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不舍】我们的大院(征文·散文)

精品 【流年·不舍】我们的大院(征文·散文)


作者:素心如玉 举人,4137.6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64发表时间:2023-03-21 21:38:22

那天,将真真的《大院》发到学校群里,就收到了青姐的微信——初看《大院》,以为是我们共同住过的大院。点开朋友圈,又看到了阿伟的留言——啥时写写咱的大院吧。
   这里提到的大院是我们学校的家属房,寥寥的几排平房,一个共同的大院子,任谁从窗前经过,都可以将室内的光景一览无遗,简陋到了极致。但现在回想起来,却也热闹温馨,确实值得写一写。
   青姐和阿伟是我的邻居。我们三家当初都住前院的偏房,我在西边,青姐在东边,阿伟在中间。在那简陋的屋顶连通的偏房中,谁家的声音稍微大一点,那两家都能听到,特别是阿伟家。
   阿伟是音乐老师,闲来无事总喜欢唱几句。那天她在家哼唱黄梅戏《天仙配》,声音清楚地传过来,宛转悠扬,清脆悦耳。我不觉入了迷,左右无事,干脆找了个小凳子坐下,欣赏这免费的音乐。
   虽说这样的条件平时有诸多不便,但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夫妻吵架也习惯性地压着嗓门,毕竟谁家的丑事都不想被别人听了去。因为声音藏不住,因为都好面子,吵架的频率被降到最低,有些不值得较真的小事往往忍一忍压一压火就这样过去了,倒也促进了家庭的和谐。
   那天,阿伟跟我说,你也别写别的,就写写孩子吧,咱们的大院是孩子的乐园呢。
   这倒也是。那时的大院住了二十多户人家,几乎每家都有一个孩子,年龄相仿的也足以组成一个加强班。青姐的孩子叫路路,是这一群小屁孩中最大的。于是,自然成了孩子帮的老大。每天放学回家,总能听到不绝于耳的路路哥哥。
   几排平房正中是打通了的,水泥铺地,形成一条长长的过道,这个过道,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每天吃完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陆陆续续的都出来了,这时你看吧,路路在前面跑,后面一大群小孩子跟着,从过道中呼啸而来,又呼啸而过,排在最后的甚至连路都走不利索,也摇摇晃晃地跟着跑。跟不上了,就叫路路哥哥。更小的只能坐在儿童车里被爷爷奶奶推着出来玩的,也不甘落后,挥舞着小胳膊急切地想要融入到这个小团体中。于是,每天,咯咯的笑声伴着打闹声,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大些的孩子是不一块玩的,他们有作业要写,也要在小孩子面前扮成熟,不屑于加入到打闹的行列中。只有在小孩子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求助到他们面前时,他们才摆出一副高冷的模样来解惑或主持公道,面上显着不耐烦,但上翘的嘴角却暴露了他们内心的喜欢。
   心怡说,以前觉得这大院那么大,现在看上去怎么这么小呢?
