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搭乘文字还乡(散文)

精品 【流年】搭乘文字还乡(散文)


作者:辛淑英 布衣,303.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715发表时间:2023-03-16 19:41:16

【流年】搭乘文字还乡(散文)
   一次回老宅,站在光线幽暗,灰墙将坍塌的老房子里,突然产生一种稀奇古怪的感觉,仿佛那淳朴而顽强的生命仍然在那里生存着,像两尊不老佛。蓦然清醒,还是孤零零的我自己。
   破旧的一切,仿佛多年后看到的宋元水墨画里的一片图景,那不过是久远的一年四季里的人和乡村风物。
  
   四、鸡回埘,牛羊归
   乡村有别于城市的冷暑景物也各有佳妙。路边野草冒出一截嫩青,绿得醉人,大地软绵如酥糕,各自小动物、植物都想分得一块尝尝。人坐下来,四下里清幽,唯鸟鸣相间,它们肚子里装满着旋律。一朵云扭动着身子往前奔跑,云里夹着一丝雨意。
   春光易逝,夏日来,蝉的鸣叫在天空中零零星星响起,鸟儿的影子,在田野间穿梭,人并不奇怪,各自拿了农具躬身于田地。
   夏天特别有趣。黄瓜初生,一顶顶黄瓜花着实可爱,豆角秧长过矮篱墙时,杏子黄桃子青,丝瓜青藤绕在老榆树上,或者无攀爬可依,盘伏在地,牵牛花在篱旁和地边独自开出香馨。茄子打纽了,渐渐紫得粗大笨重,晨昏中憨憨地挂一头露水。玉米叶伸展如剑,其他庄稼也如是,绿油盈地,野草不择境地疯长,清风水露,到处一派葱翠。默默坐在田埂,静思默想,听鸟鸣虫吟。农人过来坐歇,过些闲话,或低头不语,疲劳消失在黄昏。
   暮色四起,田里劳作的人,牛羊陆续归。有老人坐村头,口袋里取一撮烟丝塞进烟锅,点火,猛吸一口,烟雾燎起,暮色里一会儿红,一会儿紫;一后生倚着树吹笛,笛声是忧也喜,似乎是纤细的手指拨动瓦楞的声响。其实,不过是风在他的头顶作怪。
   夏天蚊子多,专爱叮咬皮嫩的小孩,祖母讲着故事,拿把扇子拍打,孩子似睡未眠,很享乐。星星出来了,微风里,草木的气息浓郁。有人躺门口的竹床上睡着了,有人喝着茶水哼唱豫剧。圈里的牛懒懒地嚼着草,又默想着啥?没人知晓。猪在圈里打着鼾,梦呓般猛叫一声。邻家的电视传出新曲。渐渐地,各处动静小了,虫声又起,此起彼伏。一弯新月挂树梢,满天星子闪烁,远远近近,递过来的蛙鸣,高高低低,音音相连。夜更深,凉意甚浓,人们该回屋睡觉了。
   大热天狗在门外吐长舌头,牛卧在大树下悠闲地用尾巴拂苍蝇。天久不雨,暑气逼人,水塘里的水见底儿,有泥鳅游动,乡人赤脚下去摸捞。热闹的是孩子,捉到后裹了黄泥,火里烧吃,鲜香得很。有的用瓶罐养着,那滑鱼急不可耐,摇头摆尾寻脱身,无果,才自适安生,很长时间不死。有人养野雀,野雀气性大,爱绝食,不几天便死,徒费了力气,人一脸的沮丧。要养的是蝈蝈,挂屋檐下或院子的树上,听它鸣叫,人喜见。但蝈蝈过不了冬的。
   村里人养牛马骡子,取它们的力作用于农事,谋禽之卵,食猪其肉。年前杀猪最热闹。冷也不觉冷,三大爷一大早村街架起大锅烧水,水开了,几个人跳圈里,长声尖鸣,渐弱,至哼哼唧唧悄无声息,小孩才敢跑过去看。猪肉砍成长条挂架子上,猪肝,肠子,心肺,腰子也早有人搭话。母亲把大盆洗刷干净,把肉放大盆里洗刮,切成段加佐料下锅煮,过年待客,滋润日常。再取一些熟肉,撒上一层盐,放入坛里扎实坛口腌制成腊肉,可留得来年麦天,金饽饽就腊肉口福不浅,乡人会说。
   午后时光,父亲命小弟檐下临画,对着《芥子园画谱》,他极不情愿地提笔圈点,完全不如听祖母讲戏台上的故事来趣。王宝钏住寒窑十八载,不离不弃,不厌不烦。感天动地的窦娥以悲剧定律人生,守住了人而为人的自矜至尊。
   一场透雨,院前屋后,杂草齐腰,枣树蓬勃,青枣儿满枝。榆树更甚,见雨水疯长,壮硕遮天,两抱粗余,非常霸气。放学归来,书包丢一旁,几个孩童蹲着玩游戏,天空金灿灿的云朵美丽又乏味。夜里彩云褪了颜色,天空复归明澈,星月亮晶晶,触手可及。风悄无声息,从村外黑漆漆旷野游过来,人便通体舒坦,销魂夺魄……
   《诗经》里有:“鸡栖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之句。一切都是改变的,却又是相同的。鸡回埘,羊牛归,原来那留白里,早就有缕缕炊烟飘过。
   故园是什么?一个意味着你有来处,不是单独的所在,就像走了很长的路,再回首,仿佛有某种你自己的东西丢在那里,这东西就是当你不在时,也一直等待着你。后来才知,一切的一切,远不是寻找几种草,忆起几张熟悉的面孔,闻着那一切的气味那么简单。
   我一次回到那里,一个人拨开空荡荡的蚊帐,躺下去,感觉自己的存在,又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拉过墙角的一床印花蓝被裹体,薄凉不减。窗外雨打美人蕉,风飘雨潇,躺在床上回忆过去,心宁静,然喜忧顿生,越发不安。如若夜里对着青灯,再想起评书故事,聊斋里的事,晃动的灯影,角落里的人影鬼魅。想着时,几欲泪目。发现那是个再也回不去的地方。不过是,搭乘文字去寻找那里的一切。回不去,才会热爱与想念,时间辗转,唯爱永恒。

