜读学习,春安!
回复6 楼        文友:代启权        2023-03-17 15:07:07
  谢吴老师对本文的留言点评,向吴老师学习,祝吴老师工作进步,创作愉快!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