   心怡是阿伟的女儿,高中毕业后考入幼师学校,今年就要毕业了。她比我女儿小两岁,阿伟将她接来的时候,距我刚搬进大院已过去了八年。这八年间,有些老教师退休了,空出了正房,青姐先搬离了狭窄逼仄的偏房。后来学校又加盖了一排正房,我和阿伟也搬出了那十五六平的蜗居,我们住同一排房,但不相邻了,她在最西边我在最东边。
   当年的那些孩子已经长大了,没有了小孩子的吵闹声,大院安静了许多。心怡来时只有上幼儿园的女儿与她年纪相仿,自然成了玩伴。心怡性子活泼些,整天跟在我女儿身后,苗苗姐姐苗苗姐姐地叫,两个女孩子性情相投,玩得熟了,要好得像一个人,恨不得吃饭睡觉都在一处。
   女儿虽然大两岁,但长得瘦小,看上去和心怡差不多大。两人梳着一样的马尾,猛一看就像姐儿俩,有一次就闹了个笑话。
   那天我老公去阿伟家接女儿回家,一边和阿伟说着话,一边伸手去抱孩子,可巧将心怡抱在怀里了。女儿一看急了,忙叫爸爸我在这儿呢。这当爸的一转头才发现抱错了。这事后来被阿伟传出去了,被说道了大半年。女儿有时对爸爸不满意了也拿出来翻旧帐,嘟着嘴说把我和心怡都认错了。当爸的听了总是哑口无言,谁让他当年粗心了呢。
   青姐手巧,喜欢做各色美食,常送给我们品尝。女儿吃着好吃,便央着我做。现在的社会是天大地大,孩子最大,况且孩子的要求也不过分,少不得学起来了。我做饭的手艺大概就是那时学出来的。直到现在,女儿大学快毕业了,还常说吃过这么多地方的饭,哪儿的饭也不如她妈做得好吃,说在外地常想家里的饭。说实话,听着这话心里既高兴又不是滋味。
   大院简陋得连个正经的大门都没有。那时的农村养猫养狗的多,也不晓得计划生育,到了猫狗发情的季节,往往一窝接着一窝的生。有些人家自己养不了,又不舍得让这些小生命冻饿而死,就偷偷地放到我们大院门口,指望着各家扔点吃的,不至于饿死。若运气好被收养,那就是猫狗们的福分了。
   还真有收养的,女儿和心怡就偷偷地养过一只猫。
   那几天,我无意中发现女儿回家总喜欢去已经充当草棚的偏房,偷偷跟过去,就听到了喵喵的猫叫声,很细很弱,进去一看,俩孩子都在里面呢,正用一个矿泉水瓶盖当碗喂一只巴掌大的小奶猫。矿泉水瓶盖还没小猫的嘴大呢,哪能吃得到?小猫拱来拱去,急得喵喵叫,我捧起小猫一看,眼闭着,眼屎糊了满眼,身上的毛都粘到一块了,瘦得没有二两棉花重。再让这俩孩子这么喂下去,这猫能不能活下去都是个问题。我忙将它抱出去,找了个不用的小碗,倒了些奶在里面,小猫闻到奶味了,歪歪趔趔地扑过去,不管不顾地喝了个肚子滚圆。这姐儿俩在旁边看着,高兴得手舞足蹈。趁这机会,我给她俩科普了一下养猫的知识。俩孩子看我不反对养猫,胆子大起来了,主动坦白了她们的一些小秘密。原来猫是心怡捡的,阿伟不让养,女儿就出了个主意,偷偷养到偏房。两个小孩子,自己还需要照顾呢,哪里会照顾猫,平时只知道拿饼干喂,连水都不晓得喂给猫喝,得亏被我遇上了。
   这小猫倒也好养,慢慢的就长大了,很快就毛色油亮了;也亲人,得空就跟在女儿或心怡身后,喵喵叫着蹭腿求摸摸。
   尽管当年将家安在大院,但说白了,这也就是个暂时落脚的地方,每逢节假日,我们都是回老家去住的,特别是寒暑假,除了一些年岁比较大的儿孙满堂的老师外,大院也就没其他人了。
   那年寒假回来之后,小猫就不见了,不知是跑丢了还是被人抱走了。女儿对此很失落,我哄她说猫长大了去找自己的妈妈了,她这才放心了,高高兴兴地玩去了。我当时还庆幸,幸亏孩子小,好哄。但我没想到,她根本没忘了这个生命中的小玩伴。
   那是大半年之后了,有一天放学回家她神神秘秘地告诉我,妈妈我看到我和心怡养的那只小猫了,它长大了,它还认得我,冲我喵喵叫呢。
   就在你学校门口,我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的,心怡也去看了,就是我们养的猫。
   我们学校门口,一对农家夫妇开了一个小卖部,那两口子养了一只猫,我见过,也是黑白色的奶牛猫,但花色和女儿养的那只猫并不相同。我知道女儿认错了,但除了附和却不敢说什么。那时我才知道,女儿的心思原来是这么的细腻长情。
   因为有了这件事,后来在大院中捡到一只被遗弃的小白狗时,我很不想让女儿养,但迫于女儿的坚持还是答应了。这只被取名点点的小狗曾带给女儿很多的乐趣,我也很喜欢。但有一天却出了意外,一辆贸然闯入的自行车将点点撞死了。为了不让女儿心有挂牵,我狠心地掐断了女儿心中的所有念想,粗暴地告诉她点点死了,还冷血地不准她哭。
   这事,距今也有十年了。十年后的我后悔当年的粗暴,将它写进了《总有一些记忆不曾忘却》,这篇文,其实是我对女儿迟到的忏悔。
