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风恋碧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风恋】母亲啊母亲(散文)

编辑推荐 【风恋】母亲啊母亲(散文)


作者:贤者无忧 秀才,2407.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34发表时间:2023-03-26 17:42:54
摘要:母亲离开了赵家沟,去与幺儿为伴。赵家沟是她一生奋斗的地方,这里的土地、水库大坝、弯弯的山路,都洒下母亲的汗水;山谷,田野留下母亲辛劳的背影。母亲啊母亲,您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成长的食粮,给予我们做好人的基因,我们将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好好照顾您,让您颐养天年。望着远去的母亲背影,我眼含热泪,心中默默祝福母亲康健长寿。

自去年“众阳”以后,原本身体不好的母亲脾气变得更加暴躁了。时而怒吼,时而狂飙,时而出走。春日温暖的阳光,好像与她无缘,与我们无缘,我们心里只想着怎样让辛苦一生的母亲安度晚年。
   于是,四弟驱车150公里回到淮口给母亲治疗。通过JT第四医院检查,发现母亲是脑萎缩还伴有精神分裂症。公立的医院见母亲已经超过八十高龄,不愿收入住院治疗,个中原委,我一想就明白了。无奈,我们到处联系希望进驻一家医养结合的机构,一般的养老院,没有医疗板块,只有养老服务,这样就无法控制母亲的病情。最终,打听到一家专业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养老机构。通过考察,这机构的条件我们还是非常满意的。弟兄们连续开会几次,经历过激烈的思想、伦理、孝道等观念的斗争后,形成了一致意见。我们觉得将母亲送进这家医养机构是可行的。
   与医院商定周二陪母亲进去,四弟将母亲送回老家,希望母亲最后看看故乡。
   清明前夕的赵家沟,山清水秀,金黄的油菜花已经开始谢幕,只有少量的花瓣还残留在油菜芯上,顽强地抵御着春风的吹拂。把大地渲染成点点金黄。山间的杜鹃不时发出喜庆的鸣叫,昭示着春天就在眼前。
   四弟一家人特别给母亲换上一套新衣服,母亲走起路来更有点像妇女主任样子了。走在故乡的土地上,母亲的眼眸好像明亮了许多。蹒跚的步履,踏在曾经洒满汗水的水库大坝上,母亲面对赵家沟的土地,不时指指点点说:“我们屋里的土在红花梁子二台上,矮梁子上也有。大娃儿,你要记到,没有种粮食,就栽点耙耙柑嘛,二天我们回来好咭,不要把土凉起了。”我知道母亲对这片土地有深厚的感情。这时的母亲面对故乡山水,不像是个病人,记忆是清醒的,说话也是有条有理,我赶紧满口答应母亲的要求。我想这也许是母亲最后一次走在故乡的土地上了,眼泪像洪水一样涌了出来,想起母亲的艰辛,母亲的不易,想起母亲对我们的爱,母亲把青春年华献给我们,也留在这片土地。如今却落下一身的病痛。不能像个正常的老年人一样享受晚年的幸福。
   母亲是20世纪60年代初从中江县冯店区嫁到赵家沟的。在被贫下中农分完后余下的半间老祖屋里,父亲和母亲孕育了我。1963年我在最困难的时期出生了。由于父亲头顶着“地主子女”的成分,为人总是点头哈腰,从不与人争吵,低头做人。做事就像一头牛一样,埋头苦干,是生产队做“脏累苦”活的一把好手。而母亲就成了家里的“斗鸡公”,一旦有人攻击我家,母亲就拿出一身的蛮劲,与其争论,直到吵架,最后击退对手后,才肯罢休。时间久了,母亲就形成了暴躁的性格,心中时刻警惕着对方的攻击,母亲就是这样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维护着父亲的尊严,维护着家庭,让“书香门第”的刘氏家风延续承传。
   母亲是一个坚强的农村妇女。2000前,我已经把母亲接到了城里生活,可她舍不得家里的土地要坚持在老家种蔬菜给我们。我们拗不过倔强的母亲,只好随她回老家。可是,在一次劳作中,母亲摔断了手杆。母亲知道我们很远,要求父亲不要告诉我,当时我在很远的地方工作,时常也给家里打电话。知道消息后,我驱车几百里,赶回老家去。一看老妈的手肿得像棒槌,已经好几天了,我赶紧送母亲入医院治疗,经过医院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母亲的手渐渐恢复了健康。母亲也一点都没有显出痛苦,反倒是安慰我们,要好好工作。