共 6970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每个人的故乡都在凋零”——多年前当我在一本散文书上读到这句话,不禁泪流满面。那时,我已离开故土数十载,莫名的乡愁从四面八方涌入,把我紧紧裹住。思乡情怀,能否在文学艺术上转换成功,这无疑是需要功力的,特别是对情感的把控,细节层面的丰富逼真,以及在个体记忆的打捞,这些都需要写作者如轻风细雨般的顺畅自如。毕竟,书写乡村人事、抒发乡愁的散文已呈泛滥之势,容易令此类题材的散文写作陷入同质化的尴尬境遇中。 阅读此文,不禁眼前一亮。最先吸引我的是文题《搭乘文字还乡》,可谓一语双关。由此可见,作者将文字视作一辆列车,从内心出发,驶向远方。读完才知,作者在散文的结构时花了心思,语言透着灵气,情感内敛却力透纸背。散文的四个小节,以近似木刻的手法,刻画故乡的自然风土和日常图卷,并且透过多视角,多意象的对比,完成了这篇秀逸之作。 作者在散文末尾询问:故园是什么?又触动了我的思乡之弦。年少时离乡,年老时思乡,故乡似乎存在于依稀梦里,再也回去不去的远方,只能搭乘文字回去,只能倚着梦的边缘,诉说离愁别绪。 散文意象丰润,情感丰沛深挚,以自然景象与故乡风貌彼此相扣,表述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一篇质地丰沛的散文佳作,倾情推荐!【编辑:纷飞的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30321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辛淑英        2023-03-22 19:34:53
  谢谢一楼老师美评,辛苦了!
12 楼        文友:风逝        2023-03-27 17:59:45
  很久没有来流年阅读了,是作者文章的题目吸引住了我的目光,于是,在阅读美文的美妙时光中,我搭乘着作者深情厚重的文字,仿佛自己也回到了小时候的故乡。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引发着读者情感的共鸣,让旧时光中的物事一一重获新生,鲜活于眼前。感谢您的分享,让笔者不由得沉浸美文之中,难以自拔。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13 楼        文友:桑子        2023-04-11 15:09:46
  那个老去的故乡究竟在哪呢?在记忆里,在想象中,也可以是在沉淀的文字里。作者笔下的故乡,就像是一幅又一幅的巴比松风景画,温暖又充满着烟火气。如果说画家用颜料笔触记录故乡的瞬间,那么文字便沉淀下了村庄所有的记忆。
宝剑、纸笔、乌鸦
14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3-04-21 18:16:05
  每个人的故乡都是宇宙中心。所有离开故乡的人,最应该抱愧的就是自己的故乡。我是离开故乡很多年后,才意识到这一点的。意识到这一点,我对父母抱愧之中,甚至伴随着某种惶恐和不安。多年来,站在别处回望故乡,越回望,这种感觉越深重。
  
   这是一本有关故记忆版图,成就了这些文字。故乡的记忆弥足珍贵,它是有温度的,生命的年轮镌刻在那里,光阴的故事演绎在那里。于是,作者笔下的故乡充满着童趣与温馨,亲人、亲情是文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故乡的记忆伴随着我们离开故土,在远方流浪,但却会时不时翻涌而起。作者以细腻的笔触、生动的文字,撷取关于老屋,母亲生活的点滴,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愿每一个身处异乡的人,都有故乡可以怀念。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15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3-04-21 18:16:22
  每个人的故乡都是宇宙中心。所有离开故乡的人,最应该抱愧的就是自己的故乡。我是离开故乡很多年后,才意识到这一点的。意识到这一点,我对父母抱愧之中,甚至伴随着某种惶恐和不安。多年来,站在别处回望故乡,越回望,这种感觉越深重。
  
   这是一本有关故记忆版图,成就了这些文字。故乡的记忆弥足珍贵,它是有温度的,生命的年轮镌刻在那里,光阴的故事演绎在那里。于是,作者笔下的故乡充满着童趣与温馨,亲人、亲情是文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故乡的记忆伴随着我们离开故土,在远方流浪,但却会时不时翻涌而起。作者以细腻的笔触、生动的文字,撷取关于老屋,母亲生活的点滴,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愿每一个身处异乡的人,都有故乡可以怀念。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共 15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