   现在,当年同住大院的人都买车买楼了,大院很多年没人住了。
   那段时间,因疫情隔离,我重新搬回了大院。眼前所见,完全是一片荒芜。
   门口那有名无实的大铁门早就锈死了,被野草拉扯缠绕着,动不得分毫。南墙边那排放柴草的棚子也塌了,支撑顶棚的木板横七竖八地歪扭着,瓦片散落一地。
   以前,大院有人住的时候,每家门前都整理出一片菜园,菜蔬成熟的时节,高的芸豆,矮的韭菜,红的辣椒,紫的茄子……满满当当,生机盎然。随摘随吃,真正没有化肥农药的绿色蔬菜。下班了,在院子里锄锄地拔拔草,侍弄一下瓜果蔬菜,别有一番趣味。而现在,不见半点菜苗的影子,及腰高的杂草遮住了曾经的菜地。
   当时天已黄昏,我慢慢地朝后院走着,打量着这片破败。靠西边那一溜十多间偏房,已倒塌了大半,门窗玻璃也大都碎了,空洞地敞着,像极了一双双寂寞的眼睛。
   经过第二个过道的时候,一阵扑啦啦的声音惊得我停住了脚步。抬头一看,却是三四只鸽子般大的鸟儿从墙上的铁架上飞起,没命的朝着过道的顶部撞去。
   却原来,有几只鸟儿不知何时在这里安了家,我这个不速之客惊扰了将要栖息的它们。
   现在的大院还没有完全荒废,还有我们几户原住民在值班或有晚自习不方便回家时偶尔住一住。等再过几年,等我们几个退休之后,估计就真的是没有人住了。到那时,大院也就真的荒废了。

共 342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我们的大院》书写前提,是因为我的《大院》引起了作者对曾居住过的家属房的诸多回忆。曾经大院里的邻居阿伟和青姐也同有此意,故而作者开始了这番书写。 顺着文字的指引,我们也一共隔空走入了这个家属房大院。寥寥几排平房,偏房屋顶连通,正房被打通正中而成过道,成为这群教师的临时安家处。生活里的不方便,转化成和谐的伏笔,孩子们的欢笑,是这大院的活力,互赠的美食,成为学习的动力,被孩子们偷养的小猫小狗,更承载着来自于亲子宠物的欢喜和遗憾。搬离这个大院是陆陆续续的,因疫情再回到已然荒芜的大院,由曾经的主人变成此时的过客,作者意识到大院终究会走向荒废。不舍之情悄然弥漫,是对曾经想扶相助的真挚情感的不舍,也是对孩子成长印记的不舍,更是对自己从正青春走过的不舍,大院属实承载了太多太多的记忆,大院也终将消隐在时光的深处。像孩子们的成长,不可逆,像岁月的流逝,不可追。如此走进《我们的大院》,领略不一样的生活轨迹,感悟不一样的生活哲意,引人深思。暖情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平淡是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322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3-03-23 22:43:20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12 楼        文友:桑子        2023-04-17 22:39:58
  前几年陪家里老人回到他们儿时住过的大院,楼依旧在,只不过人早已不再是当年的人。大院是一个时代的印记,更是一代人独有的怀旧往事,说不完的家长里短与嬉笑打闹,唠不完的八卦,孩子们楼上楼下跑的身影……看着作者娓娓道来的大院,不禁就让我想起了《请回答1988》。
宝剑、纸笔、乌鸦
回复12 楼        文友:素心如玉        2023-04-19 10:18:50
  随着越来越多的地方城市化,这样的大院越来越少见了,那份温馨的感觉也不易再寻到了。谢谢桑子读评,问好。
13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3-04-22 23:03:36
  住过大院的人,很难不去怀念住在大院的美好时光。时代的洪流向前冲刷的时候会留下很多特别的产物。不同的大院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氛围。那些住在大院的时光就自己美好的童年。破旧的大院会重建,新的故事也会在旧的土地上延续。如玉姐姐的《我们的大院》好温馨。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共 13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