   2010年的一个夏日清晨,母亲在穿过政府广场的斑马线时,被一个骑自行车的人撞了。我立即赶到现场,看到母亲痛苦地坐在地上,说脚痛,走不得了。我看左脚肿起来了,看着母亲的白发,拉着母亲枯竭的老手,心里非常难过。七十岁的母亲还要遭此横祸,遭受如此的痛苦,真是难为她老人家了。肇事者早就逃逸了,母亲再三嘱咐我们不要去找那个骑车子的人了,母亲的善良无时无刻不表现出来。
   母亲一生艰辛养育四个儿子,撑起一个大家庭。几十年的岁月里,母亲一直把“做人要诚实,莫当半罐水”这句话挂在嘴上,她用这句最朴实的俗语,最直接的教育方式教育着我们弟兄四个和她的孙辈。“满罐水不响,半罐水响叮当”,虽是俗语,母亲却能领悟其深意与道理,并把它传递给她的孩子和孙子。我深深地懂得一个没有读过书,没有出过远门的母亲教给我的深刻做人道理。
   比我矮一个头的母亲,步履越来越慢,行走有点艰难了。但她依然稳步走在赵家沟的土地上,经过我出资修建的村道时,母亲自然地笑出声了。嘴里念叨:“还是你娃当年把这路修起来了,不然这边上的楼房哪有这么多啊。”
   “哎呀,老妈,莫说这些事情。过了这么多年了还有啥子说的。”我回应母亲道。
   “我给你港,你还要好生点,要把孙崽教育好,莫当半灌水。”母亲习惯这样说我。每次母亲发火都要说半灌水。母亲突然站住不走了,两只手不停地在兜里摸着,翻了几遍后,从裤兜里拿出一把钞票,小心翼翼地从中抽出两张仅有的百元钞票,塞到我手里。“把这钱给昊洋用,我好久都没有看到我个孙娃子了。”母亲心痛子孙。
   当我们接近老宅的大门时,母亲就走不动了。站在堰塘边,不愿进入老宅,表情若有所思。此时,我们仿佛听见母亲在父亲上山时的呐喊、嚎哭,还回旋在头顶的空气中。三年前,父亲在母亲的精心陪伴和照顾下无疾而终,那几天母亲只流过一次眼泪,没有哭出声来。当八个村民将父亲的灵柩抬出老宅大门时,母亲从堰塘边冲回家来,就像一头发狂的母狮一样扑向灵柩:“刘西相啊,你喔嘎把我丢了,你就走了,我以后喔嘎办啊……”
   母亲的哭喊惊动了赵家沟的山水,也刺痛了我们儿孙们的心。我们四弟兄快步上前,搀扶起已经哭得死去活来的母亲。八个大汉稍停一下,按照大师的意见继续启程,母亲挣扎着,回过头来,望着已经远去的送葬队伍,继续大哭,双手伸向天空,好像想抓住什么。母亲是舍不得与自己陪伴一生的父亲,舍不得与父亲相濡以沫的这段艰难时光。我们儿孙们见此情景再次泪奔如雨。
   从此,我们四个弟兄商定要好好照顾母亲,让母亲安度晚年。可惜,由于母亲常年的精神分裂症状,时常发作,让精心照顾母亲的四弟一家人精疲力尽。我们带母亲去医院检查,发现是脑萎缩并带有精神分裂症。医生建议送到专业的医院住院治疗,否则病情就会很快严重起来,于是就有了开头那一幕。
   今天扫墓,我们弟兄几个都回老家了。奇怪的是,今天的母亲显得异常平静。对人满脸笑容地招呼。午餐时,给大家准备碗筷和坐椅。还不时给我们夹菜,嘴里说:“你们年轻多咭点,要做活路,才有劲。”母亲一扫以前的狂躁,见人就骂的习惯也没有了,显得格外可亲,有点像一个知书达理的妇女干部。
   午饭后,我们弟兄商量母亲的事情。我作为长子,心里难受,泣不成声,三个弟兄坚持不送医院住院治疗,就在家治疗养老。不就是我们辛苦点,多跑医院而已,这也是我的心声。母亲喜欢和幺儿一起住,四弟也很孝顺地接纳母亲。当送走母亲的时候,母亲依然和我握手,然后向大家一一挥手再见,嘴里说着标准的话语:“再见!”
   母亲离开了赵家沟,去与幺儿为伴。赵家沟是她一生奋斗的地方,这里的土地、水库大坝、弯弯的山路,都洒满了母亲的汗水;山谷,田野留下过母亲辛劳的背影。母亲啊母亲,您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成长的食粮,给予我们做好人的基因,我们将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好好照顾您,让您颐养天年。望着远去的母亲背影,我眼含热泪,心中默默祝福母亲康健长寿。
  
   二〇二三年三月二十五日于赵家沟竹韵书院
  

共 295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高龄的母亲因脑萎缩和精神分裂导致情绪不稳定,狂躁不安。弟兄几个为了让母亲的晚年生活安定幸福,商量着今后的赡养方式。送康养机构,是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下,不少家庭选择的方式。基于社会大环境现实,也有不少为解决家庭养老之忧的康养机构应运而生,兄弟几个也有此想法。趁清明即将到来的扫墓之机,顺便带即将入住康养的母亲回老家走走看看,作“最后的告别”。然而,当母亲走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时,精神状况却出奇的好,变得异常的清醒平和。老宅,必然勾起每一个从这里走出去的人诸多回忆,母亲曾经为子女的辛劳,为维护父亲和家庭不惜豁出去与人争执大吵,为了孩子晚年还坚持劳作,尤其是父亲去世时撕心裂肺嚎啕哭喊的一幕,更是仿若眼前,让人泪流夺目。见此情景,弟兄几个最终决定由自己亲自陪伴,给母亲养老。文章语言朴实,叙述平缓,平淡的语言中,却有一股热烈的情感在奔涌,兄弟间的团结和睦,对母亲的孝顺,无不充盈在字里行间,感人肺腑。书香门第的典范,中华孝道文化的传承与宣扬,都具有启迪教育的社会意义。佳作拜读,推荐共赏!感谢赐稿风恋碧潭!问好作者!【编辑:碧潭飘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叶华君        2023-03-27 11:46:20
  无论我们到了多大的年纪,在母亲面前,我们永远都像一个孩子。这篇文章作者写得感人肺腑,母亲含辛茹苦生育了我们,当她年迈的时候就是返老还童,这就需要我们做子女的去照顾他孝敬她。这是人类繁衍和发展的传承。但愿老人在世时,我们做子女的多多孝敬,这样才不会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12 楼        文友:雪山白杨        2023-03-29 21:35:41
  拜读了贤者无忧老师佳作——母亲啊母亲!尽孝道,你们都做到了!你们是榜样,传承家风家训的好榜样!您们回家、离家的暮暮场景时刻,令人感动!祝福老母亲幸福快乐,健康长寿!
回复12 楼        文友:贤者无忧        2023-03-30 07:10:03
  谢谢朋友深情品读!
13 楼        文友:余懋勋        2023-05-14 11:50:18
  真实,可信,有真情,有深情,读来很感人。好文!
共 13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